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石炭系阿羌岩组为本区的矿源层.灰绿色糜棱岩化强蚀变安山岩、英安岩夹中层状大理岩的绿岩组合是本区的主要含矿层位,矿体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层控特点,是本区最具找矿意义的地层.从矿区地层岩性、变质作用、岩浆作用、脆-韧性变形作用等主要控矿因素综合分析,成矿物质来源于火山活动和沉积作用,后经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的改造,形成绿岩带中与火山-沉积作用有关的沉积变质型金、铜、铁矿床,同时经脆-韧性变形,具有构造蚀变岩型金铜和磁铁矿型金铁铜共生的特征,区域变质、岩浆热液、韧性剪切共同作用促使了本矿床的形成.认为本矿床属于多型共生的多元矿床.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山西省代县明利铁矿矿区地质背景、矿床特征及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明晰了五台群金岗库组富含铁铝岩组合的赋存特点和火山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成矿机理,探讨了闪石型磁铁矿标志层和区域构造特征及岩相古地理环境与沉积旋回均为综合找矿及寻找深部隐伏矿体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云南福贡县大和铁多金属矿区,磁铁矿体呈层状、透镜状赋存于古元古界崇山岩群b岩段(Pt_1~b)中,矿体明显受地层层位控制。含矿岩性为一套变质的角闪质岩,分别有角闪黑云变粒岩、角闪黑云片岩、黑云石英片岩等。该铁矿工业类型属需选铁矿的磁性铁矿,成因类型为火山-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  相似文献   

4.
新疆东昆仑迪木那里克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迪木那里克铁矿床处于新疆东昆仑西段,位于阿尔金陆缘地块祁漫塔格古生代复合沟弧带中.矿体主要赋存于中-上奥陶统祁漫塔格群浅变质碎屑岩-火山碎屑岩中,矿体多呈似层状、条带状产出,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层控作用比较明显,矿体塑性变形较强;矿石主要为条带状石英-磁铁矿和块状磁铁矿矿石;矿石品位较低(TFe=20%~40%);围岩蚀变特征明显.文章从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出发,重点从矿床规模、矿体产状、赋矿层位、围岩性质、矿石特征等方面探讨了迪木那里克铁矿床的成因,并提出在该区寻找同类矿床的标志.该铁矿床属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可利用矿区地层、构造、围岩蚀变、航磁异常等作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河南许昌铁矿区的绿钠闪石的地质产状、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成因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与我国鞍本、五台、舞阳等铁矿区的绿钠闪石进行对比,提出绿钠闪石主赋存于地台边缘的太古代绿岩带的一套海相中基性火-沉积-变质含铁岩系中,与鞍山式铁矿切伴生.因此,绿钠闪石可作为寻找前寒武纪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的-种标型矿物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肃南博怀沟铁矿位于北祁连铁铜多金属成矿带,产于下奥陶统阴沟群下岩组中,含矿岩石为钙质千枚岩。铁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长68~590m,矿体厚度为4.82~48.97m,平均品位为TFe 26.42%~31.18%。矿石为钙质千枚岩型磁铁矿矿石,矿石矿物组合为磁铁矿和赤铁矿,矿体顶板围岩为硅质白云岩,底板围岩为钙质千枚岩。矿床控矿因素主要为下奥陶统阴沟群,含矿岩石为钙质绿泥千枚岩,NW向断层控制含矿地层分布,NE向断层对矿体有破坏作用。矿床属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矿床位于镜铁山北部,但产出层位和矿物组合与镜铁山式铁矿不同,该矿床的发现对北祁连西段铁矿寻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启春 《福建地质》2011,30(2):113-120
漳平洛阳铁矿是一个中型铁矿床,共(伴)生有锌、硫、钼矿等,前人认为铁矿床的成因主要有矽卡岩型、沉积-热液改造型、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复合-叠加层状型等4种.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从研究区内铁矿控矿地质条件出发,对其重新总结和认识,认为洛阳铁矿床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为洛阳铁矿深边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蒙库铁矿是新疆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其成矿过程及成因复杂.据蒙库铁矿床不同地段矿体主要矿物共生组合情况、形成先后顺序及相互穿插关系,结合显微镜下矿石或矿化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总结了蒙库铁矿成矿作用特征.蒙库铁矿经历3个成矿期:海相火山沉积成矿期、区域变质成矿期和热液交代成矿期.区域变质成矿期包括浸染状-条带状磁铁矿阶段、块状磁铁矿阶段.热液交代成矿期包括钙硅酸盐交代阶段、硫化物阶段和方解石石英脉阶段.区域变质期是铁的重要成矿期,热液交代期是铜矿化期.据此,认为蒙库铁矿属喷流沉积-区域变质-热液交代多期多成因叠加的铁矿床.  相似文献   

9.
鞍山黑石砬子铁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鞍山黑石砬子铁矿床位于东鞍山铁矿与大孤山铁矿之间,是近年来鞍本地区发现的大型铁矿床.Ⅱ-1号矿体是主要的工业矿体,延长2000余米,水平厚度百余米,控制延深1000余米.有用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和赤铁矿,矿体品位在走向和垂向上基本稳定,但FeO有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矿石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简单,有害物质含量低,矿体中夹石率较低,属于沉积变质型的鞍山式铁矿床.  相似文献   

10.
疆锋铁矿区内有原生磁铁矿和残坡积磁铁矿两个类型,以前者规模较大。原生磁铁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大勐龙群下段第三层(Ptdm~(1-3))变质岩系中,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为火山-沉积变质型矿床。地层层位及磁异常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辽宁本溪南芬铁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芬铁矿床成因类型为太古宙鞍山式火山沉积变质铁矿床,矿床规模为超大型,矿体形态和组构较简单,矿石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矿体由分布于太古宇鞍山群茨沟岩组中的3个铁矿层组成,控矿构造为单斜构造,矿体的规模、产状、矿物组成、品位(TFe)稳定.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近几年的地质找矿工作,莱州市土山—东宋地区发现了中型变质沉积铁矿床。矿床产于古元古代粉子山群小宋组二段底部的含铁岩系。矿石工业类型为需选弱磁性铁矿石,主要成因类型为磁铁黑云片岩型、磁铁变粒岩型。矿床范围内共划分了5个矿段40个矿体。该文以此为基础,对矿区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促进山东省铁矿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李先先  沈济篷  赵久悦 《吉林地质》2020,39(1):66-68,78
吉林省集安市马蹄沟晶质石墨矿位于吉林省集安市财源乡马蹄沟一带,文章对该矿床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研究,认为赋存于古元古界集安群荒岔沟组的晶质石墨与硼铁建造、含磷透辉石建造、铀-稀土建造等相应矿床均属于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岩浆热液作用的层控矿床,马蹄沟晶质石墨矿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总结该地区晶质石墨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鞍山—本溪地区含铁变质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鞍山—本溪地区是我国前寒武系条带状铁建造型铁矿的主要分布区,已探明资源储量约占全国同类型铁矿已探明资源储量的40%,是我国最大的铁矿石资源基地。通过铁矿带对比,依据变质岩石组合、原岩建造以及铁矿地质特征,将鞍山—本溪地区含铁变质地层划分为茨沟组、大峪组和西鞍山组。与绿岩带柱状剖面对比,茨沟组和大峪沟组相当于绿岩带中部岩系的上部岩组,西鞍山组相当于绿岩带上部沉积岩系。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 经历了漫长地质演化历史, 分为鲁西和鲁东2个主要地块, 地质矿产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 其中区内铁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成因类型多样, 矿床广泛分布, 资源储量丰富, 是全国重要的铁矿开发基地。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全省地质矿产资料进行总结, 从地层赋矿、构造控矿、岩浆岩成矿和物探异常示矿等方面对全省铁矿成矿规律进行分析, 进一步对全省铁矿资源潜力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全省铁矿类型共分苍峄式、莱芜市、莲子汪式、朱崖式等共14个矿床式; 铁矿成矿规律研究表明, 各铁矿类型受到地质构造演化控矿、地层控矿、岩体控矿、构造控矿等控制程度不同; 如地层控矿方面尤以沉积变质型、化学沉积型较为突出, 岩体控矿方面尤以岩浆型铁矿最为显著, 而接触交代型铁矿则是地层控矿、岩体控矿、构造控矿联合作用的结果。随着深部找矿工作的持续推进, 认真总结物探异常示矿规律是今后勘查工作的重点, 低缓磁异常区的勘查是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通过对全区铁矿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比分析和成矿规律研究, 划分了全省铁矿成矿系列, 并总结了综合找矿预测模型; 构建了研究区铁矿综合勘查技术体系。此次研究共圈定了苍峄铁矿远景区、莱芜铁矿远景区、淄河铁矿远景区和莱阳西铁矿远景区等36处; 其中沉积变质型铁矿共15处, 接触交代型铁矿共9处, 岩浆热液型铁矿共4处, 岩浆型铁矿共8处; 在上述36处远景区中, A类远景区共18处, B类远景区共13处, C类远景区共5处, 在今后各个铁矿类型勘查过程中, 沉积变质型铁矿和接触交代型铁矿是今后勘查工作的重点。本次研究为今后全省铁矿找矿工作提供了部署依据和勘查方向。  相似文献   

16.
洪福寺铁矿床处于济宁磁异常的北端,为隐伏矿床,埋深1000 m左右,赋存于新太古代济宁岩群浅变质岩中。该矿床发育11个铁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探明的铁矿石资源量6.22亿t,平均品位TFe28.42%,mFe20.96%。矿床规模大、埋藏深,矿体形态和结构较简单,厚度较稳定,品位变化不大,矿石属于需选贫铁矿石。该矿床的勘探表明了分布于鲁西地区的新太古代济宁岩群存在较大规模的变质沉积铁矿,为该地区铁矿勘查开阔了空间。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灯塔市大达连沟铁矿床位于灯塔市铧子镇,为一隐伏的大型铁矿床,埋深为1 360~1 430m,已控制矿体走向延长1 600m,倾斜延深580m,平均厚度为127m。矿体呈陡立厚板状体,夹石很少,为单一矿体。矿石自然类型为透闪-阳起磁铁石英岩,工业类型为弱磁性铁矿石。矿石品位在走向和垂向上基本稳定,mFe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少,有害组分含量低。矿床为典型的鞍山式铁矿床,成因类型属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18.
在长白山地区和龙第二林场铁矿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钻探及物化探资料,发现区内存在金银矿,空间上与铁矿共生。铁矿为磁铁石英岩型,产于太古代斜长角闪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中,属于沉积变质型铁矿床;金银矿为含金石英脉型,产于侵入到老变质岩中的酸性岩脉中,属浅成热液型金银矿床。二者属于两期不同成矿物质的空间叠置,发育成为特有的铁、金、银多金属矿产类型。工业品位矿体主要见于北西向韧性剪切带与太古代变质岩体交汇部位,尤其是沿矿体走向(北西向)和切割矿体走向(北东向)两组断裂交汇部位。沿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在韧性剪切变形较强的老变质岩区,寻找北西—北东断裂和岩脉发育带,是该类铁-金--银多金属矿床的主要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地层、构造、矿体和矿石等方面总结了河南省舞阳铁矿田岗庙刘铁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控制铁矿床的地质构造.铁矿床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含矿岩系位于新太古界铁山庙组的上、下混合岩段之间;矿床赋存的空间位置严格受地堑和地垒式断块控制;古侵蚀面不整合构造面只使岗庙刘矿床中部矿块的矿石全部氧化,而对东部和西部矿块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白水河金矿属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蚀变型金矿床,金矿体产于新元古界澜沧群变质岩区多期断裂的次级分支断裂破碎带内。沿构造带有辉绿岩脉、石英斑岩脉、煌斑岩脉侵入,首次在临沧地区新元古界澜沧群变质岩区找到金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