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气象论文的写作与发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气象论文的标题、摘要、引言、正文和结论的写作要求。对气象论文的写作步骤和方法提出建议,对论文的写作内容作了规范。并对气象论文的发表经验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撰写气象论文的几点注意事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耀先  覃峥嵘 《广西气象》2004,25(4):53-55,50
针对气象部门发展要求和气象期刊的特点,从选题到气象论文撰写的各个环节和来稿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了讨论,并按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技论文摘要的撰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翠香 《浙江气象》2004,25(4):47-47
阐述了科技论文中摘要的作用,结合<浙江气象>杂志的来稿,分析了来稿摘要撰写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气象科技论文摘要撰写的一般要求与基本规则,供相关科技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征稿简则     
正1.《青海气象》主要刊登:气象科学研究和与气象相关领域的创新性论文及业务、科研发展动态;气象现代化和业务服务技术经验;气象科技兴农(牧);气象通信和影视;气象科普和气象文苑等。来稿要求论点明确,论证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精练。2.论文(全文)一般不超过6000字,综述性文稿、气象科普和经验类文稿(全文)  相似文献   

5.
征稿简则     
正1.《青海气象》主要刊登:气象科学研究和与气象相关领域的创新性论文及业务、科研发展动态;气象现代化和业务服务技术经验;气象科技兴农(牧);气象通信和影视;气象科普和气象文苑等。来稿要求论点明确,论证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精练。2.论文(全文)一般不超过6000字,综述性文稿、气象科普和经验类文稿(全文)不超过4000字。论文内容应包括:题目(小2号宋体),作者姓名(4号楷体)、工作单位  相似文献   

6.
征稿简则     
正1.《青海气象》主要刊登:气象科学研究和与气象相关领域的创新性论文及业务、科研发展动态;气象现代化和业务服务技术经验;气象科技兴农(牧);气象通信和影视;气象科普和气象文苑等。来稿要求论点明确,论证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精练。2.论文(全文)一般不超过6000字,综述性文稿、气象科普和经验类文稿(全文)不超过4000字。论文内容应包括:题目(小2号宋体),作者姓名(4号楷体)、工作单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几种常用气象绘图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结合气象业务、科研的图形显示、开发及科技论文插图的制作要求 ,简要分析了各种软件的优缺点和使用技巧。  相似文献   

8.
《贵州气象》2011,35(3):66-F0004
1论文内容及文字量 《贵州气象》是贵州省气象局主管,贵州省气象学会主办的气象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主要刊登气象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论文及技术总结等未经公开发表或出版过的原创性论文。本刊常设栏目有: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气象现代化建设、防灾减灾、测报工作、工作研究等。来稿要求材料翔实、数据可靠、文字精炼、论点明确、论证合理,在某些方面有创新。  相似文献   

9.
《贵州气象》2013,37(3):66
1论文内容及文字量《贵州气象》是贵州省气象局主管,贵州省气象学会主办的气象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主要刊登气象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论文及技术总结等未经公开发表或出版过的原创性论文。本刊常设栏目有: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气象现代化建设、防灾减灾、测报工作、工作研究等。来稿要求材料翔实、数据可靠、文字精炼、论点明确、论证合理,在某些方面有创新。  相似文献   

10.
, 《贵州气象》2012,36(5):F0004-F0004
1论文内容及文字量《贵州气象》是贵州省气象局主管,贵州省气象学会主办的气象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主要刊登气象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论文及技术总结等未经公开发表或出版过的原创性论文。本刊常设栏目有: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气象现代化建设、防灾减灾、测报工作、工作研究等。来稿要求材料翔实、数据可靠、文字精炼、论点明确、论证合理,在某些方面有创新。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锡林郭勒盟近30a气象服务发展的分析,透视气象服务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通过对现阶段气象服务工作优势和问题的分析,对如何提高地区气象服务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极端天气事件与农业气象服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综合论述了中国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类型及对农林牧业造成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而且发生的种类越来越多,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严重制约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各级气象部门针对当地不同的气象灾害类型及对农业、林业、牧业等生产产生的危害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最后根据中国目前针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农业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服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讨论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气象节目的需求、发展以及创新。认为:气象信息的传播实现新旧媒体的互补是电视天气预报今后改革和创新的必然趋势;在巩固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充分把握新媒体的特点,寻找和开发适合新媒体的天气预报节目,拓宽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增强气象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气象现代化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工作,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为了能够持续、客观、实时评价气象现代化能力发展水平,依托分布式的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系统(天镜)的技术框架,基于Okhttp与Jexl3等技术的同步高效请求、高稳定的通信机制和自定义规则引擎等功能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多源气象监控大数据的现代化信息网络能力动态评估方法。该方法可以高效采集国省两级气象业务实时监视数据和性能指标,通过表达式动态逻辑规则实时统计评估和对比分析,有效解决静态统计评估方法标准不统一、时效滞后、评价与反馈不畅等问题。2021年以来,应用该方法实现了国家和省级气象现代化信息网络能力指标的自动采集和实时评估,将采集时间缩短到秒级,为气象信息网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业务数据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开源GIS支持下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给我国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灾害风险区划分析作为防灾减灾的基础工作,在我国逐渐展开。为探索一种基于开源GIS的县级区域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分析技术方案,首先分析开源GIS的发展状况,探讨了开源GIS的质量、性能及应用中需注意的法律因素等,而后以东营市河口区为例,选择QGIS、ILWIS等开源软件,基于区域灾害系统论构建不同气象灾害的分析模型及综合气象灾害分析模型,进行县级区域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分析,最终编制实验区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分级图。  相似文献   

16.
里下河地区汛期(6—7)旱涝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铭荣  刘方 《气象科学》1996,16(3):285-290
本文应用气象、水文资料,结合里下河地区历年灾情实况,分析了具有特殊地形的里下河地区旱涝规律和成因,得出了综合旱涝指标,最后对比分析了大涝年1954年、特大涝年1991年大旱年1978年,1994年的气象、水文特征,为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巴西旱稻IAPAR对气候条件的基本要求,采用广西86个气象观测台站1961~2000年气候资料,从热量、水分条件两个方面对广西种植巴西旱稻单季再生稻的适宜播种期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为广西发展巴西旱稻再生稻生产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广西种植巴西旱稻单季再生稻的适播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雪萍  何燕 《广西气象》2006,27(1):39-41
根据巴西早稻IAPAR对气候条件的基本要求,采用广西86个气象观测台站1961~2000年气候资料,从热量、水分条件两个方面对广西种植巴西早稻单季再生稻的适宜播种期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为广西发展巴西早稻再生稻生产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气象探空测风软件系统的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空气象观测是气象业务的基础,是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换的气象情报和资料的主要来源。气象探空测风软件是高空气象站探空测风综合探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一系列严密的处理方法,同时又融汇了日益发展的计算机处理技术,其规范化、标准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新一代探空系统效益的发挥。该文介绍了高空气象台站探空测风标准化软件系统的设计思路,重点在软件需求、系统结构、实现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设计出适合于各种高空探测系统,方便实用的“标准化”探空测风软件,为进一步的软件开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一代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智慧气象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撑。由于气象信息系统数据类型多种多样,且来自多个部门、跨越多个系统平台,数据结构和格式也不相同,因此数据读取与处理是一项异常复杂的工程。为了解决该问题,开发了基于智慧气象的气象服务数据接口。基于智慧气象的数据接口,具有跨平台性、良好的响应速度、通用的数据交换格式,可使各种应用之间相互通信,并能创建新的应用。基于智慧气象的气象服务数据接口为RESTful风格,返回格式为JSON。数据接口的开发采用JAVA语言,基于Spring MVC+Spring Security Oauth2开发框架实现。数据存储采用Oracle数据库,分为冷、热两种数据。客户端对数据接口的访问,采用HTTP GET的方式发出数据请求,访问服务资源地址,获得JSON格式的数据返回结果。为加强数据接口访问的安全性,采用HTTPS POST方式访问授权接口获取访问令牌。基于智慧气象的数据接口,已为微信、微博、手机APP、网站等多个系统及保险公司、市政等多个单位提供数据支撑,且气象服务数据接口系统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和兼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