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山西境内1900年以来5级以上的地震活动进行了研究,从地震活动的时序特征、季节分布、与月相的关系、空间位置的变化等方面分析了该区5级以上地震活动的特点,认为该区5级以上地震活动在时间、空间上存在一定规律.对这些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将对山西地震趋势的判断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活跃期以来山西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15年平陆6~(3/4)级地震揭开了华北本活跃期的序幕,其后的175年中山西地震带虽未发生7级以上强震,但是中强地震频度较高。它们主要分布在大同-平陆北北东向剪切段内。时间序列的幕式活动特点和华北活跃幕的划分是一致的。应变释放速率显示了明显的加速现象。1989年大同-阳高6.1级地震的发生,进一步说明地震活动性的增强。本活跃期尚余的1~2个活跃幕中,山西地震带是值的注意的一个地区。  相似文献   

3.
1989年以来山西地震活动的新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时间、空间和地震类型方面将山西境内有台网记录以来的地震和1989年以来的地震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认识。应用“八五”攻关推出的多种方法对山西省地震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太原盆地、大同盆地南部仍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背景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陆5级以上地震成丛活动特征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1988年以来我国大陆5级以上地震的活动,对其成丛活动的特征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应用5级以上地震缺震持续时间τ预测未来我国大陆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实用指标,并对指标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从山西测震学资料入手,在核实异常的基础上,总结了1989年以来华北北部3次6级左右地震前的异常,并对该方法的映震能力进行了初步检评。指出,这些地震前,山西北部存在着地震空区和条带异常,在山西大同—阳高老震区还存在着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淮阴1号桥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桥面系的施工工艺,钢梁及斜索的安装,桥面混凝土裂缝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建明 《山西地震》2005,(Z1):31-32
太阳黑子活动与地震关系的研究是一个引起很多专家重视的问题,专家们用不同的思路、不同的震例做了大量的工作.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太阳黑子活动对地震的影响在各地并不相同,也就是说有明显的地区特点,对于某一区来说,可能有较好的对应.  相似文献   

8.
郁曙君 《地震学报》1990,12(2):113-120
1970年以来,在华北地区(30-42N,109-125E)十次ML5.0地震发生前的若干年内,震中附近都存在4.0ML<6.0的地震集中持续活动的现象.这些地震的活动规模与未来主震的震级有一定的关系.本文将这些地震称为中等前震,定义了标志前震系列活动规模的三个参量:能量、持续时间和活动范围,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它们与主震震级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山西地震带的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的资料,采用有限单元法对该带的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似,综合分析了该带地震地质、地震活动和构造应力场的特征,初步估计了该带未来强震活动的趋势。主要的估计结果如下: 从1993年到2015年间,在山西地震带将可能发生一个M_s=6.2±0.4地震,其可能地点有三个,若依发震可能性大小的顺序排列将是:(1)霍县~洪洞一带;(2)大同~怀仁~应县~浑源所围地区;(3)灵丘以东至涞源断裂两端所围地区。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1900年以来M≥6.9级地震资料,着重分析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地震活动具有分区,分期特征,整个时段可划分为3个活跃期(幕)、第Ⅰ、Ⅱ活跃幕持续时间分别在39和32年左右,第Ⅲ活跃幕已持续了22年,目前尚未结束,还可能延续10-17年左右;在时空域内,地震活动出现了分区集中和地区间的交替迁移以及平静与活跃的交替现象。每个活跃幕内,地震活动以多周期轮回的迁移  相似文献   

11.
对山西地震带的中长地震趋势进行了探讨。并从华北第3、4地震活动期的对比、山西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参与以及活动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确定出山西地震带目前所处的活动阶段,并对可能发生地震的3要素作出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2.
山西地区是著名的强地震活动带,据记载历史上曾发生M≥7地震6次,其平均重复周期约300年左右。1695年临汾地震的灾害非常严重,死亡人数52600人。震中烈度高,极震区面积大,有感范围广。研究表明主震的震源深度大。  相似文献   

13.
田勇 《山西地震》1997,(1):64-70
通过对1970年以来太原盆地及其两侧区ML≥3.0地震的研究,发现在太原盆地北部,沿交城断裂,太谷断裂以及盆地两侧的4个隆起部位发生的ML≥3.0地震与华北地震区距大太原盆地600km范围内发生的Ms≥5.8地震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1900年以来中国大陆5级以上地震平静时间和7级以上大震的关系,发现在5级以上地震平静达3─4个月以上时,在平静结束后1年左右时间内发生了7级以上大震。1994年出现了5级以上地震平静时间达134天,对此平静时间以后的地震大形势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银川-河套地震带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时空强特征分析,认为未来该区域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很大,并分析了1970年以来5级以上地震前弱震活动规律,得到了该区域未来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地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山西地区历史地震地震活动性和应变能积累释放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山西地区现在正处在应变能释放阶段,这一阶段可能持续80 a~90 a左右,在此期间将会发生5级~6级左右的地震;通过对现代3.0级地震两方面的分析得出,山西地区现在正处在能量主要积累阶段,估计在未来2 a~3 a之内,有发生4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叙述并分析了山西地震带地质构造特点和近期的中强地震及震群活动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与大同一阳高地震进行了分析对比,认为大同-阳高地震是山西地震带近期地震活动的继续,而山西地震带今后强震活动阶段的开始,其标志应是NNE向新生代断陷内的中强地震活动,因此在分析和预估山西地震带今后地震发展时,应密切注视这一地带的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18.
1900年以来全球地震活动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是全球地震矩的大释放阶段。从60-80年代地震矩释放速率呈下降的趋势。90年代后,地震矩释放速率有所回升。从50-80年代,中国大陆及东半球的地震矩释放速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一次9级左右地震的成丛是20世纪地震活动的明显特点。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井分析了山西地震带地质构造特点和近期的中强地震及震群活动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与大同一阳高地震进行了分析对比,认为大同-阳高地震是山西地震带近期地震活动的继续,而山西地震带今后强震活动阶段的开始,其标志应是NVE向新生代断陷内的中强地震活动,因此在分析和预估山西地震带今后地震发展趋势时,应密切注视这一地带的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20.
陈定国 《华南地震》1990,10(2):51-55
本文总结了近100年来华南地区的4次M≥6级地震的余震资料,从工程抗震实用性的角度研究了余震衰减序列中各阶段最大震级的变化特点,从而得到:1)华南地区6级以上地震的余震平均每14—15年衰减一级;2)一次6级左右地震的余震活动经45年后即可恢复到当地正常小震活动背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