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5年4月14日中国湿地保护协会成立,湿地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我国湿地面积6 600万hm2,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位居亚洲第1位,世界第4位。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湿地被改造成农田,加上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污染,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生境受到严重破坏。近10年来我国湿地面积减少了339.63万hm2,其中自然湿地面积减少了337.62万hm2,减少率为9.33%,这相当于300万个足球场。此外,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研究利用第一次、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和解译遥感影像得到的湿地面积,在1992年至2019年期间,先后13次估算了中国自然湿地(包括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淡水沼泽湿地)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其中,中国自然湿地甲烷排放总量的平均估算值为(7.87±6.50)Tg/a碳,中国沼泽湿地(淡水和咸水沼泽湿地)甲烷排放总量的平均估算值为(2.04±1.00)Tg/a碳,中国湖泊湿地甲烷排放总量的平均估算值为(0.96±0.86)Tg/a碳;估算的中国湿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存在不确定性,即各种方法统计出的中国沼泽湿地面积存在差异,除了《中国沼泽志》给出的中国沼泽湿地面积(94000 km^(2))外,解译遥感影像得到的中国沼泽湿地面积为82000~138000 km^(2),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得到的中国沼泽湿地面积分别为137000 km^(2)和217300 km^(2),全球湖泊与湿地数据库的中国沼泽湿地面积为337000 km^(2);采用外推估算法得到的中国湿地甲烷排放总量存在不确定性。在湿地保护意识加强和实施退耕还湿政策的背景下,未来应该开展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影响研究和湿地与大气的净碳交换能力研究,为了得到精度更高的全国湿地面积数据,第三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湿地起调面积应该小于前两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月13日,国家林业局公布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全国湿地总面积5 360.26万公顷,湿地率5.58%,受保护湿地面积2 324.32万公顷,湿地保护率由2003年的30.49%提高到2012年底的43.51%。按照《湿地公约》的规定,我国湿地分为5类,其中近海与海岸湿地579.59万公顷、河流湿地1 055.21万公顷、湖泊湿地859.38万公顷、沼泽湿地2 173.29万公顷、人工湿地674.59万公顷。在分布上,青海、西藏、内蒙古、黑龙江4省(区)湿地面积均超过500万公顷,约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50%。全国共有577个湿地自然保护区、468个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4.
<正>据新华社报道,最新完成的3期全国湿地分布遥感制图显示,近20年间,我国湿地总面积减少了11.46%,由1990年的36.6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008年的32.4万平方公里;当前的湿地面积中,只有21万余平方公里是相对恒定的,其余多为冰川积雪和冻土融化等形成的临时湿地。据介绍,近20年间,黑龙江和内蒙古减少的湿地面积均超过1万平方公里,东北三江平原的湿地已不到新中  相似文献   

5.
<正>黄河三角洲主要是指1855年以来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入海后形成的三角洲,位于山东省北部莱州湾和渤海湾之间。黄河三角洲湿地是由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渤海淤积而成的,面积不断增加,形成了中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保存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河口湿地。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以保护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万公顷,其中核心区5.94万公顷,缓冲区1.12万公顷,试验区8.24万公顷。分为南北两个区域:  相似文献   

6.
滕州市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境内地形属鲁中南山区的西南麓延伸地带,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依次为低山、丘陵、平原、滨湖。现有湿地面积达1.69万hm^2,占全市面积的11.4%,其中:河流湿地0.22万hm^2,库塘湿地0.27万hm^2,滨湖湿地1.2万hm^2。湿地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在调查分析湿地植物、动物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湿地公园是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评估湿地公园建设成效,以浙西南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湿地—松阴溪湿地公园为例,开展了湿地公园建设前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结果表明:浙江松阴溪湿地公园建设前(2016年)、建设后(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为51403.57万元和60834.59万元。湿地公园不同生态系统总价值及单位面积价值均表现为:湿地>森林>农田。湿地公园生态服务价值量由高至低排序依次为:调节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湿地公园建设以来单位面积价值增加18.3%,增幅明显。洪水调蓄、气候调节是湿地公园主导的生态系统服务,也是其建设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增加的主要贡献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北部的黄河入海口处,北临渤海,东靠莱州湾,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万hm~2,其中核心区面积5.94万hm~2,缓冲区面积1.12万hm~2,实验区面积8.24万hm~2。1990年东营市政府批准建立黄河三角洲市级自然保护区;199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并成立自然保护区管理处;1992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相似文献   

9.
2010~2011年,采用"3S"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西藏湿地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西藏分布有4类17型湿地,湿地总面积为65 290.289 4 km2,其中,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的面积分别为14 345.632 7 km2(21.97%)、30 352.004 1 km2(46.49%)、20 542.550 3 km2(31.46%)和50.102 3 km2(0.08%);那曲地区的湿地面积最大,阿里地区、日喀则市、山南地区、拉萨市、林芝市和昌都市的湿地面积依次减小;阿里地区的湿地型多样性和均匀性最高;各地区(市)间的河流湿地的面积差异显著,各地区(市)间的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永久性淡水湖泊、草本沼泽、地热湿地的面积差异显著。西藏湿地以总面积大和湿地型多样性高为特征,且湿地在各地区分布不均,但部分类型湿地的面积有差异。决定西藏湿地不均衡性的关键是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的空间分布及其面积。  相似文献   

10.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呈现以变暖、降水格局改变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中国气候变化具有区域差异性,对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不同影响。气候变化通过影响湿地的水温、土温和水文节律,影响着湿地生态系统的格局和过程,甚至会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演替。归纳、总结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内陆湿地空间分布和主要生态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通过分析湿地分布及面积、湿地水文过程、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发现,气候变化通过水源补给方式和水文过程影响湿地的分布和生态功能;随着气候变暖,以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源的湿地的面积逐年增加;随着气候变化,湿润区的湿地面积发生明显波动,气温升高导致半湿润区的湿地面积减少,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干旱区湿地面积的萎缩;同时,气候变化通过对大气降水和蒸散等环节的影响,间接地影响湿地水位和水文周期;气候变暖严重威胁了湿地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导致湿地生境质量下降和湿生生物种群数量减少,也改变了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加速了CO2和CH4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