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现场考察, 1998 年11 月19 日云南宁蒗6-2 级地震给毗邻的四川省盐源县盐塘乡、黄草镇等乡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 最高地震烈度为Ⅶ度, 面积约150 平方千米; Ⅵ度区面积约380 平方千米。四川震区内的经济损失评估结果约5011 万元。  相似文献   

2.
2006年4月21日03时18分03.7秒,石棉县发生一次ML4.3级地震,仪器测定震中位于北纬29°05′、东经102°12′,即安顺乡麂子坪南西侧。经现场实地考察确定宏观震中位于麂子坪南—紫马之间的山区地带,宏观震中烈度为Ⅳ度强(Ⅳ ),其震中区面积约100平方千米;Ⅳ度区面积约为2 000平方千米;此次地震有感区范围广泛,北至泸定、天全等县,南到冕宁、越西,西达九龙东至汉源县乌斯河镇等地,有感区面积约20 000平方千米。经调查,地震没有造成人员、牲畜等的伤亡,震害地区内个别房屋的屋瓦出现梭动。  相似文献   

3.
1994年12月30日四川沐川县发生的5.7级地震,宏观震中经考察位于杨村乡硝坝村,震中烈度为Ⅶ度,极震多呈北东向椭圆形,长轴并径4.1千米,短轴半径2千米,面积约25平方千米。地震造成的总经济损失达3181万元。  相似文献   

4.
经现场考察,1998年11月19日云南宁蒗6.2级地震给毗邻的四川省盐源县盐塘乡,黄草镇等乡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最高地震烈度为Ⅶ度,面积约150平方千米;Ⅵ度区面积约380平方千米。四川震区内的经济损失评估结果约5011万元。  相似文献   

5.
1985年8月1日20时13分,在西藏米林县境发生5.6级(M_S)地震。经现场调查,震中位于米林县纳玉乡来沟桥(29°04′N;94°14′E)。震中烈度为Ⅶ度,波及林芝、八一镇,卧龙、墨脱等地,有感面积约2万多平方千米。 1.地质地理概况米林地处米林—措那地震带,南东、北西分别为扎日—杰果和雅鲁藏布江大断裂。海拔平均3000米左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人口较多。 2.烈度及震害极震区为椭园形,呈北东-南西向,长轴8.5千米,短轴5.5千米,面积约37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6.
石渠5.1级地震灾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1月30日四川省石渠县发生5.1级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县城尼呷镇、西区、德荣马乡一带。震中烈度Ⅶ度(弱),等烈度线呈北西向椭圆形分布。建筑物破坏的主要特点是,墙体竖向裂缝多、宽,并出现砖墙房屋比夯土墙房屋破坏重的震害现象。这次地震发生在四川省边远、经济较落后的高原地区,破坏区面积大(Ⅵ度区内面积2470平方千米),造成了约4369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2003年12月3日7时26分发生道孚4.8级地震,宏观震中在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葛卡乡至木茹乡一带,震中烈度为Ⅴ度。这次地震影响到道孚县4个片区(尼措区、瓦日区、扎坝区和八美区)两个镇及十个乡,地震灾害评估区总面积2395平方千米。这次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和牲畜死亡或丢失;也未造成公路、桥梁、通讯等生命线基础设施损失。房屋未出现倒塌;只出现个别片石砌筑的房屋墙体局部垮塌和轻微裂缝,有个别房屋出现梭瓦和掉瓦。地震所造成的损失程度分为中等、轻微和基本完好三个等级;对道孚县造成的经济损失为85.39万元。  相似文献   

8.
董积平 《地震工程学报》1997,19(3):94-96,100
利用甘肃省地震台网1988年以来的地震目录,对计算对小震调制比的区域面积选取作了研究,发现存在一个适用的最小面积,其大小约为6个平方度。  相似文献   

9.
1986年8月12日18时45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发生M_S=5.4级地震。微观震中为北纬27°25′00″,东经101°25′41″;宏观震中在盐源县城西约8千米的梅雨乡虾耙沟一带。宏、微观震中相距1.8千米。震源深度15千米。震源机制解节面Ⅱ走向南73°东,倾向北北东,倾角75°。震中区烈度为Ⅶ度,面积约19平方千米,长轴方向南东东-北西西,长短轴  相似文献   

10.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S6.5地震不仅直接造成建筑倒塌,还触发了大量的山体滑坡,一些滑坡掩埋了居民点,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基于震后高分辨率TH01-02与SJ9A卫星影像,震前高分辨率GF1卫星影像,采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建立了鲁甸地震滑坡编录图.并基于部分滑坡的野外照片与超高分辨率航片对解译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鲁甸地震至少触发了1 024处面积>100m2的滑坡.这些滑坡分布在一个面积约为250km2的区域内,滑坡覆盖面积为5.19km2,总体积约为2.2×107m3.滑坡分布区内的滑坡点密度约为4.03个·km-2,面密度约为2.04%,滑坡平均剥蚀厚度约为86.7mm.对震中周围不同方位的滑坡数量与面积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滑坡总体上呈NW-SE方向分布,且大多数滑坡位于震中的SE方向.这表明鲁甸地震发震构造更可能是一条NW向断层,且破裂方向是自NW向SE.这与其他地震、地质、地球物理等方面的证据所表现出来的发震断层性质相吻合.将鲁甸地震滑坡分布面积、滑坡数量、面积、体积与全球其他震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鲁甸地震滑坡分布区较小,但是大滑坡较多、滑坡体积相对大.这反映了鲁甸地震具有震源浅与地震能量衰减迅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的震害和灾害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大同—阳高地震的震害情况,讨论和分析了其特点和震害偏重的原因。介绍了地震后进行的震害指数调查和经济损失评估的工作情况,并结合震害指数的分布特点和震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分析了地震烈度的分布情况和特殊性,指出震害分布与发震构造有密切关系,认为把烈度和震害指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可更好地反映出这次震群活动的宏观特点。  相似文献   

12.
四川兴文5.7级地震共致宜宾市兴文县、珙县和长宁县3个县22个乡镇受灾,震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震区主要建筑物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和土木结构,大多数房屋没有经过抗震设防加固,抗震性能一般。通过对震区3个县68个抽样点的调查,发现框架结构和设防砖混结构在此次地震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抗震性能。同时对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的构造方式、分布情况和震害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同的震害特征,为今后该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和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3次赴青海玉树MS7.1地震灾害现场进行的考察和调查,结合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从地震致灾成害、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等多种角度,总结分析了玉树7.1级地震灾害在正反两个方面的一些整体特点。致使灾情严重和加大救援与重建难度的特点是:地震震中与居民点间的叠加效应和灾害分布的构造控制效应明显,灾害严重,灾区广大,重灾区集中;环境恶劣,高寒缺氧,救灾难度大;建筑物抗震能力低,破坏严重;生命线系统单薄而脆弱,生命线震害的连带影响大;城镇人口建筑密集,缺乏避难场地;民众受教育水平低,语言不通,交流困难,防震减灾知识匮乏,影响救灾效率。利于减轻灾害影响和利于应急救援与恢复重建的特点主要是:民众自有帐篷多且游牧民族习惯于帐篷生活,便于安置,并能很快适应;宗教氛围浓郁,当地僧侣和寺院在抗震救灾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宗教信仰在精神层面的影响将更加持久、深远。初步归纳总结了减轻青藏高原地区地震灾害的部分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多因素影响的建筑物群体震害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简化震害预测工作,提出了一种多因素影响的建筑物群体震害预测方法。首先,将已有数据库中的资料按不同相似度进行分类,从中选取所需要的样本数据。然后将所选取的样本数据按不同影响因素分类,分别求出考虑各影响因子下的震害矩阵,再由房屋普查资料得出预测区考虑各影响因素时各影响因子下的房屋的建筑面积,并将建筑面积比例作为各影响因子的权重,最终得出预测区某种结构类型整体的震害矩阵。利用文中方法建立了厦门市多层砌体结构的震害矩阵,与厦门市采用单体抽样法得出的震害矩阵相比较,其平均震害指数最大差值不大于0.041,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芦山7.0级强烈地震建筑结构震害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继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后,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又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造成大量房屋严重破坏或倒塌.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不同烈度区,文中对应急调查评估的603栋各类房屋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归纳总结,得到了各类结构在不同烈度下的破坏比.在此基础上,主要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砖木结构和木结构的震害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此外还对一栋大跨空间结构和一栋隔震结构的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各类结构在地震中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街道为实验区,基于Arc GIS软件平台,开发了建筑物震害预测系统。该系统分为3个组件:震害矩阵统计工具、震害预测工具箱、建造年代及震害结果赋值工具,将建筑物的属性数据、建筑物易损性模型和震害预测结果嵌入GIS平台,实现了震害预测的批量化和自动化,以及预测结果的交互可视化。另外还将开发的建筑物震害预测系统应用于实验区,所得结论与以前项目研究成果对比一致,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得出的震害预测结果,可以辅助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决策。  相似文献   

17.
Nucleation of earthquakes and its implication to precurso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In the middle of 1990s, the argument about nucleation phase occurred. Ellsworth and Beroza(1 995) studied the wave records of 30 earthquake events, which initiated slowly. Ellsworth, et al calledthem as nucleation phase. They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moment, duration time and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main shock behind. Scherbaum (1997a, b) proposed his different view andsuggested that some of the recording of the long period initial of seismic wave was misinterpret…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时间因素(材料内部作用、荷载作用和环境影响)和事件因素中的地震因素和抗震加固,通过结构可靠度理论研究和结构材料与构件的试验分析,结合现有的结构动态抗力函数以及不同极限破坏状态和结构抗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结构的动态易损性。研究事件因素中的拆迁和新建对城市建筑结构数量和类型的影响,以及未来城市不同结构类型的变化特点,给出未来城市的动态震害矩阵;研究群体震害矩阵的异地应用和事件因素中拆迁和新建建筑对震害矩阵的影响,在已有震害预测城市的建筑结构基础资料上,应用模糊数学中可信度方法,形成目标城市的动态震害矩阵,有利于进行结构的抗震设防和地震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19.
基于GDP宏观易损性分析方法,是从全球尺度地震灾害损失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本文在真实震例的基础上,运用宏观易损性分析方法,分别计算科考影响场与经验影响场的震后经济损失,与实际震害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初步验证该方法在省级区域震后经济损失快速评估中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20.
2021年5月22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M_S7.4地震。以青海省地震局玛多地震烈度调查为基础,着重分析6个重点地区的房屋震害及极震区桥梁道路的破坏情况。此次地震震级高、伤亡轻,仅造成震中附近个别土木结构、砖木结构房屋出现倒塌破坏,部分砖混及框架结构出现楼梯间及填充墙开裂的现象,多数房屋基本完好;调查中还发现野马滩一号、二号大桥以及昌马河大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倒塌损毁,这也为烈度图的划分提供了数据支持;最后对此次地震产生的次生地质灾害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灾后重建和抗震设防提出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