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阶差分法在电阻率测深中的应用莫承彬,覃佑邦,刘康华(广西壮族自治区物探队,柳州545005)应用电阻率测深快速、准确布设水文孔位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提高电测深的解释推断水平,我们从数据处理、信息提取入手,开始探索二阶差分法,并在近年来的生...  相似文献   

2.
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上的电阻率测深资料经二阶差分法处理后,可以明显识别深部断裂构造蚀变矿化带的顶界面,并可利用ρα^m断面图的0^-线特征求取其顶界面埋深。电阻率测深资料经变换为轴向测深曲线后,可明显识别深部断裂构造矿化蚀变带,提高了深部垂向分辨能力,突出了深部找矿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3.
固定源建场测深是一种时间域电磁测深方法,其具资料信噪比高,数据精度高,可避免地表电性不均匀引起的静态位移等优点。但用线圈作为磁探头的传统方法只能适用于地形平坦区,在地形复杂的勘探高难地区无法应用。采用磁棒代替线圈作磁探头,进行了固定源建场测深在地形复杂区的勘探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固定源建场测深能适用于地形复杂区的勘探,其成果可弥补该类地区地震勘探资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磁力勘探与岩性测深理论基础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凌  杨庆锦 《物探与化探》2007,31(Z1):51-52
首先概括了岩性测深技术的理论基础和物性基础要点,强调电偶极子场是岩性测深技术的基本理论。然后通过电偶极子场与磁偶极子场的类比,以及岩性测深与磁力勘探的对比,提出了一条研究岩性测深技术理论基础及正演计算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地球物理场正演计算的广义差分法姜佩仁,王新民(长春地质学院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研究所长春130026)在地球物理场(或其他类似问题)的正演计算中,目前常用有限差分法或有限单元法。有限差分法计算简单,计算工作量小,但逼近精度比较低;而有限单元法虽然逼近精度...  相似文献   

6.
郑盛林 《水文》2007,27(5):67-68,30
铅鱼测深时的河底信号是决定测深精度的重要因素。信号采集由水下变为岸上,具有适用范围广、不受水流及河床条件影响、信号准确稳定、抗干扰性能增强、安装方便、造价低廉的优点。经对比测深误差分析,测深系统误差为0.45%,符合水文测验规范要求,能满足实际测验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苏发  何继善 《物探与化探》1995,19(5):379-384
由于近区场的复杂性及目前频域电磁测深方法的局限性,近区频域电磁测深多年来一直是地球物理领域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在近区场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引人组合波理论,提出了一种能适于近区频域电磁测深的视电阻率的定义式.该视电阻率在近区具有有效压制背景场、突出地电异常信息的功能,并能客观地反映地电断面的电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电偶源瞬变电磁测深研究(一)——基本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瞬变电磁测深激发波形的频谱出发,进而证明瞬变电磁测深与频率电磁测深场分量间的关系,最后论述了探测地质结构的物理原理。   相似文献   

9.
为弥补SUBSITE型仪器未提供比值法测深功能的缺陷,特设计了“任意比值测深尺”。其原理表明,埋深是偏距的一元函数,任意选取一个比值参数d,根据实测的偏距即可确定埋深。株洲地质勘察院在江阴市城市管线普查工作中,根据上述原理设计制作了任意比值法测深尺。其制作简单,只需一把普通钢卷尺,以比值0.7为例,偏距为0.058m时埋深为0.1m。对卷尺0.058m处背面用白色油漆画上刻度并标上0.1m 即可,其余依此类推。这把卷尺背面,就成了SUBSTTE型仪器专用的比值法测深尺。实际操作中,与RD型仪器70%比值法比较,除量取偏距的米尺不同外,其余完全相同。生产实践中使用它测深约3000个点,精度很高,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0.
电偶源瞬变电磁测探研究(一):基本原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分析瞬变电磁测深激发波形的频谱出发,进而证明瞬变电磁测探与频率电磁测深场分量间的关系,最后论述了探测地质结构的物理原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频率测深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水平电偶极场视电阻率改进滤波算法,并编制了正演计算的实用程序。理论模型计算表明,改进滤波算法 效果好,计算速度快。  相似文献   

12.
鬃变电磁场信号在地下的扩散及地面上的时域响应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瞬变电磁测深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电磁勘探方法,是实现精确勘探的一个突破点,本文应用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分析了瞬变场在二维地电模型情况下低阻体对“烟圈”的吸收现象、瞬变场的滞后现象,对进一步的时频分析和高维反演提供了正演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屏障装置的位场特征出发,提出了一种编绘测深拟断面的新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用该方法绘制的测深拟断面,与实际地电断面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4.
EH-4系统观测资料的非远区场校正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EH-4系统实测的卡尼亚视电阻率在非远区场时应作必要的校正。基于导出的EH-4系统的卡尼亚电阻率ρxy和ρyx的表达式,采用多项式分段逼近的方法,建立EH-4系统测深数据的全频域的视电阻率算法。根据建立的算法对均匀大地、二层大地和三层大地模型的EH-4系统测深数据进行非远区场校正的结果表明:均匀大地时,全频域的视电阻率与真电阻率吻合很好,D型、K型和Q型断面的视电阻率曲线与MT法的接近,G型、H型和A型的视电阻率曲线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5.
有限差分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有限差分法中介质参数定义方式的改进,使以往有限差分法应用中的缺陷得到克服.  相似文献   

16.
某水电工程地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运用有限元法模拟位于深切河谷中的某水电工程区地应力场的形成过程,并与地应力的实测成果进行拟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的一些特殊现象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7.
垂直磁偶极子电磁频率测深法,原名为地面电磁波法(Melos)。此法系法国地调局在六十年代于原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基础上,利用1954年Wait推导的垂直磁偶极子场强的公式,经过数学上的变换,建立了“中区场”测量的电磁频率测深法。通过探测地层的深度和电阻率来达到探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复杂地表条件下地球物理场数值模拟方法评述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孙建国 《世界地质》2007,26(3):345-362
在将起伏地表、复杂近地表构造以及复杂近地表岩性的任意组合统称为复杂地表的一种广义诠释下,分别对近地表岩层或土层的数学物理模型以及对地震波场、电磁波场、稳定电流场、重力场和磁力场在复杂地表条件下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述。结果表明,近地表数学物理模型并不是越复杂越好。实践中,要根据计算量以及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综合考虑。目前所用到的诸多数值模拟方法,如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广义有限差分法、伪谱法、积分方程法和射线法等各有千秋,只要应用得当都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作为非网格法代表的积分方程法在对复杂地表和模型内边界的精确描述方面要优于以有限差分法为代表的网格法,而网格法在对模型的适应程度上要优于非网格法。传统的几何射线法在经过一定的修改和补充后,例如加入自由界面转换系数、采用几何绕射理论和Maslov方法,即可用于解决复杂地表条件下的波场数值模拟问题。对于重力场和磁力场,其在起伏地表条件下的空间换算(转换)问题在实质上也是一种正演问题,可纳入到复杂地表数值模拟的框架内去理解和处理。虽然国内外的研究者在复杂地表数值模拟领域内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19.
岩体渗透特性的渗透张量分析在某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岩体渗透性能非均质、各向异性显著的特点,采用从裂隙几何参数测量、裂隙分组,到渗透张量计算这一流程,获得裂隙介质三维渗透张量场,达到准确地刻画岩体渗透特性的目地,并在西南地区某水电工程中得到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人工源电磁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雪军 《地质与勘探》2003,39(Z1):10-14
文章介绍了应用于油气勘探的几类人工源电磁法的基本情况,既包括目前国内已经普遍采用的固定源建场测深法(FTEM)、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也包括正处于开发引进阶段的两分量时频电磁法、井地建场激电法,结合勘探实例重点对比了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同时也就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