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的文件要求,根据《黑龙江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省国土资源厅和省农业委员会日前决定对全省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2.
《浙江国土资源》2007,(2):36-36
浙江省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继续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从1999年到2006年,8年累计建成标准农田1400万亩。为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浙江省去年制定了《浙江省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浙江省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进一步推进全省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的落实,并大力开展建设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工作,全省落实了3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区,目前已完成建设方案的编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山东国土资源》2004,20(5):1-3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稳定耕地面积,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按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保护和监督管理。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基本农田保护…  相似文献   

4.
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是贯彻中央、省有关会议精神,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我省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不仅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特殊优势。为配合全省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大检查,省国土资源厅耕保处、新闻宣传中心决定自4月至10月联合开展全省基本农田保护宣传活动。《黑龙江国土资源》杂志自本期开辟“守卫生命红线”专栏,陆续刊发全省各地基本农田保护、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典型事例、先进人物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等。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5.
为严格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营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保护责任的社会化和共同责任机制的落实,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的长效机制,泰安市国土资源局下发了《关于基本农田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的通知》,就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和近期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了进一步规范。《通知》明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的设立和维护;各乡镇、村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的设立、维护;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档案资料.制作罔件资料等.  相似文献   

6.
按照浙江省自然资源厅2019年业务培训计划,在杭州市萧山区举办全省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培训班。这次培训班的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的决策部署,学习领会《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1号)、《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19〕343 号)等文件精神,部署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划、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等工作。  相似文献   

7.
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显示,嵊州市2010年底实有耕地面积66.50万亩,其中基本农田54.98万亩,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了3.29万亩、1.54万亩,"十一五"期间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一.我省耕地保护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工作力度,基本农田保护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围绕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会议精神,从四个方面入手,着力加强和改进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实现了基本农田从被动保护向主动保护的转变。一是从强化责任入手,努力增强各级政府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意识。省政府下发的(《省辖市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  相似文献   

9.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5):19-19
近日,莘县人民政府出台《关于严格用地确保社会稳定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这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为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今后把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纳入乡、镇长政绩考核目’标,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各乡(镇)政府要把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农户,基本农田一经划定,  相似文献   

10.
日前,由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杨志伟带队的省政府检查组一行5人到佳木斯市检查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佳木斯市政府主管副市长周启涛做了工作汇报:加强宣传,完善制度,从2011年起至目前该市陆续出台了佳木斯市《耕地保护领导干部问责制度》、《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等十项制度》;突出规划用途管制作用,完善征地机制,努力推进“保发展”“保资源”和“保权益”的有机结合;通过用地单位自行补充和缴纳补充耕地费用委托补充等方式,补充耕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最终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指标。  相似文献   

11.
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确保本行政区耕地总量不减少”。1998年12月24日发布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数量不减少”。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规定了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相似文献   

12.
近日,湖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切实提升耕地保护工作水平的通知》,进一步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通知》指出,要着力做好耕地保护的重点工作,特别是要严控建设用地占用优质耕地。对占用基本农田、标准农田的,耕地开垦费按现有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收费标准的两倍收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嵊州市国土资源局党委在省国土资源厅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围绕发展这一主题,以创新求进的理念,诚信务实的作风,切实保护耕地,全力盘活存量土地,努力做好保护耕地与保障建设用地的统筹文章,为嵊州市统筹城乡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认真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地推进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全面推行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建设,确保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有量不减少,全省已连续10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15.
加强制度建设切实保护基本农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上,再次重申了这一原则。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凭祥市认真贯彻落实“双保行动”,采取有力的措施保护耕地:一是层层落实责任。通过签订责任状的形式,把耕地保护任务层层分解落实,明确耕地保护责任人;二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先后设立基本农田保护牌12块,做到每个保护区建设保护牌2块以上,  相似文献   

17.
日前,江西省财政厅和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制定出台《江西省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江西省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要反哺耕地,专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支出、土地整理支出、基本农田保护以及与之有关的其他支出。  相似文献   

18.
2018年10月,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田长制”的通知》,在浙江省内率先提出在全市域建立实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田长制”。2019年2月,该市以越城区为试点以点带面有序推进,至2019年底,顺利实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田长制”全市域覆盖。该制度实施以来,绍兴市违法占用耕地比例从1.18%下降至0.37%,为开展卫片执法工作以来的历史新低。2021年4月,绍兴市永久基本农田“田长制”模式获自然资源部通报推广。一、“1+X”模式总牵引,实现保护数量全覆盖(一)围绕“1”个核心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落实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在《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基础上,将高标准农田范围建立田长制扩大到永久基本农田范围,明确建立覆盖全市240.0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的“田长制”保护模式,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目标。  相似文献   

19.
基本农田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农民的长远生计,是耕地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严格保护耕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加强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宅基地管理,鼓励农村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  相似文献   

20.
行走在黑龙江大地上,处处可见醒目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护佑着一望无际的绿色农田。为保护好耕地这条“生命线”,目前,全省已有90%以上的乡村签订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