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地质、地球化学技术方法对加拿大科迪勒拉山脉南部的广泛研究表明,区域上可进行特殊的古水文地质填图。由于在加拿大科迪勒拉及其它地区的研究工作显示出许多类型的矿体是由区域规模水体流动产生的,所以用反映古水文地质信息的区域性图件来确定这些地区的矿体已成为可能,这些地区可能存在特殊的矿床类型。这种概念应用到勘查中的证据是由加拿大科迪勒拉南部中温热液金矿床的一个实例所证实的。在30万km2的研究区中,有近75%的地区由于缺乏能够适合于形成中温热液金矿床的古水文地质条件的地质、地球化学标志而从靶区中排除出去。因而可以把勘查靶区集中在大量比较小但更有希望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Nesb.  BE 孙希 《世界地质》1998,17(2):33-40
应用地质、地球化学技术方法对加拿大科迪勒拉山脉南部的广泛研究表明,区域上可进行特殊的古水文地质填图。由于在加拿大科迪勒拉及其它地区的研究工作显示出许多类型的矿体是由区域规模水体流动产生的,所以用反映古水文地质信息的区域性图件来确定这些地区的矿体已成为可能,这些地工可能存在特殊的矿床类型。这种概念应用到勘查中的证据是由加拿大科迪勒拉南部中温热液金矿床的一个实例所证实的。在30万km^2的研究区中,有  相似文献   

3.
自晚侏罗纪到晚第三纪,在加拿大科迪勒拉山系在地质、地球化学和成因上发生了两类不同的金矿化作用。一类可以称为低温热液型矿床,因其与中性至长英质火山岩、区域破火山口构造,低pH直蚀变带、低Au/Ag值和石英—玉髓—重晶石—萤石脉石共生。第二类可以称为中温热液型矿床,它与加利福尼亚的马瑟卢德(Mother Lode)矿床非常相似。该类矿床与横推断层、中pH值蚀变带和石英士碳酸岩、钠长石、铬硅云母、黄铁矿、毒砂、白钨矿脉共生。与低温热液矿床相比,中温热液矿床有较高的As,W和Au/Ag值,在液态包体内有较高的CO_2,其成矿溶液的~18O值为+3‰筋到+10‰,低温热液矿床则为—14‰到—7‰。 象内华达和科罗拉多的金矿床一样,加拿大科迪勒拉低温热液矿化是大气水在地表中性至长英质火山杂岩体内浅部循环的结果。对比之下,北美科迪勒拉山脉的中温热液金矿床则是大气水在与主要横推断层带共生的断裂内深部循环和演化的结果。科迪勒拉的太古代脉金矿床和中温热液矿床之间的相似性,表明二者的成矿作用相同。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华东南相山铀矿田成矿地质背景、古气候条件基础上,运用古水文地质分析方法研究铀成矿古水热系统的构造——古水文地质条件和古水动力条件。划分了两个古水文地质期和两个古水文地质区,确定了成矿古水热系统补给区、排泄区位置,并分析了水循环过程中铀的矿化形成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相山铀矿田的形成是由于大气降水在补给区渗入地下,经深循环加温和水岩相互作用形成的富铀成矿热液在古水热系统排泄区(减压区)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5.
秘鲁中部莫罗科查地区在板块俯冲引发的中新世构造-岩浆-热液作用下,形成了斑岩型、矽卡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等多种铜钼铅锌银多金属矿化.文章选取该地区超大型特罗莫克铜钼矿床为典型矿床实例,通过岩石学、岩相学和年代学系统研究,深入剖析矿床的蚀变类型和矿化地质特征,并结合区域岩浆-热液作用过程,总结其区域成矿特点,以期为该区资...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Cloncurry地区大部分被元古宙地层所覆盖,其中赋存有大量世界级的成矿热液系统。大型热液系统大都与含磁铁矿或赤铁矿等铁氧化物的铁矿化岩石密切相关。铁氧化物和铜金矿化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反映出成矿过程可能涉及到多种流体间的作用和水岩反应。对Cloncurry地区典型矿床和区域Na-Ca热液系统的研究表明,含铁氧化物的铁矿化岩石与铜金矿化之间的关系可分为4类:①贫磁铁矿或赤铁矿的"Kiruna-型"铁矿化岩石;②铜金矿化赋存于含铁氧化物的铁矿化岩石中;③与铁氧化物有关的铜金矿化;④少量或者不含铁氧化物的铜金矿化。该分类提供了一些与铁氧化物有关的铜金矿化成因联系、矿物学和矿化类型信息。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在黔西北地区铜矿资源调查中首次发现的峨眉山玄武岩铜矿的地质特征,并对其矿床成因、找矿标志、找矿方向、找矿远景、工作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该区存在沉积型和热液型两种矿化成因类型,并分布在玄武岩的4个不同层位中,成矿物质来源于玄武岩,在玄武岩喷溢的同时,形成火山热液矿化类型,在后期构造作用下,可进一步形成构造热液矿化类型;在火山喷溢间歇期及火山活动期后,由于地表风化剥蚀、水体搬运,在陆地湖盆中形成沉积型铜矿.研究认为沉积型铜矿是该区未来主要的找矿对象.由于铜矿所在区域亦是铂钯金等元素异常区,且沉积型铜矿常常与铁铝质层相伴产出,因此应加强对古陆地沉积相、古地理环境的研究,并注意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纽芬兰-拉布拉多省地处加拿大地盾东缘,成矿条件十分优越,是加拿大重要的镍矿成矿区,矿化类型多样。文章基于前人对该区镍矿床和矿化的研究,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化类型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勘探潜力、勘查态势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拉布拉多地区的镍矿资源主要分布于辉长质—橄长质镁铁质岩石分布区,主要与中元古代侵入的辉长岩、斜长岩、橄长岩、辉石岩有关,或与太古宙超镁铁质变火山岩有关,矿化类型有橄长岩和辉长岩型、辉石岩型、斜长岩型、铁闪长岩型、火山岩(科马提岩)型;Voisey′s Bay Ni-Cu-Co硫化物矿床是拉布拉多地区已发现的大型镍矿床。纽芬兰地区的镍矿资源主要与古生代辉长-闪长质侵入岩、前寒武系镁铁质片麻岩有关,矿化类型主要有辉长岩型、镁铁质片麻岩型、火山热液型。纽芬兰-拉布拉多省的镍矿勘查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9.
烧锅营子金矿属中温岩浆热液型金矿.金矿化与硅化密切相关.石英是主要的脉石矿物.石英的化学成分特征表明,金矿化与岩浆热液作用有成因联系.石英的热发光特征可用来区分矿化类型.石英热发光曲线类型为低缓单峰,随着矿化深度增加,石英热发光强度减小,可作为找矿预测的辅助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相山铀矿田成矿古水文地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山矿田是我国著名的大型热液铀矿田。该矿田产于中生代相山火山岩盆地古水热系统之中,是水热系统中水-岩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查明当时的古水文地质条件对于研究矿床成因、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相山地区的地质基础资料、构造演化历史和古气候条件,运用构造-古水文地质分析法,对该矿田进行了古水文地质分期、分区,分析了古地下水的补给区、排泄区和径流途径,并对成矿古水热系统的形成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新疆谢米斯台地区首次发现自然铜矿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在新疆谢米斯台地区玄武岩中发现自然铜矿化,伴生自然银。同时在区内酸性次火山岩中发现黄铜矿、斑铜矿矿化。自然铜矿化主要发育于蚀变玄武岩及其中的晚期热液脉中,矿化与绿帘石化、碳酸盐化、葡萄石化、沸石化、硅化等关系密切。初步研究表明,区内自然铜、自然银矿化与火山热液作用有关,属于火山岩型;黄铜矿、斑铜矿矿化属于斑岩型。谢米斯台地区可能存在多种铜矿化类型,有望取得铜矿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尕龙格玛铜多金属矿床成因,选取金属硫化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探针进行矿物学分析研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为该矿床成因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该矿床成矿阶段可划分为火山沉积热液期和中温热液硫化物期,并进一步细分为热水沉积-黄铁矿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碳酸盐阶段、铜铅锌-硫化物阶段和闪锌矿-碳酸盐阶段等五阶段。不同成矿阶段的黄铁矿标型特征表明其分别具有火山喷流沉积、火山热液改造和岩浆热液等不同成因。该矿床经历了早期火山喷流沉积,形成火山沉积(热液)矿化;中期受较大范围的火山热液充填交代;后期中酸性岩浆侵入引起的中温岩浆热液矿化,沿着断裂构造上侵,在前期矿化体中叠加成矿。  相似文献   

13.
粤北盆地流体系统及其矿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盆地构造演化流体系统矿化作用是当代矿床学研究的新课题。盆地演化过程 ,压实流体系统温度场、动力场和地球化学场可以通过地质研究和数字模拟来重塑。粤北晚古生代沉积盆地存在 3种类型的矿化流体。大宝山型流体与岩浆热动力作用有关 ,形成海底火山热液沉积多金属矿床 ;凡口型流体与深部建造的循环热液有关 ,形成中低温海底热泉喷溢沉积铅锌银汞矿床 ;红岩型流体与盆地成岩压实水有关 ,形成低温单一黄铁矿矿床。红岩地区盆地压实流体系统在盆缘古隆起地段形成红岩型黄铁矿矿带的同时 ,还形成特征的白云岩化作用。白云岩产状和组构、白云石“亮边”和“雾心”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红岩型诸矿床的成因与盆地沉积物压实过程形成的流体有关  相似文献   

14.
四道沟金矿床为辽东南地区一重要蚀变岩型矿床,其空间产出受构造、盖县组变质地层及区内岩浆活动的联合制约。矿化分3种类型、4个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早期流体为一中温、低盐度且富含CO2及CH4等挥发份的热液;矿区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为一中温高盐度类型热液。综合分析认为,四道沟金矿床是燕山晚期不同来源及性质的热液先后叠加成矿作用的产物,矿床属叠生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梁河盆地水文地质特征、古水文地质特征和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列举了对铀成矿有利和不利因素,认为盆地盖层南部诸多因素决定其不利成矿,盆地盖层北部地层剥蚀严重,构造发育,具有形成砂岩型铀矿床的潜力,但不利因素决定其成矿规模非常有限。北部地区地热丰富,有利于形成热液型铀矿床。  相似文献   

16.
个旧锡矿成矿热液活动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不同地质体中微量元素含量对比及因子分析,明确成矿热液活动元素,区分不同地球化学类型的元素集群。研究表明,成矿热液活动源于花岗岩岩浆侵位,花岗岩浆期后热液及地下水在岩体热力驱动下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矿化热液活动体系,对区内地质产生广泛的蚀变影响,形成矿体、热液活动脉体及矿化热液活动元素对围岩地层的改造。成矿热液活动体系为开放系统,运动方式以构造断裂导流为主,孔隙渗透为次。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论述了新疆十三师镜儿泉钼矿的水文地质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类型主要包括基岩裂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等三种类型。地下水来源于主要为南部山区的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排泄以浅埋带蒸发、侧向径流、人工开采为主。研究成果为矿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华南古岩溶铀矿床的矿物学特征为:表生矿物发育,原生成矿矿物少见;矿化脉体几乎没有;矿石中铀主要呈吸附状态,其次呈显微和超显微沥青铀矿存在。与古岩溶有关铀矿床则出现典型低中温热液矿物组合,矿化脉体期次分明,矿石中铀基本呈可见状沥青矿存在,沥青铀矿具有热液成因标型。鉴于该类矿床成矿前主岩溶为冷水成因,而热液成矿流体是与岩溶无关的体系,故属古岩溶热液叠造成矿   相似文献   

19.
安国英 《现代地质》2013,27(6):1445
以ETM+遥感数据为主要遥感信息源,应用遥感技术对喀喇昆仑山温泉地区进行1∶25万图幅的水文地质调查。根据地质体的影像特征并与前人地质填图结果对比,建立了遥感解译标志。重点对新生代地层及与水文地质有关的要素等进行解译,编制1∶25万新生代遥感解译图。根据遥感图像对研究区的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范围、地貌特征及河流、湖泊、泉群、地下水溢出带、湿地等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基于区内地下水形成环境的差异,地下水资源体系可以分为南部河谷冲积层地下水系统和北部内流湖盆地下水系统。总结地下水的分布特征认为,南部冲积层储水条件较为优越,且补给充分,其地下水与地表水构成一个统一的水资源系统;北部内流湖盆地区多为湖相沉积,受气象因素制约,山前巨大的冲洪积扇存在丰富的地下水外,地下水资源总体贫乏。遥感水文地质调查表明,遥感技术在高原区域填图与水文地质调查中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优点,可以在青藏高原水文地质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邱光辉  贾学河  周雷  武景红 《华北地质》2015,(2):118-121,147
近几年,通过山东省平邑-苍山地区矿产地质调查工作,在龙宝山杂岩体的南部边缘发现了规模较大的金矿化体,成矿类型为石英脉型金矿。该金矿化体的发现,是该区域近些年来金矿找矿工作的一个突破,为在该区域寻找石英脉型金矿具有指导意义。即在龙宝山杂岩体的边缘地带,如果发育丰富的含矿期后热液,在其附近,存在容矿的断裂,这三位一体的耦合地带,是金矿找矿的潜力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