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阮广招  黄金灿 《探矿工程》1999,(4):14-15,21
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是当前城市高层、超高层建筑突显的技术难题。通过工程实例,从设计方案的选择到施工、监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1概况温州某大厦位于车站大道西侧,总建筑面积48247m2。B区为主楼,28层,高度约100m,内筒外框结构,地下室2层,深度10m;C区为裙房,5层,高度23.9m,框架结构,地下室2层,深度10m;A区为附楼,12层,高度41m,框架剪力墙结构,...  相似文献   

3.
4.
深基坑开挖工程监测实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上海地区某深大基坑开挖及其全过程监测。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北京方圆大厦深基坑支护工作实践,介绍了采用综合措施护坡的设计与施工工艺,分析了基坑支护设计中参数选择与计算问题,总结出深基坑支护采用综合措施的成功方法。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地铁二号线东昌路车站施工对跨越基坑的Φ1200mm上游原水管的信息化监测保护实例,就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对原水管一类的重要管线的监测点位布设方法,点位布设原则,监测原则,险情预报以及监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以上海浦东中国煤炭大厦和石油大厦深基围护结构为例,介绍了超大型深基围护的设计指导思想,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和监测。文中介绍的方法对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彭贵  张金龙  刘政治 《探矿工程》2006,33(2):30-32,35
绍了南京市中央路某地下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情况。施工中对基坑开挖的安全性进行随时监测,反馈信息及时指导施工,对施工中出现的险情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0.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中应用土层锚杆的试验和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武汉天一大厦深基坑支护方案和土层锚杆施工情况。进行了长江I级阶地汉口地区粘性土层作为锚固段的锚杆试验,确定了此类锚杆的极限承载力,根据试验曲线,对锚杆的张拉位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锚杆张拉位移由主位移(即杆体的弹塑性位移)和副位移(即杆体的拉直、接触间隙减小等位移)组成,并阐述了进行锚杆预拉的必要性。对基抗的变形曲线和护坡桩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悬臂桩和加强桩支护方案的基坑稳定性效果和周  相似文献   

11.
12.
华美大厦总高度 97m ,框剪结构 ,含 2层地下室 ,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开挖期间进行了水平位移及沉降、深层位移、圈梁应力、水位及水量等项监测 ,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处理 ,为基坑开挖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上海地铁一、二号线交汇处施工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上海二号地铁交汇穿越一号线的施工监测方法、信息化施工的实现过程及Sinco公司巴塞特、电水平及水平测斜在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程骁  翁可儿 《岩土力学》1997,18(A08):39-44
介绍了上海软土地层中修建上海地铁1号时建成6座地的车所积累的一整套施工技术和经验,即采用地下连续围护及多道支撑开挖基坑的顺筑法施工,以及为适应早日恢复交通,缩短施工周期的逆筑法施工。在车站的施工中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如地基加固,支撑预应力等,为保持建筑密集的市中心区的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对地下连续墙墙体位移,土体位移和沉降,孔隙水压的变化,重要建筑及地下管线沉降等进行了监控测试,实  相似文献   

18.
王奎  郝勇 《探矿工程》2004,31(1):14-17
以国内外有关设计施工技术规程规范为基础,结合各地工程经验,对深基坑支护信息施工法安全监测的临界预警做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地温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绍令  赵新民 《冰川冻土》1999,21(4):351-356
Ground temperatures monitored at four observation sites in permafrost region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was analyz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ground temperature at the depth of 12~20 m increased 0.2~0.4 K and the permafrost thickness decreased 4~5 m from the base in Xidatan Site from 1975 to 1989; and the ground temperature at the depth of 6~15 m increased 0.2~0.4 K in Kunlun Pass Site from 1982 to 1997. Contrast observations show that a sand cover, 15~20 cm in depth, can result in a ground temperature decrease of 0.1~ 0.2 K in MS66 Site; and a removal of vegetation can result in a ground temperature decrease of some 0.2 K in Hoh Xil Site. The monitor demonstrates that many factors that control permafrost developing have duality, e.g., sand and vegetation are able to increase or decrease the ground temperature. These factors, in conjunction with permafrost behaviour, play different rol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permafrost and its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perties taking the viewpoint of dynamic vari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