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该说,在李昌平关于“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概括中,对于农业是否危险,曾有一个时期人们还有争论。面红耳赤者有之,然则,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却是不争的事实。以至于从朱镕基到温家宝,都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呼吁,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他们最关心,也是最忧心的问题。特别是新一届政府,在走马上任的当年,就专门召开了会议,研究解决“三农”问题。把增加粮食生产,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列入现阶段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三农”,一个中国社会特有的词汇。农业、农村、农民,其中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又是土地问题,即一方土地能不能富裕一方的农民。  相似文献   

3.
征地制度改革与"三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三农”问题引起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虽然有各种提法、观点的争论,但几平一致惊呼:中国的农民、农村和农业进人了高危险期.“三农”问题是中国面对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地使用权充转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涵义 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并逐步形成的我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曾经对稳定农村经济、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动,加上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阶段性变化,以  相似文献   

5.
2012年12月22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点研究如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新华社记者第一时间就会议新精神采访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三农”领域的学者。  相似文献   

6.
一问:主题咋定的? 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结构性矛盾,不能再让农产品产出来卖不出去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今年的一号文件这样开篇,并提出,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首先应在国家和农民利益关系问题上改变指导思想,在方法步骤上宜先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入手,再向征地制度改革扩展。 当前,“三农”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解决“三农”问题,要更多地在“农”外下功夫,如要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必须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要推动农业产业化,必须 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必须培育各类中介、服务、合作组织;要转移农业劳动力,必须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要减轻农民负担,必须精简基层政权的机构和人员,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等等。其中不少方面,都直接或间接与土地…  相似文献   

8.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涵文 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并逐步形成的我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曾经对稳定农村经济、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动,加上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阶段性变化,以土地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使土地经营对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尤其是"入世"以后,中国以农户为生产单位的农业经营模式受到国外规模经营效应的严峻挑战.因此,"土地流转起来"的呼声是越来越强烈.  相似文献   

9.
2月1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21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共分8个部分,包括: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10.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国政协委员讨论时,中央领导的这句话被多次引用。过去5年,中央全面取消农业税,大幅加大农业农村投入,成绩斐然。仅在土地整理开发复垦方面,就补充耕地2289万亩。全国政协委员们纷纷表示,过去5年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令人欢欣鼓舞,应该写入史册。  相似文献   

11.
来到广西滨海旅游城市北海,看见“半拉子”楼房已经不多。尽管昔日触目可见的城市“疮疤”已变成了高档的宾馆、商业中心和漂亮的住宅小区,但北海市仍在进一步加大对“烂尾楼”的处置力度,打好处置停缓建工程的最后攻坚战,实现近期内基本抹去“泡沫”痕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土地面积大,农业人口数量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根本性问题。"三农"问题的战略意义不言自明,只有农业发展基础好,二、三产业才有坚实的发展空间;只有农村面貌改善,中国的面貌才能焕然一新;只有农民生活富裕,全国人民才能真正实现小康。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要素不断向农业、农村流动,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已成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3.
2002年中国金属市场中利好因素与不确定因素并存,利好因素占有上风,金属市场谨慎乐观。如果不出现美元的大幅度贬值,国内价格走势大体平稳,继续向国际水平靠拢。 全年市场运行环境分析 1“ 911”事件的发生,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双重影响 负面影响:首先表现为严重打击了美国的消费信心和消费行为。如近期航空业、旅游业、保险业等就遭受沉重打击,引发一些公司的大量裁员。这种裁员又会引发消费的减少,并导致其他行业的裁员,并进一步打击消费信心和消费行为。由于美国的消费在全球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相当一部…  相似文献   

14.
中央反复强调,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民富才能全民富,农业兴才能百业兴,农村安才能天下安。“三农”问题说到底就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最可靠的社会保障。国土资源部门作为涉农部门,做好“三农”服务工作,特别是做好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要像重视"三农"问题那样重视"四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训 《国土资源》2002,(12):8-9
在全党、全社会重视“三农”问题的今天,我们必须同时高度重视矿业、矿山、矿工、矿城(简称“四矿”,下  相似文献   

16.
《国土资源》2004,(1):17-1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即“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的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地位和意义。1955年,毛泽东同志在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所写的按语中提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8.
解决“三农”问题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的理论逻辑 “三农”问题不只是我国才有的现象,而是多数发展中国家普遍、长期存在的问题。对此,西方严肃的学者也并不认为他们的经验或理论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其实,不仅中国,包括日本、韩国等在内的整个东亚,甚至整个第三世界,本来就没有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中孤立存在的农业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推进的大背景下,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特殊的资源省情,使得我省始终面临土地资源需求刚性增长和供给刚性制约的“两难局面”,始终面临着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双重压力,土地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20.
政策     
<正>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2月1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21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共分8个部分,包括: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