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砂金矿的形成与脉金、砾岩金及“矿源层”的存在密切相关,具有多源补给的特点。新构造运动间歇性抬升对区内砂金矿的形成具显著的控制作用,并导致再生富集。有利的地貌、气候条件亦为区内砂金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砂金矿床的形成时间主要是中更新世至全新世的早中期,并主要分布于长期以上升为主的褶皱隆起区。  相似文献   

2.
砂金矿源区金矿化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金矿源区金矿化强度(Q)是新提出来的一个金矿化地质参数.通过这个参数有可能搞清砂金矿床和金矿化地层间的关系;也有可能探讨部分砂金矿的形成是否有岩金矿床补给.进而反过来用这个参数寻找岩金矿床.这是本文分析的两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藏北羌塘小盆湖-拉雄错砂金矿带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小盆湖砂金矿床为典型的一系列砂金矿床。矿点在藏北羌 塘中部构成一个呈东西向的砂金矿带,笔者1999年首次将其命名为“藏北羌塘小盆湖-拉雄错砂金矿带”。通过对小盆湖砂金矿床基岩地质,地貌,第四纪地质,矿床类型,成因类型,矿体特征,砂金特征的全面介绍及与该带其它砂金矿床,矿点的对比,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前泥盆系阿木岗群和石炭系中的火山岩层位是主要矿源层,此后若干不同时期的沉积不整合界面,都表征着其下古风化壳,其上底部碎屑岩的含金物聚源区可以直接或经改造就近形成金矿矿床,羌塘中央隆起带及其两侧和东西方向石炭系分布区具有广阔的金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西藏主要金矿成矿带与板块缝合带或开裂-闭合带相对应,矿带的形成与特提斯海的形成、演化密切相关。矿带内矿床的形成是矿源、水源、热源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成因的含矿热液由封闭体系进入开放体系时(物理体系发生突变),热液沸腾、围岩蚀变、矿质卸载并赋存于受特定地层层位控制的韧性剪切带内。“黑色”岩系地层不仅是岩金成矿的重要矿源层,同时也是砂金成矿的主要物源。“红”“黑”岩系并存是砂金成矿的有利区段(水化学体系发生突变),也是寻找砂金矿的找矿标志之一。岩金(包括矿源层、矿体等)的贫化是砂金成矿的主因,二者互为消长关系。  相似文献   

5.
甘肃北山南带西段金成矿带控矿因素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兆洲  安国堡 《新疆地质》2007,25(3):307-312
概述了北山南带西段金矿的成矿环境和控制因素,讨论了矿床的成矿时代和空间分布规律.区内金成矿主要受地层岩性、岩体和构造控制.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富金的火山-沉积岩为金矿的矿源层,晚加里东—海西期花岗岩侵入体与金矿密切相关,深断裂和区域性大断裂控制了矿带部位.这些矿带由一系列不同成因和类型的金矿床组成,金矿床是在矿源层、矿源岩的基础上,经过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的改造和富集而形成.依据找矿信息及化探异常、重砂异常的分布范围,归纳出16处具有较大金资源潜力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6.
安国堡 《甘肃地质》2009,18(4):34-40
通过对北山南带西段金矿的成矿环境和控制因素的分析,讨论了矿床的成矿时代和空间分布规律。区内金成矿主要受地层岩性、岩体和构造控制。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富金的火山—沉积岩为金矿的矿源层,晚加里东—海西期花岗岩侵入体与金矿密切相关,深断裂和区域性大断裂控制了矿带部位。这些矿带由一系列不同成因和不同类型的金矿床组成,金矿床是在矿源层、矿源岩的基础上,经过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的改造和富集而形成。依据找矿信息及化探异常、重砂异常的分布范围,提出16处具有较大金资源潜力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7.
苏联砂金矿床的主要地质-工业类型可分为:化学风化壳砂矿、弱分异堆积层的洪-冲积砂矿和洪-坡积砂矿、冲积砂矿、大陆古海岸线的滨海砂矿、工艺成因砂矿,其中冲积砂矿的工业价值最大。关于砂金矿的原生补给源,主要的有金-石英建造、金-硫化物-石英建造、金-硫化物建造,金-冰长石-石英建造。与它们有关的砂矿规模各不相同,其中金-石英建造的意义最大,砂金矿发育区的分类在砂矿的预测找矿中占有主导地位,在苏联可分为:老地盾和原地台砂金矿区、前中生代褶皱带砂金矿区、中生代褶皱区的砂金矿区、构造岩浆活化区的砂金矿区,对于砂金矿的地貌构造位置,可分为隆起区、稳定地貌区和坳陷区,坳陷区中的成矿后坳陷对成矿意义最大。  相似文献   

8.
苏联砂金矿床的主要地质-工业类型可分为:化学风化壳砂矿、弱分异堆积层的洪-冲积砂矿和洪-坡积砂矿、冲积砂矿、大陆古海岸线的滨海砂矿、工艺成因砂矿、其中冲积砂矿的工业价值最大,关于砂金矿的原生补给源、主要的有金-石英建造、金-硫化物-石英建造、金-硫化物建造、金-冰长石-石英建造,与它们有关的矿砂规模各不相同,其中金-石英建造的意义最大。砂金矿发育区的分类在砂矿的预测找矿中占有主导地位,在苏联可分为:老地盾和原地台砂金矿区,前中生代褶皱带砂金矿区、中生代褶皱区的砂金矿区、构造岩浆活化区的砂金矿区。对于砂金矿的地貌构造位置,可分为隆起区、稳定地貌区和坳陷区。坳陷区中的成矿后坳陷对成矿意义最大。  相似文献   

9.
邵晓东 《地质与资源》2000,9(2):111-115
本区6个砂金富集区与6个岩金集中区的空间分布完全相吻合;新构造运动频繁,地质环境动荡,金的次生富集作用效果较差;一部分砂金金粒与石英、蚀变岩石等脉石连生在一起;一部分砂金金粒的成色偏低;有的砂金矿体中部分砾石含金,有的高达3×10-6~10×10-6.据此认为研究区内砂金物质来源是以高含金地质体——岩金矿床(点)补给为主,低含金地质体补给为辅.碧口群、志留系、泥盆系作为矿源层,构造条件、岩浆活动均有利于本区岩金矿的形成,而且在矿源层的出露区已有近百处岩金矿床点分布.研究区化探异常、重砂异常30多处且分布较密集,异常峰值较高.研究认为本区确已具备形成更多更大的岩金矿床的地质条件,为此笔者提出勉县—平武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0.
张均 《地质与资源》2000,9(2):78-81
本区6个砂金富集区与6个岩金集中区的空间分布完全相吻合;新构造运动频繁,地质环境动荡,金的次生富集作用效果较差;一部分砂金金粒与石英、蚀变岩石等脉石连生在一起;一部分砂金金粒的成色偏低;有的砂金矿体中部分砾石含金,有的高达3×10-6~10×10-6.据此认为研究区内砂金物质来源是以高含金地质体——岩金矿床(点)补给为主,低含金地质体补给为辅.碧口群、志留系、泥盆系作为矿源层,构造条件、岩浆活动均有利于本区岩金矿的形成,而且在矿源层的出露区已有近百处岩金矿床点分布.研究区化探异常、重砂异常30多处且分布较密集,异常峰值较高.研究认为本区确已具备形成更多更大的岩金矿床的地质条件,为此笔者提出勉县-平武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1.
河南银洞坡金矿床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洞坡金矿矿源层岩石建造为火山 -沉积建造 ,矿源层对矿床的形成及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起到双重控制作用 ,金矿床具有层控矿床的特征。成矿热液来源是变质热液 ,矿质来源于矿源层 ,矿源层的成矿元素来源于地幔。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火山 -沉积 -变质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2.
中条山西南段已发现多处小型金矿床(点),成因类型为高一中低温热液型及岩浆热液角砾岩型。矿体受断层、隐爆角砾岩等构造控制,矿源层具有多源性,燕山期岩浆活动为该区金矿的主要热液来源,形成构造-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根据成矿规律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存在实现金矿重大突破的可能性,地质找矿应部署在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区。  相似文献   

13.
秦岭东段金红石矿床成矿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秦岭东段主要金红石矿床赋矿层位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及对矿源层形成时的构造环境的分析 ,划分出 4种不同的成矿构造环境。中元古代以来 ,本区地壳处于强烈的陆 洋壳演化分异阶段 ,在北秦岭宽坪小洋盆、桐柏 大别古陆形成了与幔源成因有关的矿源层 ;在杨子地块北缘的被动陆缘拉张海盆形成了与沉积有关的矿源层。晚古生代以来 ,本区处于陆壳演化阶段 ,成矿构造环境为陆缘裂陷海槽环境 ,矿源层的形成与壳源岩浆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胶东金的成矿作用是在以前寒武纪绿岩带为初始矿源层背景上演化的。与各时代地质热事件相匹配的成矿作用形成了区域两大内生成因系列热液金矿——元古宙变生热液金矿及中生代大气降水热液金矿。成矿流体与围岩相互作用过程中的δD、δ~(18)O演化规律及成矿流体化学组分一方面揭示了这两种矿床成因的差异,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它们存在着某些内在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5.
秦岭造山带沉积岩容矿金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讨论了秦岭造山带沉积岩容矿金矿床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认为俯冲碰撞过程中形成的浊积岩系是金矿的主要矿源层,在金矿源层原始沉积时,热水沉积起了重要作用。在褶皱造山过程中,金元素发生了活化、再分配,在层间破碎带、构造片理化带、剪切带等处发生了富集。在印支-燕山期岩浆侵入作用的热驱动下,金矿最终在有利构造部位定位,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6.
王瑞山 《地球学报》1999,20(3):272-277
论述了辽东地区砂金矿控矿因素,揭示了砂金矿矿规律,并指出了在具备物源,气候,水动力,地貌,等条件下,形成一个有工业意义的砂金矿床,对其含金层必须要有一定适宜的封存条件。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金矿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地之一。省内金矿可划分为岩浆热液型,陆相火山岩型,同韧性剪切变质热液型,变质-岩浆热液叠生型,砂砾岩型及河相冲积型(砂金矿)六种类型,金矿的形成与特定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密切相关,稳定同位素资料表明: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古老的结晶基底-太古宙变质杂岩(第一矿源层)及早元古宙中浅变质岩(衍生矿源层)含矿热液主要为岩浆水,变质水和大气水,且多为两种水的混合物,大气水在成矿作  相似文献   

18.
藏北地区砂金矿成因类型及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北地区的水系绝大多数为内流水系,地形坡度变化大、冰川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导致该区砂金矿的成因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多数为复成因类型的砂金矿,即冲-洪积矿金矿,冰川、冰水沉积砂金矿、湖滨砂金矿、坡残积砂金矿。砂金虽沿现代河谷展布,但与现代河床无关。许多砂金矿偏离现代河床数米,有些砂金矿富集在现代河床两则的高帮上。本文所总结的砂金成因类型和富集特征,对指导藏北地区的砂金找矿勘查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乌兰地区主要地层、岩石单元中元素平均含量统计分析,得出本区主要类型岩石、地层中元素较不均匀,Au在比鲁特组、暗色片麻岩中含量相对较高,说明这些地质单元中Au具一定成矿潜力,这些富集金的岩石在风化剥蚀情况下,经河流搬运沉积形成砂金矿。因此,砂金矿的物质来源主要是由含金矿物的暗色片麻岩、比鲁特组粉砂岩及少量的花岗岩提供,另外与萤石矿伴生的金矿物也是砂金矿的重要矿源层之一。  相似文献   

20.
皖南浙西分布着一条硅质岩带,时代为晚震旦世的皮园村组及早寒武世的荷塘组.这套硅岩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硅岩的岩石学、环境类型、物质来源,近年来关于硅岩带作为金矿源层及金矿直接产层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研究区硅岩的地球化学、环境与物源的探讨都揭示了其作为热水成因的特点.笔者在积累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揭示了金矿源及其在附近寻找接触热液型的金矿床的可能性.本区硅岩作为矿源层或矿层,属于层控型,由当时海底热液喷流成岩作用和地下水热液成矿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