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8月8日立秋以来,给西安市居民印象最深的是,立秋以后,酉安地区仍没有一丝的秋意,连续几十天的35’C高温天气,使人们感到仍处于酷热的夏季之中。因此,人01就有这样的说法:晚上立秋,入秋来的晚,换句话说:晚上立秋,初秋暖。翻开天文百年历,可以发现每年的二十四节气的交时均各不相同,1997年立秋的时间(交时)是19时37分,那么节气的交时怎么来的?立秋的交时早晚与初秋的冷暖天气有什么的关系呢?1立秋时间的来源和晚上立秋的概念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图形成了一年的四季。在黄道坐标系上,黄道平面上以15”分割为24份,每一个…  相似文献   

2.
袁国正 《气象》1978,4(9):16-16
我地广泛流传“数九迟有春寒,数九早无春寒”,“过了闰月年,走马就种田”(指解冻早),“二月清明遍地青(春暖早),三月清明没一根(春暖晚)”等谚语。经用我盟清水河县3—5月平均气温资料验证,确实存在上述冷暖变化的规律。 “数九迟有春寒,数九早无春寒”,据统计,凡是冬至日在农历十一月十三日以前的,即数九早,次年3—5月都是气温正距平的暖春;反之,冬至日在十一月十四日以后的,即数九迟,次年有64%的年分为春寒年。 若再考虑“二月清明遍地青,三月清明没一根”,  相似文献   

3.
《气象》1977,3(1):4-5
早稻是我县目前种枇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达40万亩以上。占全县总耕地的80%左右。因此,培育壮秧,防止烂秧,是夺取早稻大丰收的点要一环。培育半秧.防止烂秧与播种期关系较大。在同一年份里,若播种期选择得适宜,就能减少政避免阴雨低温的危害,减少烂秧,甚至不烂秧;反之。如果播种期选择得不适宜,  相似文献   

4.
《气象科技》1976,(1):7-12
在湖南双季稻作和当前正在推广的一年三熟的新耕作制度中,都存在着一个早稻适时早播的问题。因此,及时摸清这个时期的有利天气条件,就成了气象服务上的关键性课题。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0℃,最  相似文献   

5.
6.
张汉川 《气象》1981,7(3):11-12
通过资料分析我们发现,春播期的冷暖与隆冬温度关系密切。我们以此思路建立的预报工具,经过7年的实践检验,预报效果稳定,现介绍如下: 我们通过对本地育秧历史的调查和单站资料分析,用日平均气温稳定(五天滑动)通过12℃日期的迟早(x_1)和4月上旬旬平均气温的高低(x_2)两个因子,采用组合编码(见附表)来划分历史上春播期冷暖年(取编码和≥0为暖年,<0为冷年)。  相似文献   

7.
20 0 2年 8月 2 6日— 9月 4日 ,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地球峰会 ,回顾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环境与发展大会 10年来的工作 ,并制定进一步规划。正是在巴西环发大会上 ,全世界百余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共同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以共同抑制日益明显的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 在地球大气中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热量 ,并部分返还地面 ,因而使地球温度升高 ,这称为大气温室效应 ,因为温室气体使地球增温的作用很像使花卉温室增温的玻璃一样。据理论计算 ,如果没有地球大气 ,全球地面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三个不同时期世界沙漠分布和当时气温状况对比、近百万年来全球温度变化与中国洛川黄土-古土壤交替迭置演变,以及历史时期气候变迁与沙漠发展情况的分析,我们得到,气候的变冷是与干旱、沙漠化同时发生,而气候变暖都是与湿润相伴随的。认为气候变冷有可能是引起地球干旱、沙漠化的自然因子,而地球公转轨道参数变化使地球中高纬度接受太阳辐射减少,是周期为准10万年的冰河期的成因,九大行星地心会聚参数变化的力矩效应改变地球一年中的公转速度,则是周期为1090—1400年气候恶化期和140—180年气候异常期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肖祥 《贵州气象》2000,24(1):45-46
星移斗转,世事沧桑,人类迈进新世纪。气象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气候变化是近年来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之一。众所周知,一个地方的气候是该地多年(一般取30年)的大气平均状态。从学术研究角度来说,气候是由大气及与大气有明显相互作用的海洋、冰雪圈、陆地表面和生物圈五个成员所组成的复杂系统的总体行为。  相似文献   

10.
刘斌华  曾皓 《四川气象》1997,17(3):25-27
8、9月的早霜冻和5、6月的晚霜冻是高原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常造成大面积粮食减产。它们的形成形成要经过降水降温、平流降温和辐射降温三过程,以辐射降温为主。青藏高压是高原霜冻形成的主要天气系统,其次是强西北气流。白天温度较低、湿度小和晴朗的夜间最容易出现霜冻,应用这三要素建立了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1.
长期天气预报一直是气象工作者的一大难题。作者根据多年的预报经验,总结了冬季气候结春季天气的批示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证明是成功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内在机制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陈菊英 《气象》1975,1(12):4-5
华北平原夏季的旱涝,对农业、工业和国防建设,都有很大关系。我们用“冬暖来年涝”、“冬寒来年旱”、“春寒夏涝”等天气谚语,做华北平原夏季旱涝和暴雨集中强度的长期趋势预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夏季旱涝与冬春冷暖的标准 我们以北京、天津、保定、石家庄、邢台、沧县、德州等7站6—8月的平均雨量,代表华北平原夏季的雨量。以各年夏季总雨量及最大旬雨量相对常年(1951—1972年)的距平百分率之和,作为早涝指数,即  相似文献   

13.
14.
分析研究了欧亚大雪盖变化与四川盛夏异常冷暖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川盆地盛夏典型热夏年和睡年,欧亚大陆雪盖异常呈反位相变化,尤其是前期、后期非常显著。前期12-5月。热夏年欧亚大雪盖为负距平,冷夏年正距年,后期10-12月,热夏季欧亚大雪盖为负距平,冷夏年的为正距平。反映了欧亚大陆雪盖对盆地异常冷暖的重要影响及其两者间的正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省早稻生长期多数年份光、温、水的分配与早稻生长发育的需要比较协调,因而在一年三熟粮食生产中,早稻单产相对比较稳定,但年际波动幅度仍较大。如近十年(1979~1988)中,我省早稻产量最高的1986年亩产达到418公斤,最低的1983年亩产为330.5公斤,高低相差87.5公斤,变幅达23%;遇特大灾害,减产十分明显,如1988年7月1日至25日全省范围内出现的罕见高温天气,导致了全省范围早稻大幅度减产,单产比欠收的87年还减27公斤。  相似文献   

16.
侯赣生 《气象学报》1984,42(1):88-98
如何评价气象因素对早稻产量的影响?如何对诸种提高产量的农技措施作出估计与决策?本文采用模糊数学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玉林县早稻产量的试验,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18.
2001年冬季,的确让人们体会到暖冬的滋味.不仅很少遇上"萧条起关塞,摇扬下蓬瀛"的凛冽寒风,亦少见"一夜寒生骨,满天飞散花"的冰雪天气.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冬季 ,的确让人们体会到暖冬的滋味。不仅很少遇上“萧条起关塞 ,摇扬下蓬瀛”的凛冽寒风 ,亦少见“一夜寒生骨 ,满天飞散花”的冰雪天气。相反 ,在“三九”天里 ,不仅闻到了雷声 ,而且“九”未尽 ,倒有几分春讯闹枝头 ,杏花已开 ,杨柳披绿了。如果把我们的思绪再往前延伸 ,就不难发现 ,冬季偏暖又何止是 2 0 0 1年 ?除去偏暖程度和地域范围的差异 ,已经是十几个冬季偏暖了。尽管如此 ,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并未带来多大的影响。我们所说的偏暖 ,只是以建国以后或有记载以来的资料进行对比后得出的结论 ,这就难免有局限性。测定空气…  相似文献   

20.
利用河南省各地气温符合正态分布的特点,以平均值作为冷,暖气候状态的对称点,建立了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冷暖等指标,并分析了河南省1月份冷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