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吉林省智能暴雨预报系统简介王侠飞,杨志东,黄秀娟,叶青,何险峰(吉林省气象台)(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1前言最近十年,气象业务自动化和计算机的开发有了很大的进展,如何综合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常规天气报、卫星云图等多方面的信息,并且从这些大量的信息中客观...  相似文献   

2.
利用1971-2010年河南省均匀分布的110个地面气象站霜的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和单相关分析法,对近40 a河南省初霜期、终霜期和无霜期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气温的响应进行研究,利用M-K法分析霜期的突变特征。结果表明:1971-2010年河南省平均无霜期为221.3 d,纬度与初霜期(R=-0.806)和无霜期(R=-0.707)均呈显著负相关,与终霜期(R=0.557)呈显著正相关;初霜期以2.6 d/10 a的速率呈明显推迟(p<0.01),而终霜期的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无霜期以4.7 d/10 a的速率呈明显延长(p<0.01);初霜期、终霜期和无霜期的突变点均在1998年。从各地区看,初霜期在各地区呈明显推迟,豫西地区推迟趋势最大(3.5 d/10 a,p<0.01);终霜期仅在豫西和豫南地区呈显著提前;除豫东地区外,无霜期在其余5个地区均呈明显延长,豫西地区延长趋势最大(7.7 d/10 a,p<0.01)。从各观测站霜期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来看,初霜期显著推后、终霜期显著提前和无霜期明显延长的站点分布在豫西和豫南地区。河南省初霜期与10月、终霜期与3月气温因子相关性较强;初霜期推迟和终霜期提前主要由气温升高引起的,其中平均最低气温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初霜期推迟和终霜期提前导致无霜期延长。  相似文献   

3.
霜冻对农业的影响及其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霜冻对农业的影响及其预报方法陈丽吕非(黑龙江省气象气象台150030)(黑龙江省气象局)1前言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对无霜期的依赖性很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各种农作物对霜的抗御能力有所加强,但终霜冻仍会使春苗遭受冻害而造成毁种或延迟作物生育,而...  相似文献   

4.
分析广西初、终霜日趋势变化,确定了初、终霜日早晚预报序列.用F检验的方法,分析500hPa位势高度场与广西初、终霜早晚的相关区,初选预报因子.再用逐步判别的方法筛选部分因子建立判别函数,预测广西初、终霜趋势.  相似文献   

5.
中尺度数值预报中不同初值方案的检验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立祥  陈力强  周小珊  杨森 《气象》2001,27(7):8-12
采用WMO推荐的标准化检验方法对两套初值方案进行检验,一套为使用T106L19全球中期模式预报场作为初猜场的cressman逐步订正客观分析方案(T106);一套为直接插值客观分析方案(OBS)。通过对比分析发现:(1)反映大尺度环流场的要素,例如,300hPa风场、500hPa高度,T106初值方案略好于OBS。(2)空间尺度较小的要素,例如,850hPa温度、湿度等,OBS略优于T106;在比湿预报场中,低层预报优于高层,但850hPa比湿预报出现正的系统误差,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正系统误差加大。(3)在风场的预报中,低层预报总体不如高层好,U风分量的预报有负的系统性误差,V风分量有正的系统性误差。同时对责任中初值预防的降水进行TS评分,评分结果表明,T106的总体评分高于OBS,但T106初值方案的空报率高于OBS,而OBS初值方案的漏报率高于T106。  相似文献   

6.
多形集在数据库文件中的作用王侠飞,王晓明(吉林省气象台)1问题的提出在吉林省智能暴雨预报系统中(以下简称预报系统),通过计算机对天气图形的识别,采集一些表征天气系统特征的数据,如高低中心、槽线脊线、切变线、冷暖平流以及锋区急流等等,这些特征数据与一定...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初霜的环流特征及中期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霜冻是我省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 ,尤其秋季的第一场霜冻来的早 ,会给农作物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霜冻的预报和和防御 ,对农作物的生长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利用欧洲气象中心20时格点报前五天和当天资料对吉林省1971~1990年的初霜进行了分析 ,找出了初霜的前期和初霜日的环流特征 ;并对初霜的500hPa、700hPa、850hPa天气图的前3 -5天和当天的高度场、温度场做了对比分析 ,找出了一些吉林省初霜的中期预报指标 ,力图对初霜的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资料与方法2.1资料来源我们采用了欧洲气象中心…  相似文献   

8.
蒋丽娟  唐熠 《广西气象》2006,27(A01):75-77
利用转移概率及最大转移概率预报原理,分析了桂林市1961~2000年初霜、终霜日期等随机时间序列之间的转换规律,并结合各序列的初始分布,建立预报模型。应用该方法对近几年初、终霜日期的预测结果表明,转移概率预报方法对波动性较大的随机时间序列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方法简单,预报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近40年拉萨霜期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对拉萨无霜期、初(终)霜日气候特征及其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霜期的绝对变率要比初、终霜日的绝对变率大,终霜日推迟的概率比初霜日提早的概率大。1954~1988年总的趋势是初霜日提早、终霜日推迟、无霜期缩短;1989年后表现为无霜期延长、初霜日推迟、终霜日提早。  相似文献   

10.
李楠  孙鸿雁  李阳  刘妹妹 《吉林气象》2010,(4):19-22,26
本文通过2006年1月1日到2008年12月31日共3年1095天0—48小时全省50站的降水预报性能进行检验,找出省内MM5(MRF)模式对吉林省24、48小时一般性降水、灾害性天气(暴雨、暴雪)和睛雨(雪)预报能力,以及MM5(MRF)模式对吉林省范围内的降水落区预报、降水量级预报等几个方面预报的效果,希望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业务人员以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1.
登封县烟草移栽期的确定及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烟草对热量、水分、光照等环境因子的需求指标,分析了登封县烟草移栽期前后的气候资源状况;根据有效积温、终霜期和汛期来临早晚来确定烟草移栽期;用灰色灾变预测和方差分析周期叠加外延法预测入汛期,进而作出烟草移栽期预报。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对石河子4个站无霜期、初(终)霜日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河子4个站历年初霜日推后,终霜日提前,无霜期延长,有利于农业生产。无霜期的绝对变率要比初(终)霜期的绝对变率大,年际差异相对较大,初霜期提早趋势均比终霜期提早趋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利用青藏铁路沿线青海段海拔4500m以上的五道梁、沱沱河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了1961~2000年(4JD8)在高海拔地区初、终雷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沱沱河终雷暴日在年代际之间基本相同。初雷暴日的稳定性五道梁大于沱沱河,初雷暴日的稳定性五道梁和沱沱河大致相同,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4.
初(终)霜冻日期的准确预报对于考虑秋(春)播的早晚进行有着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而长期天气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由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综合结果,其物理机制一直是有待于研究的难题。对于初终霜冻日期的长期预报更是很难找到在理论上能阐明确切因果关系的预报方法和预报指标。但是在机制问题得以解决之前,由于社会的需要,人们总还得制作长期天气预报。现代系统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在不清楚物理机制的情况下制作长期天气预报的有效方法,这就是所谓的“灰箱”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用完全预报法对T63暴雨形势预报的检验张瑞,倪惠,杨雪艳,桑景舜(吉林省气象台,长春130062)1引言为了应用T63产品做我省6—8月暴雨天气的客观预报,我们采用了完全预报法。完全预报法是统计预报与数值预报相结合的一种方法,鉴于我们收T63产品的历...  相似文献   

16.
人工神经网络在吉林省智能暴雨预报系统中的应用王侠飞,杨志东,何险峰(吉林省气象台)(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1前言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作为人工智能领域中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的研究方向,也引起了气象学界很大的注意和兴趣,并且很快将它引入到气象部门的一些研究领...  相似文献   

17.
天气预报电视制作中城市预报值的自动输入杨志东,傅雷(吉林省气象台,长春130062)(长春市气象站,130111)1引言在天气预报电视制作过程中,每一个城市片的城市预报用手工输入既费时费力,又影响了播出速度和广告背景片的播出效果。由于字幕机市场竞争的...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的TOVS大气湿度反演方法及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的数值天气预报(NWP)6 h预报场。作为同步物理反演模式初估场,由气象卫星垂直探测(TOVS)资料推导出大气湿度,并给出了试验结果。结果表明,TOVS湿度反演的相对误差(RMS)约为20%。其中,夏季反演结果略优于冬季,而且低层(1000 hPa)和高层(500 hPa以上)与初估场相比有较大的改进,中层(850,700 hPa)二者大致相当。与统计回归反演结果相比其精度约提高10%。该研究为在我国建立“卫星反演/数据同化/数值预报”相互影响的循环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天气变化的可预报性问题陈永枢(吉林省气象台)关于天气变化的可预报性问题关系着我们天气预报业务工作中的预报要素的确定问题;预报指标选择问题;某些预报思路是否正确问题;某些预报方法是否可行问题。这些问题是天气预报业务工作中的大问题,应该弄清楚。1在此...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吉林省水稻插秧期的适宜气象条件,归纳总结了1971-1990年吉林省中西部及东南部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初日的500hPa高度场环流特征,建立了吉林省水稻插秧期适宜气象条件的数值预报模型,最终给出了吉林省水稻插秧期的中期时效客观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