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潍坊市城区内现有工业机井约400眼,农业机井5737眼。工业用水量2865万m~3,农业年灌溉用水5494万m~3,乡镇企业用水948万m~3,城镇生活及其它用水1460.3万m~3。总开采量为10967.3万m~3,年超量开采5431.9万m~3。在超量开采下,静储量不断减小,单井出水量从1987年的  相似文献   

2.
潍坊市地下水超采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大量实测、调查资料,分析了潍坊市地下水超采现状以及由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揭示了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开采布局科学开发利用地下水,"封、置、补、保"多措并举保护地下水资源,创建节水城市等防治地下水超采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苗乃华  王金钟  杨化勇  陈克森 《水文》2003,23(4):52-54,12
依据大量实测、调查资料,分析了潍坊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由地下水资源超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揭示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潍坊北部平原区1983-2016年地下水监测资料为基础,对研究区地下水水位及地下水漏斗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预测其未来演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选择昌邑、寒亭和寿光地下水超采区范围内的典型监测井进行抽水试验,对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含水层疏干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动态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和人工开采,198...  相似文献   

5.
6.
朱远峰 《中国岩溶》1986,5(4):247-253
<正> 在现代科学中创立发展的三大综合性基础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推动了技术科学的飞速前进。系统工程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已收到最经济、最有成效的结果。系统工程的运用,也就是系统分析方法,意指用科学和数学的方法,对系统进行研究和处理。科学性反映在要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全面地综合地研究事物内部各因素(子)之间的关系;整体性地研究事物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数学方法表现在要注意系统数量的精确性,要应用模拟技术和最优化技术,即系统模型化和系统最优化,最后寻求最优解。水文领域中的水资源系统分析已成为专业系统工程;地下水系统理论的研究在国内外发展迅猛。下面仅就笔者的学习、工作体会,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林艳竹  韩忠  黄林显  邢立亭  梁浩  侯金霄 《水文》2023,43(3):60-64+70
准确掌握地下水的环境质量状况是合理确定地下水资源开发策略和有效进行地下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前提。通过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法构建弥河-潍河流域地下水质量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随机森林法在进行地下水水质分类时具有分类精度高、泛化能力强等特点,且在进行超参数优化后,其分类精度会进一步提高,证明将随机森林法应用于地下水质量评价是可行的,并且其综合性能要优于逻辑回归模型;(2)研究区地下水水样均为Ⅳ类和Ⅴ类水,说明水质状况整体较差;(3)通过分类指标重要性评价可以看出,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的主要影响指标为硝酸盐、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而此类指标的主要来源是蔬菜种植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及河流污染入渗,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蔬菜种植污染排放及河流水质的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8.
正 研究地下水流中溶质浓度时间、空间上变化的一种数学模型,该模型的数学方程一般由弥散项(即由弥散效应引起的溶质运动)、流速项(即由地下水对流引起的运动)和吸收项(即由化学作用而产生的溶质的消失或增加)构成。  相似文献   

9.
研究地下水流中溶质浓度时间、空间上变化的一种数学模型,该模型的数学方程一般由弥散项(即由弥散效应引起的溶质运动)、流速项(即由地下水对流引起的运动)和吸收项(即由化学作用而产生的溶质的消失或增加)构成。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数值模型三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利用OpenGL技术实现含水层三维可视化的原理和方法,基于地下水数值模型的有限元三角网格和含水层顶底板信息,构建含水层三维实体模型,并将地下水数值模型计算结果通过三维表面动画的形式进行动态显示。本项研究为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示地下水系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将三维可视化技术成功地应用到地下水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刚 《地下水》1999,21(1):27-29
本文对山东省聊城市西部地下水超采区进行分析研究,利用各水文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漏斗区地下水动态回归模型,为研究该地区地下水动态及实施人工补给提供了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多目标管理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以矿区的供排水最优化设计为例,论述了地下水多目标管理模型的建模和求解方法,以及灵敏度分析,并给出了实际算例。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晋、陕、蒙接壤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地下水运动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与非线性规划相结合,识别了模型的水文地质参数;根据能源基地内的工业布局及用水需求,建立了区域地下水最优分配模型;利用响应矩阵法求得了本区地下水最优方案。最后对最优化模型进行了灵敏度分析,证实了最优化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资源系统经济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5.
刘斌  封丽华 《新疆地质》2004,22(3):256-261
以乌鲁木齐市柴窝堡供水水源地为例,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和工程技术经济学原理,从水源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及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探讨水源地合理开发与优化管理问题.研究过程中,在分析研究水源地地下水形成与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水源地水地质概念模型与地下水流数学模型:利用长序列观测资料,对地下水流数学模型进行了识别与验证.模型识别与验证中,在进行降速场、梯度场两场同时拟合的情况下,又将水均衡分析结果结合起来,提高了模型的仿真性,保证了利用模型进行预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应用响应矩阵法,将最优化模型与模拟模型相耦合,从水源地开发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点出发,以供水净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水源地地下水资源系统经济管理模型.最后,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管理模型运行后产生的方案进行了模拟预测,评价了系统地下水的A级允许开采量.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辽阳市西部地区位于下辽河平原东部的太子河冲洪积扇上,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都十分丰富,著名的特大型水源——首山水源(工业开采量107万m~3/d)即位于冲洪积扇的轴部。为了进一步合理地开发地下水资源,本文采用响应矩阵法探索并建立了本区地下水管理模型,并为当地水资源管理部门采纳和实施,作为今后地下水管理的科学依据,成为一个将要接受实践检验的模型。  相似文献   

17.
序言 建立在1856年达西定律基础上的地下水流的首次计算是Dupuit在1863年发表的。以后又相继发表了几千篇文章。其中最主要的是Forchheimer(1886)、Zhukovskii(1888)、Slchter(1893)和Boussinesq(1898)的著作。从Muskat(1937)、Polubarinova-Kochina(1952)、Aratin与Nume-lov(1953)、Harr(1962)、Bear等(1968)和Dewiest(1969)的较新著作可以看出,后来的作品补充了早期文献的论述。 本世纪初,Pennink(1905)将模型研究应用于地下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三坝灌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例,介绍了一个反映地下水运动规律的综合性数学模型,并且将数值法与地下水资源系统分析的线性规划方法结合起来,提供出一个完整的模型。目的在于对地下水资源系统进行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系统环境地球化学反应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70年代后期 ,国外一些学者开始从事地下水系统的地球化学反应模型研究 (Busby等 ,1991;Plummer等 ,1983 ,1995 )。通常是根据地下水流方向上水化学组分的变化 ,建立水岩之间的物质守恒方程组 ,进而求得水岩之间的物流量。但是 ,含水介质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复杂体系 ,能列出的物质守恒方程往往比较有限 ,所以通常是把含水介质中所含的矿物分为若干个组 ,并使每组矿物种数等于所能列出的物质守恒方程个数 ,以便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来确定若干组的物流量 ,然后用地球化学资料确定最合理的物流量。这种模拟方法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管理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地下水管理模型的研究过程划分为两大阶段:模型理论探索到推广应用阶段(1970~1990年)和模型实用性研究阶段(1990年至今)。在对各阶段的研究内容以及存在问题等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指出建立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将是未来地下水管理模型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但需要采用更为先进的优化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同时对地下水管理模型与GIS技术的集成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