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下水》2016,(3)
农村污水是导致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针对我国北方地域特点,总结农村污水的主要来源为生活污水、禽畜养殖废水、村镇工业废水和肥料地表径流污水等,从污水水质、水量等方面分析北方农村污水的特点,提出四种适用于北方农村的污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冀军花 《地下水》2008,30(5):135-136
随着乡镇工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每年排放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己经造成许多地区严重的水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因此,对农村饮用水源进行卫生防护,己成为饮水工程建设的核心问题。通过多年来对已建农村人富饮水和乡镇供水工程的实地调研,提出了在水源勘察选择和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中注重水源保护和加强水源水质监测的重要性;评述了根据不同水源的特点及卫生特征采用相应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的措施;指出了缺水医必须合理开采地下水,走可持续发展建设路子。  相似文献   

3.
海门市地表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钱宇红  田立 《地下水》2009,31(5):86-88
通过对海门市河网情况和河流水质污染现状的调查,分析了造成海门市地表水环境恶化的主要根源:包括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物和农村农田径流、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水等面源污染物的排放;并根据近年来各类点源、面源污染物的排放特点,提出了以"治理、截污、导流、回用、整治"为一体的治污对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强化节水降耗措施,加大水环境整治资金的投入等一系列行政、法律、技术、经济等手段合理开发、管理地表水资源,确保海门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不同渗滤介质组成的人工土柱对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河砂+斜发沸石+方解石滤料对COD、NH3-N都有较高去除率,水力负荷也较高。将该组合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5.
污水土地处理技术与污水资源化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土地处理作为一种生态处理技术以其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管理方便、能耗低 ,以及净化效果良好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中系统总结了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结合当前中国城市供、排水以及用水的特点 ,提出了在城市水循环中应用土地处理技术 ,实现污水资源化的三个方向 :城镇居民区生活污水资源化、城市污水土地处理资源化、微污染原水给水预处理。其中 ,城镇居民区生活污水资源化所采用的砂滤系统及湿地系统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力负荷低、处理能力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个具有实用意义的研究方向。城市污水集中土地处理所采用的技术目前已经比较成熟 ,存在的问题是占地面积太大。因此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选用。应用土地处理技术进行微污染给水预处理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它为解决生物预处理技术所不能解决的Ames试验阳性提供了可能 ,同时也不失为一种廉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孟兰 《地下水》2022,(1):126-128
我国牧区总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40%以上,主要分布在西部与北部,由于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的限制,牧区形成了居住分散、相隔较远的居住特点,这就造成了供水工程小,供水点分散的供水局面,使得牧区的供水水平低于内地农村,牧民的基本生活用水量以及水质等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水量保证率低、供水工程落后、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及供水点不足等方面。从牧区供水工程的特点以及安全供水面临的问题出发,针对牧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牧区安全供水的前期规划、建立供水工程安全质量标准、完善牧区安全供水工程管理体制等措施来保障农村牧区的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21,(4)
礼泉县近年来的农村供水工程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工程建设标准的逐步提升,运行管理方式也逐渐成熟和完善。通过对礼泉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分析结果认为:礼泉县17千t万人的集中供水工程主要由农村供水管理中心负责管理,45处单村供水工程由各村委会负责管理。运行管理中主要存在群众节水意识缺乏、文化水平不高、供水工程水源保护措施薄弱、水质监测不够及时准确和维修养护经费缺乏等问题,应在远期运行管理工作中逐步完善建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农村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并积极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探索单村供水工程的合理管理机制,提高县域农村供水工程安全运行管理效率,以期提高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促进礼泉县农村供水工程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南方地区有些小河(溪)地表水氨氮超标严重,通过新型人工快滤组合技术研究,得出新型人工快滤组合最佳处理技术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氨氮的除去率可达80%,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要求。该技术可推广应用于氨氮超标严重的小河(溪)或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6,(3)
营口市东部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规模为10×10~4m~3/d,通过方案比选确定采用改良A/A/O工艺,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介绍了处理工艺流程及其设计特点,主要处理构筑物设计参数及附属构筑物,为相关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2)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大,因污水不达标排放而引发的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已成为村庄环境整治、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迫切需求。以富平县梅家坪镇岔口村为例,充分调研生活污水产生规律,研究适宜渭北旱塬农村的无害化、资源化厕改方案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模式及工艺,为我国半干旱地区农村污水处理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借鉴,为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第二松花江沿岸三个主要城市即吉林市、长春市、松原市周边具有代表性的9个监测断面.选取总磷、总氮、CODmn、BOD5等监测数据,运用基于因子分析定权的水质评价模型和零维河流完全水质模型评价总体水质状况.分析其取排水量和径流变化对河流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位于第二松花江干流的吉林市、松原市取、排水量较大.但因河流径流量大,白净能力强,故本质良好,而位于二松支流-伊通河的长春市,因取、排水量大和河流径流量小等原因.水质较差,并影响汇入二松干流后的下游水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特别是部分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对二松水质影响很大.长春市伊通河段是二松治污的重点河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喀什噶尔河流域主要城市城区及农村供水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城乡供水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为远期提高城乡供水能力提供依据。分析认为:流域现有城区供水能力基本满足用水需求,但流域内的克州、乌恰县城区供水还存在夏季用水高峰期供水能力不足,以及随着城区人口增长,城区生活用水需求增长带来的供水压力,未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向城区集中程度更高,城区现状供水工程供水能力将难以满足用水需求,需新建、改扩建城区供水工程来匹配城市发展用水需求;从喀什噶尔河流域农村供水工程类型及数量上可以看出,目前流域内喀什地区各县市的乡镇农村供水已全部实现了集中供水,农村现状集中供水率和饮水自来水普及率均达到99%以上、供水保证率达到97%以上。但个别农村饮水水质不达标是现状农村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流域内仍有个别县市、乡镇存在水源水质超标,饮用水水质无法满足人饮标准的情况,远期应继续巩固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成果,提高供水水质水平。  相似文献   

13.
陈艳  刘建生 《水文》2014,34(4):71-73
沿江火电厂温排水具有水源稳定、水质良好、温升影响范围小的特点。研究发现,温排水源在增强区域河道的供水能力、增加区域水环境容量、减轻尾水混合带污染影响程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并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杨婧  吴兴晨  孙述海 《吉林地质》2021,40(3):69-75,82
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必要举措.以长春新区长德经济开发区为例,在对农村生活污水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污染负荷量预测,并结合研究区各行政村实际情况,提出相应治理方案,以期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率,改善农村地区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5.
水环境是自然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也与整个环境的发展有关。通过对绥中县水环境现况进行调查,对该县河流、湖泊水质进行评价,发现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废弃物排放量高、农业污水灌溉、农药和化肥大量使用以及居民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严重,提出应强化污染治理措施,采用生态平衡施肥技术和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等对策,完善水环境治理系统,改善全县水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21,(4)
饮水问题和饮水安全是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构成元素之一,大力建设饮水设施在农村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保证饮水安全、提升饮用水品质将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以志丹县农村饮水安全为例,发现饮水工程年久失修、管护责任落实不彻底、长效机制不健全、饮水安全宣传不到位、消毒净化设备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制约着当前乡村供水安全,提出了通过增强管理人员重视程度、排查村民用水情况以及加强饮水水质检测、强化行业监管力度等方式来消除化解以上问题,提升乡村供水品质,保证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7.
刘桐渤 《地下水》2022,(3):111-112+118
庄河市现阶段取水工程依然存在规划化水厂供水程度不高、单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工作薄弱、供水保证率低、部分水厂水质达标率不高等问题,逐渐成为饮水安全的短板,不利于饮水安全水平的提升。考虑低山丘陵区特点,提出确定供水工程规模和供水分区划分方法,以水量需求设计保证率为原则选择符合要求的优质水源,并探讨了供水工程布设要点和基本原则,提出建成“同质同服务”、规划建设数字水务系统、市级水务统一管理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工程管理水平和供水水质,保障了居民用水水质和水量达标,并为其他地区的用水规划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已使安帮河的水质恶化,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安帮河水为严重污染水,并已危及了地下水水源地,而且还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因此文中提出,治理安帮河污染已是刻不容缓,否则双鸭山市将成为缺水城市。  相似文献   

19.
荆泉水源地是鲁南腾州唯一城市中供水水源地,其含水层岩性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位于一个独立的地下水含水系统之中。水量丰富,水质良好。由于城市人口增加和工业发展,对荆泉水源地地下水采量逐年增加,加之上游地区工业污水的超标排放,使该水源地水环境变差。为了保护好荆泉水源地地下水环境,应用过建立水质保护区,合理调配水资源、对荆河河道进行整治等多种综合治理措施,以确保荆泉水源地向腾州市的城市供水需求。  相似文献   

20.
郝奇琛  石建  苏晨  姜山  邵景力  万淼 《水文》2013,33(5):39-45
为有效解决鲁西南高氟区生活饮用水供水安全问题,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水质分析、岩土样分析、综合评价研究,查明高氟水的分布规律、圈定生活饮用水找水靶区。结合供水水源空间分布特征、供水现状及供水方式,因地制宜,提出了3种供水模式:以浅层孔隙水或岩溶裂隙水为水源的集中供水模式;以深层孔隙水为饮用水源集中供水并且以浅层孔隙水为生活用水水源的分散供水模式,以及以地表水为主要水源的集中供水模式。供水模式的划分可为鲁西南高氟改水工作及供水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