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下水》2019,(6)
渭河是黄河最重要的一条支流之一,研究和分析渭河多年径流变化特征,有助于把握渭河多年径流情势,更有助于对黄河多年径流情势的把握。近年以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渭河径流分析过程和对渭河洪水过程的研究。通过对渭河甘肃段6个水文站近14年洪水资料进行分析,重点从渭河洪水的历时、洪水总量和洪峰流量等方面出发,得出渭河洪水的发生和变化规律,结果可知:渭河流域一般干流上洪水总量大,洪水历时较长,容易造成洪涝灾害;而河道支流洪量通常较小,对沿岸的危害较小,其中葫芦河秦安站由于地势特别,洪水总量大,历时短,需要加大沿岸的防洪力度。研究结果对渭河未来洪水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选取渭河干流及上游主要支流葫芦河、牛头河、藉河的秦安、社棠、天水、武山和北道5个水文站1956-2005年50 a逐月径流资料(社棠从1959年开始共47 a资料), 利用传统概率统计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 对渭河流域葫芦河、牛头河、藉河3条支流和渭河干流的年最小枯水流量特征、月最小流量特征、枯水发生时间进行了分析, 并从气象及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了枯水径流及极值的形成机理. 研究表明: 渭河流域上游年平均流量与多年平均最小流量的倍比较大, 且下垫面越复杂, 人类活动越频繁, 最小流量受到的影响越大; 最小月平均流量相比瞬时最小流量更为稳定; 耕地面积与枯水径流呈负相关关系, 不同时期、不同量级的枯水流量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赵红  韩群柱 《地下水》2001,23(1):27-29
本文认为 ,建设渭河傍河水源地与地下水库 ,是补充渭河调蓄能力 ,充分利用渭河水资源的重要措施。本文对有关的建设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3年渭河秋汛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2003年8月26日~10月24日期间,泾河、渭河连续发生了6次洪水过程,成阳、临潼、华县等站出现历史最高洪水位,渭河中下游南山支流洪水发生倒灌,尤河、石堤河、方山河、罗纹河等支流大堤受持续高水位影响先后发生决口。在渭河首场洪水过程中,临潼至华县河段洪水削峰率高达53%,传播时间52.3h,均为历史之最。对2003年渭河秋汛暴雨洪水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幸福河是中国新时代江河治理的新目标,对保障河流健康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为定量评价幸福河状况,本文通过对幸福河概念内涵的进一步梳理,提出幸福河评价体系;以安全运行、持续供给、生态健康、和谐发展"四大判断准则"为框架,按"目标-准则-指标"三层级,构建幸福河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本指标16个、备选指标34个;参考相关规范、标准文件和研究成果,将幸福河评价指标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给出各指标5个等级的分级标准值;引入"幸福河指数"来定量评价河流幸福河状态,采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方法,定量计算幸福河指数。最后,以黄河为例,分别对2017年黄河上中下游分段、支流渭河以及流经的9个省区开展幸福河评价的实例应用。经验证,所提出的幸福河评价体系能较好地反映黄河客观实际,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21,(5)
罗纹河为渭河右岸一级支流,罗纹河洪水多由局地暴雨和大范围强降水形成,河陡流短,汇流较快雨停峰现的情况较为普遍。针对罗纹河暴雨洪水特征,以罗纹河流域东14 km的罗夫河上的罗夫堡水文站为参证站,基于51 a完整的实测洪峰资料及历史调查洪水成果,对罗纹河设计洪水进行计算,最终确定20 a一遇(P=5%)洪水,对应的洪峰流量为206 m~3/s。该成果可在工程设计中直接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7,(6)
金陵河属渭河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陇山山脉南部的陈仓区新街镇赵家山,由宝鸡卷烟厂西侧注入渭河,全长55.0 km,河道平均比降7.4‰,总流域面积427.1 km2。该流域屡暴雨洪水时有发生,对沿岸造成了严重损失。为减少洪水灾害,改善流域防洪基础设施条件,建设金陵河寺沟村段防洪工程极为迫切,结合工程保护对象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设计洪水及水面线进行推求计算,分析拟建工程的防洪标准,确定防洪标准确定为10 a一遇,10 a一遇洪水洪峰流量为581 m3/s,推求出各断面的洪水位。最后从河道的行洪能力、河道护岸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工程建设的投资费用等方面对70 m、80 m堤距两个方案的进行分析比较,最终确定寺沟村段最小堤距不小于70 m。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9,(6)
千河是渭河中游左岸较大支流之一,发源于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六盘山南麓,自西北向东南,流经甘肃、陕西省等地,于陈仓区千河镇底店村汇入渭河。地形的起伏变化为山洪灾害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如果山体高、坡度大,则处于高势能、低阻力的水体和山体极不稳定,可以快速起动、高速运动,迅速成灾。研究流域的暴雨、雨强和历时等降雨因素,结合区域地形地质等条件,分析山洪灾害的形成与洪水演变,得出成灾水位、警戒水位,提出预警撤离和转移路线及临时安置,提前预警,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安康水文站位于汉江干流上游,距安康水电站坝址约18公里,控制流域面积38700平方公里,是安康水电站水文计算的主要依据站。水文站至坝址之间只有支流月河加入,其流域面积为2810平方公里。安康水文站自1935年开始有水文资料,其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21,(4)
恰其嘎水文站是恰克马克河出山口控制水文站,因为下游分水闸启闭,导致水流倒槽、冲淤、激流等现象,影响水流沙测验及成果,需要进行观测断面的迁移。通过对恰克马克河恰其嘎水文站迁移断面进行同步对比观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将断面向下迁移150 m后,上下断面实测流量的相关系数可达0. 992,月均流量趋势具有一致性,经实测和调查洪水资料分析,下迁断面的综合糙率值为0. 030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水文站网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左  何惠  魏新平 《水文》2006,26(3):42-44
水文站网是水文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介绍了水文测站和水文站网的基本概念,对我国不同时期的水文站网的建设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水文站网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评价,对水文站网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千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 《地下水》2007,29(4):15-16
千河为渭河左岸一级支流,地处宝鸡市西北部,流域总面积 3 493.9 km2,河长 152.6 km.干流建有段家峡、冯家山、王家崖三座水库.冯家山坝址以上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 4.44亿 m3,全流域人均地表水量 1 100 m3,耕地亩均地表水量 510 m3.地下水资源量1.7 亿m3,可开采量 0.75 亿 m3.2005年流域内总用水量约 0.63 亿 m3,农业占总用水量的 80%.针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17,(6)
渭河下游南山支流治理区位于陕西关中东部,西起临渭区尤河,东至潼关县东桐峪河,北至渭河,南至秦岭北麓分水岭,是渭河水量的主要补给源之一。同时也是陕西省重点防洪地区之一。受河南省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影响,南山支流"南高、北仰、中间低凹",上游洪水暴涨暴落,下游泥沙淤积使堤防临背差达2~4 m,"小水大灾"频繁发生,已成为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对渭河南山支流治理中支流堤防工程、华县南山支流入渭口防御渭河洪水倒灌工程和应急分洪工程三大防护工程进行介绍,提出应坚持防御洪水、控制洪水、利用洪水的防洪、减灾、兴利的综合性治河理念,充分发挥已建水利工程效益,实行多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手段并举,重视和加强非工程措施,深入研究工程体系及上游水库防洪调度规律,充分挖掘潜力,配套建设调度设施,形成长期有效的调度运用机制,确保渭河下游南山支流防洪安全,保障沿渭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4.
陈松  王好  姜淑坤  李青山 《地下水》2009,31(6):85-86,169
通过柳河水文站1958年至2007年的水文资料,对一统河的水资源状况以及开发、利用、分析,有利于科学合理开发一统河水资源并对一统河的水资源提出科学的保护措施:兴建水利设施,建设污水厂,提高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5.
三峡水库香溪河支流水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观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展对香溪河支流水体的温室气体排放观测,有助于增加对三峡水库支流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的了解以及水华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先后11次开展对香溪河支流水体3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排放强度的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香溪河支流的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通量约为76.52 mg/(m2·h),排放强度与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支流水华期间,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小于0,表现为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支流甲烷平均排放通量约为0.244 9 mg/(m2·h);氧化亚氮平均排放水平约为0.011 7 mg/(m2·h).通过将甲烷平均排放水平与三峡水库其它区域开展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表明:三峡水库的甲烷排放水平很低,明显不同于已有基于国外水库平均排放水平对三峡水库全区甲烷排放的估算结果.  相似文献   

16.
赤水河上游流域水化学变化与离子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耿金  陈建生  张时音 《水文》2013,33(1):44-50
选取赤水河上游流域的河水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河水的水化学特性沿流域空间变化以及主要离子特别是SO42-的来源等内容.结果显示:赤水河水质属低矿化度硬水,HCO3-和Ca2+为河水中的主要阴阳离子,赤水河是典型的碳酸盐岩河流.以白沙河为界,上段河流水化学组成变化平稳,离子主要来源于天然环境的输入,白沙河下游河流各化学组分差异显著,分析是受一定人为因素的影响.SO42-为次要阴离子,占阴离子总量的30%,发现SO42-与Ca2+、HCO3-与Mg+相关性较好,HCO3-与Ca2+相关性差,推断SO42-来源于石膏的溶解.但石膏的溶解还不能完全解释SO42-的来源问题,经分析环境酸化也是一种影响河水中SO42-含量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20,(2)
塔里木河也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干流段起始于叶尔羌河、阿克苏河、和田河三河交汇口的肖夹克,归宿于台特马湖。通过对塔里木河它的三大支流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洪水成因类型及洪水特征进行分析可知:塔里木河洪水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几大支流的洪水动态特征,主要分为冰雪消融型洪水、冰川突发性洪水、暴雨洪水、冰川融水与暴雨叠加混合型洪水四个基本的洪水类型,夏季的冰雪消融及冰雪消融与暴雨混合型洪水是塔里木河洪水形成的基本原因;具有洪水类型多样化,年最大洪峰流量发生时间跨度大,洪水过程线与支流相似度高等基本洪水特征。分析结果为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基本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杨富平 《地下水》2011,(1):131-132
渭河的防洪问题,是陕西省沿渭各级政府、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之一。通过对渭河存在的泥沙淤积严重、工程防洪能力低、支流问题突出、小水大灾频繁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思考,提出从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加快渭河防洪工程体现建设、突出解决南山支流防洪问题、综合解决渭河下游泥沙淤积问题。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不断加强基础研究、防汛预警及指挥信息系统等非工程措施建设,依法科学防洪,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20,(2)
随着水文改革推进和测验方式转变,传统测验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水文事业发展,巡测将逐步替代常规测验模式。以西营河九条岭水文站为例,选取2013年、2016年九条岭水文站实测流量、含沙量数据,进行水位流量关系、单断沙关系误差分析,并据现有仪器设备、交通通信条件进行巡测环境合理性分析,结果符合《水文巡测规范》(SL 195-2015)要求,九条岭水文站巡测可行,并提出巡测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20.
李桃英 《水文》2008,28(3):92-95
在概述全省水文站网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有水文站网进行了评价,明确了水文站网优化调整的原则和总体目标,提出了水文站网调整、补充、完善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