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保定市区现有3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分别是一亩泉地下水水源地、西大洋水库地表水水源地、王快水库地表水水源地。随着城市居民对饮水安全要求的提高,水源地供水水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城区三处水源地2017年水质监测资料进行整编分析,评价水源地污染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可知:市区3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均满足城市供水要求。但应进一步加强库区水资源保护,改善库区的水环境质量,保护好地表水资源。  相似文献   

2.
苏新礼  张学文 《地下水》2009,31(6):110-111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水体不同程度污染,城市、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受到威胁,加强水源地管理及保护工作,科学制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管理对策及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最后,提出综合利用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强化管理;合理开发及配置水资源,优水优用,改善现有城市用水结构,统筹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关系;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河道,水库污染源控制、治理和水源涵养,保障水源供水水质等四项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3.
宿州市城西水源地是城区唯一的饮用水供水水源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用水需求日益变大,水资源供需矛盾越发突出,水源地供水状况已令人担忧。通过对宿州市城西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概化,基于水均衡法对城西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进行计算评价,计算结果显示:宿州市城西水源地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5 631.42×10~4m^3/a(15.43×10~4m^3/d),从采补平衡角度出发,确定可采资源量为15万m^3/d。在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需注重水源地保护,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对城西水源地进行全面监控。为宿州市城市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4.
保障饮用水安全,保护水源地健康发展,对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遥感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的应用研究为课题,借助遥感技术,对石头口门水库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状况,进行快速、客观的监测,从而全面了解水源地及周边的水生态安全、风险源存在及变化情况,有效的提升水源地环境管理的综合监管水平。结果表明,该区域植被覆盖度高,水土流失环境质量总体较好,面源污染以农业污染引起的水质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5.
刘槐亮 《地下水》2014,(4):135-136
宁夏地处黄河流域上中游,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欠发达是基本区情。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生态建设用水的快速增加,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宁夏城市和农村饮用水安全及水源地保护现状调查,分析饮用水安全和水源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原因,提出保障饮用水安全和加强水源地保护的对策:加强水源地保护管理立法与执法;建设骨干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水源地实时监测传输系统;加强对地下水超采区管理;争取水源地保护资金,落实水源保护措施等。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5,(6)
饮用水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而确保饮用水安全,首先必须确保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分析辽宁省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对策措施,通过开展水源地安全保障公众,建立健全水源地保护法律体系等措施,使饮用水水源地向供水城市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水源,为城市供水和社会稳定起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5,(6)
张家口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共5个:分别为元宝山水源地、腰站堡水源地、陶北营水源地、孤石水源地、吉家房水源地。根据水源地的供水水文地质条件,现状两处曾被污染,采取保护对策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括分析了近年来合肥市饮用水水源地董铺、大房郢水库的水质状况及监测评价,并就改善合肥地区水环境状况提出了设立隔离防护工程、污染源整治、进行生态修复与保护等保护水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李晓辉 《地下水》2011,(4):67-68,78
西安市现有21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供水能力达180.6万t/d,服务人口615.9万人,但水源地保护区污染严重,水质综合达标率不足90%,主要超标项目是氟化物、锰、总氮等。本文在对21处水源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以上问题的成因,针对性的提出了水源地保护的相关对策,以期为西安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保障饮用水水源...  相似文献   

10.
杨丽霞 《地下水》2008,30(3):85-87
针对孝义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供水水源地严重污染的严峻形势,论述了对饮用水源地进行现状评价的必要性,根据孝义市规划的总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划分水源地保护区,提出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丛亚丽 《地下水》2022,(1):129-130
在对昌图县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概况和水质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县域内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中存在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针对存在的乡镇地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水源地保护区划定不全面和相关配套保护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保护对策:健全水功能管理机构、改善水质状况、提高水源保护意识、加强监督性监测等非工程措施和设立标识标志、取缔不合理工程、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建设和养护管理等工程措施。分析结论以期对县域农村饮水工程科学管理和水源地保护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凤香  赵楠  宋叶静 《地下水》2024,(1):116-117+150
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以西安市长安区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为例,针对长安区缺乏水文地质及长期动态观测资料,水源保护区划分无法采用经验公式法与数值模型计算法的问题,综合实际采用经验值法进行长安区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根据划定结果提出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建议。分别针对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源地准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外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整治措施,分析结果为环境管理部门开展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时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17,(3)
以甘肃省近年开展地级以下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为基础,分析了甘肃省97个县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对水源地管理中存在的监测机构监测能力不足,环境综合整治有待加强,水源单一,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开辟第二水源、推进水源保护区综合治理、增强水源地环境风险防范、完善应急体系等对对策措施。为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的制定,水质监测能力与应急能力的提升,水源地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抚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理环境、区域地质和水文地质的介绍,分析了保护区内矿泉水的赋存与形成条件、矿泉水类型和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区内矿泉水的水化学特征和资源量进行了概要评价。为进一步研究保护区内天然矿泉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免受污染及防治水源地遭受生态破坏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有效利用矿泉水资源、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魏庆芬  荣瑞兴  高飞 《地下水》2010,32(3):113-114
当前饮用水源地周边一些人由于缺乏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对水源地水质保护规定置若罔闻,在水源地周边兴建污染较大的工矿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危害。聊城市有效的治理水环境特别是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实现新的经济腾飞的保证。结合聊城市饮水安全规划,分析了水资源特点,探讨了饮用水水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资源保护监督与管理,依法控制污染物总量等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21,(1)
解决好城市饮水安全问题,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以玉符河流域为例,在综合分析玉符河流域水文地质特征、富水机理及地下水污染方式的基础上,结合玉符河流域特殊地质情况,采用经验公式法确定保护区半径,进而对玉符河流域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进行划定,在划定过程中要将水源地补给区重点渗漏段与取水地段同等重视,一并划为一级保护区,并按照有关保护措施依法进行保护。研究结果以期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李秀丽  韩廷印 《地下水》2013,(1):176-178
科学合理的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极为重要和迫切。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着手,对大曹庄管理区的概况、现状地下水动态和开发利用等情况进行分析,用《规范》对大曹庄管理区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保护区划分。切实保护好各级保护区内的水质,对需尽快完成的工作进行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饮用水水源保护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事关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是维护广大群众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以中央、区、州县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确保饮用水环境安全、卫生,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保障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实现农村水源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李晓亮 《地下水》2014,(3):81-83
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J/T338-2007),科学合理地划分隆尧县水源地的保护范围,划分出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的范围,建立饮用水源地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居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中小型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污染负荷总量控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凤存  方国华  徐佳  张卫 《水文》2015,35(4):42-46
西涧湖作为滁州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破坏,通过污染源的调查统计计算污染负荷,根据水质监测进行富营养化评价,采用完全混合模型计算环境容量,并根据水源地水质目标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总量控制技术方案,为西涧湖水源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类似水源地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