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振 《内陆地震》1992,6(4):313-319
依据黄海、渤海及邻近地区的实测地应力结果,探讨了活动断裂的走向与区域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关系。结果表明:如果活动断裂的摩擦系数基本相同,则在构造应力场逐渐增强过程中地区内走向为N52°E和N64°W附近的断层面上的剪应力将首先达到摩擦强度而产生滑动(粘滑或蠕滑);走向为N33°W至N21°E附近的断层则不易滑动。海城地震前的短期宏观前兆可能是在走向有利于滑动的断层面上剪应力较早达到断层的剪切强度(τ_(12)≥τ)而产生蠕滑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云南耿马7.2级地震地表破裂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野外考察的实际资料,本文介绍了耿马7.2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展布,结构要素及组合、位移分布等情况。同时依据位错资料对破裂带的应力活动及断裂两盘的运动状态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本次地震发震构造以右旋走滑为主兼具张性,主压应力优势方位为N5°—10°E。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总体方向为N55°W左右,断层运动的滑移角在30°—40°之间  相似文献   

3.
1986年8月26日门源6.4级地震考察初步总结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察结果表明,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北纬37°37′、东经101°38′,震中烈度约Ⅷ度、震源深度13公里。Ⅵ度区面积为2600平方公里,长轴方向为N55°W。发震断层为冷龙岭山脊断层,该断层走向为N60°W,属于北祁连断裂带中段的组成部份。文中初步总结了有关地震前兆资料和震区宏观异常现象,对震区地震趋势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4.
岫岩MS5.4地震前后S波分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辽宁数字地震台网的营口台的三分向数字化地震资料,研究了1999年岫岩Ms5.4地震前后S波分裂特征.结果表明:(1)延迟时间大部分在0.9~7.2ms/km范围内,平均4.23ms/km;(2)震前快S波的优势偏振方向为N51°~88°E,平均N58.66°E;震后S波的偏振方向主要集中在N1°W~N2°E和N55°~84°E范围内,平均偏振角为近NS向和N68.13°E.NE的偏振方向与震源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N70°E接近,由此推测1999年岫岩Ms5.4地震的S波分裂是震源应力场引起的介质各向异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选择北纬38°—41°30′,东径114°20′—120°20′范围为模拟地区,其中包括12条断层和一个硬块体,假定断层为不抗拉介质,在压应力作用下能承受剪应力。采用物理非线性有限单元法,模拟上述地区在压应力作用下的地震孕育过程。为了简化计算,化为平面应变问题。数学模拟结果与地形变和震源机制等资料较吻合,本文的主要结果为:(1)唐山地震孕育过程中区域应力场的时间变化。(2)唐山地震孕育体的形成过程。(3)震前主应力轴的旋转。(4)唐山地震的初始破裂区。(5)地温变化在大震发生中的突变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震源机制解确定东北地区地壳应力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中、强震震源机制资料和区域小震平均解给出了中国东北地区地壳应力场的分布。由多个震源机制的平均结果得到,东北南部地区(42°30’以南)主压应力方向为NE70°。东北中部地区(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东南部)主压应力方向近似NE100°,它与深源地震震源机制解P轴一致,可能该区应力场分布受深源地震影响,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和内蒙北部)主压应力方向为NE58°。东北地区浅源地震震源机制解P轴仰角大多数小于30°,表明该区以水平应力为主。由震源机制结果也讨论了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断层活动状况。  相似文献   

7.
2004年阳江MS4.9地震震源参数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康英  杨选  吕金水  叶繁英 《地震》2005,25(3):109-114
利用广东数字地震台网的资料计算了2004年9月17日广东阳江Ms4.9地震的震源机制为:节面走向57°,倾角47°,滑动角69°,主压应力方向342°,倾角0°,主张应力方向252°,倾角75°,属逆断层性质;地震矩为1.69×1015N·m,应力降为1.7 MPa,震源半径为876 m.根据阳江地区震前22个ML>2.5的中小地震震源参数,得到一些经验关系.S波拐角频率随时间的变化显示出Ms4.9地震前有下降趋势;阳江序列P轴方位角的变化显示出震前4个月应力开始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8.
2013年4月20日在我国四川省芦山(30.284o N, 102.955o E)发生MS7.0地震,计算该地区潮汐变化,地震时刻引潮力处于最低相位点,显示引潮力的诱震作用属于典型逆冲断层作用类型。以此潮汐周期为时间指示(4月12日~4月23日),利用NOAA卫星地面长波辐射(OLR)数据资料分析全国范围地震前后热辐射值连续变化,结果显示:伴随潮汐演化,在全国范围(17°N-55°N ~ 73°E-155°E)内,震前OLR仅震中及其相关联断裂附近发生了显著而连续异常变化过程:在时间上经历了起始增温→异常加强→高峰→衰减→发震→平静的演化过程;在空间上异常位置与震中基本吻合,发展过程表现出沿断裂带由分散→汇聚→分散的破裂过程,与岩石应力加载破裂演化经历:初始微动破裂→扩张破裂→应力闭锁→地震爆发→平静阶段的力学过程完全吻合,显示天体引潮力对处于临界状态的活动断层具有诱发作用,而长波辐射异常是地震构造应力应变过程辐射表征。将引潮力与OLR异常结合在地震前兆研究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海原大地震对古浪大地震的静应力触发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20年12月26日宁夏海原大地震(Ms=8.5)地震地表破裂带几何学和位移、震源机制和近代地震活动资料,提出海原大地震震源分段走滑破裂的初步位错模型,计算了在1927年5月23日甘肃古浪大地震(Ms=8.0)逆冲发震断层(NW44°,倾向S,倾角50°和滑动角60°)的滑动方向上,加载的Coulomb静应力变化△CFS为0.009 MPa.古浪大地震可能是被海原大地震触发,提前14a发生的事件.  相似文献   

10.
正如大多数20世纪美国加州地震那样,1992年6月28日7.4级兰德斯地震也没有发生在圣安德烈斯断层上。这次地震是过去50年间发生的6次M≥5.0地震中的最后一次,这些地震的震中和滑动方向限定了一条穿过莫哈韦中部地区长120km、走向N15°±5°W的地震带。这条地震带以前没识别出来,我们称它为兰德斯—莫哈韦地震带,它可能是一条与无数条老的走滑断层斜向交切的年轻贯通断层。根据一个简单的地块转动和新断层形成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这些老断层(可能还有圣安德烈斯断层弯曲段)由于走向变得不太理想,也许正逐渐失去其适应上地壳形变的能力。这一模型及其引起的有关地壳应力、地块转动以及新断层形成等方面的争论,涉及有关构造学、地震构造学、地壳形变、地震预测以及构造地质学等领域的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利用P波初动和直达P、S波最大速度振幅比联合求解小震震源机制的方法求出珊溪水库ML2.0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得到了珊溪水库震源机制各参数时空特征如下:主压应力为SN向,主张应力为EW向,应力主要为水平应力,发震断层倾角较大且多为走滑断层。在个别4级左右地震前P轴方位都有偏离再恢复的现象。在北纬27.65°~27.69°间,P轴方位集中在0°±30°或者180°±30°,节面走向集中在45°±15°或者135°±15°。震源深度大于4km的地震倾角多集中在70°~90°度之间。  相似文献   

12.
动态应力作用与地震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三维非线性动态有限元计算仿真方法研究了动态应力的作用及其与地震机制的关系. 结果表明地震产生的冲击力在加载与卸载过程中形成的应力波,在遇断层时多次反射并发生半波损失,反射的应力波叠加或干涉而形成的动态应力使围压减小和波动. 地震动态应力使围压产生低值波动,一方面使围压减小、摩擦力减小;另一方面,使裂纹串通、介质松动、接触面变平,降低摩擦系数、减小剪切强度. 由此均导致抗剪强度降低,从而触发地震. 动态应力作用时间短,触发地震大小与动态应力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触发地震位置、过程与孕震体断层产状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部1974年和1979年溧阳地震是两次中强地震,但属破坏性地震。第一次地震(M_s=5.5)于1974年4月22日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地区。第二次地震(M_s=5.7)于1979年7月9日几乎在同一地区发生。两次地震震中位于两断层的交汇附近,在晚中生代到晚第三纪的沉积拉张盆地内。本文利用2°和90°之间的长周期P波、SH波及短周期远震PD波波形,确定两次地震具有逆冲分量的走滑震源机制。这一机制与较早用P波初动解得到的结果有明显不同。后者得到两次地震的走滑分量和正滑分量。本次研究的结果是,1974年地震机制是走向126°,倾角71°,滑动角33°。震源深度、地震矩和应力降分别为12km,8.4×10~(23)dyne-cm(1dyne=10~(-5)N)和41bar。1979年地震机制是走向41°,倾角64°,滑动角147°。震源深度、地震矩和应力降分别为7.5km,1.6×10~(24)dyne-cm和152bar。地震学资料与实地调查表明,1974年地震是WNW走向断层破裂所致。1979年地震的断层面很难求解。溧阳地震的逆冲断裂,在中国东部的较大地震中是很少见的。这可能表明在现代的E-W到ENE-WSW向压应力场作用下,构造盆地下方断层重新被激活,而且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14.
采用在吴尔夫网上作图的方法求得了宁夏及邻近地区 372个地震震源机制解 ,再以各次地震的主压、主张应力轴资料在吴尔夫网上求出了该地区主压应力方向和主张应力方向 .其P轴的优势方向在北东 30°~ 70°之间 ;T轴的优势方向在北西 30 0°~ 330°之间 .由该地区主压和主张应力以近水平方向为主 ,认为发生地震的断层运动形式是以走滑运动为特征  相似文献   

15.
滦河中下游水系和新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守宽 《地震研究》1989,12(1):37-42
新构造应力场对地震形成机制、滑坡、水陆交通规划和水利工程布置都有重要的实用意义。本文根据沙氏法(A.E.Scheidegger)对滦河尤其是中下游水系格局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和土层节理、地震裂缝、地震断层面解等得出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相互验证,从而得出了唐山近区的新构造应力场:最大压应力轴P_1=70°~80° P_2=50°最大张应力轴T_1=340° T_2=320°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地震重复原则和构造外推原则,以及一段时期内活动断裂上发生地震机制是相似或相近的假设,利用中国已发生的震级为MS5.0以上的地震震源机制解,将其中的一个节面视为实际地质断层参数和静态应力触发计算中的接收断层面,计算了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8.1地震对中国大陆地区的静态应力触发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8.1地震,触发了其后续的2次强余震的发生;本次地震对中国大陆产生的应力变化量值很小,其产生的应力加载主要集中在其邻近的西藏和新疆地区的部分断层上,而其余地区的断层则主要受到了应力卸载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0年5月发起的GEOALGAR项目旨在致力于阿尔加维地区的地球动力学监测和地震区划. 本文简单介绍一下该项目的目标和有关1999-2000年地震记录分析的初步结果. 经过地震记录和速度模型参数的同步反演, 对两个选定区域的震源位置进行了重新定位. 区域1使用了25个1999-2000年间发生的ML≥2.0的地震, 区域2使用了125个. 结果表明, 主要有两个地区的地震较多 一个是蒙希克地区(在内陆), 另一个是瓜达尔基维尔浅滩(范围从36.4°N, 8°W~36.8°N, 7.2°W). 区域1, 震源校正的幅度相对较小, 震源比原先定位的深度稍微深一些; 而对于区域范围内其他更多的地震, 震源校正的幅度较大, 震源的位置变得更浅.对于近期发生的地震也做了断层面解的估计, 结果表明, 最优解受到走滑运动的控制, 这与NW-SE至NNW-SSE方向的水平挤压控制的应力一致, 有两个地震例外, 它们呈现的是逆冲机制, 最大水平挤压应力方向稍微转向N-S. 这与其他作者先前研究的结果也是一致的.重新定位后的震中位置在空间分布上显得更加有条理, 表明它与一些已知的构造特征可能相关. 然而, 断层面解的结果与新构造特征很难相关起来.  相似文献   

18.
应萨尔瓦多驻墨西哥大使馆的邀请 ,在2 0 0 1年 1月 1 3日灾害性地震 ( MW=7.6)之后2个星期 ,我们访问了萨尔瓦多。我们一行人中曾有一位在这个国家研究过早期地震灾害( L omnitz and Schultz,1 966)。本文就是我们现场考察的结果。1 地震概况主震 ( MW=7.6)发生于当地时间 2 0 0 1年1月 1 3日星期六上午 1 1时 3 3分 ,震中位于萨尔瓦多南海岸 ( 1 2 .80°N,88.78°W) ,震源深度约 40 km。第 2次较大地震 ( MW=6.6)发生于 2 0 0 1年 2月 1 3日 ,震中位于内陆 1 3 .64°N88 .94°W处 ,震源深度 1 3 km。地震共导致1 1 0 0多人死亡 ,且…  相似文献   

19.
1989年四川省巴塘群震5个事件的震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3台DR-200数字化记录仪在1989年四川省巴塘群震序列的主要活动时间内(4月16日至5月4日)所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利用矩张量反演方法处理得到了5个MS=4.0~4.3地震的震源机制。仅仅从这5个地震的处理结果,我们同样看到了这次巴塘群震所对应的断层活动的复杂性。取震源机制解中的一个节面对照分析,这5个地震所对应的断层走向为NEE—SWW(49°~77°),倾角在20°~73°间变化,而滑动角变化较大,有正有负,对应断层活动有逆倾滑左旋(3个),近走滑右旋(1个)和正倾滑右旋(1个)。地质调查也证实当地的构造是相当复杂的。在5个震源机制解中,有3个解反映的P轴(主压应力轴)方位在NE—SW方向,这与当地的主构造应力方向是一致的,说明这次群震活动主要是由大背景的构造运动引起的,即青藏高原受印度板块东端犄角顶撞隆起而形成对川滇棱形块体北东向的挤压作用。主断层发震后,应力场局部调整,触发次级或周围其它的断层活动,从而形成了如此丰富而复杂的震源机制  相似文献   

20.
汶川8.0级地震的余震触发作用和对断层的应力加卸载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可变滑动震源模型,计算和研究了汶川M_S 8.0地震产生的应力变化及对后续6次强余震的应力触发作用,并定量分析了汶川地震对附近活动断裂带的库仑应力加卸载作用。结果显示:汶川地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分布图案复杂性强,主要由发震断裂复杂的空间展布形态以及震源断层活动具有逆冲兼右旋走滑两种性质决定。汶川地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对多数强余震存在一定的触发作用。汶川地震的发生对附近的断裂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青川断裂中段和北段、岷江断裂南段和灌县-江油断裂南段,主要是以强烈的库仑破裂应力加载作用占主导地位,有利于强余震序列的孕育、加速以至于发生;东昆仑断裂带和鲜水河断裂带受到了轻微的应力加载作用;龙泉山断裂带、华莹山断裂带和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主要受到了轻微的卸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