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05.6"广西持续性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资料、T 213初始场及6h预报场、卫星云图等资料,用中尺度分析方法,并配合诊断分析,对广西“05.6”持续性大暴雨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这次过程是在稳定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和有利的物理量场条件下发生,是大、中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典型的中尺度性质,表现出强降雨的不均匀性、突发性和局地性,是中尺度天气系统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从大尺度环流背景、本地暴雨预报模式套用、能量场及雷达回波等多方面分析了绵阳市"8.8~8.9"大暴雨的酝酿、产生和发展的成因.为绵阳市北部地区突发性大暴雨的短期短时预报总结了预报经验.  相似文献   

3.
"05.9.20"陕西中部大暴雨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利用天气图、自动站加密雨量、FY-2C卫星、西安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陕西2005-09-20大暴雨(下称"9.20大暴雨")天气成因及中尺度系统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地面冷锋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在高、低空急流耦合的有利配置下,生命史为8 h以上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导致大暴雨的产生,强散度柱与强涡度柱互相耦合提供了MCS强烈发展的动力机制;大暴雨出现地点与地面 "Ω"型中尺度能量场、中尺度切变线密切相关;雷达图上,回波强度≥40 dbz对应强降水,回波强度和强回波发展高度与地面降水强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数值预报产品、物理量场以及雷达回波资料,对2007年8月26日-27日发生在长治地区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由3次不同的中小尺度降水系统导致产生;大暴雨发生在中层5880gpm和5920gpm之间,低层切变线偏南气流一侧,高空急流右侧;东南气流为这次暴雨提供了充分的水汽,大暴雨发生在强烈上升运动及层结不稳定中心。  相似文献   

5.
广州首次"黑色暴雨"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泽华 《广东气象》2004,(2):17-19,3
受高空槽和锋面影响,广州地区2003年5月14日下午出现了1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广州市首次发布了2000年以来最高等级的黑色暴雨警告信号。本文着重从大气环流背景、大气物理量场、云图特征和激发机制等进行分析,试图深化对此类大暴雨成因的认识,为暴雨预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00-06-02暖切变大暴雨过程的高空、地面天气形势和主要影响系统及物理量要素场的分析,揭示了该次区域性大暴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尺度地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重要性,对REM先后进行水平、垂直分辨率的提高,并运用常规报文资料获得初始场,采用包络地形等方法获得模式所需的地形资料,对1993年8月4 ̄5日的大暴雨个例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仅提高REM的水平分辨率,对降水预报有一定的改进和提高,但多报出了几个大暴雨中心。而模式水平及垂直分辨率均提高后(下称C模式),其降水场、形势场的预报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虚假降水中心消失,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 2 0 0 0 - 0 6 - 0 2暖切变大暴雨过程的高空、地面天气形势和主要影响系统及物理量要素场的分析 ,揭示了该次区域性大暴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00-06-02暖切变大暴雨过程的高空、地面天气形势和主要影响系统及物理量要素场的分析,揭示了该次区域性大暴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利用各种常规资料,分析2005年6月21-22日发生在贵港市的一次大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的特征,初步探讨此次连续性暴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向东 《广西气象》2006,27(A01):46-46,53
利用各种常规资料,分析2005年6月21-22日发生在贵港市的一次大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的特征,初步探讨此次连续性暴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2009年5月9—10日山东大暴雨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分析资料和卫星、雷达资料,采取天气学诊断方法,从大尺度环流背景、降水天气影响系统、物理量场、急流等方面,初步分析了山东省2009年5月9-10日大暴雨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是在稳定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低层中尺度切变线在华北南部稳定少动造成的;大暴雨落区位于低空急流的左前方、高空急流轴的右后方、低空切变线以南、地面冷锋以北的交汇区;从南海到山东省中北部的水汽通道为这次大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地面冷锋是这次大暴雨不稳定能量释放的触发机制;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自西向东移动是产生区域性大暴雨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3.
利用区域气象观测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雷达和NCEP资料,对2010年6月19日江西创历史大暴雨过程的成因及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发生在江西典型暴雨形势背景下,具有显著的中尺度特征;强降水落区位于地面中尺度切变线附近,中尺度系统提前或同时于强降水生成;强降水位于低层水汽通量大值中心前端和水汽强辐合的重叠区...  相似文献   

14.
李艳  王志利 《山东气象》2000,20(1):52-54
利用天气图、HLAFS资料、卫星云图等资料 ,分析了 1 999年 8月 1 1日山东境内的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的天气尺度系统背景、中尺度流场、物理量场的特征 ,探讨了这次大暴雨的成因 ,所得结果可供暴雨预报业务参考。  相似文献   

15.
98.5.14闽北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爱鸣  陈世阳 《气象》1999,25(10):43-47
利用天气图、卫星云图等资料,分析了1998 年5 月13~14 日闽北大暴雨的形势背景、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地面中尺度系统的特征,探讨了此次大暴雨的成因,所得结果有利于业务预报  相似文献   

16.
张青艳 《四川气象》2004,24(4):16-18,22
从大尺度环流背景、本地暴雨预报模式套用、能量场及雷达回波等多方面分析了绵阳市“8.8~8.9”大暴雨的酝酿、产生和发展的成因。为绵阳市北部地区突发性大暴雨的短期短时预报总结了预报经验。  相似文献   

17.
“05.6”广西持续性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黎惠金 《广西气象》2006,27(3):22-25
利用常规资料、T213初始场及6h预报场、卫星云图等资料,用中尺度分析方法,并配合诊断分析,对广西“05.6”持续性大暴雨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这次过程是在稳定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和有利的物理量场条件下发生,是大、中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典型的中尺度性质,表现出强降雨的不均匀性、突发性和局地性,是中尺度天气系统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60—2013年辽宁省61个国家气象站地面降水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选取60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采用天气学和物理诊断方法对暴雨发生过程中多个时次的环境场与物理量场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地区大暴雨天气是极地、西风带、副热带及热带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低层冷式切变线带动极地冷空气从偏北路径入侵辽宁地区,西风带短波槽东移使低空急流加强,诱发地面辐合线锋生触发辽宁地区大暴雨。辽宁地区大暴雨的落区、强度与低空急流和冷暖空气的路径、强度密切相关;水汽条件和热力条件是产生强降水的基础,动力抬升条件是降水强度的决定因素。环境场和物理量场的合成分析揭示了辽宁地区大暴雨的共性,可为辽宁地区大暴雨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济南“7.18”大暴雨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利用常规资料、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CloudSat卫星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2007年7月18日济南市百年一遇的突发性大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及中尺度特征。结果表明,这次对流性大暴雨是由高空冷涡南部低槽、低层准东西向切变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边缘的暖湿气流以及自东北南下冷空气共同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20.
利用常规的天气图、物理量场及数值预报等资料,对2010年6月21日玉林市出现的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高空波动、中低层切变线、西南暖湿气流和地面弱冷空气是影响此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2)对于单站预报,在掌握大气环流形势背景的同时,综合分析各物理量场尤其是本站的重要物理量各层垂直分布,对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