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十九大报告同时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社会中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满足人民的需要、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治理"在十九大报告中被提及十次,并写进《党章》。根据智库百科的解释,社会治理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多种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社会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也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不应仅仅关注物质空间环境的问题,还需注重“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强调人民群众在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等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新时代、新矛盾、新奋斗目标,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对我国所处历史方位作出了判断。  相似文献   

5.
正10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召开的一次代表大会。大会指明中国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指明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在这期间规划承担了空间秩序塑造的职能,成为政府空间治理的手段.随着城市化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变化,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空间规划理念也由过去扩张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强调有限的资源上实现城市集约高效的...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十九大报告就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进行了顶层部署。提出了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构,统一行使包括矿产资源在内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的制度安排。根据这一制度安排,储量  相似文献   

8.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智慧城市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城市治理和管理效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美丽中国"图景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截止至2020年4月初,我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累计已达749个,有效改善了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了管理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的报告中庄严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纵观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走过种种曲折坎坷,终于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即“双碳”目标。“双碳”目标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也对推进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国土空间治理的实现过程之一,国土空间治理是对国土空间系统内各要素的分类治理,治理的主要对象是空间,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决定,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只有依法治国才能解决改革发展进程中的深层次矛盾,才能铲除改革路上的"拦路虎"。在国土资源领域,以法治思维和方式全力打造法治国土,是适应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应做到依法管理国土资源、依法行使权力、依法维护群众权益、依法推进国土改革、依法严以修身。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我国社会发展情况作出的重大判断,如何解决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关系到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社会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当前,大连市已经申请成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城市,如何更好谋划未来15年的发展蓝图,实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从2020到2035年的总目标,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此背景下,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储备制度试...  相似文献   

14.
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为此,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土地是基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重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一笔是宅基地改革。为进一步激活乡村要素资源,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农村产业形态多样化和农  相似文献   

15.
正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重要战略抉择。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国土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能源来源、空间载体和构成要素。实现美丽中国梦,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重大新判断。作为经济社会、国民生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土地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也与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息息相关。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标的物,找准国土资源管理的问题和短板,探索国土工作新思路对我们广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明确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做出了战略部署。一、正确认识新时代对矿政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做好宁波矿政管理工作,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要求,清醒认识到当前矿政管理普遍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不规范的情况和问题,必须以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精气神去践行新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土空间作为国家整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发力的基础起始点与最终落脚点,其管理运营平台的现代化对于整个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政府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投资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级相关部门在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在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降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央纪委对纪检监察机关提出"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新要求,为做好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指明了方向。落实"三转",既是纪检监察机关自身一次深刻变革,也是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更是调整反腐败工作思路、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主业、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的必然选择。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纪检监察机关要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土地和矿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