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2002年5月在南京大学百年校庆期间,由中国地质学会。海外华人地球科学与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及南京大学共同发起的“第四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于22—23日在南大逸夫馆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出席会议的海内外学者、来宾以及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的师生共200余人。会议分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两部分。有16位杰出科学家特邀在大会报告,他们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毛河光研究员,美国科学院院土、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许靖华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毓川研究员、张国伟教授、殷鸿福教授、李德生研究员、戴金星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研究员,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谢先德研究员,国家自然科  相似文献   

2.
正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沉积专委会)主办,南京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全国沉积学大会于2017年10月28—30日在南京举办。南京大学校长陈骏院士、第十届沉积专委会副主任马永生院士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刘丛强院士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本次大会的主题为:地球系统演化与沉积学。共有2 146位代表出席本次大会,其中包括14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会单位100余家。此次沉积学大会录用1 762篇摘要,汇编完成8个主题摘要集和1个大会特邀报告摘要集。会议邀请了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位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沉积学家协会(IAS)主  相似文献   

3.
2023年6月17—18日,首届“人类世科学大会”在古都西安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地质学会人类世研究分会、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筹)、陕西省基础学科(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4.
2011年4月11日—13日,第四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构造地质论坛)在南京大学召开。会议吸引了包括1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全国500多名代表参会。大会开幕式由张国伟院士主持,南京大学校长陈骏、  相似文献   

5.
《地质通报》2006,25(6)
岩石学及其地球动力学过程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命题。现代地球科学的发展,要求岩石学与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密切交叉融合。“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将于2006年11月在南京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的目的是继续为从事岩石学、地球动力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同行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展示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希望会议能够得到相关单位和地学界同行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主办单位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壳幔演化与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内生金属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5月21-23日,"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十年进展论坛"在南京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主办,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与会人员包括郑永飞院士、陈骏院士、李献华院士、许志琴院士、杨经绥院士、张宏福院士,学会主要负责人、学术工作委员会成员、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文稿作者和报告人等90余人。学会副理事长、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郑永飞院士主持论坛开幕式,胡瑞忠理事长、  相似文献   

7.
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颁奖大会于2010年11月7日在重庆市召开。由本次大会获悉,《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荣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并获得教育部科技司颁发的奖状。这说明本刊已经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和编辑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8.
《透明矿物薄片鉴定简明手册》项目是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承担的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项目负责人为地球科学学院陈曼云教授、常丽华教授。2005年4月7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首都钢铁公司地勘院等有关单位的7名专家在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对项目进行了评审。评定等级为优秀。  相似文献   

9.
正以地球科学学科交叉为特色的"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学术盛会始于2010年,由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倡议发起,旨在促进横跨圈层、穿越时空的研讨,推动地球科学研究的海陆结合、古今结合、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科学与文化结合。"第六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于2021年7月7日至10日在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上海富悦大酒店隆重召开。作为本届大会有机组成部分的"河口海岸地质资源暨长三角青年地球科学"圆桌论坛在7月9日举办,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华人地质科学讨论会 (WCCOGS) ,是由中国地质学会 (GSC)和海外华人地质协会 (O CESTA)等组织发起举办的国际性会议 ,已在中国北京、美国斯坦福和中国香港成功地举行了三次 ,促进了全球华人地球科学家的交流和地球科学本身的发展 ,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受到普遍的关注。经有关组织部门同意和批准 ,决定第四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讨论会由南京大学主办 ,于 2 0 0 2年 5月下旬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 :(1 )地球科学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 ;(2 )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 ;(3 )地球科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 ;(4 )地球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11.
<正>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各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发起,合肥工业大学承办的2013年"矿物科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于10月27日在合肥召开。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12.
1999年8月24日~27日在南京状元楼成功地举办了高原和生态敏感地区环境岩土工程国际学术讨论会(Internationalsympasiumonhighaltitude&sensi-tiveecological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本次大会由南京大学地球环境计算工程研究所(ACEI)和美国麻省大学环境工程科学技术中心(CEEST)共同举办。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芬兰、巴西和中国等90名。国外著名学者有:环境岩土工程创始人,美国麻省大学方晓阳先生…  相似文献   

13.
《上海国土资源》2013,(4):I0010-I0010
2013年10月23-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工作组(UNESCOWorkingGrouponLandSubsidence)2013年会在日本名古屋市大同大学召开。中国地质调查局地面沉降研究中心主任张阿根教授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叶淑君教授,叭及来自美国、意大利、荷兰、墨西哥、日本共9位地面沉降工作组成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区域地质》2012,(2):I0003-I0003
《第七届(2012)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学术年会》于2012年1月7日至8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本次会议是由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在京联盟发起的学术年会系列,由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主办,会议召集人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张进江教授。  相似文献   

15.
经本会五届三次常务理事会研究,于1990年10月批准成立地球化学专业组,聘请王鹤年副教授担任专业组组长。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该专业组挂靠单位。地化专业组于1990年12月7日在南大地科系报告厅召开成立大会及首次学术报告会。会上,由王鹤年、张景荣、杨年强、费富安、马东升和李坤英分别就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矿床地球化学、油气地球化学勘查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领域的新进展作了报告,深受与会者的好  相似文献   

16.
《现代地质》2006,20(2):224-224
“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是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项目,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地球科学领域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将于2006年10月11-14日(暂定)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协办。论  相似文献   

17.
<正>《高校地质学报》是地球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由全国高等地质院校(系)联合创办、南京大学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地球科学各领域反映新观点、  相似文献   

18.
<正>《高校地质学报》是地球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由全国高等地质院校(系)联合创办、南京大学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地球科学各领域反映新观点、  相似文献   

19.
第六届全国矿床会议于1998年11月25-28日在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主办,地矿部地质调查局、江苏省地质矿产厅、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国家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北...  相似文献   

20.
《地质通报》2006,25(3)
岩石学及其地球动力学过程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命题。现代地球科学的发展,要求岩石学与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密切交叉融合。“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将于2006年11月在南京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的目的是继续为从事岩石学、地球动力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同行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展示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希望会议能够得到相关单位和地学界同行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