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eoBase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创建巴伦支海和喀拉海油气区的构造地层和古地理模式。该项目应用了俄罗斯和挪威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数据和各学科的综合解释成果,包括潜在油气区的资料、布置适当的地震测线,再用深、浅钻孔资料和周围的露头做校正,等等。本次研究建立了巴伦支海、北伯朝拉地区和喀拉海大地构造、地质结构和古地理格架。这项综合性研究至关重要,是了解油气源岩和潜在储层空间分布的科学方法,又是鉴别巴伦支海油气成藏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巴伦支海西南的沉没台地:晚新生代地质历史的成因和意义ErlandLebesbye等许多研究报告证实,巴伦支海在晚新生代曾遭受大面积的侵蚀(Nffvedt等,1988;等)。巴伦支海南部近海4000多米厚的碎屑扇,即熊岛海槽河口扇成为主要的晚新生代沉积...  相似文献   

3.
Gros.  EE 《海洋地质前沿》1998,(11):16-18
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的新资料(2.1±1.3mm/a,Nerem等,1997)在局部相对海平面的历史和组成中有长期的影响。两个重要的时期作为较温暖气候和海平面位置的模型,即125kaB.P.末次间冰期和5kaB.P.的全新世中期(Foland等,199...  相似文献   

4.
新石器人类活动反映了中国长江三角洲海平面控制地形的变化D.J.Stanley等该地质一考古学综合调查主要研究早、中全新世时期长江三角洲平原上影响新石器人类迁徒的环境限定因素。最近的资料表明:(1)该三角洲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虽然比中国内陆早期的新石器文化...  相似文献   

5.
PETROBAR(巴伦支海区域性石油地质研究)是一个由挪威研究理事会(NFR)及StatoilHydro赞助的、PETROMAKS项目下属的大型跨学科研究课题。参与这个研究课题的有:地学部(项目负责)、地球物理研究所(PGP)、奥斯陆大学、地球科学部、卑尔根大学、斯塔瓦格国际研究所(IRIS)、挪威地质调查局以及火山盆地石油研究所(VBPR)。我们也将与俄罗斯的科学家和研究机构合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4Ma来孢粉植物群气候的多重旋回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频谱分析方法,研究了近4Ma来的孢粉植物群气候波动,确定存在准120,30(或40),10(或6)万年的周期。依据孢粉植物群的时空分布建立了多重气候旋回模型,该模型将4Ma来气候划分为3个1.2Ma的气候幕,12个0.3(或0.4)Ma的气候期,48个0.1(或0.06)Ma的气候段。并且讨论了模型与自然环境演变及季风气候兴衰的关系。指出在冬、夏季风交替活动过程中,夏季风兴盛于2.0-1.8Ma及0.8-0.2Ma两个时期;冬季风活跃于2.5-2.3Ma及1.2-0.8Ma两个时期。  相似文献   

7.
关于氦和其它惰性气体在海底气体水合物中聚集的特别研究迄今尚未进行过 ,但发现在鄂霍茨克海、里海和黑海的水合物气体中具低氦含量(Ginsburg等1990 ,1992,1993)。在大多数气体样品中 ,氦含量低于分析仪器的灵敏度(5.2ppm) ,采用灵敏度更高的仪器分析的4个样品的氦浓度在1.2~1.7ppm范围内。1996年 ,对位于巴伦支海西缘海底HakonMosby 泥火山(HMMV)附近形成水合物的沉积物进行研究(Vogt等1997) ,样品被选用于研究惰性气体。研究包括测定He、Ne、Ar含量和 3…  相似文献   

8.
辽东湾地区下第三系地震速度—岩性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地震速度-岩性预测模型由四个子模型组成:即(1)砂泥岩压实模型;(2)地震层速度转换模型;(3)速度校正模型;(4)砂岩指数转换模型。辽东湾地区的实际资料证明,上述四个子模型不但决定了岩性预测的具体方法,而且严格控制岩性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用QSAR法研究有机磷农药对海洋扁藻的构效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邹立  李永祺 《海洋与湖沼》1999,30(2):206-211
1997年3月,利用QSAR构效关系分析方法和计算模拟手段,对中国洞海地区常用的11种有机磷农药对海洋五心形扁藻拦数抑制浓度进行研究。建立有机磷农药对海洋扁藻致毒效应的QSAR模型;lg(1/EC50)=0.193lgP-0.08(lgP)^2+1.10σ3+0.292^1X-0.164(n=11,S=20,R=0.9696);lg(1/EC50_=0.191lgP-0.09(lgP)^2+1.0  相似文献   

10.
2维和3维地震资料研究证实,西南巴伦支海Sφrvestsnaget盆地中始新世沉积层为砂层夹泥岩沉积。钻井和3维地震资料表明该始新世砂岩系统是一个位于富泥沉积之间的深海扇圈闭,其上覆-套厚层前积楔属于上新世-更新世冰期沉积物。各种类型的3维地震资料揭示了本研究系统的几何形态、大小和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在NCAR气候模式CCM1(R15L12)基础上改变为用于长期数值预报的CCM1(R15L7),以1991年5月2日12时(GMT)国家气象中心客观分析资料为初始场,分别以巴伦支海附近海域不同的海冰边界作为下垫面极冰条件,进行了相应相应的月长期数值预报试验。以研究该海区海冰对大气环流特别是东亚天气的影响。试验〈A〉以接近于91年5月平均冰边界作为极冰边界条件,试验〈B〉和试验〈C〉分别对应  相似文献   

12.
巴伦支海陆架从北极洋延伸到挪威北部海岸和俄罗斯,又从挪威-格陵兰海延伸到NovajaZemlya,覆盖了两个巨大的地质省。本文集中讨论西部地质省盆地与地台之问复杂的镶嵌特征。研究区地震资料、70口深水油气勘探井和一系列浅层岩心,加之邻近陆区资料的补充等,使我们对这个地质省颇为了解。  相似文献   

13.
1996年《青岛海洋大学学报》总目次(括号内数字依次为卷数、期数、页数)分析海浪方向谱的EEV方法的一种迭代形式管长龙(26,1,1)……………………………………………分潮波模型多资料数值计算方法研究Ⅰ.岸边资料运动学外推的第一边值方法潘文波等(26...  相似文献   

14.
1995年以来,俄罗斯海上地质勘探公司(SEVMORGEO)同步采集了广角反射/折射剖面(WARRP)、多道地震(MCS)和测深等资料,即测线1—4AR。这些测线穿越整个巴伦支海-喀拉海地区和Paikhoy—Novozemelskiy褶皱带,测线3AR的北部和测线4AR的东南部连接SevemayaZemlya群岛前缘和Taimyr半岛北部,显然为研究北喀拉海地体(板块)的深部构造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5.
北部湾是一个半封闭的超浅海。本文在数值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研究该海域台风风暴潮的数值模型。数值模式为二维深度平均流模型,采用嵌套细网格技术,细网格分辨率为沿经纬方向0.1°,细网格边界值由粗网格提供。台风风场计算采用Jelesnianski模型风场.模式方程组的数值解由交替方向隐式(ADI)方法积分得到。本文对该海域最常见的两种台风移行所引起的风暴潮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几个潮汐观测站的增水记录比较,计算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台风引起的水位变化,对研究和模拟该海域台风风暴潮是适用的,可用于该海域风暴潮数值预报试验。  相似文献   

16.
南海珠江口盆地BY7-1-1及PY33-1-1井晚第三纪浮游有孔虫的丰度、底栖有孔虫小泡虫超科中葡萄虫(Uvigerina)和小泡虫(Bulimina)的相对丰度(U+B含量)以及浮游有孔虫壳体的δ13C记录表明,晚第三纪期间表层水生产力总体上呈增高趋势,其中早中新世为表层水生产力较低的时期,但由N4至N8带表现为递增趋势,中—晚中新世为高生产力时期,早上新世为又一个高生产力时期。其中中—晚中新世时期本区最可能处于非上升流的高生产力地区,而早上新世为受上升流影响的高生产力地区。  相似文献   

17.
王文龙  董冬冬 《海洋科学》2020,44(11):94-101
为了更有效地研究伸展盆地,论述了目前伸展盆地研究中几种常用软件的方法和原理,包括用于盆地反演研究的一维Airy均衡模型、二维挠曲回剥模型、平衡剖面技术以及用于盆地正演研究的挠曲悬臂梁模型和二维粘弹塑性热-力学数值模拟模型。综合分析了这些方法的原理、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方法之间的综合运用。其中平衡剖面技术恢复得到的盆地剖面可以为裂谷期构造沉降展布范围提供约束,并与挠曲悬臂梁模型结合可以得到盆地演化过程中不同时期上地壳的伸展减薄情况。数值模拟方法则在以上盆地模拟方法得到的结果约束下,模拟伸展盆地的形成过程进而得到初始地质参数与演化过程。综合利用盆地分析的方法可以对盆地演化有更准确的认识并指导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相似文献   

18.
综合国际地质大会有关巴伦支海-喀拉海地区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介绍了巴伦支海盆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巴伦支海-喀拉海区的地壳剖面自上而下分为沉积盖层、形变和褶皱复合体、结晶上地壳层-太古代-元古代花岗片麻岩和下地壳层;其沉积盖层可划分为下石炭系、上石炭系-下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上白垩统-新生界5套沉积层,三叠纪、侏罗纪泥岩、二叠纪泥岩和白垩纪海相泥岩是主要烃源岩,储层有二叠纪、三叠纪和侏罗纪砂岩,尤其是三叠纪大型斜坡三角洲沉积体和中始新世砂岩是本区最重要储层。油气地质研究结果认为本区具有良好的油气潜力。  相似文献   

19.
龙感湖地区近3000年来的植被及其气候定量重建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本文依据龙感湖钻孔的孢粉及硅藻资料,探讨了该地区近3000年来的植被发展及气候变化,通过数值分析方法,重建了年均温及年降水的时间序列,发现气候波动存在的两个阶段,(依1.5kaB.P.前后划分)四个旋回(0.8ka的准周期)两个突变事件(3kaB.P)前后的冷暖急剧变化及1kaB.P的降温事件)。这些变化与敦德冰心及固城湖孢粉反映的气候波动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全球变化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然界石油向海洋渗出的理论速度为1.6×106bbl/a,其表示整个地质时期储油层获得持续补给使全球石油储量维持在1.5×1012bb1,运用遥感和声学调查得到的海洋中石油渗出的较新的直接测量资料表明以前对全球石油渗出率的估算过低。然而 ,这些研究是从零星测量中推断的 ,并且可能遗漏了探测以短脉冲型排放的油量。虽然许多渗出在整个观测期都是持续的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海面卫星综合光栅雷达图片(SAR)和海底的流体温度分析来证实海底烃渗出的突然变化。油气从泥火山中的阶段性排放表示碳循环中大量石油渗出过程还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