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火山喷发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全球有近20%的人口生活在火山喷发潜在危险的阴影之下.据统计,近400年来火山喷发已直接或间接导致约27万人死亡.决定火山灾害损失大小的因素众多,在对火山灾害进行研究时就必需弄清楚这些因素对火山灾害的影响程度,也就是它们对火山灾害损失影响的权重.权重分析可以为进一步的火山灾害研究提供基础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2.
国外火山减灾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徐光宇  皇甫岗 《地震研究》1998,21(4):397-405
概述了国外近期火山灾害减轻进展,内容包括:火山灾害分类,识别高危险性火山,灾害识别、评价和分带,火山监测和喷发预测。减轻火山灾害的工程措施以有火山应急管理等方面。并对几次重大火山喷发灾难实例作了介绍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
火山泥石流是最重要的火山爆发次生灾害,其活动性最大,影响范围最广,从而造成灾害范围最大.长白山天池火山千年大喷发火山泥石流灾害范围分布广泛,是国内火山泥石流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天池蓄水量20.4亿m3,而且天池火山每年积雪、积冰较厚且时间较长,因此,长白山天池火山一旦再次爆发,火山爆发时极有可能引发火山泥石流,在距天池火山口50多千米处就有聚居5万多人口的二道白河镇,次生火山泥石流灾害对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4.
火山地震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地震专家特别感兴趣的课题之一。预测预报火山的喷发,减轻灾害损失,一直为我国政府和地震学界的专家们所重视。为了掌握火山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组织了长白山天池火山口附近的火山地震观测工作,环绕火山口设置了一个由...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火山研究对于防御火山灾害、减轻火山活动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丰富和发展地球科学理论以及对火山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根据我国火山主要是死火山和休眠火山的特点,借鉴国外火山监测研究经验和成果,论述了我国火山监测研究,以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研究为起点,以火山监测研究和背景基础研究为主要内容,并注意同日本和苏联远东地区的火山带开展对比研究。提出了近期主要研究课题方向。按照系统理论思想方法,采取对内对外横向联合的综合合作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回顾总结了国外火山碎屑流灾害分析模型研究历史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Flow3D模型对我国东北地区长白山天池火山未来大喷发可能产生的火山碎屑流进行了灾害区域划分。以长白山天池火山现代地形为依据,设定了11条未来爆炸式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碎屑流的可能流动线路。模拟结果表明,在喷发柱高度为10km的情况下,灾害区划最大半径为13.7km;在喷发柱高度为20km的情况下,灾害区划最大半径为35.4km;在喷发柱高度为30km的情况下,灾害区划最大半径为57.8km。在此基础上,得出了长白山天池火山未来发生中规模、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火山喷发时火山碎屑流的覆盖范围,完成了我国第一幅长白山天池火山碎屑流灾害区划图。  相似文献   

7.
金龙顶子火山是吉林龙岗火山群全新世喷发规模最大的火山。前人研究表明,该地区火山活动活跃,具有潜在喷发危险。通过对金龙顶子火山机构的解析,确定历史火山灾害类型主要有火山溅落灾害、空降火山渣灾害和熔岩流灾害等。在限定金龙顶子火山未来再次喷发类型和规模与上次相当的条件下,火山溅落灾害局限于火口2km范围内;空降火山渣灾害,距火口2~9km为高危险区,9~14km为中危险区,14~18km为低危险区;使用Volcflow模型对熔岩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熔岩流主要分布在金龙顶子火山周围低洼地带。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生代火山活动特征及危险活动区的初步划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山灾害同地震灾害一样,已成为世界关注的大问题。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由于火山喷发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减轻火山灾害,世界不少国家于本世纪初就成立了火山监测研究机构,制定了火山灾害防御计划,开展了火山监测预报、火山活动规律和火山对策的研究,这已成为当今世界火山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地震、火山之国的日本常常遭遇地震和火山灾害。为防御和减轻地震、海啸和火山灾害,气象厅对内陆及其周边海域发生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实行24小时监测,并及时发布海啸预报和及时公布地震、火山信息。因此,气象厅的业务包括地震和火山。本文介绍地震业务。联机实时处理观测数...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西坡—火山地质科考、旅游胜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山火山是一座中国最大的第四纪层状复式火山,是1000年前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喷发之一。至今保留着完好的火山地貌景观,是研究火山活动机制、岩浆演化及火山灾害等方面的重要基地,也是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