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吉林省浑江盆地石膏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浑江盆地而言,自南西向北东依次出现5个洼地:鹿圈子洼地、东热洼地、下四平洼地、浑江—大阳岔洼地、湾沟洼地。本文叙述了吉林省浑江盆地石膏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岩性及沉积环境的差异是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5亚段储层非均质性的重要因素,根据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及颜色等特征及其与沉积微相的关系,研究区马五5亚段可分为盆缘坪和台内盆地两个亚相及缘内(膏)云质洼地、缘内云坪、缘内灰坪、缘内云灰-灰云坪、盆地(膏)云质洼地、灰云-云灰质盆地及灰质盆地等微相。沉积微相平面上表现为,马五52时期,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抬升,中央古隆起带露出水面;北部地区发育缘内云坪-云质洼地、缘内灰云-云灰坪和灰质盆地;西部地区为缘内云坪-云质洼地、缘内灰云-云灰坪;中部地区为灰质盆地,间夹云灰盆地及盆内云质洼地;马五51时期,北部地区主要发育缘内云坪-云质洼地;西部地区为缘内云坪-云质洼地;中部地区为灰质盆地及盆内云质洼地。盆缘坪和台内盆地的低洼处有利于发生同生期后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对生成较大规模的泥粉晶白云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浙江地质志(1985),在浙西北火山活动带内可划出九个构造火山盆地和七个火山洼地。在这些盆地和洼地中,晚侏罗世火山岩分布最广,白垩纪火山岩仅出露于个别盆地或洼地中。本文主要讨论晚侏罗世的酸性火山岩地层的同位素地质年龄。  相似文献   

4.
新构造运动及自然环境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聚落的形成与分布.山西运城盆地北部的峨嵋台地中段自北向南发育孤山隆起、埝底洼地、三管高地,现今人类聚落在相对平坦的埝底洼地中较少,而是围绕低洼地带周缘斜坡带分布.野外地质调查发现,研究区广泛分布的马兰黄土之上覆盖着一套冲洪积物、湖相沉积及河流相沉积.文章对不同地貌部位典型剖面开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岩相古地理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发育三套颗粒滩白云岩储层,分别为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二段、马四段和马五_(7+9)亚段。马二段颗粒滩环台内洼地分布,马四段和马五_(7+9)亚段颗粒滩环台内洼地以及滩间次级洼地两侧的相对隆起带分布。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粒间孔、晶间(溶)孔、溶蚀孔洞和裂缝。三维CT分析表明,白云岩储层具有优良的储渗性能。颗粒滩白云岩主要为浅埋藏蒸发海水渗透回流交代成因。白云岩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控于三个因素:层序格架控制的颗粒滩分布,表生岩溶作用,构造裂缝系统。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峡地区夷平面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年代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通过野外路线考察,典型地区填图,地质、地形图判读,航片、卫片验证、核对及前人资料分析和年代学方法,对长江三峡地区的地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现代河谷之上存在两级夷平面和一级剥夷面。高夷平面分布高度为海拔1700~ 2000m,完成于老第三纪末;低夷平面分布高度为海拔1200~ 1500m,完成于上新世末;剥夷面分布高度海拔为800~ 1200m ,形成年代为3. 4~ 1. 8Ma B. P. 。高夷平面在地貌上表现为宽浅的坳谷洼地与低矮的缓丘相结合,呈现一派波状起伏的老年期地貌景观; 低夷平面多表现为高大的岩溶丘陵与大型洼地相组合的岩溶台面,洼地两侧多有水平溶洞发育;剥夷面可以岩溶盆地、山间盆地、岩溶台面、河谷盆地、岩溶洼地及河流宽谷等多种地貌形式存在,没有大范围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位于阿拉善台隆西北部的某盆地,是一呈EW向延伸的封闭盆地,盆地内冲积扇体系发育,主要沉积下白垩统新民堡群,局部有中下侏罗统地层。铀矿主要产于下白垩统新民堡群中岩组,扇前洼地亚相内的灰绿色细粒砂岩及泥质粉砂岩中。根据地质、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等特征,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认为盆地内铀成矿条件不利于形成具工业意义的铀矿,在有利层位及相带中可形成小规模铀矿。  相似文献   

8.
大同盆地地下水中砷的富集规律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同盆地地下水中砷主要富集在黄水河与桑干河的河间洼地及洪积-冲湖积平原的交接洼地,盆地中心的山阴一带是砷的主要富集区。垂向上,富集在2 0~2 0 0m承压孔隙水中。其中,2 0~40m及10 0~15 0m是主要富集段。盆地周边广布的太古界变质岩及中生界煤系地层是砷的原生物源,盆地内富含有机质的湖相沉积物为次生富砷介质,水化学还原环境是砷由沉积物向地下水中溶解的主要因素。断裂凹陷、低洼地形及细粒的含水介质是形成砷富集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郑荣椿 《中国岩溶》1985,(Z1):155-164
<正>昭通第三纪褐煤盆地的成因,是煤田地质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潘润群同志在《煤田地质与勘探》1979年第5期上发表的“昭通聚煤盆地特征及其成因类型”认为昭通盆地是“典型的岩溶侵蚀盆地”。“中国煤田地质学”也把昭通盆地作为典型的岩溶侵蚀盆地的典范,并把本成因类型视作巨厚褐煤沉积的典型环境。其主要论点是:1.“岩溶侵蚀盆地是特指地下河把侵蚀物质带走,由岩溶漏斗扩展而成的封闭盆地”。2.盆地基底具有“古河网、古梁、平台、溶蚀洼地、溶沟、岩溶漏斗、落水洞及与其连通的地下暗河和出口”等一套完整的岩溶侵蚀地貌景观;3.“岩溶侵蚀盆地”是最典型的先成盆地,它的沉积特点是充填,在下侵作用不完成之前,不接受沉积”。当“岩溶侵蚀盆地下侵作用的完成,即地下河堵塞,盆地开始接受沉积”。因此“岩溶盆地具有封闭良好的盆形”,“落水洞是盆地的最低中心”,“煤层的沉积并不依赖地壳的沉降”。  相似文献   

10.
四川义敦地区上三叠统曲嘎寺组岩相古地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四川义敦地区上三叠统曲嘎寺组9幅1:5万区调图幅和44条剖面和沉积等厚线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区曲嘎寺组主体部分发育了浅海陆棚-泻湖相、开阔碳酸盐台地相、扇三角洲与碳酸盐台地交互相、浅海陆棚相、局限台地相等5种相组合,并可划分为义敦弧后前陆盆地、义敦火山弧及弧内火山洼地、沙鲁里边缘海等3个次级火山-沉积盆地,在义敦初始火山弧内发育有果德火山穹隆、根隆火山穹隆、扎翁拉火山洼地等更次一级的古地貌单元。  相似文献   

11.
吐鲁番-啥密盆地形成于晚二叠世,早、中侏罗世是盆地扩张坳陷全盛时期,此期盆地成煤条件最好。早侏罗世八道湾期,聚煤场所主要是盆地隆、坳结合部位的一些箕状凹陷,中侏罗世西山窑早期,聚煤场所随盆地扩张坳陷发育而内迁,西山窑晚期扩张坳陷达到鼎盛,聚煤场所几乎遍及全盆地。在冲积扇裙带前缘,辫状河及曲流河平原的河间洼地和岸后、岛状残山周围网状河漫滩及一些闭流凹地都有泥炭沼泽形成,并发生聚煤作用。其中以同沉积岛状隆起周围网状河平原与闭流凹陷中的泥炭沼泽聚煤条件最佳,有富(厚)煤中心存在。  相似文献   

12.
吐鲁番-哈密盆地形成于晚二叠世,早、中侏罗世是盆地扩张坳陷全盛时期,此期盆地成煤条件最好。早侏罗世八道湾期,聚煤场所主要是盆地隆、坳结合部位的一些箕状凹陷,中侏罗世西山窑早期,聚煤场所随盆地扩张坳陷发育而内迁,西山窑晚期扩张坳陷达到鼎盛,聚煤场所几乎遍及全盆地。在冲积扇裙带前缘,辫状河及曲流河平原的河间洼地和岸后、岛状残山周围网状河漫滩及一些闭流凹地都有泥炭沼泽形成,并发生聚煤作用。其中以同沉积岛状隆起周围网状河平原与闭流凹陷中的泥炭沼泽聚煤条件最佳,有富(厚)煤中心存在。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烃源岩发育模式和天然气生成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了源于奥陶系烃源岩的天然气,奥陶系浅海台地及边缘相有机质沉积和烃源岩的分布和评价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经过野外和岩芯采样分析,利用实测TOC标定的200余口探井测井信息识别出TOC较高的烃源岩空间分布;通过岩性组合和沉积环境分析,提出了盆地中东部的海侵期水体较深洼地和海退期咸化洼地、盆地西南缘的低水位深洼槽和高水位浅洼槽发育TOC含量较高的烃源岩;并且通过热模拟实验证实,这些烃源岩生气率在290~325 ml/gTOC,能够形成自生自储型天然气藏.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永安盆地第四纪冰川遗迹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永安盆地为一山间洼地,四周低山环绕,北为南金山,海拔568米,西北牛角顶山,海拔966米,西南猫仔鼻山,海拔669米,东南文笔山,海拔932米。盆地内地形切割较强,丘陵起伏。东部为第三纪红色地层构成的丘陵素以丹霞地貌著称;西北部以二叠系灰岩构成的岩溶区,溶洞、溶斗繁多,石芽丛生,溶蚀洼地发育。区内水系发育,燕江、沙溪贯串南北,形成条形谷地,河流两岸发育Ⅰ—Ⅲ级阶地。本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湿多雨,年平均  相似文献   

15.
针对礼乐盆地含油气组合静态地质要素的分析表明,盆地内主要发育中生界、古新统一中始新统和下渐新统3套烃源岩,并以中、下两套源岩生烃潜力最好;砂岩、碳酸盐岩和生物礁是盆地的主要储层类型,砂岩储层在中、新生界内广泛发育,而碳酸盐岩和生物礁储层则主要发育于上渐新统一第四系;盆地总体上缺少广泛发育、封盖性能良好的区域性盖层,但局部性盖层发育,且封闭性能良好。盆地主要存在3套含油气组合:中生界含油气组合,这是盆地内较有远景的一套含油气组合;古近系含油气组合,这是盆地最主要的勘探目的层系;新近系含油气组合,该套组合在盆地中部隆起难以形成良好的油气组合关系,而在盆地坳陷区,尤其是南部坳陷则可形成良好的油气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现代岩溶理论为指导,应用"印模与残厚组合法"恢复岩溶古地貌,在4种二级地貌类型(岩溶高地、岩溶陡坡地、岩溶缓坡地和岩溶盆地)划分的基础上,将塔里木盆地轮古东地区前石炭纪古岩溶地貌进一步划分为峰丛洼地、丘峰谷地、溶丘洼地、峰丛垄脊沟谷、峰丘洼地、丘丛垄脊沟谷、岩溶谷地、溶丘平原等8种三级地貌类型。并在垂向岩溶分带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不同古岩溶地貌条件下的岩溶发育特征及充填机制。研究认为:岩溶高地为区域补给区,发育溶蚀裂缝和溶洞系统;岩溶陡坡地为补给-径流区,以高角度溶蚀裂缝为主;岩溶缓坡地为地下水径流区,发育暗河管道系统;岩溶盆地为排泄区,岩溶缝洞充填程度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探讨鄂西南岩溶石山地区人居环境容量为目的,通过对地质环境,资源环境和环境问题分析,按城镇所处地形地貌特征,将全区城镇划分为溶丘洼地盆地型,临沟傍河型和岩溶槽谷洼地型三种类型,最后对各类型典型城镇的人居环境容量评价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滇西陇川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及远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泽轩  郭宁  向清友 《铀矿地质》1999,15(2):65-70,105
本文从大地构造,地貌景观及古气候,铀源,盆地构造格架及构造分区,上第三系岩性,岩相,水文地质及水文地球化学,铀的富集及深部信息入手,与邻区龙川江赋矿盆地对比,对陇川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进行分析。认为盆地东南隆带阻水断裂上方富有含有机质,炭质丰富的构造侵蚀洼地是区内砂岩型铀成矿远影地段。  相似文献   

19.
林东燕 《福建地质》2008,27(2):130-136
云山火山喷发盆地是福建省早白垩世最典型的火山构造,通过对云山火山喷发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与成矿作用关系的研究,认为云山火山喷发盆地的演化与闽江口—永定断裂带的右行走滑有关,早白垩世初由于走滑断裂带在云山一带拐弯,在进一步走滑过程中逐渐发展演化成具有拉分盆地(Pull-apart basin)性质的火山构造洼地。随着主断裂的生长,北东东向的拉张区不断扩大,在拉分盆地发育末期,这种拉张作用遍及整个盆地。拉分盆地还控制了外围金、银、铅锌等矿床点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北羌塘盆地胜利河上侏罗统海相油页岩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研究程度的深入,藏北羌塘盆地的油气勘探潜力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但是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羌塘盆地内还有许多有待于发现的问题。2006年在胜利河西、玛尔果茶卡东南上侏罗统索瓦组中发现一套优质的油页岩,该套油页岩有2层,稳定延伸大于2.5km。该套油页岩的发现,不仅为分析北羌塘盆地晚侏罗世盆地演化和古地理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丰富了羌塘盆地侏罗纪烃源岩的类型,对进一步评价羌塘盆地的油气资源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