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保证高铁线路的平顺性,需对运营期高速铁路重点变形地段进行周期性沉降监测。高速铁路重点地段沉降监测具有监测点数量多、数据量大、周期性、长期性监测等特点。针对以上特点,本文利用C#语言调用Spire.XLS组件生成重点地段沉降监测数据纵断面沉降曲线图及上下行沉降趋势合成图等,对多期观测成果可视化输出。最后结合某高速铁路重点地段沉降监测数据实例,直观地展示了重点地段沉降变形量及变形趋势,为后期沉降数据分析及设备管理单位维修、养护线路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受地面沉降和铁路构筑物自身沉降变形如工后沉降、不均匀沉降和过渡段差异沉降等诸多因素影响,高速铁路部分线路地段在运营后发生区域性沉降或抬升变化.对于发生区域性沉降或抬升变化的地段要进行重点地段基础变形沉降监测.本文采用二等附合水准路线中视法对某高速铁路有区域抬升变化的地段进行多期重点地段基础变形沉降监测,并利用CPⅢ高程...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各种预测模型的优势互补,提高沉降预测精度,分析单项沉降预测模型各自的特点,将组合预测方法应用到高速铁路沉降变形预测分析中;介绍组合预测基本方法和常用的定权方法,提出模型建立的步骤和具体原则,研究出一种变权最优预测的方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表明,该组合方法预测精度较高,拟合能力更强,可作为高速铁路的沉降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4.
基坑工程是城市建设中一项重要工程,如何科学、实时、准确地分析基坑变形是现代工程测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某国际广场基坑工程为例,对支护桩顶水平位移及沉降等项目进行监测,分析了基坑水平位移及沉降的变化规律并对变形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验证了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可靠性。为本地区相似工程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6.
7.
高层住宅楼沉降监测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论述了高层住宅楼在建设和使用中进行沉降监测的技术方案设计、监测精度、最弱点误差、监测数据处理,通过对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层住宅楼与实验楼的沉降监测研究,得出了沉降变化规律,并对产生沉降变形的原因进行了几何与物理分析,指出了高层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对建筑物和邻近建筑物的基础稳定产生影响时,都应进行沉降监测,保证其建设和使用的安全,本文对高层住宅楼施工组织具有指导意义,可供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9.
10.
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是保证结构稳定的必要条件,其局部不均匀沉降将可能造成建筑物结构变化、局部应力集中等问题。为了保证建筑物能够正常使用,在建筑物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有必要对其结构稳定及地基变化进行必要地变形监测。本文结合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框架结构电信生产楼的沉降监测实践,为探讨同类建筑物的变形监测,提供相应的布设方案及沉降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变形监测项目有着数据量大、数据类型丰富、工程庞大复杂等特点,BIM技术可以用数字化的方式表达铁路工程沿线监测点、线路构筑物、基本设施设备等实体信息。本文在对高速铁路轨道检测数据和沉降监测数据可视化研究中,验证了BIM技术可用于高速铁路监测数据可视化分析、管理,并在Microstation平台下初步建立了高速铁路沉降监测BIM建模流程,可用于高铁沉降监测点成果录入、表达和管理,并在工程实例中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十二五"期间,我国大力加强高速铁路交通的建设力度,使得高速铁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增加。结合近几年承接的高速铁路轨道交通的测绘工作,以京石高速铁路北京段14~48千米拨地的实际工作情况来谈谈在建设高速铁路过程中的测绘工作的应用,简单介绍作业方法、基本流程、质量控制措施以及经验和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高铁沉降监测起算基准点稳定性判断指标,根据误差传播理论提出指标,给出了如何根据基准点稳定性判断指标确定稳定的基准网平差起算点方法,并通过武咸城际铁路基准网复测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运营阶段,可借助CPⅢ控制网对其轨道平顺性进行监测,以保障列车运行安全。CPⅢ控制点的稳定性和位置精度决定运营安全监测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了基于精密测量技术的CPⅢ控制点稳定性检测方法,以发现存在较大点位误差的控制点,确保参与监测的CPⅢ控制点精度。 相似文献
15.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某工区的实测观测资料,通过应用Asaoka算法和灰色系统GM(1,1)算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研究,计算理论拟合高程并与实测高程进行比较,并通过相对应模型的高程残差的比较分析,表明所选灰色系统GM(1,1)算法拟合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高铁测量中的投影变形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首先对长度投影综合变形情况做了分析,然后介绍投影变形的处理方法的原理,讨论了它们的优缺点,其中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这对铁路测量方面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建成运营后,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在桥墩一侧施工、堆载等,会造成桥墩发生偏移,影响线路的平顺性,严重威胁高速铁路行车安全,需对其进行纠偏整治。本文以某城际高铁K19段高架桥桥墩的偏移整治工程为例,在整治期间,对线上监测点和轨道线形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施工,直至达到纠偏目标。监测结果表明了监测方案的有效性、正确性,能够对施工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且能够为纠偏是否达到目标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可为类似高速铁路的纠偏整治及线上监测提供良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针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铁路隧道超欠挖分析和收敛分析等应用中如何能对任意形状隧道LiDAR点云进行断面差异分析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应任意形状铁路隧道LiDAR点云的断面差异分析方法。该方法先建立铁路隧道设计断面统一模型,提出实测断面点与设计要素对应关系判定方法,对从隧道LiDAR点云中提取出的断面在铁路隧道设计断面统一模型中逐点确定所对应的设计要素,并计算出断面在对应设计要素上的径向投影点到设定的起算高程面与设计断面左侧交点的弧长,根据弧长对断面进行排序,最后根据设定的采样步长对有序的断面进行采样得到实测断面,进而计算出实测断面相较于设计断面的偏差量。通过3组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断面隧道模拟点云数据对提出的算法参数最佳取值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不仅给出了算法参数的最佳取值,也论证了本方法可以对任意形状铁路隧道LiDAR点云进行断面差异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