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以成功的基坑工程圆环支撑系统设计实例为基础,对圆环支撑优于直杆型支撑的结构、施工特性作出比较细致的分析,得出如果圆环支撑运用得当,可以实现投资减少、工期缩短、位移减小的目标。同时又对采用圆环支撑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圆环支撑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建共 《岩土工程师》2000,12(2):43-44,52
珠江钢厂热轧工程的地下开挖部分的基坑支护系统采用地下连续墙和钢筋砼支撑。在拆除支撑时,根据多排孔挤压爆破原理,成功地采用了微差爆破方法拆除支撑,保证了工程进度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3.
陈冲 《探矿工程》2012,39(2):80-84
阐述了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在复杂环境下拆除大型基坑内钢筋混凝土支撑的方法。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支撑爆破时,采用预先切断振源、减少单段起爆药量的防震方法以及搭建防护棚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爆破振动、飞石、扬尘对周围的影响。实践证明,采用控制爆破技术拆除大型基坑内钢筋混凝土支撑是安全、高效的。  相似文献   

4.
基坑支护支撑温度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培毅  韩丽君  于勇 《岩土力学》2008,29(5):1290-1294
;在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与土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将温度场耦合到应力场中来分析基坑支护支撑温度效应.结合工程实例,采用修正剑桥弹塑性模型并考虑开挖过程模拟支撑温度效应,分析了不同施工阶段的温度变化对支撑温度应力的影响,指出支撑的温度应力应按照各种工况的最不利组合进行设计.得出在温度变化较大时,应将温度效应作为一种工况予以考虑等结论.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成功的基坑工程圆环支撑系统设计实例为基础,对圆环支撑优于直杆型支撑的结构、施工特性作出比较细致的分析,得出如果圆环支撑运用得当,可以实现投资减少、工期缩短、位移减小的目标。同时又对采用圆环支撑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圆环支撑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考虑收缩与温度应力的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钢筋应力计量测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时,收缩应温度频力修正是必要的。结合上海浦东某实际工程,从理论上和实测中对支撑轴力中对支撑轴力中收缩和温度应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收缩引起的应力相当于整个支撑轴力的1/3,而温度变化相起的最大应力相当于支撑轴力的1/5。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矿业城市社会发展特点基础上,从生存支撑能力、经济支撑能力、社会支撑能力和环境支撑能力等方面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目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安徽省淮北市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该市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说明其经济转型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8.
近接荷载作用下基坑阳角区的受力机制复杂,因此,研究支撑位置变化对基坑阳角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支撑位置变化下基坑阳角区的受力特性和变形规律,主要包括内支撑轴力、桩身侧向土压力、支护桩水平位移、近接建筑沉降和支护桩弯矩等。研究结果表明,支撑位置深度太大或太小均对基坑支护系统的受力和协调变形规律不利,最佳支撑位置的深度在基坑深度的0.33~0.50倍之间(支护桩深度的0.10~0.33倍)。  相似文献   

9.
陈保国  闫腾飞  王程鹏  宗秋雷 《岩土力学》2020,41(10):3289-3299
深基坑地连墙支护体系中局部应力集中问题,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变形与设计值之间往往存在较大差异造成施工风险。通过设计模型试验,采用可伸缩的内支撑体系来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了内支撑体系、地连墙和墙后土体之间的协调变形特性;得出了内支撑的轴力、墙后水平土压力、基坑周围地表位移、地连墙的最大变形量等随支撑体系调节方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地连墙支护体系协调变形智能调节方法。研究发现,相同的位移控制条件下,上部支撑伸缩引起的轴力变化量最大,底部支撑伸缩次之,4道支撑同时伸缩时影响最小;但是,支撑伸缩的位置越深,对地表竖向位移的影响范围越大,4道支撑同时伸缩对地表位移的影响范围和幅度大于单独伸缩某一道内支撑;支撑伸长可明显减小地连墙水平位移,但是会导致支撑轴力急剧增大。结果表明,实际工程中并非基坑水平位移控制越严格,支护体系就越安全,而是应合理控制内支撑伸缩长度,加强支撑轴力和位移监测。  相似文献   

10.
在基坑围护工程中,大量使用内支撑结构体系,在支撑体系中采用最多的是钢管支撑,因为其属于金属材料,温度变化对支撑结构的影响不容忽视。基于弹性热力学基本原理推导出空心圆筒热应力公式,同时考虑了围护墙的侧向水平位移,定量分析变温对基坑钢管支撑轴力影响,实测轴力值及数值解验证了计算公式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解析解大于数值解,且解析解大于实测值,偏于保守,但差值不大可作为设计安全储备,便于工程师在今后设计过程中作为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11.
弹塑性有限元模拟分析影响基坑位移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影响基坑支护破坏因素对于防止基坑事故的发生,优化基坑支护设计有重要意义。本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模拟基坑破坏过程,分析了影响基坑支护破坏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土体和桩墙的弹性模量都对基坑的位移有一定影响,但土体弹性模量的影响比桩墙弹性模量的影响更大。根据这些结果,推论出传统基坑设计方法与弹性地基梁法的不足之处。另外,分析结果还表明,基坑坑顶水平位移与土体弹性模量的关系无固定规律,而坑底最大位移与弹性模量呈非线性的关系。由此推论出基坑坑顶水平位移监测方法的不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龙游石窟群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及保护对策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发现的龙游石窟群 ,由于其规模之大 ,地下开挖水平之高 ,也由于存在着许多疑团而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将从其工程地质条件、古石窟群开挖技术中的科学技术亮点、围岩的主要变形破坏类型以及这一古石窟群的保护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岩土高边坡稳定性问题一直是水电工程研究的重难点之一。本文以老虎嘴水电站右坝肩边坡稳定性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边坡卸荷显著、节理发育、施工安全稳定问题突出的特点,采用数值分析软件FLAC3D,结合点安全系数法,对天然情况、导流洞泄洪洞开挖工况、边坡分级开挖分级加固工况以及开挖完成后降雨工况等不同状况下的相应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老虎嘴水电站右坝肩边坡在无支护加固状况下稳定性较低,不能保证施工期的安全,但在严格分级加固后各工况处于稳定状态,满足工程设计标准下的工程稳定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地铁隧道开挖引起过大的地表沉降会对隧道工程本身及地表建筑物造成危害。有效预计并合理控制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以武汉地铁虎名区间隧道开挖工程为背景,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MIDAS/GTS建立隧道断面开挖的数值模型,计算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量,与实测沉降量进行拟合; 根据隧道开挖过程中对应地表及临近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优化开挖断面围岩预处理方案,建立优化后的断面开挖模型。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地表沉降仍在安全范围内,可以为类似工程沉降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澜沧江某水电站处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属于高山峡谷地形地貌,高地应力环境,岩体卸荷裂隙很发育,使得倾倒变形和岩体质量、断裂活动及地震构造一样成为影响工程边坡岩体稳定的主要因素。针对工程边坡的大变形问题可采用离散元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理论开挖和工程边坡开挖离散元模型,可分别得出倾倒变形破坏机理发展过程为初期弱倾倒变形岩体的层内剪切错动、强倾倒变形岩体的层内拉张变形、强倾倒变形岩体的切层张-剪破裂及极强倾倒破裂岩体的折断张裂(坠覆)破裂和工程边坡的变形范围、确定开挖面及加固方式等。通过工程边坡模型的计算结果和现场地质调查成果的比较表明,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城市内河环境整治及清淤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污泥, 安全高效处理和处置这类市政污泥并实现资源化利用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污泥具有高含水率、高孔隙比和高压缩性等特点, 由于其含有较多有机质和细颗粒, 一般难以通过机械脱水达到减容的目的。因此, 提高污泥的脱水速率和改善其固结特性是实现污泥安全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的首要任务, 也是目前该课题的研究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离散短丝纤维加筋技术, 为了研究该技术对污泥固结特性的影响, 对不同纤维掺量(0, 0.05%, 0.1%, 0.2%, 0.4%和0.8%)的污泥进行了一系列固结压缩试验, 分析了固结过程中纤维掺量对固结系数和渗透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荷载条件下, 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 试样的压缩量、孔隙比变化显著增加, 固结时间和压缩系数相对减小, 且当纤维掺入量为0.1%时变化最显著, 为最优掺量。此外, 研究结果表明, 纤维的掺入增大了污泥的固结系数和渗透系数, 固结效率和固结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西南某大型水电站拱肩槽边坡开挖的变形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复杂地质条件和高地应力环境下,高达近330m的人工岩石拱肩槽高边坡的研究,尤其是在大坡比、强开挖条件下所表现的变形响应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通过大量现场跟踪施工的地质调查工作和利用丰富的监测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此类边坡变形响应的基本规律及特殊表现,得到了拱肩槽高边坡开挖过程中,边坡的变形与开挖过程有较强的同步性。变形主要受开挖卸荷影响;随开挖的进行,坡体的变形随开挖面的远离表现出总体衰减的特征等。开挖后的坡体的变形量较小,变形深度较浅,而且在开挖12~18个月后,变形趋于稳定。这些结论对类似边坡开挖及其稳定性的控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土钉墙技术在长春市北方大厦基坑工程中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结俣长春市北方大厦基坑支护工程实际,着重介绍了土钉墙支护方案的设计,施工及应用情况,为土钉墙支护技术在长春市深基开挖工程中的推广应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大跨度深埋黄土隧洞的开挖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大跨度深埋黄土隧洞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 全断面开挖时黄土的变形破坏规律和衬砌中内力的分布规律, 指出了它们存在本质区别的原因在于不同的开挖方式, 揭示了开挖的本质, 分析了内力合理分布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云南滇池微生物对磷循环与沉积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滇池磷的现代沉积作用的研究中发现,滇池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繁多,但能对磷溶解、转化、迁移、聚集、沉积的微生物主要有解磷菌和聚磷菌两类。在底泥磷高含量区域,解磷菌的种群和数量与底泥磷含量成负相关关系,与水体磷含量成正相关关系,而聚磷菌的种群和数量与底泥磷含量成正相关关系,与水体磷含量成负相关关系;在底泥磷低含量区域,上述相关性则相反。表明当解磷菌的种群与繁衍量大于聚磷菌的种群和繁衍量时,底泥中的磷向水体迁移,反之,水体中的磷向底质迁移、聚集。这个事实令人信服的证明了微生物对磷循环的重要作用。滇池这种活着的微生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对磷的溶解、转化、迁移、聚集和沉积的作用,对古磷块岩微生物成矿说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且对以磷为限制性因子的湖、海、江河环境污染的防治提供了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