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震科普教育基地是目前深入持久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最佳场所,已成为当今防震减灾科普宣教的主阵地。本文将以烟台地震科普教育基地为例,结合工作实践,通过管理模式、科普展品开发、创新性科普活动的开展等方面,详细介绍该基地是如何有效发挥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并对基地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从而促进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地震灾害形势严峻,在地震灾害不能准确预报的条件下,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增强群众的危机意识和防震减灾能力,是减少灾害损失、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稳定的基础工作。结合现实对本省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宣教工作的对策措施提出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深受地震灾害磨难的国度。在地震预测预报尚不尽人意的今天,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引导普通民众尽可能多地掌握有关地震的一些必要的知识、技能、技巧和方法,这将在防震减灾事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论述了地震科普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宣传重点。  相似文献   

4.
初涉地震科普宣传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社会和公众对地震科普宣传的需求与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遇到汶川8.0级突发大震,科普宣传就更加重要.我退休后,按照单位领导的要求和安排,做了一些地震科普宣传方面的工作,尤其是汶川地震后,经常被媒体追得手忙脚乱,团团转.从地震科普宣传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几点.(1 好对公众的宣传,自己必须加强学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云南大理州部分市(县)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问卷调查,同时采用其他调研方式,初步了解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认知水平和需求,对云南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贵州省发生了几次具有较大影响的中强地震事件,贵州民众对地震的关注,对地震知识的需求空前高涨。为提高公众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结合目前科普宣传工作的实践,对贵州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开展提出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移动直播、机器人撰稿等新传播方式不断涌现,给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探索地震科普宣传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该文通过分析当前地震科普宣传工作的现状和特点,结合近两年地震科普宣传工作的实践经验,及地震系统科普宣传融合发展最新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地震科普宣传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地震科普报告的对象主要有三类群体,即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进行知识更新的管理人员和科技工作者、以及公共会场临时聚集的身份多样的市民。实践表明,一个精彩的地震科普报告不仅需要精确的选题与素材,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报告技巧。本文就未来地震科普宣传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探讨,认为全民防灾意识教育、地震应急科普宣传将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9.
地震科普宣传具有社会性、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时效性相对较强的特点。它作为一种信息,尤其要以科学事实为根据、以自己特殊的规律来表现适应民众心理的实质内容。本文用系统论、心理学、信息论的观点,试图从信息的传播、及馈及其科学管理的角度,探索开展地震防震减灾社会宣传工作的规律,提出如何进一步提高地震科学的社会宣传功能,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的问题,供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2020年全国公众防震减灾科普满意度调查工作,设计了防震减灾科普公众接触率、受众收获评价、公众满意度和需求等指标,量化衡量防震减灾科普在公众中的触达现状、公众的收获评价、反馈评价和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公众与防震减灾科普的接触较普遍,受众收获评价和满意度评价总体得分较高。防震减灾科普公众接触率在不同城乡、年龄、学历、职业等层面的群体差异较明显。科普活动的公众接触率相对较低,受众收获评价较高,公众对活动新颖性的满意度评价低于活动组织管理。科普作品的公众接触率最高,但受众收获评价较低,在促进公众技能提升方面具有明显短板,公众对作品形式新颖性的满意度评价低于内容通俗易懂性。科普场所的公众接触率最低,但受众收获评价最高,对公众知识、技能、意识的提升作用较好。公众对科普场所信息查找便利性的满意度较低,导致科普场所满意度评价低于科普活动和科普作品。分析表明,需重视公众需求和反馈,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提升防震减灾科普效率。  相似文献   

11.
赵晓晖 《高原地震》2008,20(1):70-72
0 前言 群测群防,简单地说就是依靠群众的力量,共同防御地震灾害。群测群防队伍在过去几十年的地震短临预报中发挥着专业队伍难以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背景下,我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存在若干问题,如忽视受众的"数字化"特征,基于智能终端的宣传材料不足;宣传手段不能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要求;宣传内容不够生动等,因此提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泛在化宣传新模式,并根据泛在化宣传模式的特征,设计开发基于iOS系统的泛在化宣传资源,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提供基于移动设备的数字化资源支持。该研究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地震科普宣传作了新的探讨与尝试,对于当前及未来全民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以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步建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为基本框架的防震减灾法规体系得到不断完善。长期以来西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自治区防震减灾地方立法进展缓慢,对此,结合西藏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实际,在完善西藏防震减灾地方立法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韩林  郑燕 《高原地震》2005,17(3):63-66
阐述了青海省民族地区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及如何行之有效地进行防震减灾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5.
李惠森 《高原地震》2009,21(4):61-63
0前言 地震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实力的增强,国家已把地震安全作为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惨烈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更把地震安全推到了众人关注的地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已成为各级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2月25日乌恰5.8级地震序列分析及地震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欣  赵乔 《内陆地震》2003,17(4):300-308
通过分析2002年12月25日乌恰5.8级地震后主震附近的地震活动特征,认为该震属孤立型地震。在地震类型判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了以下分析工作:①乌恰—喀什区地震活动异常背景分析;②在地震活跃期内新疆境内强震主体活动区域分析;③乌恰—喀什区与阿图什—柯坪区强震活动关联性分析;④区域历史地震类型统计和震源环境分析;⑤乌恰5.8级地震和伽师—巴楚6.8级地震对区域应力场影响分析。综合分析认为,乌恰—喀什地区有明显的地震异常背景,但此次5.8、6.8级地震可能会对乌恰—喀什及周围地区的应力场产生影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区域的应变积累,其相邻的阿图什—柯坪地区的地震活动有可能会减弱,或延缓乌恰—喀什地区的强震活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非线性理论和方法讨论了产生地震现象的动力学机制、地震与地震前兆的复杂性,并就地震本身表现出来的自相似层次结构、分形与分维的非线性整体特征以及产生分形结构的重要物理机制,给出了一组与地震分维有关的公式。  相似文献   

18.
混合地震模型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西部古地震和历史地震资料建立了特征地震模型并与分档泊松模型结合组成混合地震模型。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重要地震带鲜水河-小江断裂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并与1990年出版的中国地震区划图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在1786年曾经发生过73/4级地震的康定地区(离浙时间为213a,地震复地周期为320a)的地震概率大于后,Ⅷ度区面积同样是前大于后。这说明地震离逝时间与地震复发周期关系对地震危险性计算是有影响的,特征地震与混合地震模型的引入解决了泊松模型无记忆性的缺陷,使计算的结果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关系的角度,结合《黑龙江省防震减灾条例》修订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对黑龙江省防震减灾地方立法的定位与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为黑龙江省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完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论工业企业防震减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我国工业企业防震减灾现状,提出工业企业防震减灾的目标和指导原则,以及部分工业企业的防震减灾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