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验培养条件下,观察了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Lacepede)仔稚鱼期的鳍、消化管、鳃耙等器官的发育过程。测量仔稚鱼标本198尾,将全长等11个形态指标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处理,找出各形态指标与全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采自广东省惠东县稔山、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湛江市新墟和民安4个群体共78属中华乌塘鳢样品进行了消化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测定和比较。4个群体间消化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均为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最高,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较低,脂肪酶几乎检测不出。  相似文献   

3.
中华乌塘鳢幼鱼的生长速度较慢,不同饵料会影响幼鱼的生长。55-93日龄的幼鱼,全长3.0-6.1cm,投喂丰年虫的生长最快,投喂鱼肉的能正常生长、发育,而投喂对虾配合饲料和小鸡配合产的生长最慢。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野生和养殖中华乌塘鳢血细胞的形态特征,测量了除血栓细胞以外的其他各种血细胞的大小,并计数了各种白细胞数量的百分比.结果表明,根据各种细胞不同的形态特征,血液涂片上的血细胞可以区分出红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血栓细胞,其中淋巴细胞包括大淋巴细胞和小淋巴细胞.中华乌塘鳢雌雄同体和雌雄异体鱼红细胞的大小相似,但大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大小有差异.在各种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在各种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的数量最多,小淋巴细胞的数量次之,大淋巴细胞数量居第3位,单核细胞和血栓细胞数量最少.研究中还发现,中华乌塘鳢的红细胞较其他一些鱼类的小,在雌雄同体个体中出现大淋巴细胞减少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中华乌塘鳢的池养生物学与养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6.
中华乌塘鳢网箱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根据1995~1996年对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sinensisLacépède)的试养实践和调查研究,发现网箱养殖中华乌塘鳢一般养殖周期多在4~6个月,鱼苗成活率达80%以上,商品鱼平均体重在150g左右,饵料系数约为4.6(鲜活饵料),投入产出比约1∶2.5。与传统的池塘养殖方法相比具有便于管理、水质不易恶化、病害较少、饵料利用充分、养殖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现就网箱养殖中华乌塘鳢技术总结如下。1 养殖方法1.1 海域环境钦州湾七十二经和龙门港水域是传统的海水鱼类网箱养殖区域,海水水质良好,水深浪静,避风条件好。海水比重常年…  相似文献   

7.
对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 (Laceped)仔、稚,幼鱼的游泳、摄食、探索等行为生态方面进行实验观察,发现中华乌塘鳢仔、稚、幼鱼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游泳行为有五种类型:底壁旋转、阶梯型游泳、滑翔运动、巡游和疾游。摄食方式有两种类型:摄食时呈现特殊的姿态和不呈现特殊姿态。中华乌塘鳢仔、稚鱼的摄食姿态属于“鲐鱼型”。仔、稚鱼在探索食物时主要以巡游速度游泳。探索过程中,除视觉之外,味觉、触觉等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文中对这些行为的生态学意义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9.
10.
中华乌塘鳢肌肉的生化成分和能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中华包塘鳢肌肉的水分、蛋白质、旨肪、碳水化合物等生经成分和能值,分析了其氨基酸的种类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1)中华乌塘鳢肌肉中的蛋白质含量很高,占干重的82.01%-87.80%,脂类含量低,只有3.77%-7.50%;(2)中华乌塘鳢的比能值及能量与蛋白质的比值较低,分别为4.493-5。199kJ/g鲜重和25.797-28.314kJ/g;(3)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齐全,含量高其中成  相似文献   

11.
用同工酶谱法发现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 sinensis四个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很低,在所检测的30个基因座位中,多态座位比例只有0—10%,平均杂合度仅为0.2—0.5%,物种的平均杂合度为0.33±0.10%。四个群体共享常见的等位基因。虽然其中三个群体拥有特有的等位基因,但其基因频率都未超过5%。四个群体的Nei氏遗传距只有1.68—12.13×10~(-5)。据分析,近交可能是遗传变异水平低和形态特征分化差的主要原因。种苗生产上应注意广泛采集不同地理群体的鱼作亲鱼,以丰富养殖群体的基因库。  相似文献   

12.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野生中华鸟塘鳢(Bostrichthyssinensis)不同季节血清E2和1l—KT含量的变化,并比较了生殖季节养殖雌雄同体与野生雌雄异体之间E,、11一KT和17仪,2013一P三种性类固醇激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野生雌鱼和雄鱼血清E:和11一KT的含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高低均依次为5〉8〉2〉11月.在相同月份,雌鱼的E,含量显著高于雄鱼,而雄鱼的ll—KT含量显著高于雌鱼.生殖高峰期,雌雄同体E:含量高于雌雄异体雄鱼,但低于雌雄异体雌鱼;雌雄同体l1一KT和17仅,20]3一P含量均高于雌雄异体雌鱼和雄鱼;野生雌鱼和雄鱼血清170L,2013一P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性类固醇激素在中华鸟塘鳢的生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E:是野生中华乌塘鳢雌鱼的主要雌激素,而11一KT则是野生雄鱼的主要雄激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1988年4—5月采自广东省惠东县稔山、宝安县西乡、湛江市新墟和民安的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 sinensis Lecépède四个群体样品,在标准体长—体重的关系、年龄组成、性别组成和性腺发育状况等生物学性状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第一背鳍棘数、第二背鳍和臀鳍的鳍条数等可数性状分布稳定,群体间变异不显著。长度测量的形态量度经逐步判别函数分析和主因子分析也表明,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形态特征分化不明显,而且没有间断性。  相似文献   

14.
大弹涂鱼仔、稚、幼鱼消化系统的发育及其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颜开强  张其永 《海洋学报》1991,13(2):240-246
本文观察描述了人工培育的大弹涂鱼仔、稚鱼和早期幼鱼消化器官的发育过程,并对各发育阶段的食性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开口摄食期主要摄食微型颗粒有机碎屑;全长3.55mm以上,同时还援食桡足类无节幼体、桡足幼体及其成体;全长7.50mm以上,桡足类成体已取代有机碎屑而成为主要饵料。进入幼鱼期后,转变为摄食底栖硅藻为主,兼食桡足类和海泥中的有机碎屑。  相似文献   

15.
中华乌塘鳢仔稚鱼的生长发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维翥 《热带海洋》1992,11(2):100-104
  相似文献   

16.
王重刚  陈品健 《台湾海峡》1998,17(2):121-123
本文研究了pH对真鲷仔、稚、幼鱼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仔鱼期α-淀粉酶在不同pH条件下的活性曲线呈“倒钟”形,最适pH为4.5 ̄5.0;稚鱼期α-淀粉酶的最适pH为4.0,在pH为2.5和5.0 ̄6.0时出现小的活性峰值;幼鱼期α-淀粉酶活性的最适pH为3.0,在pH为2.5、5.5、7.5时也出现小峰值。真鲷仔、稚、幼鱼α-淀粉酶活性的最适pH下降,是消化系统不断发育完善的结果,也说明  相似文献   

17.
星斑川鲽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与生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摸清星斑川鲽仔、稚、幼鱼各期形态发育特征,2006年4-7月在实验室利用显微数码摄像系统,通过电脑显示屏观察、测量、拍摄记录星斑川鲽胚后发育形态变化.培育水温14.0~19.5 ℃,S 27~31,光照度500 lx左右,饵料依次为经过强化的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和配合饲料.星斑川鲽初孵仔鱼全长1.80~2.08 mm, 1日龄仔鱼平均全长2.89 mm;3日龄开始摄食;5日龄卵黄囊吸收完毕进入后仔鱼期;15~16日龄全长8.84 mm,开始伏底变态进入稚鱼期;20日龄全长10.12 mm,稚鱼右眼完全迁移至左侧,变态完成营底栖生活进入幼鱼期.星斑川鲽仔鱼变态发生日龄与培育水温有关,在12~15 ℃需24~27 d;15~16 ℃需18~20 d;17~19 ℃需15 d.开始变态仔鱼全长9 mm,变态完成时全长11 mm.幼鱼期鳞被形成,基本具有成鱼的外部形态和习性.  相似文献   

18.
花鲈仔稚幼鱼的形态特征及其生态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人工育苗条件下花鲈仔、稚、幼鱼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变化及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孵后7~9日龄,卵黄囊消失;36日龄左右,奇鳍膜开始分化;56日龄左右,开始出现鳞片;85日龄左右,鳞片覆盖全身。随着形态特征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习性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9.
花鲈仔、稚、幼鱼摄食习性与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分析了花鲈仔、稚、幼鱼的摄食习性与生长.结果表明,在水温为15.5~16.5℃时,花妒仔鱼孵出约140h左右开口摄食,开口饵料为小型臂尾轮虫.全长10mm左右的仔鱼可摄食卤虫幼体,全长11mm左右的个体可摄食枝角类.对431尾仔、稚、幼鱼观察结果,在实验条件下其摄食率高达99.1%,胃饱满系数波动于2.38%~16.48%之间,日摄食指数在45%~60%.其摄食强度具明显的昼夜节律,以16:00~20:00胃饱满度最高.仔、稚鱼夜间基本不摄食,部分幼鱼个体少量摄食.仔、稚、幼鱼个体间生长速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体重与摄食量的关系符合直线方程y=0.1018+8.3261×10-2x;全长与体重的相关关系可用ω=1.6473×10-3L3.4743表示,全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Lt=5.5242e1.9681×10-2D;体重与日龄的回归方程为ω=0.5836e6.9208×10-2D.  相似文献   

20.
夏、冬两季真鲷仔、稚、幼鱼消化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通过夏、冬两季真鲷仔、稚、幼鱼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变化研究表明,夏、冬两季3种消化酶变化趋势基本相似。蛋白酶的活性冬季比夏季低1个数量级;淀粉酶的活性冬季比夏季低1倍左右;脂肪酶的活性冬季高于夏季,且一直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结果表明,3种酶活性受温度影响外,冬季脂肪酶的高活性对鱼苗的生长、成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