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地研究了四川≥6.5级强震活动情况.总结了强震活动时间上的起伏变化及空间分布的某些特点,探讨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四川所处的强震活动背景及危险性.通过对强震活动背景、主要带、段及相关区域强震趋势分析,认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四川仍可能处于强震的弱活动时期,即一般情况下,发生≥6.5级强震可能性较小或发震的频度较低.  相似文献   

2.
高旭  李志雄 《中国地震》1992,8(2):11-22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本世纪以来发生在中国大陆M_s≥6.0级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大地震发生后一定时间尺度、空间范围内的减震作用,并计算出了大震发生后继发性强震的时空累积概率。结果表明,中国大陆7级以上大震发生后在一定时间、空间尺度范围内对后续强震的发生具有比较明显的缓解作用,这是由于大地震造成的破裂释放了震源及周围区域长期积累的大部分应变能,从而大大减弱了这个区域一定时间尺度内再次产生大破裂的可能性,使该区强震的继发累积概率表现出低值。以上结果可以作为一次大震发生后对相对安全区和危险区中期预测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用流动形变观测判定强震危险地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变形异常形成的机理,认为形变异常的空间与时间分布特征可以用断层活动闭锁区的形成及发展来解释,活动断层的闭锁区为强震发生地点。提出了半年至几年时间尺度判定强震队伍地点的原则和判定危险区与危险地点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近代幕式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每一个地震区(带)内的地震活动过程中,地震发生的时间分布是不均匀的,往往在一段时间内比较活跃,而另一段时间内则较为平静。它反映地球内部大范围内应力积累、释放和调整的节奏。同时,它是一种相对的概念,视研究的时间尺度、强度起算规定和研究区域的大小等而变化。例如,就时间尺度而言,在研究中国华北地震区历史强震活动序列时,把十五世纪以来的活动分析为两个活动期(1484—1730年和1815—目前),其时间尺度是百年尺度。而在每一个活动期内,还可区分出几十年尺度的地震活动起伏,文献  相似文献   

5.
着重对大华北地区1900年以来Ms≥6.0地震空间分布图像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空间迁移特征。经研究发现,大华北地区强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大体可分为两大区域。1906~1976年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大华北中部的主体地区,且强震活动具有成带性由南向北迁移,活动范围逐渐缩小,活动强度逐渐增强的特征,最终以1976年唐山大地震为标志,结束了主体地区的强震活动。1976年以后地震活动则转移到大华北西北、东南两个边缘地区,强震活动明显减弱。这一规律性现象的发现,对于分析该地区今后地震活动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亦为研究强震迁移规律提供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近十年来,我国对旱涝与地震的的关系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1—9],并把这些研究结果用于中期地震预报工作中。本文试图探讨我国强震前雨量场的中期异常概貌,从中可看出旱涝与地震规律性的某些联系。 二、中国各区强震的旱涝背景 我国绝大多数强震前,都有为时数年的、面积达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大范围(内含震中)旱涝史,但在确定强震发生前的基本旱涝背景时,为避免时间尺度不同所带来的混乱和主观任意性(即当无限期地向前,追溯寻找旱涝异常时,那在任何一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国大陆为具体研究对象 ,从大陆强震活动成组特征的客观性出发 ,开发了一种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用于模拟大陆强震成组活动特征及孕震环境对地震成组性的影响 ,运用此模型对一些地震活动特征和前兆场的演化特征进行了模拟和解释。地震活动的分布具有空间不均匀性和时间非平稳性。地震的空间不均匀性表现为地震在空间上往往成带、成区分布 ,地震的时间非平稳性表现为地震活动在时间轴上具有活跃和平静 (高潮和低潮 )相交替的特性。分析表明大陆地震具有明显的成组活动特征。强震活动的成组性是指强震活动在某些时段十分集中 ,呈成丛或丛…  相似文献   

8.
地震活动主体地区指在一定时期内,中国大陆及邻区强震活动相对集中发生的地区,时间尺度为几年,十几年或更长.一些作者的研究揭示了地震的成从性和成组性,不同历史时期地震主体活动地区不同.研究表明地震的成组性与大陆地壳的成块性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该文指出了我国大陆某些地区之间强震的迁移规律,它有助于分析我国大陆地震活动高潮期是否开始,并可做某些地区的强震的趋势预报.1900年以来,我国大陆Ms≥7.0级地震的空间分布如图1.图中一区为喀什附近的地震密集区,二区为东北深震区,三区为海原达日、阿兰湖所包围的西北地区.这三个地区之间的强震具有一定的迁移规律.其中某些强震具有特殊的含义,由此来判别我国大陆地震活动高潮期是否开始.我们把这种预报方法简称为强震判别法.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区强震活动图象特征及强震趋势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圣睦  董瑞英 《地震研究》2000,23(3):289-297
本分析研究了华北地区历史地震不同震级档次、时间尺度、迁移距离及其三相互联系下的地震活动图象特征,提出了有一定预测意义的10项依据,进而讨论了华北地区今后强震活动趋势。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渤海、黄海及沿岸强震(M≥6)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划分出了强震活动区及一些离散发生的强震。渤海的强震往往参与河北、山东、辽宁沿岸的强震分期、分区活动,且以强度高为特征;南黄海强震区自成体系,存在多期活动,与沿岸强震关系不大,以频度高为特点;北黄海内呈弱活动区的状态;朝鲜半岛强震独立成区,未向黄海内部延伸。文中给出分区的构造解释,并提出海域强震存在时空差异,在沿岸及海洋的防震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科学家提出的"中国大陆强震受控于活动地块运动与变形"的假说,不仅可用于解释中国大陆强震的空间分布,同时基于其理论和定义可将中国大陆划分为6个Ⅰ级活动地块和22个Ⅱ级活动地块。活动地块之间的边界带往往由活动构造带组成,一般宽约几km至百余km,是强烈地震的多发区。活动地块假说指出,已发生的近100%的8级以上强震、约80%的7级以上强震震中均位于地块边界带上。近年来,中国大陆几次7级以上强震也都发生在活动地块边界带,这不仅验证了活动地块假说的理论模型,同时还预测了未来强震就发生在活动地块边界带内某些有利于应力集中的部位。活动地块假说经过近20a的发展,已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其理论框架,奠定了中国活动构造与强震预测的理论基础,正推动着强震预测由概率预测向物理预测过渡。但就活动地块的概念和理论框架而言,还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进一步回答和解释。众所周知,强震是活动地块边界带特殊构造部位应变逐渐积累、介质突发失稳和能量释放的结果,地震预测的突破性进展需要建立在充分理解其整个物理过程的基础之上。因此,以边界带断裂的活动性、现今的变形状态、深浅构造的耦合关系、强震孕育环境及震源物理模型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针对活动地块边界带强震活动机理与预测的研究,是活动地块理论完善和研究未来关注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东部强震前地震活动演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1900年以来西北地区东部10次强震前不同时间尺度的地震分布特征以及演化过程的研究表明,西北地区东部强震前大多存在以下规律: 即在震中附近存在5级以上地震空缺的长期异常特征及中小地震活动水平升高的中短期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14.
华北几个地震带内强震迁移活动与断块掀斜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华北地区(北纬35°-42°,东径111°-120°50')几个地震带内的强震迁移活动特征研究指出,强震在一定的地震构造带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表现出有规律的趋势性迁移活动。强震的迁移活动方向与断裂所围限的断块的掀斜方向相一致。华北地区几个地震带与上地幔隆起带大体吻合,强震的迁移活动是上地幔物质的不均匀活动所造成的深断裂依次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中国大陆强震主要分布在活动地块边界带上,所以活动地块边界带主要断层成为我国大陆型强震研究的重要目标,各强震孕育阶段的判定是大陆型强震原地复发的动力学过程研究主要内容,而目标断层是否处于震间晚期也是强震时间预测的重要研究基础.虽然地震短临预测仍存在诸多科学难题,但最近20年来全球若干强震相关研究表明,如果放宽预测时间尺度的要求,有些方法也可用于强震震间晚期的判定.本文以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的391条断层段为研究目标,利用地震地质的强震破裂空段、大地测量的断层运动闭锁段、地震活动的中小地震稀疏段、数值模拟的库仑应力增强显著段等方法,综合判定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可能处于震间晚期的主要断层段.本文结果仅是初步结果,该结果的可靠程度有赖于监测条件,其科学性有赖于大陆型强震孕育发生动力学过程的认识水平,虽然本文尝试给出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主要断层的震间晚期判定结果,但其结果可靠程度、精细程度等均存在巨大的改善空间.最后,从断层孕震阶段判定需求的角度,本文尝试给出大陆型震源物理模型的具体基础模型,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期望更多地震学家关注大陆型强震的物理机制及其预测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天山地震带及乌恰交汇区强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国英  王秀达 《内陆地震》1993,7(3):271-278
根据1880~1990年天山和乌恰地区M_s≥5.5级地震资料,分析讨论了研究区内各带强震活动的韵律特征和相关性、强震活动的整体迁移规律及环境因子与强震之间可能存在的某些内在联系。用信息熵和马尔柯夫方法对各地震带资料进行了统计计算。认为:在大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由于力源和构造环境的差异,造成区内应力场分布不均匀,应力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调整和传递,形成了各带地震活动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据此对整个天山地震带和乌恰区近期强震活动趋势作了判断。  相似文献   

17.
戈澍谟 《内陆地震》1995,9(3):227-233
一年至几年时间尺度的强震危险区预测,是当前地震预测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活断层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出近期活动的预警活断层,再在判定为预警活断层上圈定中期强震危险区。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李献智  吕梅梅 《中国地震》1996,12(2):155-162
对全球部分地震带强震活动的研究表明,中国大陆地震活跃期与全球某些地震带强震活动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或负相关,且有些地震带的强度震超前于中国大陆活动或平静,因此,可以利用相关地震带的强震活动和某些地震带的超前性,预测中国大陆的地震活动趋势及判定中国大陆的地震活跃期。  相似文献   

19.
从块体中心论的角度出发,根据中国活动地块研究的最新成果,对1977—2003年中国大陆强震成组发生的构造和震源机制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成组发生的强震大都位于活动地块区(Ⅰ级地块)的边界带上或活动地块区内活动地块(Ⅱ级地块)的边界带上。根据哈佛大学提供的CMT(矩张量)解,同组的强震大都具有相似的震源机制。事实表明活动地块区具有整体活动的特点,而且在动力学与运动学方面存在统一性。这些特征对认识强震成组活动的机理,缩小成组强震预测的空间范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统计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0月30日四川青川县内8000多个ML≥1.0地震,研究汶川地震后青川县内小震活动的日频次变化和前兆起伏加剧、突跳,与其后48小时内发生的ML≥4.0中强震的对应关系,结果对青川县中强地震发生时间、空间范围的预报分析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