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地下水》2017,(1)
水利工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地下水水位和水质两大方面,需要分别针对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是否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进行研究论证。目前水利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凤凰湖调蓄水库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为例,确定了水库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针对水库运行期间从地下水水位和水质两大方面进行了研究区域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给出了凤凰湖调蓄水库地下水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河南段地下调蓄水库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中黄河下游影响带指黄河水侧渗影响地下水范围,黄河南岸为12~20km,黄河北岸为13~26km,循环深度小于300m,其中河南段面积约9500km^2。本文对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资源潜力进行了分区评价,规划了13个远景水源地,并提出开发12个地下调蓄水库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北调江水调蓄对石家庄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家庄是我国北方利用地下水程度较高的城市,也是水资源危机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利用北调江水对其地下水进行补充调蓄,将极大缓解这种水危机压力.本文根据北调江水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多年水质变化情况,结合受水区石家庄市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质特点,对其利用北调江水实施调蓄地下水后的水环境变化作了相关探讨.认为若以石家庄地下水降落漏斗为库容进行补充调蓄,将有效增加石家庄市的地下水资源量,提升其城市供水与储水能力.同时,还可明显改善其地下水质,提高地下水的自净化能力,恢复地下水的原始自然流向.为石家庄市的水资源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选伟 《地下水》2006,28(1):33-35
本文运用均衡实验站各观测系统的实验数据和资料,根据水均衡原理和"三水"转换关系,通过包气带蓄水库容有效作用分析,阐明了包气带蓄水库容和复蓄的概念,说明了包气带对土壤中水分调节作用的机理.通过对前期影响雨量系列的分析,建立了降水与入渗补给系数之间的关系,得出了降水入渗补给系数计算思路和取值公式,同时就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和地下水埋深的关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21,(5)
长武县洪家沟调蓄水库两坝肩、坝基地层岩性为第四系黄土类土及新近系红粘土组成,无基岩出露。因次带来坝基(肩)不均匀沉降、渗漏、膨胀性、坝肩边坡稳定等问题。通过野外钻探、坑探、物探及室内试验资料,对坝基(肩)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总体来说洪家沟调蓄水库坝基(肩)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不制约建坝,经过适宜的工程处理,该工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李洪泉  姜全兵 《探矿工程》2011,38(11):59-62
以北京市大宁调蓄水库帷幕灌浆工程为例,对帷幕灌浆施工工艺进行详细阐述,并针对该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的情况,总结了施工中针对性的经验措施,分析了灌浆前后分序地层单位注浆量及透水率的变化,评价了灌浆效果。  相似文献   

7.
利用北调江水补充调蓄石家庄地下水的工程技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石家庄是中国北方水资源危机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已形成了超采地下水的巨大降落漏斗。结合其毗邻滹沱河宽阔河滩,地面水可直接入渗补给降落漏斗内地下水的有利水文地质条件,实施利用北调江水补充调蓄地下水工程,将具有现实意义。该文针对北调江水可能存在的不同水质情况,应用现有较适宜的地下水调蓄方法和相关的水质净化技术或研究成果,选择滹沱河河道、河漫滩上采砂坑及其他有利的条件场地等,就利用北调江水补充调蓄地下水工程,进行了相关技术方法探讨,提出一个较适宜的工程技术方案,以期能为石家庄水资源的战略调控服务。  相似文献   

8.
干旱区绿洲地下水位调控方法与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的地下水位是干旱区绿洲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从地下水生态水位的调控机理、调控方法、调控模型和应用实践入手,综述了干旱区绿洲地下水生态水位调控的研究进展: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规律是干旱区绿洲地下水生态水位调控的理论基础,掌握人类活动强烈影响下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响应关系是关键;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和开发利用是实现地下水位调控的三个主要途径,不同调控方法在作用环节、适用性及效果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基于不同的研究重点,目前形成了以水资源配置、水循环过程和生态过程为核心的三类调控模型;建议继续深化强人类活动影响下干旱区绿洲生态水文响应机理与演变规律研究,构建基于调控措施-循环转化-响应反馈的地下水生态水位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9.
李昕  刘江 《地下水》2007,29(4):68-70
山东省在地下水大量超采的同时,也存在着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不足,地下水位埋深浅,造成水资源浪费及水环境危害的现象.根据山东省地下水位动态观测资料,划分了山东省引黄灌区地下水浅埋区范围,分析了浅埋区水文地质条件、水利条件,提出了引黄灌区地下水调控的目标和实施方案,计算分析了引黄灌区地下水调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扩库填海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填海造地对深圳市具有深远的可持续发展意义,而增加调蓄水库库容不仅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和生态意义,扩库填海是满足此两个意义的最优选择。分别从生态、环境、景观、经济、社会、城市供水安全等角度论证了扩库填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孙孝波  朱玉祥  孙珂  王小国 《水文》2012,32(3):66-68,28
水资源承载能力制约和决定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拓展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能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大的水资源支撑空间。黄河两岸的浅层地下水含水层,具备相当大的蓄储调蓄功能,形成了巨大的地下水库。计算结果显示,在原有水资源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运用地下水库调蓄黄河水和大气降水,使得中原沿黄经济带2020年75%、90%年型的缺水率从11.4%、21.7%下降为0.5%和2.1%。采用地下水库调蓄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中原沿黄经济带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缺水率,使该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焦裕飞 《地质与勘探》2017,53(3):573-582
近年来,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潍坊市北部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地下水降落漏斗,而漏斗区产生了连续的储水空间。本研究收集了潍坊市北部水文地质条件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地质构造,并划分了水文地质单元。同时,选取研究区有代表性的钻孔,绘制了水文地质剖面图,刻画地下含水层的空间分布状态。然后根据土壤粒级将地下空间划分为透水层、弱透水层和不透水层。其中,透水层再细分为潜水含水层、微承压水含水层和承压水含水层。最后,利用松散岩型地下水调蓄公式计算研究区调蓄库容。本研究还利用GMS空间建模,绘制了地下水库三维实体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潍坊调蓄区段内地下水补给源条件及调蓄条件良好,具有很好的储蓄水能力。研究区的调蓄库容为11.81亿m3,可开采量为9.44亿m3。这些研究结果为潍坊市利用地下空间储存水资源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饮马河中游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以东50 km处,具有构建河谷型孔隙地下水库的潜力条件,是长春市重要的战略性后备水源地之一。在满足区内用水和向下泄流需要的前提下,研究区在理论上可以从泄流节流和诱发补给中得到1.88×108m3/a的调蓄水源,但该调蓄水源年内、年际变化剧烈。以第四系砂砾石为主要赋水介质的目标含水层最大调蓄能力为8.21×108m3,在目前条件下实际动用38.98%,另有4.98×108m3的潜力空间。通过模拟布置壅水坝、引渗场、集中采水井等工程,合理干预水更替条件,理论上可以得到8 197.9×104m3/a的采水量。结合实例给出一套能够从调蓄水源的来源、展布规律、质量和数量,调蓄空间的圈闭性、结构和规模,人工干预地下水开采和补给的位置、方式和强度3个方面系统进行地下水库可行性分析、计算和评价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伟 《贵州地质》2007,24(1):17-21,26
表层岩溶水调节系数是衡量表层岩溶子系统调节地下水能力的一个物理量,其数值与系统内水文地质条件、气象因素及生态环境质量等相关。采用层次分析法量化处理影响表层岩溶系统调节能力的诸因子,建立了表层带岩溶水资源评价模型。评价方法应用在大小井地下河流域的表层岩溶水资源量的评价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方法对岩溶石山区表层岩溶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远恒  王明章 《贵州地质》2011,28(2):122-125
地下河系统调蓄能力是论证地下水库建设可行性和合理性的重要指标。但由于地下岩溶水系统的空间结构复杂多变,迄今地下库容计算和评价尚无成熟的方法,合理的计算所需参数也难以准确获取,目前国内外地下水库在修建前,绝大多数都未能进行可靠的库容评价,这对地下水库建设的可行性评价和工程设计带来较大的盲目性。本文以贵州省道真县上坝地下河...  相似文献   

16.
年调节平原型水库与地下水联合调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辽河石佛寺水库为例,介绍了年调节平原型水库与地下水联合调蓄的模拟分析方法,提出了为满足沈阳市城市供水,辽河应需保证的最少径流量。根据辽河石佛寺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分析,辽河在枯水季节1~2月份径流量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本文通过模糊带权马尔可夫链方法预测了未来19年1~2月份的径流量状态,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水库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蓄的供水规模及其运行方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台兰河山前地下储水构造及地下水库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台兰河流域冲洪积扇地形地貌特征、储水构造以及水资源特点,讨论了建设地下水库的可行性,并以正在试验的台兰河地下水库示范工程为例,分析了"横坎尔井"式地下水库的特点是库容大、自压滴灌、节约能源、"引渗回补"具有强大调蓄功能进行可行性研究,为干旱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唐智德 《中国岩溶》2019,38(5):682-690
水资源已成为人类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国内外都在积极探索不同气候、不同地质条件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受地下岩溶发育及气候影响,岩溶地区的地表及地下水资源在时间、空间上分布极不均匀,旱涝并存,通常以单一拦蓄地表水或直接抽取地下水来应对,存在较大局限性。文章在总结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上,结合弄岩水库,利用水文系列资料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变量关系及相应可开采水资源量;查明地下岩溶蓄水条件,在岩溶通道设置地下拦蓄工程,实现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并利用地表及与地下岩溶水库的调蓄功能均衡供水,有效解决旱涝问题,水资源得以最大化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9.
从维护生态平衡与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角度定义了地下水库的调蓄能力,提出地下水库调蓄能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在模糊模式识别理论与模型的基础上,去除指标间的相关性,建立一种适合于对多指标体系的地下水库调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多层模糊模式识别交叉迭代模型。实例应用表明,该模型具有能同时考虑定性与定量指标,又能将迭代结果与决策者经验知识相结合来确定多指标权重的优点,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北方岩溶区地下岩溶水库-地表水库联合调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鸿汉  张永祥 《地学前缘》2001,8(1):185-190
从中国北方岩溶水资源环境动力系统特征出发 ,论证北方岩溶区地下岩溶水库地表水库联合调蓄的意义。以济南泉域为例 ,探讨了封闭千佛山断裂 ,开发西郊地下岩溶水库和地表水库联合调蓄 ,以达到保泉供水目的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在中国北方岩溶区进行地下岩溶水库地表水库联合调蓄 ,将可有效地截取地表洪水 ,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调节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环境。从而为解决我国北方岩溶水资源紧缺问题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