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对深基坑支护设计中几种方案从安全、造价、适用性等诸多方面进行对比、方案选型和优化,力求设计及施工方案具备安全、经济、适用及工期合理等优点,以便控制基坑支护工程位移和沉降,满足对周边环境保护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松花江砂卵石地层上的钢板桩围堰进行现场模型的水平载荷试验,介绍了模型的施工及试验方法,研究了双排钢板桩通过拉杆连接这种结构在水平载荷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同时进行了单排钢板桩水平载荷试验作为对比分析;通过测量其深层水平位移及桩顶位移,分析其桩顶位移预警值为及水平荷载的影响深度;通过测量拉杆轴力,分析水平力的传递,对类似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双排钢板桩围堰的整体稳定性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样安全系数情况下对应的失稳概率可能不同。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双排钢板桩围堰的整体稳定性,降低稳定性分析中的不确定性,采用贝叶斯方法对船坞双排钢板桩围堰的整体稳定性进行可靠度分析。首先通过统计数据获取土体参数的先验分布,然后基于实测数据采用贝叶斯方法更新参数以得到后验分布,最后根据参数的后验分布采用一次二阶矩计算围堰结构的可靠度。贝叶斯方法从理论的角度解决了已有工程经验和实际案例数据两方面信息有效综合的问题,能在更接近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可靠度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便于施工,位于水域中的基坑工程通常需要施作围堰来保证施工场地干燥,但目前对围堰变形的研究尚不完善。以南昌艾溪湖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利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研究围堰宽度、拉杆位置对双排钢管桩围堰变形规律的影响,并通过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围堰宽度有一个合适的范围,过小过大均会造成围堰变形过大。在本工程中,围堰合理宽度范围为3.5~4.5 m,围堰宽度的改变对围堰内基坑开挖变形影响较小;综合两侧钢管桩变形来看,拉杆设置在围堰顶部0.8 m处时两侧钢管桩变形较小。 相似文献
7.
1 深基坑开挖中护坡措施 高层建筑的基础因其地基的承载力、抗震稳定性和建筑功能要求,一般埋置较深,多数基础深达6~12 m,有的则更深[1].受施工场地限制,通常采用地下连续墙、冲(钻)孔灌注桩、深层搅拌桩、布袋桩等手段进行结构支护,以达到施工及周围建筑物安全的目的.但对施工场地较为开阔、土质较好的地段、基坑深度在6 m±的高层建筑,也可采用放护坡的方法,同样可以做到施工安全、经济实用的目的,以怡德广场为例. 该工程总建筑面积21 000余m2,地下1层,地上21层,其基底面积1 376.78 m2,基坑深度5.6 m,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土质较好,附近无大… 相似文献
8.
深基坑边坡位移突变原因及处理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坑开挖是基础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属于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岩土工程问题,不仅涉及土力学典型的强度和稳定问题,而且还包含变形及涉及围护结构与土相互作用问题。随着大量城镇建设的发展,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基坑越挖越深,工程地质条件及基坑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基坑事故。每一种支护技术和设计方法都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如地层参数、物理模型、边界条件等)为基础。但实际上,地层条件复杂多变,支护机理并非一个模式,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因素还在不断地变化,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基坑边坡位移超限,对基坑本身的稳定性、周边建筑物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如应急处置不及时、措施不得当,极有可能诱发重大事故。以北京某桩锚支护基坑工程为例,对诱发基坑边坡变形超限的原因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悬臂排桩支护结构空间变形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矩形基坑悬臂排桩支护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现场实测数据和数值计算,归纳出了冠梁和支护桩的空间变形模式,建立了整个支护系统的能量表达式。利用最小势能原理,推导了基坑中部桩顶最大位移的解析解,分析了各主要支护参数对该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桩顶最大位移随坡顶超载和桩间距的增大基本呈线性增大趋势;当嵌固深度系数逐渐增大时,桩顶最大位移也逐渐增大,但趋势渐缓;基坑长度对其影响也较大,当基坑长度超过一定数值后,最大位移值趋于稳定。最后利用所得的研究成果对某基坑进行了验证,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3.
深厚淤泥地基中高路堤桥台基桩工作性状的现场实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位于深厚淤泥地基上的高路堤桥台的冲孔灌注桩,进行了1.5 a的现场实测,测试了修筑承台前、修筑桥台期间、邻近过渡段的路基填土期间、过渡段的路基填土期间及跨梁修筑后的桩身应变和桩侧土体孔隙水压力,也测试了基桩的挠曲变形和桥台的倾斜变形,基于实测结果对基桩的受力变形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桥台基桩在承受上部结构荷载以前就产生了压缩变形;在上部桥台和台后填土的共同作用下,桩身前后侧的轴向应变虽都表现为压应变,但应变值相差较大;台后路基填土完成后,桩身最大负弯矩出现在淤泥层浅部,最大正弯矩出现在软硬土层交界处,桥台发生较小倾斜;跨梁的修筑使桥台台身又恢复到竖直状态。 相似文献
14.
针对桩墙加内支撑这种支护型式在常规支护结构设计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决策变量、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优化算法的确立以及计算机程序的编制,成功实现了桩墙体系支护结构的参数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以矩形基坑桩锚支护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现场实测数据和数值分析结果,归纳出了冠梁和支护桩的空间变形模式,进而建立了整个支护系统的能量表达式。利用最小势能原理,推导了支护桩桩顶最大位移的解析解,并分析了各主要支护参数对该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桩顶最大位移随着坡顶超载和桩间距的增大而线性增大,但随着锚杆刚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基坑深度系数逐渐增大时,桩顶最大位移也逐渐增大,但趋势渐缓;基坑长度对桩顶最大位移的影响也较大,但当其超过临界长度后,桩顶最大位移逼近最大值;同样,锚杆安设也具有临界高度,当处于该位置时,桩顶最大位移达到最小值。最后,利用上述研究成果对广州太平广场花园基坑进行了验证,并与现场监测结果作了对比,计算结果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坑开挖与支护模拟的位移迭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基坑支护体系分解为彼此独立又相互作用的3个模型,即支护结构外侧主动土体、支护结构本身和支护结构内侧被动土体。按平面问题进行有限元分析时,土体采用面单元,支护桩采用梁单元,若桩上有内支撑或锚杆,则将梁单元与杆单元结合。各模型可分别求解,但共享边界条件。以开挖后桩体侧向位移为零、两侧都为静止土压力作为初始条件,然后按位移迭代求解,前后两次计算位移值基本相等时迭代结束,此时的位移和相应荷载就是基坑支护结构稳定后的变形与受力。该方法能客观反映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实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很吻合。 相似文献
17.
18.
19.
首先介绍了徐州某酒店深基坑工程的概况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重点介绍了根据场地周边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支护形式,然后提出了对周边环境的监测要求。施工过程中实施动态监测,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复杂环境深基坑施工过程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估复杂环境下基坑工程施工的可行性,提出了将工程地质的场地整体稳定性分析、基坑边线附近地层稳定性分析引入基坑施工过程模拟的分析方法。通过地层分析与三维有限元计算的有机结合,对复杂环境基坑工程的施工可行性作出评估。使用上述方法对一个典型工程实例的分析,验证了地层分析结合有限元方法的可行性,说明场地稳定性分析有助于了解工程场地及其周边区域的地层情况。采用与实际情况相同的起伏岩、土层面进行计算,能更真实地模拟基坑支撑体系的实际状态,为今后复杂周边环境、复杂地质条件基坑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