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云南东部早寒武世沉积相古地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寒武世,扬子陆块西南缘的滇东昆阳式基底处于稳定状态,在陆表海环境下形成的稳定型建造内,存在着渔户村组与筇竹寺组间沉积环境的区域性转变,该时限前后沉积的岩石地质体具有截然不同的特征,成为震旦系与寒武系间最早出现的一个岩性差异明显的岩石地层分界线,具区域性地层划分对比意义。 相似文献
3.
描述抚仙湖虫类一新属双叶尾梁王山虫Liangwangshaniabiloba(gen etsp nov)。Li angwangshania与Fuxianhuia具有相同的体躯分化,但二者在头甲和尾甲的形状、躯体的分节数目等方面有明显差异。Liangwangshania对于诠释节肢动物早期体躯分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昆明地区关山动物群自1999年命名以来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新进展。简要叙述了关山动物群的研究概况、地层位置、生物群组合特征和关山动物群的研究意义。在关山动物群中首次发现了古虫动物门的Vetulicola ganggtoucunenisis Luo,Fu et Hu,吐卓虫Tuzoia sp.nov.,古蠕虫Palaeoscolex sp.nov.,腕足类Heliomedusa sp.nov.及三叶形虫、海绵动物新属种。指出关山动物群是一个由多门类软躯体后生动物化石组成的伯吉斯页岩型的动物群,时代介于澄江动物群与凯里动物群(或伯吉斯页岩动物群)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寒武纪早期生物演化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山动物群是一个以三叶虫为主伴生有三叶形虫、吐卓虫、古虫、古蠕虫、腕足类及海绵动物的多门类软躯体后生动物化石群 ,时代介于澄江动物群与凯里动物群 (或伯吉斯页岩动物群 )之间 ,因此它的发现和研究对进一步阐明寒武纪早期生命大爆发和生物的早期演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山动物群中的古虫动物的发现有着更大的意义 ,它不仅增加了古虫动物的属种内容 ,而且对古虫动物的演化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详细描述了昆明地区早寒武世沧浪铺阶乌龙箐组发现的古虫动物新种 Vetulicola gangtoucunensis L uo,Fu etHu sp. nov.,进一步修订了古… 相似文献
6.
7.
8.
“寒武纪爆发”与澄江动物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寒武纪爆发”(Cambrian Explosion)常见于论文,更现于报端。当务之急应规范其涵义,慎用之,并予以限定。澄江动物群中有部分(而不是全部)标本保存生物活着时软体组织印痕化石(而不是软体),无疑给人类窥视浩瀚生命(生物)演化史卷中短暂--幕提供极好“窗口”,对恢复、评价早寒武世筇竹寺阶生物发育总体水平、生态系统、食物链等主要方面提供依据。对其科学价值应有充分认识。但也要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9.
10.
云南永善肖滩早寒武世早期碳氧同位素记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对采自云南永善肖滩剖面下寒武统100余件碳酸盐岩样品的碳氧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在从灯影组白岩哨段上部至筇竹寺组玉案山段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变化曲线上,梅树村组小歪头山段底部δ13C值表现出显着负飘移。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碳同位素值缓慢增大,至大海段达到最大值。在筇竹寺组石岩头段底部,δ13C值表现为明显负飘移。在玉案山段,碳同位素又开始一个新的正飘移旋回。根据同位素资料,肖滩剖面下寒武统梅树村组小歪头山段至大海段地层相当于前托莫特阶地层,筇竹寺组石岩头段与托莫特阶地层对应,玉案山段与呵特达班阶下部地层对比。小歪头山段底部标志着寒武纪沉积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11.
江汉盆地早寒武世生态地层及生物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江汉盆地6个地区早寒武世地层剖面古生态研究,建立了23个化石群落,通过群落生境型的分析,揭示了江汉盆地早寒武世海平面及地理特征的演变,并将研究区早寒武世生态体系的演化划分8个阶段。通过对江汉盆地早寒武世生态地层的研究,本文建立了该盆地生态地层系统,其中包括23个群落带和11个群落组的分布,组成,生态环境特征和顶底界线以及各群落组与油气的关系。古生物地理特征分析表明,研究区西南缘石门杨家坪 相似文献
12.
13.
14.
早寒武世早期的黑色页岩系在扬子地台非常发育,但由于具有时代标志的化石稀少,这套黑色页岩系的层序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古盘虫类化石是早寒武世黑色页岩系中仅有的具有地层意义的化石类别,然而它们的分类混乱、层位不清,限制了其在地层对比中的应用。在古盘虫类分类重新厘定的基础上,通过对Tsunyidiscus 的4个种和Hupeidiscus orientalis地层分布的系统总结,认为T.aclis和T. armatus的层位限于筇竹寺早期,T. niutitangensis和T. tingi的层位主要是筇竹寺晚期,只有T. tingi延伸至沧浪铺早期。而H. orientalis在筇竹寺晚期开始出现,到沧浪铺早期繁盛。因此它们的层位分布特征可以用于地层学对比。通过对华南地区古盘虫类古地理分布和沉积相与环境分析,我们认为古盘虫类的分布受海平面升降、海水浑浊度、水深、含氧性等古海洋环境因素的控制: T. armats和T. aclis分布于近滨-远滨及外陆架上,适应水体平静,水动力能量较低,低沉积速率的相对较深的海域; T. tingi和T. niutitangensis在开阔的外陆架区域大量繁盛,T. niutitangensis生存在具有分层结构海洋的贫氧带和富氧带,海水较深,水体平静; 而H. orientalis在陆架边缘灰岩相中大量出现,适应于海水较深,水动力能量较低,浮游微生物丰富的洁净海水; 此外在粗碎屑岩、高碳质页岩、石煤发育的地层中无古盘虫类分布, 表明古盘虫类不适合海水动荡而混浊,沉积速率高的浅水高能环境和深水滞流缺氧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16.
文中详细描述了云南东部地区早寒武世关山动物群中的典型分子Tuzoia sinensis Pan,对其形态特征做出了补充,通过与相关种的比较与讨论,对其鉴定方法做出了进一步探讨,并基于对壳体表面网格密度的研究推测了T.sinensis的俯视形态图。研究发现:T.sinensis的侧脊上分布有一系列锥状突起,这些突起的表面具有与壳体表面相同的网状纹饰,这提示Tuzoia侧脊上的基部宽大的三角形刺(frills)即由这种锥状突起侧压保存而形成;研究还发现:T.sinensis的三角形刺较其它种更为发达,其壳体在保存过程中易产生形变,但多而发达的三角形刺受后期改造影响较小,因而建议可以将其作为T.sinensis的典型鉴定特征之一而区别于其它种。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笔石动物群在早一中奥陶世之交全球分布的控制因素,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①分析了穿越扬子地台笔石动物群的分布特征;②在对笔石体形态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水体深度对笔石动物群分布的影响;③根据当时的古地理格局,并参考现今的洋流分布,建立了早一中奥陶世之交的洋流分布图.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前人以水体深度作... 相似文献
18.
受到植物化石材料局限性与时代久远性的限制,目前用古生代植物化石δ 13C值来反演古环境的研究程度较低。文中通过对云南省曲靖市下泥盆统徐家冲组和文山州下泥盆统坡松冲组的部分植物化石进行稳定碳同位素测试,分析了早泥盆世植物的光合作用途径以及古环境。结果表明: 徐家冲组镰蕨属(Drepanophycus)δ 13C值为- 29.0‰~- 22.8‰,平均值为- 24.5‰,其中镰蕨属茎轴的δ 13C值高于叶片 0.1‰~0.3‰;坡松冲组工蕨属(Zosterophyllum)和始叶蕨属(Eophyllophyton)δ 13C值分别为- 24.8‰~- 22.1‰和- 23.0‰~- 22.6‰,平均值分别为- 23.2‰和- 22.7‰;三者的δ 13C值分布范围都与现代 C3植物一致。自徐家冲组第 57至第 79沉积旋回,δ 13C值总体呈上升趋势,达到 2‰左右,推测可能与早泥盆世大气 CO2浓度下降和气候变冷相关。镰蕨属和工蕨属的 Ci/Ca值较为稳定,说明这 2种植物可能对大气 CO2浓度变化较为敏感,曲靖市古气候可能为当今的热带疏林草原气候或热带季风气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