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战略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水资源开发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作者在研究中国主要城市地质环境背景和分析城市水资源开发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套技术、经济等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综合战略对策,对解决当前中国城市水资源紧缺和合理开发及科学管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探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宝华  郭纯一  高世斌  王健 《地下水》2008,30(1):109-111
分析了辽宁省水资源的现状和开发利用程度,探讨了辽宁省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总结出辽宁省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未来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大,采取切实措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辽宁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西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不仅是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山川秀美的重要保证,而且是西部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我国西部水资源基本态势的基础上,讨论了水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中国工程院“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探讨了西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4.
胡魁 《中国地质》1999,(1):23-26
水是生命之源。当我们面对21世纪,探讨国土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候,不可不认真研究中国的水资源问题。研究中国的水资源问题,不可轻视地下水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勃夫 《吉林地质》1991,10(2):1-11
城市水资源开发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作者在充分研究全国主要城市地质环境背景和全面分折城市水资源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首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套技术、经济、行政、立法等城市水资源开发综合战略对策,对解决当前我国城市水资源紧缺和合理开发及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石家庄市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和预测,提出节水的新概念,就投资方向与水资源的关系,从战略和战术两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在战略上对生产力布局与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重点以转变观念、生态经济原则,调整工业布局、产业政策、产业结构、生态农业、强化节水投资等方面分析论证;在战术上兼顾节约用水与防止水质污染,从节水产品、节水工艺、节水农艺、节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赵志韵  吴旭 《地下水》2013,(6):144-145
河北省武安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供需矛盾突出,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探索解决当前水资源问题的对策,提出了强化水资源管理、加大水资源开发力度、合理调配水资源、加强节水工作、开发雨洪资源等可持续利用战略。  相似文献   

8.
松辽平原区域水文地质特征与水资源及其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松辽平原的水资源问题,已成为我国东北地区各项经济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在综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对松辽平原区域地下水形成分布特点及水资源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同时还提出了一些水资源开发战略措施,供有关部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关乎民生,关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论述了秦岭北麓水资源作为基础性自然资源及战略性经济资源的重要性。讨论了秦岭北麓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性。结果表明:秦岭北麓对于关中地区而言就是一座巨大的绿色水库,其水资源保护的关键在于以保护为前提的适度开发,地表水-地下水统筹利用,建立地下水库及水资源补偿机制,加强水资源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武清区位于天津市西北部,海河流域下游。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迅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之一。对于本地区来讲,依法治水,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加大引水力度是实现水资源开发和保护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在分析武清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地区性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旨在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全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异常涨落和水量失调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恒力  支兵发 《地球科学》2000,25(6):633-637
从地下水系统演化的角度, 提出在大规模开采条件下, 地下水系统存在异常涨落和水量失调现象, 认为正确认识这些现象不仅对深入了解地下水资源属性有着理论意义, 而且对制定地下水资源—经济—环境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地下水资源开发策略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乌鲁木齐河流域柴窝堡盆地的地下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主要进行了保湖供水方案的优化设计,从技术角度提出了一个最佳的地下水资源开采方案,旨在为该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关中盆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研究--以渭南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关中盆地东部的渭南市为例,概述了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认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重复利用率低;行政区块限制,水资源调配不够;不合理开采地下水,出现负环境效应;地下水人工调控力度不够,不能有效的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地下水资源的研究、规划和管理滞后等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六项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包括节水对策、开源对策、改水对策、调水对策、增补对策以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大荔县是关中盆地的农业大区,也是陕西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而水资源不足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在收集资料、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地下水采样分析测试,采用单项指标法,对大荔县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找到3处地下水质安全区域;采用整理水文勘探资料、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方法对水质安全区地下水资源量、天然资源量、地下水现状开采量以及地下水开采潜力进行定量评价;结合大荔县安全饮用水缺水现状,对农村安全供水进行区划;结果表明:地下水质安全区只有黄河漫滩南部地区具有1 687×104 m3/a的开采潜力,对解决大荔县安全饮用水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豫北山前冲洪积扇含水层为研究对象,探讨1:5万冲洪积扇含水层水质调查方法。该方法由工作量预部署、野外调查和取样点布设3个阶段组成。工作量预部署阶段,以前期调查资料为基础,编制工作区地形地貌、潜在污染源、地下水流场和水化学类型演变图,并赋值叠加形成不同调查点密度分区的野外工作图,宏观控制调查工作量; 野外调查阶段,重视pH值、溶解氧、电导率和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与质量控制,根据调查区块环境状况调整调查点密度,布点兼顾地下水点与非地下水点及不同深度水点间的比例; 取样点布设阶段,以地质环境对含水层进行分区,以不同深度水井地下水功能对含水层进行分层。利用调查点现场水化学参数,识别并圈定水质变异区,分别采用判断法和均布法布设水质变异区和水质正常演化区取样点。该方法可为类似地区开展高精度地下水水质或污染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松原地区水资源与持续农业的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文业  汤洁  李凤全 《吉林地质》2000,19(3):61-64,86
传统农业发展到持续农业,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分析水资源的时空变化规律,对区域水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及开发利用,是农业地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对松原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旨在阐明该区水资源与持续农业的协调发展关系,为该区农业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虚拟水理论方法与西北4省(区)虚拟水实证研究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虚拟水是水资源管理研究中的新概念,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战略是指缺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密集型产品(粮食)来获得本地水和粮食的安全。引入了虚拟水的概念,简要介绍了当前国际虚拟水研究进展和计算方法。同时结合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资料的可获得性,计算了2000年新疆、青海、甘肃、陕西4省(区)居民消费的虚拟水数量和人均虚拟水消费情况,并分析了虚拟水战略对西北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政策涵义,最后分析了虚拟水战略的优劣,并提出了西北地区应用虚拟水战略的前景和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21世纪水资源安全对策研究   总被引:108,自引:0,他引:10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我国21世纪水资源存在问题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我国21世纪水资源安全对策,包括:开展以提高用水效率为中心的技术革命、水资源管理一体化、建立高效有序的水资源管理机制、高度重视战略水资源及其技术贮存、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等.  相似文献   

19.
姚怀献 《地下水》2014,(4):140-142
水资源紧缺及水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与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只有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采取各种措施促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从馆陶县面临的水资源紧缺形势和日趋严重的水环境问题出发,阐述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并针对馆陶县节水型社会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从管理制度建设、深化和扩大节水试点建设、建立投融资长效机制、加强组织结构建设、水利信息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和提高公众参与程度等方面详细论述了馆陶县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实践和探索,以期为本地和其他类似地方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情势影响综合分析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近年在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影响研究方面的若干进展。研究表明,中国水资源问题的产生不仅与人口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联系,更与气候环境的显著变化密切相关;未来的气候变化将会导致一些流域水资源更加短缺和洪涝灾害更加频繁,对流域水资源和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与管理中,应十分重视气候变化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