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根据冕宁县的社会经济调查资料和建筑物群体震害预测结果,对未来地震引起的经济损失进行了预测,并对地震后可能引起的社会经济影响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各类房屋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为基础,结合各类房屋平均造价、室内固定资产和 室内停留人数的调查资料。用地震造成经济损失预测方法和人员伤亡经验公式,进行经济损 失预测和人员伤亡评估.最终给出在地震烈度VI至X度下的经济损失值和人员伤亡数.  相似文献   

3.
文中主要探讨了由地震引起的天津市经济损失和生命损失的预测问题。首先阐述了天津市震害预测的 5个背景特点 :建筑物特点、地质条件特点、建筑场地划分特点、基本设防烈度特点以及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特点 ,根据这 5个特点将天津市划分为含有 7种建筑结构形式的 4个区域的震害预测模式。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天津市地震经济损失模型和生命损失模型 ,考虑了时间因素 ,然后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实际震害结果进行了对比及修正 ,给出了天津市 4个区域的建筑物地震经济损失率模型、社会财富损失率模型和建筑物毁坏率模型 ,并给出了计算天津市建筑物地震经济损失、天津市国内生产总值GDP地震经济损失和天津市地震生命损失的表达式 ;最后 ,将天津市地区划分为2 85 8个震害评估单元 ,以近百年来在天津市区域内曾经发生的最大地震作为假想地震 ,预测分析了天津市建筑物地震经济损失分布和地震生命损失分布结果  相似文献   

4.
在统计、收集山西师范大学各类建筑物资料的基础上,对其各类建筑物进行了震害预测和经济损失估计,给出了各类建筑物在不同烈度下的破坏结果和经济损失值,为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以ArcViewGIS平台为开发平台,利用网络划分技术对鞍山市建筑物进行了单元划分,对每个单元进行了建筑物群体震害预测;在ArcViewGIS平台上构建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思路与实现步骤:最后给出了反映鞍山市建筑物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破坏结果,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情况。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忻州市历史地震震害,给出了忻州市城区的房屋建筑,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结果,次生灾害分析预测结果,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预测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北部地震灾害经济损失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灾害经济损失预测是震害预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北省北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建筑物、生命线工程等震害预测的基础上,确定了震害经济损失预测的各种参数,以乡(镇)、区(市辖区)为基础统计单元,采用动态预测模型,预测河北省北部2005年前震害经济期望损失:直接经济损失19.74亿元,总经济损失31.92亿元。若怀来发生5.5级和6级假想地震,震害经济损失分别为3.06亿元和4.82亿元,死亡1人和11  相似文献   

8.
为快速了解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建筑物破坏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合理投入救灾所需人、财、物,便于领导决策和指挥,提出震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快速预估方法。依据地震发生的基本参数、地震地质条件等预估灾害范围、建筑物破坏程度、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给出地震发生早期影响尺度的快速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根据石河子市建筑物、人口、经济现状和社会发展情况,按照建筑物、人口和经济增长率,对石河子市未来10年地震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进行了动态预测,结果表明,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将有更多的社会财富和人口将受潜在破坏性地震的威胁,绝对经济损失将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新建的设防建筑物的增加,建筑物总体抗震能力不断增强,在相同地震烈度影响下,其相对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将不断减少.并对石河子市建筑物总体抗震能力、抗震设防的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如何分析一个地区在未来地震中的经济损失水平,对于在现阶段采取相应的防震减灾对策有很大的决策参考意义。过去的振害损失预测分析,一般在考虑地震危险性时是有概率水平的,可是在分析震害及经济损失时,没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概率特征。本文从全概率的公式为基础,建立了区域震害经济损失预测的概率分析模型,综合考虑了地震、场地、结构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进而在对这个模型作一些简化以后,提出了以结构物破坏等级为基础的震害经济损失分析预测方法。此外,本文在如何考虑场地液化等方面也作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将商业保险引入建筑物防震减灾是减少地震损失的一种有效经济手段。对建筑物地震保险进行讨论,对地震保险的形式、承保—理赔机制、保险基金等主要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建议将年震害期望损失比作为纯费率厘定的主要原则,同时以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最大期望损失率估算地震保险基金的规模。  相似文献   

12.
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随社会发展而加重。经济迅速发展的我国新世纪防震减灾应采取新措施;需要提高地震设防标准,鼓励部分建筑先坚固起来,使我国建设的抗震能力在几十年内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在全国范围内抑制虚报,科学地确定地震预报的震级下限,通过清理地震预报方法提高报准率,从总体上提高地震预报效益;应重视震时应急行动的研究;应加强企业的防震减灾工作,并通过立法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13.
The purpose of using loss functions for earthquake prediction and disaster preparedness is to minimize expected costs when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occur. This study focuses on developing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earthquake predi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conomic parameters. Equations for estimating economic losses and optimizing both earthquake prediction and disaster preparedness are presented in different dimensional forms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parametr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ediction and preparedness. The equations expand upon previously presented loss functions by explicitly considering loss as a function of both time and space and the cost parameters are clearly described to allow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Derivations reveal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ss function in terms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benefit-cost analysis commonly used for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 optimal preparedness scheme is presented based on a concept of unpreventable damage in extreme events and is shown to be a function of the level of damage prevented by taking action in response to an earthquake prediction. The formulations show that alarm durations are optimal relative to the type and time to implement different actions and the alarm area is optimal relative to the potential earthquake size and related geohazards. The presentation shows that earthquake prediction need not be constrained at a point in space to be useful for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that mitigation activity is more economically feasible the smaller the area of prediction is with respect to the potential earthquake source size. Examples are used to show how loss functions can be utilized to determine if an algorithm may be useful to implement into practice and how earthquake prediction strategies can be implemented in coordination with other risk reduction strategies to make cost effective mitigations. Optimized earthquake prediction algorithms will greatly aid disaster managers and decision makers in their preparations once a prediction is made. The loss functions help to develop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between earthquake prediction research and disaster preparedness implementation, allowing for future improvements in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泰安市高层建筑现场调查及其震害预测分析研究,给出了遭受7、8、9、10度地震裂度影响时的预测结果,为研究制定泰安市抗震防灾对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寿命周期成本(LCC)法是应用于地震灾害风险控制研究的新方法,其与折现现金流(DCF)法的整合可以有效地评价资产价值,比较研究地震风险控制与抗震减灾对策的投资效果,有助于选择地震风险控制的最佳方案。探讨了LCC法以及其与DCF法评价建筑物地震灾害风险的数学模型、解析方法及其在评价建筑物地震灾害风险中的应用。LCC法评价城市建筑物地震灾害风险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山西大同市农村房屋抗震能力的综合研究,提出了既达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又符合农民建房习俗的农村民居防震对策和设计方案,指出.加强对农村民居防震工作的指导,可以有效地减轻未来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