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使人类交往日益密切,区时换算成为很有实用性的知识,是现代人必备的技能。但是由于中学课本时区知识的抽象性以及所配时区图的不直观、不实用,使时区教学一直成为中学地理“教”与“学”的难点。如果针对中学生设计一幅既直观又实用的时区图,使学生在地图上能方便地获得时区分布的空间概念,并学会区时换算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2.
任瀚  乔为 《地图》2003,(4):56-56,57
在传统的时区教学中,由于过多地注重区时理论的教学,因此教学用时区图多用于展示抽象的时区划分理论,而缺乏实用价值。为了改变这种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我们做了十余年的试验教学研究与探索,逐步形成了以实用为出发点,以教学用时区图为核心的时区教学模式,它符合现代教育学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借鉴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设计了教学用时区图。本图采用任意圆柱投影形式,为了保证图面的整洁,底图内容选取标准经纬线网格,选取了标注国界线而舍去了世界主要城市的标注。为了突出时区图…  相似文献   

3.
读初级中学地理课本时,对其中的地图插图进行了如下的统计:《中国地图》上册,计有23幅地图插图,其中有17幅未绘经、纬线,为总数的73.9%;《中国地理》下册,计有49幅地图插图,其中有32幅未绘经、纬线,为总数的65.3%;《世界地理》上册,计有40幅地图插图,其中有22幅未绘经、纬  相似文献   

4.
新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学会运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图表、地图去阐述问题和分析问题,掌握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初步技能。在教学中,要经常注意指导学生读图、用图,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解释和分析地理问题的一些方法”。教会学生经常运用地图,掌握读图技能,是中学教改中地理教师的主攻方向之一。近年来,地理高考中对地图、图象知识方面的考查,也一直稳定在1/3到1/2的比重。因此,培养学生读图技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书刊讯息     
《地图》1989,(2)
梁前超编著的《中学教师如何使用地图》一书获全国地理科普读物优秀奖。该书介绍了地图的一般知识,阐述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并介绍了熟悉地图和阅读地图的方法。同时结合中学教学实际,系统地介绍教学挂图、教学地图集(册)、黑板略图、课本插图、填充地图、地球仪的各自特色及其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成继龙 《地图》1998,(1):59-60
地图是中学地理教学中最直观、最形象的教学工具,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使用地图可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地理技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激发其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建立科学的人地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给黑板路图激发兴趣在地理教学中,教师用熟练的技巧,简易的笔法,可以把复杂的地理事物,绘成简略的黑板略图。这种图是教学挂图的必要补充,起到精讲、发展智力、激发兴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边讲边画,能使原来的“哑图”变成会说话的“活图”。充分…  相似文献   

7.
中学地理在国民素质教育中有着极为独特的作用,在环境、资源、人口问题逐渐引起重视的今天,中学地理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地图是中学地理教学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学工具,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等特点。我在地理教学中用地图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方面作I如下的尝试。一、发挥地图的德胃功能地图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发掘。我力求在教学中有机渗透、有意渗透、有情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如讲到“中国的疆域”一节时,我出示了自绘的“我国海洋国土分布图”,向学生介绍海洋国土的有关知识,以增强学生的海洋…  相似文献   

8.
《地图》1992,(3)
据不完全统计,中学地理6本教科书中的景观图、模式图、示意图、联系图等共有499幅。这些图和3本地图册中所蕴含的大量地理知识是教材中文字难以表达的。因此,正确运用地图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结合教学实践,笔者的做法是: 1.教会学生阅读、运用各种地理图表说明一般地理问题的能力。在地理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熟练地掌握在一  相似文献   

9.
《地图》1989,(1)
我们知道,地理事物分布的范围很广,难于直接观察。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经常、广泛、充分地运用地图进行教学,这不仅能使学生直观地获得新的地理知识,还能启发学生的地理思维,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识图用图呢?我们认为应培养他们具有“三会”和“四能”的基本功。一、“三会” 1.会看懂地图上的图例:每一张地图都有图例,说明图例是识图的关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首先指导学生阅读地图的图例,使学生看懂图例中符号所代表的事物。从而了解图上各种事物的位置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从小学地理教学开始的对地图的认识,是各种专业用图的基础,教师对地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必须有个充分的认识。我们知道,许多地理知识很难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去直观感受,只有借助于地图才能一览全貌,使那些抽象的知识概念清晰鲜明地表现出来。所以只有加强地图教学才能完成地理  相似文献   

11.
乔层林 《地图》2000,(1):35-36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实施和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许多地理教师都在探索如何运用地图来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 ,对填充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初步探讨。一、地理填充图的种类和作用填充图又称暗射图、空白图等 ,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地图之一。根据填充图的内容和作用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 )作业填充图作业填充图的主要内容包括经纬线、境界线、水岸线、主要河流、交通线和居民地等。其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在填充图上填绘相应地理内容 ,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学过的地理知…  相似文献   

12.
《地图》1986,(1)
一、我国疆域图编者按:上海市向明中学地理教研组夏秉衡、沈莲琴同志编制了一套适用于初中、高三文科班学生和成人高考复习的“地理复习填充图”,该图可与目前国内已出版的地理复习资料配套。图幅内容较为全面、简明,便于使用。因此,是一套中学地理教学和学生自我学习检查的良好辅助资料。  相似文献   

13.
《地图》1989,(1)
由于地图能把广阔空间放在人们的咫尺之前,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需要地图作为自己的生活之友,很多生活用品和生活内容都运用了地图。天文伞湖北省洪湖县生产了一种学生用天文伞。伞撑开后,宛如蓝色天幕罩在头上,各种星座展现在眼前,使用这种伞既美观、大方、新颖,又能直观地学到知识,很受广大青少年学生欢迎,此种印制有星球图的天文伞是洪湖县二中一位地理教师发明的。  相似文献   

14.
“一图多问”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读一幅地图或图表,提出若干与教材有关的思考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回答。这种方法对于形成学生的空间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开拓学生的智能,提高地理教学质量,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图》1986,(1)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用《中国自然地理图集》是综合性区域自然地理图集,主要供高等学校地理专业学生学习《中国自然地理》使用,并适当兼顾中学地理教师和有关科技工作者学习、研究中国自然地理时参考。该图集共106页,由序图、全国总图、分区图和附录四部分组成,计有地图279幅,剖面图54幅,统计图表157种,素描画片42幅,地球资源卫星象片12幅,彩色景观照片17幅,通过这些表现形式,显示了我国各种自  相似文献   

16.
孙果清 《地图》2005,(4):89-90
元朝测绘名人辈出,绘有多种内容详尽的全国舆图,遗憾的是没有被保存下来。元代至顺年间刻本《事林广记》中有一幅“大元混一图”,但该图作为书籍中的插图,绘画又十分简略,不能代表元朝绘画舆地图的真正水平。而我们从现存的《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可以看出元代绘画全国性舆地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地图》1991,(1)
一套三册的地理教科书《新地理》,香港文达有限公司1987年出版,香港地区初中一、二、三年级学生适用。这套教科书,大16开,彩色印刷,文字浅出深入并配有大量地理插图、插画,与国内以往出版的地理课本大不相同。其不同点主要有: 一、它打破了以往区域地理经常采用的先总后分或先远后近(如先世界后中国,先中国后各省,先全省后市县等)的格局,以学生所在地香港为起点,循序将知识领域扩大到全国和全球各地。该书第一册为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地理,第二册为发展中的“南部各洲”地理,第三册为发达的北美洲和欧洲地理。这种编排格局以学生熟  相似文献   

18.
地图对于学习地理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了、不但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利用地图的直观效果,加深或巩固课本所涉及的地理知识,并进而启发学生对各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所促成的地理景观与社会生产空间形式变化的科学兴趣,以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因此教师把地图视为地理教学过程,最必需、最有效的教具和辅助教材。为此而设计制作的教学地图,应于设计之前充分领会教学大纲的精神,熟悉学生的智力水平以及教学规律。当前,中小学各科教材正根据新的教学大纲重新编写。为配合和适应新教材的教学需要,现有的地理教学挂图、图册以至填充图等均应乘此改革之机重新编印,要打破传  相似文献   

19.
刘洪涛 《地图》2000,(3):47-49
原文载于英国《城市地理》(UrbanGeography) 1998年第 19卷第 1期 ,题为“地理界有没有‘厌图症’ ?” ,本文编译时有删节。作者JamesO .Wheeler为该杂志编辑。他对近年来在世界地理学界较有影响的 8种英文杂志中地图的使用情况作了调查 ,总体结果不容乐观。由此我想到 ,国内出版的地理类期刊中 ,地图的使用情况如何呢 ?笔者由于暂时未作深入调查 ,在此不敢妄作结论。但本文所提出的观点和所揭示的现象 ,无疑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地图的力量》一书的作者丹尼斯·伍德先生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可以制作地图” ,“地图构建世界 ,而非复制世界” ,“地图使过去和未来现行” ,“地图使我们的生活成为可能”。这些格言式的话语鼓舞人心 ,并让我们每一个地理和地图工作者心领神会。相信地图仍是地理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 ,而且必将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正如在本世纪初 ,福特公司为推销其T型汽车所提出的口号“让每个人都拥有汽车”一样 ,我们今天的口号是 :让每个人都使用地图 !  相似文献   

20.
一、乡土地理图册的服务对象及在教学中的作用: 乡土地理图册是为配合初级中学省(区)和各地(市)、州、县(市)乡土地理教学而编制的图像教材,主要供初级中学学生使用,也可兼顾社会实际生活参考。乡土地理图册的作用在于使学生在课本文字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地图中诸要素较形象的直观再现,建立起学生对本乡本土地理环境、乡土人情知识的较系统完整的了解与认识,热爱家乡、改造家乡,最终起到促进本地区社会及经济建设发展的作用。因此,图册在配合课本内容和适应读者对象特点的同时,还要注重本身的使用价值,即,要注重图册的知识性、趣味性,并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