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GIS作为一种先进技术,以其强大的制图和空间分析功能,在地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成矿预测理论为基础,用GIS空间分析进行成矿预测并分为三步加以阐述:数据的采集与建库、GIS成矿预测空间模型的建立、预测靶区的圈定,重点介绍了建立成矿预测空间模型中的地质异常与找矿有利度分析.对西天山北部金、铜矿点进行了空间分析,探讨了在GIS平台上开展区域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宋渊  张恩博  任达 《云南地质》2022,(3):382-388
区域地质灾害点在孕灾背景条件下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GIS空间数据分析的方法研究灾害点空间数据的内在规律,可以准确、直观的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本文以兴山县滑坡地质灾害数据为基础,通过GIS软件,采用趋势面分析法、最近邻分析法、核密度分析法三种方法,分别对兴山县滑坡灾害的数量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模式、空间密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IS空间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可以为地质灾害分析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3.
GIS空间分析在区域地质多源信息综合分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GIS空间分析的特征及应用于区域地质找矿的两种方法,即统计分析和叠加分析.参与多源信息成矿预测的信息图层,以东天山地区为例,选取找矿有利岩性、遥感断裂影响带(Buffer区)、地球化学异常、地质异常及已知矿(点)床的分布等6种控矿因素作为多源成矿预测的空间信息数据源.在此基础上,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多源信息的综合分析,预测出3级成矿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4.
掌握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这里集成遥感与GIS技术,基于地形、气象水文、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四个子系统构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概念框架;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综合评价法得出雅安市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结果,并通过散点图对各子系统脆弱性与综合脆弱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特点表现为自西向东逐渐减小,其中中-重度脆弱区约占26. 29%;(2)地形、社会经济和气象水文子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布规律与综合脆弱性趋于一致,但土地资源子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布与综合脆弱性相反;(3)通过散点图相关性分析得知四个子系统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模式和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空间分析进行多源信息成矿预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GIS空间分析在区域地质多源信息综合分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在本文中介绍了GIS空间的分析特征及应用于区域地质找矿的两种方法,即统计分析和叠加分析。结合兰坪盆地的区域地质特征,作者选取了遥感线性体密度异常、频度异常、遥感环形影像异常、地球化学异常、地球物理异常、地质异常及已知矿(点)床的分布等七种控矿因素作为多源成矿预测的空间信息数据源。在此基础上,利用了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多源信息的综合分析,预测出三级成矿有利的区域。  相似文献   

6.
空间分析方法、应用模型与GIS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阐述了空间分析和应用模型的基本概念,进而从地理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入手,分析了空间分析、应用模型和GIS的关系,最后指出加强应用模型与GIS的结合以及增强GIS的基本空间分析功能是增强GIS整体功能的二个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滑坡空间分布与形态特征能够反映滑坡发育程度, 为区域内滑坡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本研究以志丹县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 基于GIS空间分析选取最邻近指数与核密度估计分析志丹县滑坡空间分布规律, 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滑坡形态特征. 结果表明, 志丹县滑坡最邻近指数约为0.177, 在空间上呈聚集型分布; 核密度估计最大值出现在周河两岸的斜坡地带且呈带状分布, 具有多个高密度聚集区域; 滑坡面密度与点密度的计算结果分别为0.26%和0.19个/km2; 滑坡坡度多集中于70°以上, 坡向多集中于南和南东方向, 坡高则集中于40 m以下的斜坡. 通过聚类分析将研究区滑坡划分为不同类别的角度特征、高度特征、地质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知识爆炸,要从海量空间数据中发现隐含的、有价值的潜在知识,必须采用新的手段和方法。对空间数据挖掘与GIS集成,提出了3种可行的集成模式:数据能讯模式、耦合模式和嵌入模式。  相似文献   

9.
李磊 《地质与勘探》2002,38(Z1):49-52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各行业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通过岩石物性数据库的建立,结合目前较为先进的GIS可视化技术,用Visual Basic语言作为集成开发工具,对江西省的岩石物性数据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岩石物性数据库中的各参数进行了空间统计及分析,得到了适用于物性研究的易于管理的高效数据库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
徐世武  刘秀珍 《地球科学》2010,35(3):338-344
为了突破面向业务系统及面向问题的建模技术,提高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应用系统适应需求不断变化及复用的能力,采用工作流技术结合形式语言实现应用模型精确定量数学化的有效转换,利用重载方式对空间算子的抽象与扩展来简化异构大型分析建模与应用系统构建中逻辑模型过于繁琐复杂的技术,实现空间分析建模的可视化、精确化和简单化.在此基础上,结合可视化界面搭建、功能仓库和空间资源管理,实现支持跨GIS平台的应用系统快速构建集成环境,为多领域应用系统的集成及功能复用提供手段,降低GIS应用系统的开发难度,为GIS应用不断深入和全面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地理信息系统在滑坡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对地理信息系统 ( GIS)技术在滑坡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作了分析 ,并介绍了笔者在该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 ,认为只有在数据获取、GIS与滑坡专业模型的集成、GIS与遥感的集成等方面有较大的突破之后 ,才能充分发挥 GIS在滑坡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处理空间数据的软件系统,其基本模块包括空间数据的组织、查询、可视化及空间关系分析与决策支持,主要功能为空间数据的获取、管理、分析及可视化表达。作为地理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系统在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的广泛应用为油气勘探开发研究中的古构造重建、储层研究、油气运移路径分析及资源评价等提供了新的信息处理辅助手段和工具。本文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详细介绍了它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的历史和现状,并结合当前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的实际,探讨了其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应用的前景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紧凑度的综合测度及其空间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竟虎  文岩 《冰川冻土》2013,35(1):233-239
从经济紧凑度、 土地利用紧凑度、 人口紧凑度和基础设施紧凑度等方面, 构建城市紧凑度的综合测度模型.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 对2009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紧凑度及其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综合测度. 结果表明: 紧凑度大致以"塔河-凭祥"一线为界, 以东区域的城市紧凑度水平较高, 以西的地区城市紧凑度水平低. 紧凑度Moran's I高值区连片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两个区域, 中心城市紧凑度的带动性和辐射性较强. 紧凑度呈现明显的热点-次热点-次冷点-冷点自东向西带状分布的格局. 经济发展、 土地利用结构和人口密度是目前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紧凑度的重要决定因素, 城市土地利用因子表现相对较均衡, 而经济发展和人口密度两个主因子则表现出较强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4.
空间数据:性质、影响和分析方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学进步日新月异,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类活动所涉及的信息80%以上属空间信息,可由地理坐标确定其空间区位,美国已将发展空间信息科学视为提升其国家竞争力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2000年美国国家地理信息与分析中心(Nat ionalCenterforGeo graphicInformat ionandAnalysis,NCGIA)在其跨世纪的研究规划中提出了发展地理信息科学的Varenius计划。Varenius计划要求研究空间信息的不确定性理论,并开发处理这种不确定性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鉴于空间数据的两维多方向性,空间数据所包含的误差远比单一方向性的时间序列数据来得复杂。最近发展起来的空间统计学和空间计量经济学不仅解决了标准统计方法在处理空间数据时的失误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测量这种空间联系及其性质、并在建模时明确地引入空间联系变量以估算与检验其贡献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基于美国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动态,重点阐释空间统计学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包括空间数据的性质、空间信息的误差理论、空间数据分析的类型和内容。  相似文献   

15.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MAPGIS)进行名优作物种植适宜区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赣南全区的名优作物(烟草、茶叶)种植适宜区进行规划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作者在文中具体介绍了MAPGIS的应用过程,包括基础信息的预处理、空间数据模型的建立、数据检索、空间分析及获取的最终成果等。  相似文献   

16.
徐画  陈建平 《江苏地质》2020,44(4):415-421
为揭示大连城市用地扩张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DSMP/OL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1998—2013年大连地域边界,并得到各地区的灯光阈值及地域边界分区统计面积。通过计算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城市用地增长景观格局指数,研究该市16年来的城市用地扩张方向、强度和空间景观格局变化,以揭示大连20年来城市用地扩张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城市用地扩张主要集中在沙河口区、中山区和西岗区,并以其为中心向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区等区域扩张。城市用地空间格局总体基本稳定,受地理条件、空间距离、经济发展和政策指引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用地扩张在不同方向上差异化显著。研究成果可作为大连城市规划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GIS的强大空间数据架构功能,将各类水文物探数据与空间数据相关联,建立了基于GIS技术的综合水文物探系统。水文物探数据量大,而且复杂多变,本系统利用新兴的GIS技术和数据库功能对水文物探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高效地管理空间与属性数据,实现了图形编辑、空间分析、数据的查询与统计、专题图绘制、以及数值模拟等功能。利用本系统可对图形进行空间处理分析,对各类数据进行各种查询,实现图形和数据的互动,并对所获得的数据制作各种专题图,并且通过数值模拟具体、直观的再现观测实体的空间位置与相应的属性,为综合预测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空间数据挖掘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已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文章在介绍已有空间数据挖掘系统的基础上,简述了空间数据挖掘与空间数据仓库、空间数据挖掘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关系,阐述了空间数据挖掘的智能分析及其应用,探讨了目前空间数据挖掘系统开发及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