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无论是杭州的E都市还是广州的都市圈.他们都在努力搭建一个“伟大的平台“.把现在分散的吃喝住行用等网站功能聚合.一次性打包解决。他们要做的也只是三件事情:搭好平台,铺好网络,批发内容。 相似文献
3.
尽管截至目前地图产业一直被指责“不温不火”,然而近期的一些新动向让人们对地图服务又萌生了更多期许。日前,Google正式发布了地图搜索服务的最新功能——允许用户观看街道和建筑物的完全景象。通过此项新功能,用户可以看到美国多个地区的360度全息街道和建筑图像,其中包括圣·佛朗西斯科、纽约、拉斯维加斯、丹佛以及迈阿密等。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微软也发布了自己地图服务的3D版本。 相似文献
4.
基于Google SketchUp的校园三维地图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oogle SketchUp三维建模软件,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东园校区为例详细介绍了三维可视化的制作过程,包括导入SketchUp中1∶500校园地形图、三维模型的建立、模型的贴图、校园道路绿地的制作以及校园三维动画的制作和配音,体现了Google SketchUp在校园景观制作方面的强大功能和特点。建立虚拟校园用到的主要数据有1∶500的地形图、地物的纹理图片。 相似文献
5.
6.
7.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网络地图发布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详细描述了各种网络地图发布系统的构建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Google Earth的地形图制作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一种简单新型地形图制作技术.该技术通过在Goosle Earth中建立多边形,并巧妙地将多边形转化为等高面,记录等高线来实现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并对利用此技术制作地形图的质最进行讨论.该技术在保证一定制图精度的前提下,不但能轻松掌握,而且能缩短制图时间、降低制图成本,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传统的二维信息已不能满足需要,计算机的发展使显示和描述物体的三维几何特征和属性特征成为可能,研究三维环境下地图信息的表达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分析了三维地图研究现状,阐述了地图三维可视化研究的意义,提出了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11.
GoogleMapAPI在网络地图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GoogleMapAPI,利用了JavaScript语法和数据库理论,开发了校园电子地图,介绍了设计思路、基本功能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创建校园三维景观模型对信息化校园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内蒙古科技大学三维景观模型制作的需求与实际情况,制定了在现有仪器限制、数据获取困难以及人力缺乏条件下,快速、高效地制作校园三维景观模型的方案。在创建模型的过程中综合使用了两种建模技术,多种纹理映射方式,得到一种高效的、快速建立三维景观模型的方法。并根据建立的三维模型创建了三维漫游动画,并在Google Earth中获取多种属性信息。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研究了GoogleMapAPI,利用了JavaScript语法和数据库理论,开发了校园电子地图,介绍了设计思路、基本功能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三维景观旅游地图是当今旅游地图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此类地图的编制方法是在运用传统地图语言表现地图基本地理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大比例尺的地形数据、遥感影像,通过矢量建模、标量合成叠加等技术,着力表现真实立体的地貌、建筑物和景观实景,让使用者有一目了然、身临其境的感受。三维景观旅游地图的成品既有实用性又有美观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基于Silverlight的网络地图发布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Silverlight的RIA网络地图发布实现机制,设计了基于Silverlight的RIA网络地图发布的地图数据组织模型,开发了基于Silverlight的RIA影像地图发布系统,实现了RIA技术与GIS开发的融合.结果表明:基于Silverlight的网络地图发布具有桌面GIS软件速度快、交互性强、界面功能强大等优点,又具有Web应用程序易于部署的特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网络地图缓存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地图服务应用的延伸及并发访问数不断增加,网络地图服务平台的性能需求越来越高。地图缓存技术有效地减轻了服务器计算负载和网络传输负担,极大地改进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交互效率,提升了网络地图服务应用水平,改善了客户端用户体验,是网络地图服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其仍存在地图缓存制作时间长、占用空间大以及瓦片数据更新困难等技术难点。本文通过对目前主流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与归纳,重点分析了地图缓存技术各个环节的研究内容和现状以及分布式环境下的地图缓存技术研究进展,挖掘出了地图缓存技术在静态缓存瓦片数据更新、静动相结合的缓存策略切换、按需切图响应效率优化、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组织模型同步、混合模式存储设计、大范围瓦片数据更新以及分布式环境下的地图瓦片数据弹性存储等方面可进一步提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环节,期望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