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内外贝类学界都认为贝壳角质层仅由贝壳素构成.棱柱层由方解石构成.珍珠层通常为霰石构成.日本的小林新二郎提出棱柱珍珠是方解石结构,国内外许多论文对此都没有提出异议.本研究采用X-射线对贝壳和棱柱珍珠衍射结果证明:(1)贝壳珍珠层全是是霰石结构,只有牡蛎(Ostrea rivularis)壳例外,符合以上理论;(2)棱柱层几乎全是霰石结构,只有牡蛎壳和紫色裂江珧(Pinna atropurpurea)壳的棱柱层是方解石结构,基本否定了以上理论;(3)角质层由有机物—贝壳素和方解石或霰石组成的,有些还含二氧化硅等杂质,这不完全相符上面理论;(4)棱柱珍珠完全是霰石结构,证明小林新二郎的结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几丁质是贝类贝壳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贝壳形成和生物矿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厚壳贻贝的贝壳和外套膜边缘三层褶皱进行形态和组织学观察,发现贻贝角质层壳膜是从外褶皱和中褶皱之间的壳膜沟中分泌,而外套膜三层褶皱间组织形态、细胞类型都存在较大差异。此外,本研究还从厚壳贻贝的角质层和贝壳层中提取并鉴定到β-几丁质成分,并构建了外套膜内褶皱(IF)、中褶皱(MF)、外褶皱(OF)的转录组文库,筛查出几丁质合成、降解、结合相关功能的三类几丁质相关基因,对其结构域和表达模式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几丁质合成酶基因以及β氨基己糖苷酶、二-N-乙酰壳二糖酶等几丁质酶基因主要在内、中褶皱表达,而壳三糖苷酶类的几丁质酶基因和几丁质结合蛋白基因则主要在外褶皱表达。在三褶皱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中,进一步发现内、中褶皱主要参与几丁质的生物合成,而外褶皱则主要参与调控几丁质结合、代谢、角质层色素沉着等过程。本研究揭示了外套膜三褶皱在几丁质合成、代谢、结合等功能方面的差异,其中外褶皱可能在厚壳贻贝的贝壳角质层的形成和色素沉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有助于了解贻贝贝壳中的几丁质成分以及几丁质相关基因,为软体动物贝...  相似文献   

3.
我国主要育珠贝(蚌)贝壳珍珠层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我国海水马氏珍珠贝Pinctada martensi(Dunker),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Jameson)、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Roeding)和淡水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Lea)贝壳珍珠层内层面的形貌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贝壳珍珠层均呈砖墙式结构,珍珠层中文五笔型小板片呈不规则多边形至六边形,直径为1.3-4.5μm,厚度0.35-0.85μm,同一种类贝壳中文石小板片的形状及粒径均匀一致,反映了生物矿物化的特殊性。珍珠层沿壳内层面与棱柱层过滤带中均存在初始生长的文石小晶体结构排列较混乱的现象,与成熟珍珠层中文石小板片的定向排列结构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
牡蛎是重要的养殖贝类,营固着生活,能聚集形成牡蛎礁,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成体长牡蛎为研究对象,将牡蛎从附着基上剥离下来,去掉其左壳腹缘端的表面鳞片并打磨平整,露出棱柱层,将其紧密粘合于水泥砖、橡胶片、磨砂玻璃三种固着基表面,背缘端用水泥固定,观察并记录牡蛎贝壳的修复及再固着情况。结果发现:左壳损伤后,在贝壳边缘会生长出新的透明壳膜,此时壳膜虽然会紧靠固着基表面生长,但却不能再次固着;将牡蛎从固着基上剥离下来,在三种固着基表面均未发现有“附着斑”形成。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左壳损伤后贝壳修复的分子机制以及不能再次固着的原因,对长牡蛎左壳损伤后的外套膜转录组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损伤后的第1 d、第5 d、第9 d、第13 d、第17 d和第21 d,左侧外套膜中差异上调表达的基因显著富集在TGF-β等信号通路,而下调表达的基因显著富集在对温度以及对非生物刺激反应相关通路。通过基因表达数据,还发现壳损伤后Cgfmp、CgTyr、EGF-P1等与黏附相关的基因呈下调表达,这可能是导致成体长牡蛎无法再次固着的原因。长牡蛎贝壳损伤后再固着能力的研究,为贝类生物矿化、附着等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取和鉴定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贝壳与外套膜中的黑色物质,选取贝壳与外套膜颜色均为黑色的长牡蛎,将贝壳及外套膜进行粉碎、盐酸水解、水浴加热、乙醚抽脂,从3份贝壳中提取出3份黑色固体物质,从3份外套膜中提取出3份黑色固体物质,将提取的黑色固体溶解于0.01m L/L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在150—500 nm的范围内测定紫外吸收光谱,发现其最大吸收峰在210 nm左右,随着波长增加,其吸光值迅速大幅度下降,与公认的黑色素紫外吸收光谱特征一致,从而首次确定长牡蛎贝壳与外套膜中的黑色物质为黑色素。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企鹅珍珠贝贝壳内表面珍珠质层不同区域颜色差异形成的原因,选取9个生物矿化相关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技术对其在外套膜不同部位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贝壳珍珠质层不同区域的内表面及纵断面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表明:有8个矿化基因在企鹅珍珠贝外套膜远端膜区和中央膜区的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CaO、煅烧后的牡蛎壳、蛤蜊壳、扇贝壳和脉红螺壳为原料, 分别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和聚乙二醇(PEG)辅助微波加热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HA), 并从产物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形态学参数方面进行比较。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对各组产物进行了化学表征,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 Zeta电位仪测定样品表面的电势差。结果表明,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的HA尺寸在(104.10±1.95) nm至(207.90±3.75) nm范围内, 为近球形颗粒; 而PEG辅助微波加热法制备得到的HA尺寸在(61.17±3.11) nm与(182.70±1.05) nm范围内, 倾向于形成椭圆及棒状的颗粒, 稳定性更高, 且各组样品均表现出完全的亲水性。此外, 对比于CaO制备的HA, 以贝壳为原料制备的HA具有更好的纳米结构, 其中利用脉红螺壳制备的HA在粒径大小、稳定性以及亲水性等方面均具有优势, 并且具有更接近天然骨的钙磷比。因此脉红螺壳可以作为PEG辅助微波加热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的主要原料。  相似文献   

8.
闭壳肌的疤痕部位(AMS)是闭壳肌和壳的固定点。它是一个重要的有机-无机界面和应力分布面。尽管有一些近期的研究进展,我们对AMS组成和结构的了解仍然是有限的。这里,我们研究比较了三种双壳类动物:厚壳贻贝、栉孔扇贝、菲律宾蛤仔的AMS。结果表明这三种动物的AMS明显不同。厚壳贻贝和栉孔扇贝在AMS的壳结构珍珠片层上部有一柱状层,该层在厚壳贻贝中的结构更有规律。菲律宾蛤仔缺乏此柱状层。原子力显微镜结果显示在三种软体动物中AMS的结构比珍珠层结构更光滑。傅立叶变换红外分析结果显示珍珠层和AMS层组成成分略有不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分离结果显示在厚壳贻贝界面柱状层存在一种约70 kDa的蛋白。对这种蛋白的进一步分析显示其还有较高摩尔比的Asx(Asp+Asn),Glx(Glu+Gln)和Gly。AMS的特殊结构和组成对其稳定性、粘性以及在该应力分散部位的功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戊二醛、锇酸固定,环氧树脂包埋,醋酸双氧铀-柠檬酸铅制作切片,以透射电镜观察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壳孢子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壳孢子外包被一层薄的细胞壁,中央为一个由同心片层结构的类囊体膜构成的轴生星状色素体,色素体中有一个无淀粉鞘包被的蛋白核,类囊体膜上附有嗜锇性的质体小球.壳孢子细胞核位于色素体的一侧,呈不规则的长圆形,核仁偏于核的一侧.在胞质中分布有线粒体、红藻淀粉、液泡等细胞器.与放散前的成熟壳孢子囊枝细胞超微结构比较,成熟壳孢子超微结构的变化主要有细胞壁变薄,色素体结构松散甚至退化,蛋白核分裂,液泡数量增多而红藻淀粉数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反映了成熟壳孢子基本细胞特征,同时反映了在壳孢子生长发育过程中温度下降、光照时间缩短和光照强度减弱等环境因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南海北部地球物理特征及地壳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南海地壳结构,中国和日本合作在南海北部首次进行了以炸药为震源的综合地球物理调查。经初步分析其地壳结构主要特征为:南海北部地壳分为沉积层、上地壳层、中地壳层及下地壳层。大陆架及上陆坡地壳厚度大、稳定。下陆坡地壳厚度除中地壳外,其他壳层厚度减薄且不稳定。深海盆地壳分3层,厚度虽薄但相对稳定,其底部缺失7.3km·s-1的高速层。测区内地壳总厚度:陆壳26—30km,过渡壳13—22km,洋壳为8km。  相似文献   

11.
长牡蛎四倍体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琪  吴建绍  曾志南  方琦 《台湾海峡》2001,20(4):528-532,T005
本文采用长牡蛎三倍体卵子与二倍体精子授精,用0.5mg/dm3CB处理受精卵抑制第一极体排放诱导出四倍体.处理组在担轮幼虫期检测染色体,4个处理组的四倍体分别为13.95%、12.19%、0%和40.00%.处理组3染色体数在24、25条.其中处理组1、3、4获得稚贝(1~3mm),存活率分别为0.49×10-5、212×10-5和23×10-5.处理组1获得稚贝108粒,处理组3获得附着稚贝7万粒,处理组4获得附着稚贝7000粒.文中还就三倍体雌贝怀卵量及四倍体诱导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应用海洋围隔实验技术探索围隔生态系中环境因子对长牡蛎的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牡蛎养殖密度与牡蛎体重增长呈负相关;养殖水体的N、P平均浓度分别达到26.4和2.5μmol/dm^3的水平时牡蛎生物较佳;服物浓度过高会导致牡蛎死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解剖法采集太平洋牡蛎精液 ,用自然海水做基础溶液 ,配制不同浓度的 DMSO(二甲亚砜 )作为超低温保护剂 ,在液氮 (L N2 )面上不同高度进行预处理 ,投入 LN2 内保存 ,升温解冻后 ,检测精子成活率。结果表明 ,DMSO处理浓度、预处理温度及时间和升温方式对超低温保存成活率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 ,用 10 % DMSO在 LN2 面上 17cm预处理 6 min,采用 16~ 17℃流水不完全解冻 ,效果最好 ,超低温保存精子成活率可达 70 %。与新鲜精子相比 ,在 L N2 内保存一天的精子 ,授精能力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长牡蛎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以长牡蛎为酶源提取材料,用正丁醇抽提,硫酸铵分级分离,DEAE-52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得到一定纯度的碱性磷酸酶,提纯倍数为61.96,比活力达1.326U/mg.该酶的最适pH值9.6,最适温度38℃,初速度6.8μmol/(dm~3·min),米氏常数Km值为1.30mmol/dm~3.实验结果表明,Mg~(2+)对该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Zn~(2+)、Cu~(2+)、Hg~(2+)对该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实验运用淀粉凝胶电泳的方法检测了1龄养殖太平洋牡蛎Crasostreagigas5个基因座位上的基因型和杂合度。根据孟德尔自由分离规律,从子代的基因型推断出亲代可能的基因。杂合度的分析表明,人工培育的1龄太平洋牡蛎在Aat2、Ah1、Ah2、Idh1和Lap5个多态位点上的杂合度符合H-W平衡规律,未发现明显的杂合子缺失现象。  相似文献   

17.
Oysters Crassostrea rhizophorae and Crassostrea gigas were kept for fourteen days at four sites in S?o José, SC, Brazil, chosen according to a sewage discharge contamination gradient. Enzymatic activities of CAT, GST, G6PDH and GR were evaluated in gills and digestive glands. Higher CAT activity was observed in tissues of C. rhizophorae in response to sewage contamination possibly indicating peroxisome proliferation induction. C. gigas showed elevated G6PDH activity in digestive gland, and GR in gills, after domestic sewage exposure. In conclusion, C. rhizophorae and C. gigas showed different biochemical responses after in situ exposure to domestic sewage. However, C. rhizophorae showed mor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CAT suggesting that this organism could be a better monitor to this kind of effluent.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太平洋牡蛎多倍体产生的途径、诱导方法、诱导结果、诱导机制、倍性鉴别方法、繁殖、生长、生理指标、抗逆性和口味等。提出。6-DMAP诱导牡蛎三倍体的技术前景广阔;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的方法是产生三倍体的最好途径;四倍体是生物方法产生三倍体的中间材料,可以存活,应加大力度地研究和开发;三倍体的性腺能够发育,并可产生具有繁殖力的配子;在良好的环境里,四倍体的生长和抗逆性较二倍体优势;在繁殖季节,三倍体的生化组成等指标比二倍体高,口味较好。  相似文献   

19.
长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生殖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曾志南  林琪  吴建绍  陈朴贤  陈木 《台湾海峡》1999,18(3):332-336,T003
对长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生殖腺涂片检查结果表明,三倍体生殖腺发育较二倍体差,三倍体成熟卵母细胞和细胞核的体积分别是二倍体的1.64和1.44倍。组织切片检查结果,二倍体生殖腺发育正常,三倍体生殖腺发育受阻,大部分停留在增殖期的休止期,一部分虽发育至生长期和成熟期,但与同一发育期一二倍体比较,生殖腺发育差。三倍体雌性生殖腺发育较雌性好,三倍体雌雄性比为2.62:1,在所取的样品中到3个雌雄同体个体。  相似文献   

20.
长牡蛎三倍体的诱导和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采用高温结合咖啡因、CB、6 DMAP等方法诱导长牡蛎三倍体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 :CB、6 DMAP的三倍体诱导率高 ,分别达 85 .39%和81 .2 6 % ,适用于大规模生产。高温结合咖啡因处理三倍体诱导率低 ,且存活率也很低。采用CB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排放诱导培育出三倍体种苗 7.2× 1 0 7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