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GIS的巢湖流域考古信息系统研究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巢湖流域的考古地理信息系统",为考古发掘、研究以及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种数字化的手段与方法。建立了考古信息系统的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并详细地介绍了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空间查询与检索、空间模拟与分析、知识获取与空间决策支持等主要功能及其研究与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选择伊洛河流域中部洛宁县为研究区域 ,运用RS和GIS技术 ,分别提取研究区 1 987和 1 999年以地貌类型为单元的土地利用数据绘制罗伦兹曲线。结果表明 :1 987~ 1 999年 ,各地类在各类地貌单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的整体状况未发生变化 ,其分布的集中程度依次为建设用地 >水域 >林地 >耕地 >未利用土地 ;但集中和分散程度发生明显变化 ,其中林地分布趋于集中 ,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趋于分散 ,而建设用地基本没有变化 ,其原因主要是该时段川涧区林地大幅度增加 ,而其它地貌单元林地面积大量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3.
针对四川省的城镇化进程与城市空间格局,采用了分形理论法,对四川省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四川省城镇体系总体特征,可对四川省今后的区域规划提供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栗斌  刘纪平  石丽红 《测绘科学》2006,31(6):118-120,115
通过建立灾害管理系统来预防和处理灾害事件已成为一个有效的手段,并在实际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在基于G IS和RS的技术环境下,针对灾害管理系统进行实践,提出了一些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RS和GIS的农业土地利用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馨  吴健平  石纯 《现代测绘》2004,27(3):12-14
农业已被确认为地表和地下水最主要的非点源污染源,而土地利用方式又是影响非点源污染的关键性因素。大规模的土地利用与开发、化肥与农药用量的增加、规模养殖业的发展、生活垃圾的增加等,这些非点污染源严重威胁水体质量,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为了更好地预测和控制、管理非点源污染,必须研究其负荷定量化问题。本文从以上几方面入手,讨论了非点源污染与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关系,利用组件GIS技术,以网格为评价单元,实现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定量计算及可视化分析。文章最后以上海市松江区作为研究区域,对该区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0.5m Geoeye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选取了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分离度和破碎度等指标对重庆市都市建成区绿地系统景观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绿地系统建设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甘孜州炉霍县为例,采用2007年LandsatTM影像为数据源,通过对不同分类方法所得的分类结果进行比较,最终选用分区监督分类与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对地物进行解译和分类提取。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自动分类结果进行人工修整、完善,并计算、统计各类用地的面积,绘制相应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和RS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确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土地所有权是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针对传统的调查方法周期长、精度低且费用较高等缺点,设计了农村土地产权确权的准确快速方法。阐述了GIS,RS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在土地确权调查中的应用,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为例介绍了具体技术手段。RS和GIS集成技术在土地确权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土地产权确权效率,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不同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方法获取城镇信息,从而揭示城镇动态变化是监测城镇扩张的有效方法之一。介绍RS和GIS技术在城镇扩张中应用的优越性,分析近年来国内外RS和GIS技术在城镇扩张中应用的进展情况,并对应用遥感影像提取城镇信息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最后对未来城镇扩张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选择伊洛河流域中部洛宁县为研究区域,运用RS和GIS技术,分别提取研究区1987和1999年以地貌类型为单元的土地利用数据绘制罗伦兹曲线.结果表明:1987~1999年,各地类在各类地貌单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的整体状况未发生变化,其分布的集中程度依次为建设用地>水域>林地>耕地>未利用土地;但集中和分散程度发生明显变化,其中林地分布趋于集中,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趋于分散,而建设用地基本没有变化,其原因主要是该时段川涧区林地大幅度增加,而其它地貌单元林地面积大量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11.
基于RS和GIS的城市绿地评估系统的一种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RS和GIS的结合出发,在对城市绿地评估系统的总体框架阐述的基础之上,对数据源的选取和预处理、城市绿地评估数据库的建立、景观格局分析和生态效益评价实现的流程和关键技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基于RS与GIS的广州市城市绿地景观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andsat卫星TM图像为数据源,对广州市区绿地景观进行专题研究.在分析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技术流程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对广州市绿地进行系统分类,提取出所需信息,并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对广州市区绿地的空间格局、功能演变进行定量分析,提出广州市区绿地系统未来规划建设的一点意见.通过本研究旨在为RS、GIS和景观生态学领域的结合提供一定的参考,并对生态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合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厦门市1988年、2000年TM遥感影像为基础,试验了多种两个时相影像的复合变换方案,生成厦门城市拓展图;既而,引入分维度、圆度,构造了接边指数等,从格局与数量两个角度定量分析了厦门城市拓展的图斑特征;同时,在厦门市城市拓展图基础上,结合福建省土地局历年的土地利用类型调查数据、厦门市自然社会经济概况材料和厦门新城市规划情况等加以叠加复合分析,对厦门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全方位、多要素、多视角考察。  相似文献   

14.
依据杜蒙县1990和2007年TM影像、土地利用变更统计数据,在土地利用结构数量、动态度指数及土地利用结构信息墒上,分析了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杜蒙县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较均匀,各类用地结构结构有一定差异.最后根据结果分析了杜蒙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土地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GIS技术和RS技术在环境质量评估中的应用,主要包括RS环境评估信息的获取和环境质量评估GIS系统的组成,并指出了基于GIS和RS的环境质量评估系统的优越性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基于RS和GIS的北海市城市空间扩展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判别城市扩展规律、剖析演化过程,对于预测城市未来演化趋势、制定合理的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1990年、2000年、2008年和2012年4个具有代表性年份的卫星影像为依据,应用RS和GIS手段提取了北海市城市实体边界,分析了该市扩展空间特征、面积、方向和速度。研究结果表明:22年间北海市城市实体加速扩展,但其建成率基本不变,这种变化反映了城市规划、宏观调控、海岸带利用政策以及交通对城市扩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曲阜市为研究区,利用2005年TM遥感影像,经过校正、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得到该研究区空间景观结构矢量图,提取居民点斑块,然后利用景观生态学数量方法分析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景观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农村居民点规模较小,分布零散,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平均面积为15.67 hm2,山区居民点平均面积为7.94hm2.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有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维持。基于RS和GIS软件平台,对吉林地区近10年来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解译,计算10年内土地利用的动态度和转移矩阵,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转移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居民地和旱田面积呈增加趋势,水体和林地面积趋于稳定,水田面积大幅度减少;居民地增加最显著的位置集中在吉林市及其周围地区,而旱田和林地变化主要集中在离居民地较近的山坡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