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引言化探异常是找矿中的一个重要信息,异常的评价则是找矿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提取的过程。大量的化探异常究竟是矿致异常,还是非矿异常,其界线并不是十分分明的。它并非是“非此即彼”的普通信息,而是“亦此亦彼”的模糊信息。因此,笔者把模糊信息论引入到化探异常评价中来,用它对异常、铁帽、岩体等进行含矿性评价,均得到了予想的效果。但应指出,通过几个实例的验证,虽然此方法与实际情况拟合程度较高,但它还并不十分成熟,尚有待于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探讨、完善。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K——均值聚类法又ISODATA聚类法,是一种对地质样品进行分类的有效方法,在使用过程中,该方法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地质样品的分类,类与类之间一般存在着模糊界限,因此,有时会发生“错分”和“错判”现象,对于这些模糊现象如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描述还不如用模糊数学语言描述更为自然,更为符合实际。在六十年代的后半期,自从美国的控制论专家Za Deh(查德)提出了模糊集合概念形成模糊数学以来,Za Deh、Bellman等人曾提出将模糊集合理论应用到聚类问题上的一些设想,以后Ruspini灵活地将模糊集合理论与数理统计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Ruspini聚类方法”,这是模糊聚类的最早  相似文献   

3.
“区域异常集中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己宽 《地质通报》2011,30(11):1802-1808
为了解释普遍存在的成矿规模与区域化探异常面积大小不成比例的问题,提出了“区域异常集中度”的概念,给出了概念的定义、相关要素和计算方法.探讨了区域异常集中度的主要特点,数值大小、计算尺度与成矿规模的关系,适用条件等.认为区域异常集中度反映了成矿物质的集中程度,应用它找大矿是在区域成矿要素范围内众多异常中“同中求异”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科学家李德毅提出的隶属云概念是对模糊隶属度的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由云模型、云变换、云推理等组成的“云计算”理论与方法体系,其在地学界的应用尚未开展起来。模糊隶属云现象在资源环境领域普遍存在,例如环境污染等级的模糊评判、综合物化探异常含矿性的模糊识别、矿山安全评价、描述性地学数据的定量化处理、地学数据仓库的知识挖掘、地理信息系统中属性数据的不确定性处理、矿产资源评价预测等,迫切要求形成一系列数学假设和处理方法均符合多重模糊属性的处理方法。云计算理论与方法满足了这种客观需要,在地学信息处理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成矿系统及综合地质异常   总被引:40,自引:9,他引:31  
翟裕生  邓军 《现代地质》1999,13(1):99-104
矿床综合异常是成矿预测的重要标志。在概述成矿系统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地质异常与成矿系统的关系,提出矿源场异常、矿液通道异常、矿石圈闭异常(储矿场异常)等概念,建立了成矿系统与综合异常的相关性模型框架。提出了矿床综合异常的研究方法,并依据对胶东金矿和赣西北铜矿地质异常的实际研究,提出对找寻热液金属矿床有重要意义的4种异常带:①异常浓集带;②异常急变带;③异常复合带;④异常叠加带。并强调指出,对控矿地质因素和矿化类型的详细研究是评价异常和成矿预测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分散流普查对找有色金属矿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如能在普查阶段快速判别矿与非矿异常,对缩短找矿周期将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对200多个分散流异常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异常判别结果:13个由铜(铅锌)金银矿引起;9个由铜(铅锌)银矿所致;7个为铜(铅锌)矿异常;21个异常与金矿有关;6个异常由金银矿引起;与银矿有关的异常1个.  相似文献   

7.
陈永清  夏庆霖 《地球科学》1999,24(5):459-463
地质异常单元圈定资源潜在地段是以地质异常矿体定位理论为前提,应用诞一量标度“致矿地质异常单元”。首先分析了铜石金矿田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的综合信息特征,详细研究了“致矿地质异常”的组分分析带趋;  相似文献   

8.
通过检查航电异常方法找金矿,目前是个重要的找矿方法之一。能否找到矿是个随机事件(亦是综合事件)并非必然事件。这个综合事件是与工作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航电异常反映的断裂构造的含矿性、测线布设的网度和位置等诸局部事件有关。归纳起来有两类性质的因素:一个是成矿地质条件,这是客观上的因素;另一个是  相似文献   

9.
刘鹏飞  刘天佑  杨宇山  张恒磊  刘双 《地球科学》2015,40(12):2091-2102
为解决Tilt梯度存在的"解析奇点"这一问题, 介绍了Tilt梯度位场边界识别方法, 并提出了改进算法.理论分析与模型计算表明, 改进的Tilt梯度方法继承了垂向一次导数与传统Tilt梯度以零值线识别边界的性质, 相对其他的导数类方法(如水平总梯度模等)能够更好地识别深部弱异常; 此外, 改进的Tilt梯度方法物理意义明确, 从理论上避免了方法的畸变性.对韦岗矿区磁异常分析表明, 除工区南侧由东向西分布的A、B、C 3个主体异常外, 尤其是工区5号线以北的弱异常D得到显著增强.结合钻孔资料以及磁异常反演结果, 认为弱异常D可能是由深部隐伏矿体的影响产生, 结合二度半人机交互反演推测矿体埋藏深度在1 000~1 200 m.6号线上的DH6-6见矿钻孔位于异常D的东侧, 该钻孔钻遇的薄层铁矿体位置与弱异常D的范围相吻合; 另外DH6-7未见矿钻孔位于该弱异常范围以外, 若向西在5号线以北布置钻孔, 则有见矿可能.   相似文献   

10.
严己宽 《中国区域地质》2011,(11):1802-1808
为了解释普遍存在的成矿规模与区域化探异常面积大小不成比例的问题,提出了"区域异常集中度"的概念,给出了概念的定义、相关要素和计算方法。探讨了区域异常集中度的主要特点,数值大小、计算尺度与成矿规模的关系,适用条件等。认为区域异常集中度反映了成矿物质的集中程度,应用它找大矿是在区域成矿要素范围内众多异常中"同中求异"的过程。初步提出了区域成矿要素集中度的概念,并讨论了它与区域异常集中度的关系。区域异常集中度的提出为区域化探异常解释评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地质地球化学指标和视角,将成矿相关元素异常与区域成矿要素联系起来的综合方法对于深化异常与成矿关系的认识有重要意义,对于寻找大中型矿床或矿田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壤中汞气测量在小营盘金矿区外围寻找含金石英脉效果明显。矿脉上异常宽,汞浓度高,衬度大;矿化石英脉汞浓度低,衬度小;围岩汞背景低而平稳,异常清晰易于辨认。矿与非矿异常特征差异明显,具有直接找矿指示作用。可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矿异常”下限。基岩裸露区、黄土崖边、陡坎等处汞气泄露,方法有效性变差,测线应尽量避开,实地布置。汞气测量干扰因素众多,规范施工是该方法效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地下矿山工程围岩稳定性模糊动态聚类分区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针对梅山铁矿二期工程开拓设计的需要, 本文介绍了梅山地下矿山工程围岩稳定性模糊动态聚类分区的研究方法及其部分结果。该研究首先涉及分区资料的获取, 整理与分析;其次是分区因素的选取与指标确定;最后是模糊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在工程围岩分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综合致矿地质异常信息提取与集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永清  赵鹏大 《地球科学》2009,34(2):325-335
矿床及其周围局部和区域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以及遥感地质等勘查信息构成认识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评价的基础.矿产资源综合定量评价首先涉及到以建立地质成矿概念模型为基础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以及遥感地质等单学科异常信息的提取与集成, 然后是对多学科异常信息的综合提取与集成, 最后应用综合致矿信息定量圈定找矿靶区, 评价资源潜力.阐述了综合地质异常数字找矿过程中综合致矿地质异常信息提取、信息关联、信息转换和信息集成的基本概念.强调实现“由地质异常体特征到空间地质异常信息模型, 再根据空间异常信息模型推断地质异常体特征”这一信息双向转换的重要意义.结果表明: (1) 综合致矿地质异常概念模型是选择资源评价变量和建立综合地质异常数字找矿模型的基础; (2) 非线性方法技术是提取隐蔽矿化信息的有效手段; (3) 综合致矿地质异常概念模型与数字找矿数学模型的有机结合是实现数字找矿突破的关键; (4) 应用综合致矿异常信息模拟矿产资源潜力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逐渐提取与集成的过程, 亦是一个空间数据→空间信息→知识决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模糊子集论为指导,在迪戴的DCM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聚类-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实际上,它是一种新的模糊聚类的方法。该方法以DCM法的动态聚类部分做为原始数据变换的手段,而将迪戴的强模式概念推广为模糊模式,将强模式识别推广为模糊模式识别。此外,还提出了模糊模式间联系度的概念,从而解决了类间联系、类内典型个体、类间过渡个体、个体对各类的隶属程度以及内部有某种演化趋势的类别的划分等问题。文章还给出了该方法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概要。最后,通过一个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鄂东南地区斑岩型矿床是与中酸性浅成小侵入体有关。本文应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小岩体以地球化学参数所反映的信息,采用F—FFS聚类法,建立模糊聚类识别模型,从而使小岩体含矿性得到评判,快速选择靶区。这对矿产勘查工作,无疑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金刚石原生矿勘查模型的“三组合”标志,即重砂法异常标志是出现次钙高铬镁铝榴石及高铬铬尖晶石矿物等;地球物理标志是与刚性围岩相比具有磁异常、低阻、高极化异常、重力低与放射性强度异常等;地球化学标志是具有Cr、Ni、Nb、La、Ce、Th等特征元素的综合异常。  相似文献   

17.
利用云南尖山磷矿组合样的化学分析结果,对风化磷块岩与原生磷块岩化学组分的变化规律、数学特征进行研究;首次将风化磷块岩的风化指标划分为“直接法”、“间接法”两类,进而提出云南尖山矿区风化磷块岩的风化指标为CO_2法,2P_2O_5+A.I 法。通过图解与统计分布求得风化指标的临界值是:CO_2法,>5.5为原生矿,≤5.5为风化矿;2P_2O_5+A.I 法,<74为原生矿,≥74为风化矿。利用聚类分析法进行验证,吻合率达99.11%。  相似文献   

18.
岩溶矿床水文地质领域充满着模糊概念,如:相对隔水层,大溶洞、富水地段、补给边界等等;这些概念的区分标志都是不清晰的、模蝴的。如果人为地把这些模糊的事物精确化,以使其适合于用经典数学方法处理,结果将导致荒唐的结论,著名的连锁推理悖论就是一例。1965年美国自动控制专家L·A·Zabeh首次提出“Fuzzy集合”,用来处理事物的模糊性,使许多久已感觉到但又难以用经典数学描述的问  相似文献   

19.
季菱姒 《物探与化探》1992,16(6):473-474
笔者最近在刊物上看到一篇题为“应用地球化学三维延拓评价异常的深部含矿性”的文章。这是近年来我国在矿区化探中出现的“地球化学三维延拓”思路与方法应用的一个代表。据方法的提出者  相似文献   

20.
辽宁北二十家子铜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的朝阳-赤峰金矿成矿带,区内多个蚀变岩型铜金矿(化)点受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共圈定3类异常,其中Ⅰ类异常4处,Ⅱ类异常8处,Ⅲ类异常16处.在化探异常显示良好的区域进行了物探工作,其中物探高电阻率区域与化探Ⅰ类异常区重合,物探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共圈定3个异常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