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滇中地区缺水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立群 《水文》2004,24(2):40-44
近年来,滇中地区总需水量日益增加,而供水水源始终不能满足需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多角度分析了滇中地区的水资源紧缺及其缺水成因,根据该地区实际情况,研究了缺水问题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北西部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世荣 《新疆地质》2002,20(2):130-133
从水文地质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该地区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的地下水动力机制、水化学及放射性水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该地区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从而对该地区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的远景作出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3.
水岩作用对雅鲁藏布大拐弯北段滑坡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川藏公路南线八一至然乌段实地考察及对考察结果,已有资料的分析,本文运用统计学原理探讨了雅鲁藏布大拐弯北段地区滑坡与水岩作用的关系,并结合该地区发育的滑坡灾害具体分析了该地区水岩作用与滑坡的关系。经分析认为,该地区水岩作用条件复杂且利于发育各种典型的水岩作用,但地域性特殊的水岩作用形式更发育,并对雅鲁藏布地区滑坡灾害形成,诱发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松潘黄龙自然保护区地质灾害较为发育,是影响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也严重制约了该景区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对该地区的生态地质调查,较全面系统的收集了地质灾害的详细资料,查明了该地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对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进行了预测划分,圈定了地质灾害多发区,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治理措施和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从区域水地质及构造特征出发,分析了顶山地区乌伦古河组铀成矿水地质条件总结了该地区铀成矿模式,并对该地区铀成矿前景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6.
陕西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秦巴山区是陕西省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广,活动频繁,危害程度大,严重的制约着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分析了该地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总结了地质灾害成因机理,认为该地区地质灾害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该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苏锡常及上海地区建筑石料矿开发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锡常及上海地区已禁止或限制开山采石,使得该地区的建筑石料供求趋于紧张。为解决这一问题,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建筑石料资源,在对苏锡常及上海地区建筑石料开发利用现状和“十五”期间情况作初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地区“十五”期间建筑石料用量和开采规划。  相似文献   

8.
汪玉松  潘明年  乔学庆  张海 《地下水》2004,26(4):275-276,302
库车县南部地区位于天山南麓洪积扇扇缘及冲洪积平原地区,干旱少雨,淡水资源相当匮乏。本文在系统分析该地区地下水的形成机理,水质水量分布特征基础上,得出该地区淡水资源数量有限且在开采条件下水质易恶化的结论,并提出适量开采,控制降落漏斗降深及范围,加强保护的开发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9.
苏锡常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多年来,该地区由于超量开采深层地下水已经引起了严重的地质灾害。在当前严禁开采深层地下水的形势下,对该地区的浅层地下水资源进行科学评价,查明该地区浅层地下水的开发潜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GMS软件对常州市滆湖典型地块浅层地下水进行了精细的数值模拟,经模型识别和校正之后,对典型地块的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做出评价。本次对浅层地下水的数值模拟在苏锡常地区内尚属首次,模拟结果可为今后全区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微承压地下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辽西凌源地区义县组下部层位的U—Pb测年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辽西凌源地区义县组的下部层位为大王杖子层,通过对该层位及相关层位样品中锆石的LA—ICP—MS的U—Pb测年,获得大王杖子层的形成年代为125~122Ma。经过综合分析,得出以下初步结论:①辽西凌源地区与北票-义县地区的义县组底界是不等时的;凌源地区义县组下部层位在时代上相当于北票-义县地区的义县组尖山沟层(砖城子层);②凌源地区的张家口组与义县组之间有约5~6Ma的时间间隔。这不仅验证了凌源地区张家口组与义县组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的可靠性,也暗示该5~6Ma的间隔期为冀北-辽西地区中生代构造格架转换的关键时期;该时期也是我国东北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的鼎盛时期;同时在冀北-辽西地区,该间隔期之后发生了热河动物群的大爆发,说明该间隔期也是一个重要的生物界限。  相似文献   

11.
矿山泥石流沟谷形态的分形分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个区域的矿山泥石流为背景,利用分形理论分析了矿山泥石流沟谷形态特征,并与4个区域的自然泥石流沟谷形态进行比较研究。沟谷形态的分形维数具有相同的地学意义:维数越小,该要素对沟道及泥石流的发育和形成的影响越大。沟道比降、汇水面积和沟道长度3个沟谷形态要素中,汇水面积影响最为显著;但矿山泥石流沟谷具有汇水面积少、沟谷尺度小,沟谷比降陡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矿山型泥石流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及其在泥石流减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泥石流是一种突发性山地灾害,至今尚缺乏准确有效的预报方法。减灾工程也只能对一定规模的泥石流起到防御作用。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在泥石流减灾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泥石流运动数值模拟为基础,以数值模拟获得的流速和流深等参量为分区指标的危险性分区是泥石流危险性分区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其中,泥石流危险性动量和动能分区充分反映了泥石流的破坏能力,可以提供更为精确的定量化的分区结果。该类分区方法在城镇等有重要危害对象的泥石流减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应用于泥石流危险区和安全区的划定、泥石流灾害预估、泥石流临灾预案制定、泥石流抢险救灾方案制定和泥石流灾情评估等,还可以应用到山区土地利用规划、山区城镇建设规划和财产保险评估等领域,并起到防灾和减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5.12"震后,震区泥石流处于高发期。拦砂坝是目前泥石流治理工程中主要的工程措施,新近泥石流堆积体上修建重力式拦砂坝对地基和基础要求较高。以魏家沟泥石流治理工程1#拦砂坝实例,分析桩基承台基础在泥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并为类似工程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公路弃渣泥石流物源集中,弃渣类型是泥石流成灾机制的重要影响因素。砂岩类弃渣中粘粒含量小,膨胀性较弱,弃渣体内水体排泄通畅,不利于孔隙水压的保持,相比灰岩类弃渣自身稳定性高;但在暴雨作用下,弃渣体内水分增加大于排泄,易造成弃渣体的崩滑起动,形成小型的泥石流,多形成稀性泥石流;灰岩类弃渣中粘粒的膨胀性较高,弃渣体孔隙水压易增大,渣土体的稳定性差,在暴雨作用下,弃渣中的土体易膨胀液化、滑移起动,多形成粘性泥石流;灰岩类弃渣泥石流规模大于砂岩类弃土。本文从弃渣物理性质指标、力学特征等研究泥石流成灾机制,并致力于将成果应用到公路弃土场设计和防灾减灾领域。  相似文献   

15.
云南小江泥石流与泥石流滩地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江泥石流位于云南省东北部 ,属暴雨型泥石流 ,是中国四大泥石流作用区之一。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共成灾 40余次 ,直接经济损失 70 0 0余万元 ,已成为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大患。本流域泥石流是地质环境和气候环境变异以及人类经济活动叠加形成的地质灾害 ,其活动机理包括固体松散物源形成、河流加剧冲刷切坡、强降雨或地震诱发泥石流等 3个过程。泥石流防治的根本在于控制山地荒漠化并恢复植被与生态环境。然而 ,要退耕还林就必须开发泥石流滩地 ,以安置坡地区居民 ,开发工程不仅要先治理泥石流沟谷 ,而且还要治理河床。小江农场是小江泥石流滩地开发的成功典范 ,其成功的基本条件总结 ,为泥石流滩地开发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石棉县后沟是一条典型的自然泥石流和矿渣泥石流并存的泥石流沟。本文以石棉后沟为例,结合早期自然泥石流、矿产开采以来矿渣泥石流、以及2013年7 4复合型泥石流,总结了自然泥石流和矿渣泥石流的复合效应,包括泥石流物源补给的多元效应、泥石流发展演化的逆转效应、泥石流起动发生的复杂效应、泥石流动力沿程的放大效应、泥石流致灾破坏的链式效应。对照泥石流对已建防治工程的破坏,提出了自然泥石流和矿渣泥石流复合型泥石流沟防治对策,建议充分利用起动位置和物源集中补给位置的差异,加强对中上游及支沟自然泥石流起动和运动的拦挡防治,最大限度减小自然泥石流对下游矿渣防护工程的基底侵蚀和冲击破坏,从而保障综合防治工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巫溪白鹿溪泥石流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鹿溪位于大巴山腹地、大宁河与堵河分水岭西侧,气候环境属秦巴山区暴雨中心东南边缘,流域内固体碎屑物质充分、储量巨大,历史上曾多次爆发泥石流。调查发现,白鹿溪泥石流沟由多条支沟组成,其中杨家湾是规模、危险性和破坏性最大的支沟。支沟是高频小规模泥石流沟,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爆发相当规模的大型泥石流。主沟是低频大规模泥石流沟,主沟大规模泥石流的爆发是支沟大规模泥石流诱发的;白鹿一带的泥石流堆积体是历次泥石流爆发形成的复合堆积体。区内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日趋强烈,白鹿溪存在再次爆发泥石流的环境地质条件,可直接威胁到白鹿镇及下游大宁河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Alluvial fans develop their semi‐conical shape by quasi‐cyclic avulsions of their geomorphologically active sector from a fixed fan apex. On debris‐flow fans, these quasi‐cyclic avulsions are poorly understood, partly because physical scale experiments on the formation of fans have been limited largely to turbidite and fluvial fans and deltas. In this study, debris‐flow fans were experimentally created under constant extrinsic forcing, and autogenic sequences of backfilling, avulsion and channelization were observed. Backfilling, avulsion and channelization were gradual processes that required multiple successive debris‐flow events. Debris flows avulsed along preferential flow paths given by the balance between steepest descent and flow inertia. In the channelization phase, debris flows became progressively longer and narrower because momentum increasingly focused on the flow front as flow narrowed, resulting in longer run‐out and deeper channels. Backfilling commenced when debris flows reached their maximum possible length and channel depth, as defined by channel slope and debris‐flow volume and composition, after which they progressively shortened and widened until the entire channel was filled and avulsion was initiated. The terminus of deposition moved upstream because the frontal lobe deposits of previous debris flows created a low‐gradient zone forcing deposition. Consequently, the next debris flow was shorter which led to more in‐channel sedimentation, causing more overbank flow in the next debris flow and resulting in reduced momentum to the flow front and shorter runout. This topographic feedback is similar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low and mouth bars forcing backfilling and transitions from channelized to sheet flow in turbidite and fluvial fans and deltas. Debris‐flow avulsion cycles are governed by the same large‐scale topographic compensation that drives avulsion cycles on fluvial and turbidite fans, although the detailed processes are unique to debris‐flow fans. This novel result provides a basis for modelling of debris‐flow fans with applications in hazards and stratigraphy.  相似文献   

19.
甘肃舟曲三眼峪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8月8日,舟曲县城北侧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暴发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给舟曲县城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基于现场调查,分析了三眼峪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未来泥石流的发展趋势。调查发现,独特的地形条件、极其丰富的固体物质储备和极端降雨条件,导致了"8.8"特大泥石流灾害。崩塌堆积体是三眼峪沟泥石流固体物质的最主要来源,受"8.8"泥石流的影响,沟内堆积物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一旦有强降雨发生,该沟很可能再次发生泥石流,并且泥石流的规模和活动性可能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20.
坡面土体的崩塌活动是泥石流形成的初始过程。为了研究降雨条件下该过程中蕴含的随机性,选择典型泥石流源地坡面进行人工降雨实验,观测坡面径流和坡面土体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坡面径流的产生与坡面土体的供给是2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坡面产流过程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空间上具有均匀性,规模上具有稳定性;即使是在恒定的降雨强度条件下,泥石流的源地土体活动也表现为一个离散的土体崩塌序列,具有时间上的间歇性、空间上的聚集性、规模上的随机性,且在时间上服从泊松分布,在规模上服从规模-频率的幂率关系;坡面的水土过程是不完全同步的,泥石流的形成依赖于坡面土体补给的时间、空间和规模分布,这也决定了泥石流阵流的多变和流量的涨落。建立基于土体活动特征的随机性补给模型,结合分布式水文模型,是建立科学的泥石流预报模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