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黄河上游洪灾及流域雨量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统计分析黄河上游流域特征、洪灾特征和强降水特征及成因等,首先建立了强降水预报智能模型。并在此预报结论的基础上,利用三角形面积计算法和流域分区原理在MICAPS系统上进行二次开发,完成了黄河上游流域及各区段面雨量预报业务系统的建立,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4.
5.
6.
利用汉江上游流域21个测站1971~2011年汛期(5~10月)逐日降水资料及安康和石泉2000~2011年逐日库流量资料,采用距平分析、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检验、相关分析及重标极差R/S分形等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汉江上游流域汛期面雨量的气候变化特征和未来趋势。结果表明:汉江上游流域汛期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月、日面雨量极大值均发生在7月;20世纪80年代为汉江上游流域丰水期,90年代为明显少雨期,进入21世纪以来降水逐渐增长,突变点为2005年,面雨量总体呈不显著增长趋势;强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和9月,且日面雨量在50.0 mm及以上的强降水,仅7月就占了一半以上;7月和9月发生3 d以上集中强降水过程的频次显著偏高,20世纪80年代为集中强降水过程的频发期,90年代频次明显下降,21世纪以来频次明显增多,这与汉江流域汛期面雨量的年代际变化趋势相一致。另外,Hurst分形指数为0.690,表明未来汉江上游流域汛期面雨量具有持久性和长效记忆效应,未来雨量虽仍存在着增加趋势,但其变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8.
9.
检验分析了湖北省MAPS数值降水预报产品对长江中上游嘉陵江、三峡区间东段、西段和清江流域面雨量的预报精度,并对造成空漏报的天气系统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得到的若干结论有助于该类产品在业务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强台风黑格比的路径和降水诊断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1°的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要素、中尺度自动站、地面加密探测和多普勒雷达等资料,综合分析环流背景对强台风黑格比的路径和降水变化的影响,并对黑格比影响过程的物理量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台风路径稳定西北偏西行的主要原因是500hPa副高为带状分布,副高南侧边缘偏东和东南引导气流加强,台风北侧最大东风风速与南侧的最大西风风速之差增大;(2)多普勒雷达基本反射率分析发现对流单体回波在雨带的上游(海上)发展,移动到下游(陆地)迅速减弱;空中垂直液态含水量对于台风降水的演变趋势、降水量估测和降水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在台风暴雨系统中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产品,由于液态含水量的密实程度不同,降水效率差异极大,有时可使降水量的差异达到2.5倍甚至更大:多普勒雷达产品1小时降水量与实际降水落区和降水量有较好的一致性,而降水落区的表现最好.1小时降水量产品与雷达反射率以及空中垂直液态含水量产品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3)黑格比在西北偏西移动过程中其垂直运动、涡度、水汽通量散度等各物理量场均表现出有利于降水加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13.
14.
对2003年7月19日湖北省发生的一场降水强度较强、落区面积较大但武汉市单站出现暴雨空报的大到暴雨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诊断分析,解释了其区域暴雨发生和单站暴雨空报原因。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典型的中纬度斜压系统引起的大尺度大到暴雨过程,它的发生机制可用准地转运动理论给予很好的解释。而单站的强降水,特别是大到暴雨区中或大到暴雨区边缘单站的大到暴雨是否发生,必须通过诊断分析次级环流,当次级环流条件满足时,才能产生暴雨,否则会出现空报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一次春季强寒潮的降水相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应用NCEP 1°×1°资料、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7年3月河北省一次早春强寒潮天气背景下的降水多相态转换的成因与雨雪转换的预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50hPa及以下蒙古高压和江淮气旋共同作用产生的偏东风导致低层大气温度持续下降,降水性质从雨转为雪.随着江淮气旋入海,高低空风向发生突变,从东北风转为西北风,加上太行山地形作用,使太行山东麓部分地区低层大气出现小幅升温,0℃层高度抬升,致使从雪转为雨.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图上,0℃层亮带高度的迅速下降,可作为从液态降水向固态降水转换的判据之一.天气学分析表明,当0℃层高度低于950hPa、地面气温在0℃上下、1000hPa温度低于2℃、925hPa温度低于-2℃时,降水性质将从雨向雨夹雪或雪转变. 相似文献
16.
2012年7月25—26日呼和浩特市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7月25—26日,呼和浩特市先后出现了两次大到暴雨降水过程,文章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地面加密自动观测资料、雷达和云图等资料对这次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强降水过程具有历时短、强度大的特点;两次降水过程是在"东高西低"的环流背景下,由中低纬、上下游、高低层系统共同作用、配置产生的,前一次降水过程使呼市近地面大气湿度增加,不稳定形势重新建立并且进一步加强,高空有干冷空气入侵后造成的局地的不稳定降水;云图和雷达对这两次短时强降水具有更加显著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综合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双偏振雷达和雨滴谱仪探测资料,对2020年3月28日发生在常州地区的一次罕见强寒潮引起的降雨、雨夹雪和雪不同相态降水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3月末罕见强寒潮和降水主要是在高空槽、中低层切变线和西南急流与地面冷高压配合下,强冷平流入侵以及850 hPa明显干层的蒸发(或升华)吸热的共同作用引起的,中低层温度的急剧下降,导致降水相态发生变化。(2)双偏振雷达监测到3种降水相态呈现出不同的偏振变量特征:降雨相态向雨夹雪转变时,反射率因子Z增大,差分反射率因子ZDR增大,相关系数CC有明显的低值带状分布,呈现出Z>30 dBz,ZDR>1 dB,CC<0.95组成的雨雪相态混合区域;而纯雪则为Z>22 dBz,ZDR<1 dB,CC>0.98。(3)雨滴谱仪显示降雨阶段主要由高浓度小粒子构成,雨滴速度-尺度谱呈现为倾斜的带状;雨夹雪阶段数浓度减小,粒径范围较宽,质量加权平均直径明显增大,雨滴速度... 相似文献
19.
2012年盛夏山东西部一次短时强降水天气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资料,对2012年7月4日山东省西部一次短时强降水的天气形势、物理量条件、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有利降水的大尺度天气系统背景下,低层冷空气和中尺度天气系统造成了本次短时强降水天气;低层925hPa和1 000 hPa的充沛水汽和辐合上升运动有利于强降水天气的发生,正涡度中心对应强降水中心;地面辐合线和低压环流造成本次短时强降水天气;中尺度对流云团和地面中尺度系统相对应,其位置和维持时间与强降水的落区和时间基本一致。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45 dBZ的强回波区与强降水落区基本吻合;雷达平均径向速度产品逆风区中辐合流场的出现和维持及回波顶高的上升对应地面中尺度气旋式环流的形成和维持;逆风区中辐散流场的出现和维持及回波顶高的下降,对应地面中尺度气旋式环流的减弱;短时强降水出现的初期,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出现了一个峰值,峰值出现时间提前于较强降水时段。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2011年6月2日16—22时呼伦贝尔市岭东地区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该过程发生发展的成因。研究表明,东北冷涡是造成本次强降雨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大兴安岭对来自东部、东南部暖湿气流的阻挡,在岭东地区产生大雨或暴雨天气。低空急流以及风场上切变的存在对南部水汽向我市源源不断地输送起重要作用。高低层温度平流的差异以及湿度平流的差异使得大气层结变得不稳定,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同时大致指出了短时强降雨天气预报的普遍思路,对今后的预报预测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