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弹性-理想塑性和相关联流动法则的假设下,基于Lade-Duncan准则,得到了平面应变破坏的中主应力条件,提出一种新的平面应变条件下的强度公式。该公式将平面应变条件和常规三轴压缩条件下的抗剪强度指标联系起来,只须通过常规三轴试验,就可确定平面应变条件下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可以有效反映中主应力对平面应变内摩擦角的提高效应。证明了等效内摩擦角达到极大值的条件即为平面应变条件下无黏性土的破坏条件,以及绘制π平面上3种准则的几何关系,阐明平面应变强度公式的数学意义。最后,通过地基承载力试验结果验证了该公式的有效性。在使用规范方法或有限元软件进行平面应变计算时,该公式可考虑中主应力的影响,选取更为有效的抗剪强度指标。  相似文献   

2.
平面应变条件下M-C材料屈服时的中主应力公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Mohr-Coulomb准则,通过引入罗德角参数及Mohr-Coulomb准则平面应变等效广义Mises准则,推导了平面应变条件下材料屈服时的中主应力公式,并给出其与基于SMP准则(Spatial Mobiliaztion Piane)的平面应变中主应力公式之间的关系式。对平面应变条件下的条形地基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推导的平面应变条件下M-C材料屈服时的中主应力公式的正确性,其公式为岩土体的强度和变形分析、中主应力的强度效应的进一步研究,以及Mohr-Coulomb准则的修正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黄才安 《水科学进展》1998,9(4):378-383
根据无粘性均匀沙起动的力学条件,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推导出泥沙起动概率与水流条件之间的关系式,得到考虑起动概率的起动切应力及起动流速公式,并将起动条件与起动标准联系分析.通过对现有几个典型无粘性均匀沙起动条件公式分析表明,本文公式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罗索夫斯基弯道环流公式的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志尧 《水科学进展》2003,14(2):218-221
在弯道环流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中,罗索夫斯基公式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光滑和粗糙床面,该公式分别用两个式子来表示,通用性不强,且卡门常数取值0 5也显得不合理。对此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公式推导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底床不可滑动条件,对公式重新进行了推导,得到了统一的弯道环流流速垂线分布公式,同时得到了统一的水面横比降表达式。通过对光滑和粗糙床面条件下弯道环流实验资料的验证,并和原罗索夫斯基公式及修正式比较,结果表明得到的公式不仅与实际值最为符合,而且适合不同粗糙度的床面,是计算弯道环流流速垂线分布的通用公式。  相似文献   

5.
沈吉 《地质论评》1990,36(3):245-248
根据包裹体溶液成分计算成矿溶液的主要迁移形式时,人们通常采用德拜-许克尔简化极限公式计算包裹体溶液中各离子的活度系数。然而许多人却常忽略了这一公式的运用条件。本文以金景福、胡瑞忠同志一文为例,对这一公式的运用条件进行论述,并具体阐明在包裹体溶液不满足这一条件时,如何应用平均盐法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科技情报》1973第4期刊登了《渗入系数新经验公式及其应用》(以下简称《渗入系数新公式》)一文。该文提出计算渗入系数(α)的新公式:  相似文献   

7.
《煤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勘查评价标准》和《煤矿防治水规定》中各给出了一个突水系数计算公式,分别称为公式(1)和公式(2)。比较发现,两个计算公式在参数的选择、规定的正常块段的l临界突水系数、安全系数、使用的方便程度4方面是不同的,并逐一进行了分析。然后以山西省临县新民煤矿1井田9号煤层的开采为例,进行了突水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公式(1)计算出的突水系数大于采用公式(2)计算出的突水系数;采用公式(1)计算,井田范围内9号煤开采全部处在带压开采临界区内;采用公式(2)计算,井田南部有一部分范围9号煤开采处在带压开采安全区内,井田北部大部分范围9号煤开采处在带压开采临界区内。最后指出.在计算突水系数时,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含水层富水性较弱、补给条件差的矿区,选择公式(1);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含水层富水性较强、补给条件好的矿区.可以选择公式(2)。  相似文献   

8.
基于SMP准则的土的平面应变强度公式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罗汀  姚仰平  松冈元 《岩土力学》2000,21(4):390-393
基于SMP准则和佐武的平面变变条件,推导了磨擦材料的平面就变强度公式。通过引入粘结应力σ0,推导出适应于C-Φ材料的平面应变强度公式。各种试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强度公式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地质与勘探”一九五九年第15期发表了于漧同志的“储量计算公式的选用”一文。文中分析了目前关于储量计算的各种情况的公式,并加以比较,提出了于漧同志自己认为正确的公式。  相似文献   

10.
黄土滑坡的空间预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黄土力学性质进行大量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对60多个典型黄土滑坡灾害实例的研究反演,提出了考虑滑坡体滑出条件、黄土特性及触发因素等条件的一种新的黄土滑坡空间预报理论和预报公式。应用此公式对多个大中型黄土滑坡进行了空间预报和模拟反演。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在吉林西部白城地区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时,为了取得更多的点参数,根据该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的动态特征,经初步研究而提出的。 到目前为止,研究地下水流向集水构筑物的运动规律的一些主要理论公式都是以地下水流向井的水平运动为主要研究内容。并借助于抽水所产生的水位下降建立理论公式,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本文试图讨论在由两个含水层(潜水含水层和下伏有不透水层的第一个半承压含水层)及其间的  相似文献   

12.
“地質与勘探”第18期刊出了李述泌同志所介紹的拉列曼公式,本文拟就该文的基础上再介紹几个比較精密的公式,所用符号仍按該文約定。李述泌同志所引述的拉列曼公式为: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水科院推理公式发表二十多年来,推理公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由于各方面又进行了大量工作,故总结经验,交流看法,以利前进是必要的。在此情况下,1983年《水文》第1期发表了“推理公式的应用与改进”(以下简称文献[1])一文是很及时的。  相似文献   

14.
高远文  鲁港 《探矿工程》2010,37(1):13-15
使用无量纲化方法对设计方程组进行了改写,新的无量纲化设计方程组有利于充分利用三角函数公式求解析解,所得到的解析解计算公式具有简洁的数学形式。将设计方程组求解问题分成两类,对于已知最大井斜角的第Ⅰ类问题,使用线性代数解方程组的克莱默法则直接就可以得出解析解。最大井斜角为未知数的第Ⅱ类问题,使用三角函数公式进行化简,得到形式简单、统一的解析解公式,避免了使用半角公式所带来的解析解计算公式的复杂性。所使用无量纲化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以用于解决其他类型的二维剖面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一些性质,将Gunther提出的关于同时计算一个N点实序列的DFT和另一个N点实序列的DFT的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的4个新的直接公式中的第1和第4个公式,以及他提出的关于同时计算2个N点实序列的DFT的新公式推广到了二维的情形,并给出了相关证明。这些结果在处理实信号时是非常有用的。  相似文献   

16.
承压含水层阶梯流量井流公式与水位恢复井流公式可解决不同流量变动条件下含水层参数求解。针对野外压水试验中流量与水压难以控制且观测精度低, 但阶梯流量压水后水位恢复曲线易于准确观测的特点, 根据叠加原理, 从非稳定承压含水层阶梯流量井流基本公式中推导出阶梯流量水位恢复公式。根据现场阶梯流量压水试验资料进行了含水层参数计算, 验证了公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ET0计算公式的最新进展与普适性评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ET0计算公式研究进展的总结,分析了在世界上三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计算蒸发腾发量(ET0)的主要公式:修正Penman(MP)公式、Penman-Monteith(PM)公式及标准ASCE-PM公式;以20世纪90年代末期和21世纪初期世界上最新的19个用Lysimeter实验值率定ET0计算值的实验成果为基础,对于不同气候条件下ET0计算方法的普适性分析评估认为:虽PM公式应用效果较好的地区较多,但也有不少地区效果欠佳,MP等公式在一部分地区较好,PM与MP公式并非普适性的,要特别关注标准ASCE-PM公式,总之,这类半理论(半经验)公式均有一定的地区性.仅通过MP、PM公式的计算比较,不能简单地评定哪种公式最优或哪种公式计算ET0值大(或值小),应针对不同地理及气候条件,要经Lysimeter的实验结果才能进行率定比较.文中也对今后研究提出相应建议,有助于ET0计算公式学科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无粘性泥沙起动条件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泥沙起动的已有研究成果出发,推导出常见的3种泥沙起动条件的转换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将国内外现有的几十种泥沙起动条件进行了统一,可得各种公式的K值一般在337~786之间.为合理选用起动公式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用韩其为1965年在岷江五通桥茫溪河进行的卵石起动的野外水槽试验资料与一部分经典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为岷江都江堰河段合理选用卵石起动公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系统整理以往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基础上,利用本区第②层黄土状粉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及载荷试验成果,通过三元一次方程得出第②层黄土状粉土的承载力的经验公式,该公式的建立对本区工程建设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有效应力强度理论和Henkel孔隙水压力公式为基础,建立了各种类三轴与平面应变试验条件下正常固结饱和粘土的不排水强度公式及相互关系;初步估计了粘土强度随固结增长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