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任连伟  柴华彬 《岩土力学》2012,33(Z1):183-192
高喷插芯组合桩(简称JPP)是由高压旋喷桩和预应力混凝土芯桩构成的一种新型组合桩。依据提出的简化计算方法,对高喷插芯组合桩不同组合形式、水泥土厚度、水泥土弹性模量、刚度系数比等影响承载机理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从不同影响因素对芯桩和水泥土轴力、第一、二界面的摩阻力的分布规律上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实际工程施工中宜采用分段组合形式;水泥土厚度的增加对提高JPP桩承载力有很大的帮助但也不宜过厚,不宜大于芯桩的半径;水泥土弹性模量对竖向承载特性影响较小但水泥土强度要满足构造要求;刚度系数比不宜过小,不宜小于100,才能达到水泥土与芯桩变形协调,才能达到JPP桩提高承载力和减小沉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高喷插芯组合桩荷载传递机制足尺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刘汉龙  任连伟  郑浩  肖耀祖 《岩土力学》2010,31(5):1395-1401
高喷插芯组合桩(简称JPP)是由高压旋喷桩和预应力混凝土芯桩构成的一种新型组合桩,为了对其荷载传递机制有更深入的认识,以自行开发的大型土工试验模型槽为依托,进行了JPP桩、灌注桩和高压旋喷水泥土桩静载荷对比试验。通过埋设在JPP桩中的监测仪器对桩身轴力、桩端阻力以及桩体沉降等进行了直接量测,进而分析了JPP桩中管桩与水泥土轴力的分布和内外侧摩阻力的分布。试验结果表明,JPP桩与同桩长、同桩经灌注桩相比承载力高30%以上;JPP桩变形由芯桩控制,管桩轴力分布与水泥土轴力分布规律不一致,但同一截面上管桩和水泥土的轴力比值约为其弹性模量的比值;内外摩阻沿桩身的分布规律类似,内摩阻是外摩阻的1.62倍左右,约为JPP桩直径和管桩直径的比值;桩侧摩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近似双曲线分布,桩端阻力和桩端位移也近似双曲线分布。  相似文献   

3.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土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并减小沉降量。针对珠海地区的淤泥质土,进行了4种垫层厚度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现场静载荷试验,并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采用FLAC3D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将数值模拟得到的4种垫层厚度复合地基的沉降曲线与现场试验的沉降曲线进行了比较,两者基本吻合。采用此模型计算了不同桩径和桩距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量,研究了桩径、桩距的改变对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量的影响,并对改变桩径和桩距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喷插芯组合桩水平承载特性大尺寸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喷插芯组合桩(简称JPP桩)是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新型组合桩,能有效提高桩的竖向承载力,并取得了相当规模的应用。为了研究其水平承载特性,利用河海大学岩土所自行研制开发的大型模型槽试验进行水平承载桩静载作用下的大尺寸模型试验。通过与普通圆截面灌注桩、加承台JPP桩的水平承载性能的对比,试验表明,JPP桩水平承载力较普通圆截面灌注桩提高了15%,桩身最大弯矩处在桩顶以下大约2 m处,桩侧土压力主要集中在上部2 m范围内土体。同时,试验表明加了承台后,JPP桩的水平承载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利用规范推荐的基于m法的灌注桩水平承载力公式,对JPP的水平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基本吻合。其结果可以为类似土层下水平受荷JPP桩的设计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静钻根植竹节桩是一种新型组合桩基,桩端处存在的水泥土扩大头使其桩端承载性能优于传统桩基。通过模型试验以及ABAQUS三维建模计算对静钻根植竹节桩的桩端承载性能进行研究时发现,当桩端土体为砂土或黏性土时,预制竹节桩桩端处于水泥土扩大头中间位置附近时桩端极限承载力最大;当桩端持力层为岩石层时,竹节桩桩端与岩石层之间水泥土层厚度越小,桩端承载性能越好。由于现阶段静钻根植竹节桩主要用于东南沿海软土地区,实际工程中竹节桩桩端处于水泥土扩大头中间位置附近时桩端承载性能最好;桩端水泥土的内摩擦角、黏聚力以及弹性模量对静钻根植竹节桩桩端承载性能影响不大;增加水泥土扩大头的直径能够提高静钻根植竹节桩的桩端承载力。  相似文献   

6.
JPP桩不同组合水平承载性能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连伟  顿志林  李果  詹俊峰 《岩土力学》2014,35(Z2):101-106
高喷插芯组合桩(简称JPP桩)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桩,实现了刚性桩的效果、柔性桩的成本,在基坑支护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但其水平承载性能的研究落后于工程实践。为了研究不同组合形式的JPP桩水平承载特性,利用自主研制的桩基模型试验加载系统进行了4种不同组合形式下JPP桩水平载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分段组合II的水平承载能力最高,上组合与分段组合I相近,下组合的水平承载能力最低,表明越多的分段组合呈现出整体承受水平荷载的能力。桩身最大弯矩出现在距离桩顶以下3~4倍芯桩桩径处,该部位相对薄弱,易发生破坏。地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土体特性将直接影响着桩的水平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管桩—水泥土搅拌桩组合法加固软土地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泥土搅拌桩及桩间土组成的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是由桩和桩间土共同分担的。通过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实现对桩问土的挤密加固,可充分发挥和利用地基土的承载潜力,有效地解决软土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采用多种试验测试方法对这类复合地基进行检测和分析,表明:在一定地质条件下,混凝土管桩-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不失为一种节约投资、行之有效的软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伟丽  蔡健  林奕禧  黄良机 《岩土力学》2010,31(12):4027-4032
根据静载荷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研究垫层厚度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规律。针对珠海地区广泛存在的淤泥质土,进行了天然地基和4种垫层厚度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现场静载荷试验。在地基中预埋沉降管和沉降磁环,利用带刻度的探头感应加载过程中沉降磁环位置的变化,获取地基的分层沉降量,据此分析复合地基的沉降规律。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水泥土搅拌桩4桩复合地基进行了数值分析,将数值计算得到的不同垫层厚度复合地基中桩、土的分层沉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垫层的设置减小了桩的沉降量,但过厚的垫层不能够有效地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反而会增大沉降。建议对褥垫层厚度的选取,除了要综合承载力和沉降两方面因素之外,还要考虑实际的地质条件。垫层厚度可取20~40 cm,当淤泥层位于桩身中部以下取高值,位于桩身中上部取低值。  相似文献   

9.
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中,复合地基承载力是最重要的设计依据。本文通过对多个搅拌桩工程的单桩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工程中的水泥土单桩的实际承载力一般难以达到设计或理论计算值。在此基础上,对工程中如何确定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实测得到水泥土材料的破坏形式、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桩土应力比、桩间土深层变形等承载及变形性状。给出了文中试验条件下,给定桩身强度的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有效桩长或有效复合土层厚度,认为设计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时,应考虑桩身强度对承载力的影响桩体,设计应以桩身强度控制,使由桩身强度确定的单桩承载力大于(或等于)由桩周土和桩端土的抗力所提供的单桩承载力。  相似文献   

11.
新型螺旋成孔根植注浆竹节管桩是一种新的组合桩型,具有承载力高、技术含量高和安全性能好等特点。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型组合桩的抗压承载机制,应用ABAQUS软件进行抗压数值模拟。通过将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分析模拟结果,发现桩身竹节处存在2~3倍桩径的应力影响范围,并且存在1.6~1.8倍桩径的空壳区,竹节极限承载力从上到下排列线性增长(除第1节和最后一节)。结果还表明,竹节间距、水泥土厚度、桩侧土弹性模量以及桩端土弹性模量都对组合桩极限承载力有影响,而水泥土弹性模量的影响则可忽略。以往相似工法的极限承载力公式都不能很好地诠释本桩型的受力特性,因此,结合理论分析与抗压受力机制,提出考虑侧阻竹节影响系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公式,与现场试验结果对比,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2.
某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按原设计方案进行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由于遇到饱和粉土层难以达到设计桩长,通过优化设计采用异体材料桩,单桩在桩身组成上由两种不同材料组成。该种异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经试验验收是成功的,为类似工程提供了一种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桩基承载力模拟试验中相似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桩基承载力模拟试验中相似性问题的研究,重点探讨了试验与工程桩所处环境的相似性, 剪切摩擦试验与工程桩桩侧摩阻力的相似性以及三轴试验与桩端承载力的相似性等三个主要的相似问题。研究表明对于模拟试验中桩侧摩阻力的试验,应采用原状样,并保持应力与工程应力状态一致。对于端承力则应采用原状样,但将围压按几何相似常数缩小,并将端承力试验结果按该相似常数扩大以作为实际工程桩的端承力。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的有限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董平  秦然  陈征宙 《岩土力学》2003,24(3):344-348
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是适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一种新型复合桩 , 具有施工方便 、造价低廉 、单桩承载力高等优点 。 在静试验的基础上, 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该桩在竖向荷载下的力学性状 ,包括桩土和桩内外芯应力比 , 荷载的传递, 桩侧塑性区分布以及沉降特性等 。  相似文献   

15.
注浆成型螺纹桩为一种利用施工工艺创新,结合钻孔灌注和二次注浆技术的新型螺纹抗拔桩型,目前已在软土地区开展应用。为了对其受力承载特性深入研究,使该桩型得到广泛推广,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对其抗拔性能和承载机制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首先,通过数值模拟桩-土界面室内大型直剪试验得到了有限元分析需要的桩-土接触面参数,而后将得到的参数带入注浆成型螺纹桩抗拔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距径比S/D(即螺距与桩径的比值)螺纹桩的抗拔荷载-位移曲线和轴力分布,并观察了抗拔过程中桩周土体塑性变形的发展。数值分析表明,螺纹桩与桩周土体的机械咬合作用增大了桩侧摩阻力,从而使桩体极限抗拔承载力较等截面圆桩提高约2~5倍;同时,其承载能力与桩体的S/D有关,当S/D取最优时,荷载-位移曲线的初始切向刚度最大,极限承载力最高,桩周土体形成的连续拱形破坏区域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