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于海面风应力的计算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面风应力是大气通过海面直接向海洋输送动量的唯一方式,它密切联系着海洋动力要素(海流、海浪、风暴潮等)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无论从动力海洋学和海洋气象学的理论抑或实用预报角度来看,风应力的研究历来是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由于海上测风资料十分匮乏,广义的风应力的研究应该包括两方面的问题:(1)海面风应力和海面测风高度上风速的关系;(2)海面测风高度上的风速和海面地转风的关  相似文献   

2.
台湾海峡海表面温度的遥感反演及精度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表面温度(SST)是海洋-大气系统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物理量。SST为海洋学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直观的指示量[1],在海洋捕捞中SST是寻找中心渔场的指标之一,可为渔业部门提供鱼类的回游路线和渔场的位置信息[2]。SST制约着海面和大气的热量、动量和水汽交换,是研究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3]甚至台风移动路径[4]等气象学课题的一个重要因子。因此,SST在海洋学和气象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外SST对海洋运输、海洋污染、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海滨核电站建设等方面的影响近年来也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3.
卫星遥感数据是开展全球尺度海洋学研究的基础。在埃尔尼诺现象、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海气相互作用和大洋环流等重大课题研究中,卫星遥感数据起着重要作用。在现正执行和即将执行的全球性国际海洋合作研究项目中,均有相应的海洋遥感卫星发射计划与之配合,这已成为海洋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物理海洋学是海洋科学的基础学科,物理海洋学专业是全院中成立较早的专业之一。二十多年来,除担任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从事物理海洋学方面的科研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基础和应用方面,如海浪、海洋环流、潮汐、风暴潮、水团及水温预报、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工程、温盐结构以及内波等。  相似文献   

5.
物理海洋学是海洋科学的基础学科,物理海洋学专业是全院中成立较早的专业之一。二十多年来,除担任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从事物理海洋学方面的科研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基础和应用方面,如海浪、海洋环流、潮汐、风暴潮、水团及水温预报、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工程、温盐结构以及内波等。  相似文献   

6.
物理海洋学,亦称动力海洋学,目前已成为研究、发展海洋学及海洋事业的前导学科,近年来进展的颇为迅速。本文将把近代物理海洋学(包括海——气相互作用等)研究中的,有关海洋热盐结构、海洋环流、潮汐、海浪、风暴潮及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等方面的进展,作一概括综述。在本文撰写过程中,多承山东海洋学院文圣常、陈宗镛苏育嵩、沈积钧、陈成琳、秦曾灏、孙士才等同志提供素材,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现分别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部海域卫星遥感PFSST和现场观测资料的差异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海表面温度(SST)是海洋-大气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物理量,是影响天气和气候的一个重要因子,也是气候的指示因子之一,在海洋学研究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今天,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研究成为全世界科学家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科学家们指出,世界大洋和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当前地球科学的一块奠基石,它可能成为解释海洋及大气大量现象的一把钥匙。1980年开始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则进一步指出,几年到几十年的气候变化及其预报问题,只有在充分了解大气和海洋的耦合动力学的基础上才可能解决。  相似文献   

9.
前言     
前言海洋热盐结构预报方法研究,系物理海洋学、海洋声学及渔业海洋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途径,从国内、外已发表的文献看,主要为统计预报及解热、动力方程组或引入温度垂直剖面相似函数的热、动力方程组。对于前者,在6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借助于一般的统计方法或切...  相似文献   

10.
渤海、黄海、东海AVHRR海表温度场的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28,自引:9,他引:28  
海表温度场表征了海洋热力、动力过程和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它不仅是研究海面水汽和热量交换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也为海洋环流、水团、海洋锋、上升流和海水混合等海洋学课题的研究提供一种直观的指示量.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工作者在历次海上观测和台站资料的基础上,对渤海、黄海、东海表层温度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1~4],并绘制了系列的水温气候图集.这些研究成果对认识黄海、东海海域的平均海表温度场的分布、变化以及相关物理海洋现象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获得的海浪有效波高、海表温度、剖面温度和水位等要素的实测数据以及历史CTD资料,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检验WW3海浪、三维温盐流以及MODAS(模块化数据同化系统)等模式的数值预报产品,并设计相应的软件进行各时次的实时比对和旬月统计,自动生成客观的旬月检验报告.为改进预报模式、提高数值预报的准确性和预报产品的使用率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表层海水温度预报的途径目前在我国仍以统计预报为主,数值预报和数值动力统计预报尚在探索中.表层海温统计预报一般又分为单要素时间序列预报和多要素相关预报两类.这些方法各有长处和短处,因此在预报实施中,应根据各种方法的特点,互相补充,综合发布预报.我们在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预报表层海水温度场的基础上,也曾对表层海温场的多因子相关预报方法进行了多种试验.  相似文献   

13.
东海及其外缘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场的热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外海远洋渔场的不断开发,对海洋环境预报的要求日益迫切,为此开展了大面积表层海水温度预报的研究.大面积表层海水温度预报,实际上是一个温度场的预报.若用热动力学数值模式的计算方法直接求解这个多维的非线性问题,目前还是比较困难的.  相似文献   

14.
南海暖水形态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Levitus资料 ,分析了南海各月某些标准层上的海温水平分布、南北向温度断面垂直分布 ,阐述了南海暖水水平和断面温度分布的阶段性特征 ,给出了南海暖水中心点 ( 1 1 3°E ,8°N)海温垂直结构特征。使用 3次自然样条函数 ,将格点资料插值到每米的深度上 ,求出各格点 2 8℃海温的深度 ,得出各月 2 8℃等温包络面。结果表明 :4~ 1 1月份 2 8℃等温包络面呈现大小不等和深浅不同的盆状 ,其各月的变化形象化地表示了暖水的演变过程。分析南海暖水中心点各标准层温度的季节变化表明 :30m以上海水温度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冬季 1月最低 ,春季 5月最高 ,次高出现在 1 0月份 ;50m海水温度最低值延至 3月份 ,最高在 7月份 ,次高也在 1 0月份。 2 8℃等温包络面所包体积的季节变化是一个较为规则的单峰型  相似文献   

15.
An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analysis has been applied to solving the forecast problem of the monthly mea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for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adjacent waters. The data matrix of the origin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fields can be separated into two components, /'. e. the spatial and the temporal components. According to the properties of its spatial component that almost does not change with time and through the extrapolation of its temporal component, the prediction for large area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will be achieved. The time coefficients for temporal component are predicted by means of traverse and vertical time series method.On the basis of forecasting for these two years,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method objectively reflected the internal relations and interaction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mong the stations of water area. The results of the suggested method are better than the predicted method for a collection of each individual stations. The mean absolute error of p  相似文献   

16.
A corre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monthly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of 13 sea areas (mainly strong ocean-current areas) and 15 subtropical highs is mad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pace variation of high-correlation areas a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possible physical mechanism for several related phenomena, it is concluded that SST affects subtropical high through a variety of ways.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1960—1987年我国沿岸有关测站月平均水位和海面水温资料,分析和讨论了它们的年际变化以及近期7次ENSO事件对我国沿岸表面水温和水位的影响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op yield in three different regions, the northern part of China, the northeast China and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he monthly mea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is analysed preliminarily; the time and space distribution of the sea areas with high valu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HVCC) between the meteorological crop yield (MY) and the monthly mean SST is given; and crop yields in these regions are simulated by the monthly mean SST.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at the stabl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op yield in some large regions and the monthly mean SST is presented, so that we can forecast the crop yield in these regions using the monthly mean SST of the sea areas with HVCC.  相似文献   

19.
北太平洋海温场的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运用海表温度作副热带高压和长期天气预报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海洋对气候和长期天气过程的影响,必须重视海温场的特征分析。这几年已有一些工作[1,3,7],从不同侧面对北太平洋海温场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北太平洋海温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年际变动,进而讨论它们对大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ation of shrimp resources (which is sensitive to the sea temperature of the Huanghai and Bohai Seas) and the equatori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s analysed,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ing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Therefore, a new approach to studying long-term variational law of fishery resources and forecasting method is made through large-scale air-sea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