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认为合成地震振幅与记录地震振幅反演随AVA数据角度的变化,可用于评价与数据有关的各因素对预测弹性属性空间分布垂向分辨率及精度的影响程度。利用墨西哥湾中部深水油气藏测量数据生成合成地震振幅数据,并分别用合成振幅及记录地震振幅评价反演结果。详细的合成振幅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在最理想的状态下(完全偏移数据、各向同性介质、无噪声地震振幅数据、足够的远角度覆盖范围、以及准确估算的与角度有关的子波和低频成分),输入的弹性模型仍不能通过合成地震振幅准确重建。我们将这一结果归因于地震振幅数据较低的垂向分辨率。P-波阻抗是反演属性中最为准确的参数,其次为S-波阻抗和体密度。此外,足够的远角度覆盖范围对于准确估算一维线性S-波阻抗和体密度的分布至关重要。用于剩余动校正(NMO)效应的局部角度叠加时间排列有助于提高预测弹性属性空间分布的垂向分辨率并可稳定降低数据错合。最后,研究发现反演弹性参数分布的精度可通过以下方法得以显著提高:(1)通过多次单角度叠加增加AVA信息;(2)对用于计算局部角度叠加的P-波速度场进行校正;(3)剔除低信噪比的远角度数据。  相似文献   

2.
以南黄海最新测量的2条重力、地震综合剖面为例,介绍了2.5D重磁震联合反演技术在南黄海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利用联合反演的方法可以检验地震解释结果,并通过反演为地震解释提供参考信息,以重磁为辅助手段,能有效提高地震解释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海底地震仪(OBS)实验室正在研究和实验一种先进的仪器,用于测量海底在不同测量尺度时的变形。我们的初步研究是在国家科学基金海底地震仪组(OBSIP)的支持下,与伍滋霍尔海洋研究所及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合作下进行的。拉蒙特海底地震仪组(OBSIP)能够支持国家和国际科学委员会在海底长期测量宽带海底地震检波器。这些复杂的仪器必须能够放在海底,并且记录地震波时间达一年以上,  相似文献   

4.
台西南盆地是南海北部陆缘上的新生代盆地,其中发育了丰富的断层和岩浆侵入体,对油气成藏和构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叠后时间偏移、倾角时差校正后的叠后时间偏移(以下简称:叠前部分偏移)和叠前时间偏移三种成像方法对台西南盆地的多道地震数据进行成像,并对比分析了这3种成像方法对台西南盆地中断层和岩浆侵入体的识别效果。叠后时间偏移可识别规模较大的主要断层,难以识别规模较小的断层。叠前部分偏移对规模较大和规模较小的断层都可以进行识别,较叠后时间偏移识别出的断层数量更多。叠前时间偏移不仅能够识别规模较大和规模较小的断层,还可以对规模更小的断层进行识别,其识别出的断层数量多于叠前部分偏移。叠后时间偏移无法准确识别岩浆侵入体中的透镜状结构特征;叠前部分偏移能识别出岩浆侵入体的透镜状岩块;叠前时间偏移识别出的透镜状岩块较叠前部分偏移的识别结果更加完整。进一步讨论了叠前时间偏移方法中偏移最大倾角参数对成像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多道地震成像方法识别台西南盆地断层和岩浆侵入体的效果,希望对该区域进一步的油气与构造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针对全球降水测量(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GPM)卫星上搭载的微波成像仪(GPM Microwave Imager,GMI),建立了陆面亮温数据的射频干扰(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RFI)校正算法,同时提出了适用于GMI的综合指数雨强反演算法,即极化订正温度及散射指数(polarization corrected temperature-scattering index,PCT-SI)综合指数法,估算了2021年第6号强台风“烟花”登陆后,江苏及周边地区的雨强,与同时期双频降水测量雷达(Dual-frequency Precipitation Radar,DPR)的近地面雨强产品进行对比分析,并比较了RFI校正前、后的近地面雨强反演精度。进而用强台风“梅花”和一次江淮气旋检验了该雨强反演算法的精度以及RFI校正算法对提高反演精度的有效性。结果表明,GMI的高频观测与降水强度大小密切相关,利用低频组合拟合89.00 GHz通道亮温获得大气散射指数,散射指数越大,雨强越大;RFI信号对微波资料反演近地面雨强的影响显著,所提出的校正方法可以有效地校正陆面上受RFI污染的GMI观测数据。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微波传感器多通道亮温资料和降水强度之间的相关性,提高微波反演陆面降水的精度,并为陆面降水反演和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洋声速剖面严重影响着水下声传播特性,近实时地获取声速剖面对水下声通信、水下定位、鱼群探测等都有重要意义。单经验正交函数回归(singl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regression,sEOF-r)方法通过建立声速剖面的经验正交系数与海面遥感数据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来反演声速剖面。但是,海洋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声速与海面遥感数据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因此,本文基于Argo历史网格数据,通过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SOM)生成海平面高度异常(Sea Level Anomaly,SLA)、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等海表遥感数据以及表层声速仪测量的表层声速与声速剖面异常之间的非线性映射;然后利用近实时的海表遥感数据和表层声速反演三维海洋声速场。声速剖面反演的结果表明,在多源信息融合的优势下,本文方法的反演性能最稳定且精度最高,声速剖面的平均反演精度比经典sEOF-r方法提高约2 m/s,比未考虑表层声速的经典SOM方法提高约1 m/s。  相似文献   

7.
北黄海盆地是中国东部勘探及研究程度较低的含油气盆地之一,多期构造活动伴生形成的大量火成岩进一步增加了北黄海盆地油气勘探工作深入的难度。为了掌握北黄海盆地某区块火成岩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盆地近年最新采集处理的某区块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区内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建立特有火成岩岩石物理模型,运用双参数约束三维地震叠前同时反演技术对研究区的火成岩分布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利用纵波阻抗和纵横波速度比双参数联合约束的地震叠前同时反演技术,可以对区内的火成岩进行较为有效的刻画,分析认为北黄海盆地某区块内火成岩由多期形成,中深部的火成岩主要以岩株、岩墙或岩脉状为主,具有规模小、分布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1993年6月,对在ODP第889B孔周围的BSR作了深入的地震研究。在两个航次中采用海底地震仪(OBHs)收集了大量的广角反射资料和单道地震资料。我们对工区内的一条测线的资料进行了新的2D旅行时反演。4个OBHs(广角反射资料)和单道地震资料的联合反演获得了在BSR上方P波的速度特征,结果发现这些速度略高于垂直地震(VSP)获得的速度和889B井声波测到的速度,BSR上方速度大约1.83-1.95km/s。两种不同方法估计的气体水合物含量大约为孔隙空间2%到24%。速度模型提供了该区BSR上方BSR反射强度和水合物含量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北波拿巴盆地北部地区中生界的层序地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可以分为4个二级层序和9个三级层序。从内部反射结构和外部几何形态出发,再辅以振幅、连续性等参数,在研究区的中生界地震反射剖面上可见多种地震相类型,其中亚平行波状地震相、丘状地震相、发散充填相、前积地震相等最为发育。地震相的分布和演化受沉积体系演化的控制,在测井和钻井资料约束下的地震相解释能够重现北波拿巴盆地北部地区沉积体系的演化。  相似文献   

10.
在该项研究中 ,根据原地应力及局部高孔隙压力 ,我们认为Visund油气田的断层活化和流体流动是由于一个邻接长期休眠正断层的储集层内有油气聚集。研究地震和断层作用的科学家们长期以来就对流体的力学作用颇感兴趣。有若干好的研究例子表明 ,地下深处注入流体形成高孔隙压力 ,从而诱发了地震。Sahagian与Proussevitch(1992)指出岩浆房顶部浮动的油气柱产生的高孔隙可能是引起火山爆发的原因 ,而Linde等(1994)、Sturtevant等(1996)则暗示地震波穿过期间岩浆中的气体溶解可能会进…  相似文献   

11.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资料处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多道反射地震资料,采用反射振幅随炮检距变化AVO(Ampltude versus Offset)技术和其他地震正、反演方法,通过研究地震剖面上的拟海底反射层(BSR)分布、地震弹性参数特征,来探讨BSR上、下方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和含游离气沉积层的内部结构和某些主要物理性质,如沉积物的空隙率、天然气水合物的饱和度等,由此来评估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前景并研究其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12.
根据板东构造板东4井等长兴组钻探资料,对长兴组的生物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板东构造长兴组储集岩有生物(屑)泥晶灰岩-含生物(屑)泥晶灰岩、礁灰岩和白云岩。综合储集岩物性特征、区域钻、测井资料及野外剖面,总结了生物礁的形成与演化模式及模式各部位所对应的岩性和物性。通过地震响应特征、反演等技术建立了长兴组储层识别模式,利用对应速度、Landmark属性提取的储层有效厚度经计算机网格化编制出了长兴组储层厚度分布预测图,与钻测井厚度对比,证实板东4井生物礁为点礁。  相似文献   

13.
深地震探测、大洋钻探及野外露头观测等技术方法的联合运用,极大地推动了对大陆边缘地质过程的认识。目前对大陆边缘,尤其是对被动大陆边缘的结构、演化和发育机制的认识,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文章从基本的概念和分类开始,综述了全球已探测到的几种主要大陆边缘类型的盆地结构、深地壳?岩石圈结构、圈层速度、沉降特点和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被动大陆边缘的发育和演化的机制。综合已有研究进展,指出富岩浆型和贫岩浆型陆缘在裂前和裂陷期具有相似的岩石组成和裂陷结构特征,只是在破裂前后由于岩浆量的不同而发生了结构的分异。贫岩浆型陆缘中的全岩石圈断裂型、上地壳过渡型、下地壳剥露型、上地幔剥露型,甚至下地壳+上地幔剥露的组合类型陆缘,是被动陆缘在张裂期由于岩石圈各层流变结构等因素的差异发生分异演化的结果。贫岩浆型陆缘下地壳高速体主要来源于地幔蛇纹岩化,而富岩浆型陆缘则主要来源于高温地幔熔融产生的底侵或侵入,局部可能继承了前张裂期的高速变质岩体。上述大陆边缘研究成果为研究南海的结构和演化提供了很好的对比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纵波地震和四分量地震的弹性波阻抗反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好地揭示崖13-1气田的泥岩夹层及剩余气分布,提高采收率,尝试了基于纵波地震和四分量地震的弹性波阻抗反演。利用常规纵波地震资料对崖13-1气田气层进行了多角度同时反演;利用四分量地震资料进行了纵波和转换横波波阻抗反演。基于常规纵波地震资料的弹性波阻抗反演剖面的分辨率较高,气层纵波波阻抗与盖层的纵波波阻抗差异大于横波,但横波波阻抗分辨率比纵波波阻抗高,对气层细节反映得更清楚。利用弹性波阻抗反演结果可以较好地发现剩余气、泥岩夹层及气水界面。转换横波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较低,基于四分量地震资料的弹性波阻抗反演的分辨率也比较低。  相似文献   

15.
白云凹陷隶属于南海北缘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进入新生代以后白云凹陷及其邻区发育了剧烈的、多期次的岩浆活动,表现为强烈的火山喷发与岩浆侵入作用。从白云凹陷地质资料、井资料、地震资料出发,井震结合总结了不同类型岩浆岩体地震响应特征,并识别出了白云凹陷新生代发育的岩浆岩体,绘制了岩浆岩体平面分布图。白云凹陷新生代岩浆岩体主要分布于白云凹陷周围的隆起或凸起部位,且以白云凹陷南侧为主要分布区,白云凹陷内部岩浆岩体发育较少,在凹陷内部呈零星分布。利用岩浆活动期次划分方法(接触关系法、上覆沉积地层厚度法、两侧地层对比法),将白云凹陷新生代岩浆活动分为4期:32~23.8、23.8~10.5、10.5~5.5、5.5 Ma至今,绘制了各时期岩浆岩发育平面图,第1期对应构造演化阶段中的断拗转换期,后3期对应构造演化阶段中的拗陷期,并且随着区域构造演化的进行岩浆活动具有减弱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东海Q构造古近系低孔低渗储层普遍发育,砂泥岩阻抗叠置严重,整体非均质性变化剧烈。落实致密碎屑岩“甜点”分布范围是当前该区勘探开发一体化研究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在地震岩性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叠前敏感属性反演的地震“甜点”预测技术。采用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截距和梯度合成的扩展弹性阻抗(EEI35°)属性开展地震岩相预测。利用高孔砂岩储层的低密度特征解决地震物相预测的问题,并结合地震岩石物理定性和定量判析技术,优选复合属性进行地震流相识别。最终在层递式相控思想指导下,实现相对高孔高气饱优质储层的准确预测。实例应用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刻画研究区致密碎屑岩“甜点”展布规律,为后续目标搜索和井位优化提供重要参考,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同位素已成为俯冲带岩浆作用研究中灵敏的地球化学示踪剂,是约束岩浆运移过程和时间尺度的有力工具。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利用Sr-Nd-Pb-Hf同位素、Li和B同位素以及Be和短周期铀系同位素等方法,在俯冲带岩浆作用过程、时间尺度、岩浆源区物质特征、岩浆形成演化及控制机制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果。最后指出将不同同位素研究应用于弧后盆地岩浆作用的研究中,必将为全球俯冲带岩浆作用研究带来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果。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两条深层CROP地震侧线对卡拉布里亚俯冲带(在这里爱奥尼亚板块俯冲在伊特鲁里亚板块之下)进行了地震地层学研究。通过对俯冲带的几何学特征、上伏板块的垂向运动及其构造变形所作的分析,将爱奥尼亚-伊特鲁里亚板块互动所造成的所有构造样式进行全貌展示。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海洋板块内火山的深部电阻率结构及其形成过程,在西太平洋苏达海山进行了海洋大地电磁测量。采用主流数据处理方法SSMT2000进行数据处理,分别对旋转后的实测数据以及根据实测数据得到的两组旋转不变量数据进行一维结构假设下的大地电磁响应测试,对响应最好的YX方向数据进行一维反演,并结合一维正演、地质资料对反演结果进行综合解释。反演结果表明,苏达海山区域地壳厚度为21.5 km左右;较厚的火山碎屑岩层表明苏达海山的构建过程以喷发性的岩浆活动为主,其侵入性的岩浆活动较弱。  相似文献   

20.
在随机分形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随机分形插值用于实现地震道与测井曲线的联合反演.通过比较分析,研究并给出测井曲线随机分形插值的有效公式,探讨并框定地震道与测井曲线联合反演策略和流程,并进行实例应用分析,最终较好实现地震道的伪测井曲线反演.研究表明随机分形插值方法巧妙地将地震和测井曲线进行联合反演,利用分形参数的空间插值,试图将地震道转化为测井曲线,思路和实现策略均体现独特性,是1种适于描述纵向非均质模型的地震资料测井曲线反演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