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羌塘盆地中部晚三叠世地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羌塘盆地中部以土门格拉断裂带为界,其西南部出露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群,其 东北部出露上三叠统结扎群和鄂尔陇巴组,研究认为岩石基本特征大体一致,双壳类化石组 合反映地质时代都为诺利期;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土门格拉群为古盐度较低、氧化、干热 、弱碱性浅水环境,结扎群和鄂尔陇巴组为古盐度稍高、弱还原、温暖潮湿的较深水环境; 旋回地层研究表明区内经历了一次完整的二级相对海平面变化旋回(由四个三级旋回组成) ,海水进退规程南北一致。区内古地理格局具有西高东低、南浅北深(水深)的特点,沉积 自北东向南西超覆,层位逐渐抬高穿时;岩性、厚度、颜色和沉积相类型上的差异是统一沉 积背景下沉积物相变、穿时的结果。前人以土门格拉断裂带为界,将土门格拉群和结扎群分 置于两个地层大区(藏滇地层大区,华南地层大区)的认识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长江源各拉丹冬晚三叠世火山岩特征与成岩构造环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布于各拉丹冬一带的晚三叠世火山岩,被中侏罗统雀莫错组角度不整合覆盖,早白垩世各拉丹冬超单元侵入其中.岩性主要为由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凝灰岩等组成的一套基性-中性-酸性岩石组合.岩石化学、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们为钙碱性岩系,又具有橄榄玄粗岩系的一些特征,产于岛弧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3.
长江源各拉丹冬一带晚三叠世那底岗日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源各拉丹冬一带那底岗日组,为一套基-中酸性的火山岩或火山碎屑岩-沉积岩组合,其上与中侏罗统雀莫错组不整合、与下晚三叠世巴贡组整合接触,火山岩u—Pb同位素年龄为212±1.7Ma,时代为晚三叠世诺利晚期-瑞替期,为晚三叠世拉竹龙-金沙江洋盆?向南消减形成的火山岩浆弧。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羌塘地区晚三叠世构造-古地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羌塘地区晚三叠世构造-古地理面貌总体呈多岛海格局,自北向南可分出3个次级构造-古地理单元:北羌塘弧后前陆盆地、龙木错-双湖残留盆地、南羌塘边缘海。北羌塘前陆盆地又分出5个古地理单元:以复理石沉积为特征的藏夏河-明境湖半深海;以细碎屑岩沉积为特征的唐古拉浅海陆棚;以碳酸盐沉积为特征的菊花山台地;以含煤碎屑岩系沉积为特征的土门格拉-双湖滨岸-三角洲和以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喷发为特征的那底岗日-各拉丹东火山岛弧。盆地基底显示为南浅北深的箕状格局;盆地充填物为南薄北厚的楔形沉积体;盆地具有双物源、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不一致等特征,表明北羌塘盆地具有前陆盆地构造-沉积特征。南羌塘边缘海自北向南可分出3个古地理单元:以基性火山岩、碳酸盐岩和砂泥质碎屑岩为特征的肖茶卡浅海;以碳酸盐岩为特征的日干配错台地;以泥页岩夹粉砂岩、泥质灰岩为特征的南羌塘南缘半深海。南羌塘盆地基底显示为南、北低,中部高的丘状格局,盆地充填物为南薄北厚的楔形沉积体;盆地物源来自北部的中央隆起和那底岗日岛弧、盆地沉降中心在北部,而沉积中心在南部等特征,表明南羌塘盆地具有边缘海构造-沉积特征。羌塘地区晚三叠世构造-古地理研究对恢复南、北羌塘原型盆地的构造属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羌塘才玛尔错晚三叠世地层的厘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兴国  徐安全  岳龙  朱勋  易成兴 《贵州地质》2006,23(1):29-31,43
布露于藏北羌塘才玛尔错一带的一套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对其时代归属由于缺乏可靠的古生物化石,一直颇有争议。通过对此套地层详细的剖面研究表明其时代属晚三叠世,其沉积环境为斜坡—盆地,与区域同时代台型沉积的肖茶卡组、日干配错组沉积环境有明显的差异。此套地层时代厘定为研究羌塘地块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6.
占王忠  谭富文 《沉积学报》2020,38(4):876-885
羌塘盆地晚三叠世古地理格局是研究其沉积演化史和油气资源评价关键基础。通过地层划分对比、沉积相分析、沉积序列等方法,结合最新的地质调查及其研究结果,对羌塘盆地晚三叠世岩相古地理环境进行恢复,并讨论了上三叠统烃源岩基本特征。羌塘盆地晚三叠世受北侧碰撞造山挤压和南侧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盆打开双重影响,北羌塘前陆盆地逐渐萎缩消亡,南羌塘则经历走滑作用开始接受沉积。盆地北部的可可西里造山带、东部的岛链状隆起带和中部的中央隆起带为该时期盆地内三个物源区。北部边缘、中央隆起带东部边缘和盆地的中、东部地区,形成滨岸—三角洲相沉积。盆地中西部沉积较稳定的缓坡相碳酸盐岩。南羌塘坳陷的南部,沉积了向上水体逐渐变深的浅海陆棚相沉积物。此时期碳酸盐岩缓坡相区发育的烃源岩,具有高残余有机碳,高成熟度,低残余生烃潜量等基本特征,综合评价属于中等—较好烃源岩,以生气为主。推测多格错仁地区是今后油气勘探的优选目标和首选地区。  相似文献   

7.
羌塘盆地晚三叠世原型盆地性质探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通过系统地对羌塘地区晚三叠世盆地的区域构造格架、岩石大地构造及沉积建造研究,对晚三叠世盆地的原型盆地性质进行探讨。认为该区晚三叠世盆地形成于新特提斯分支洋盆孕育阶段,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板内拉张环境,盆地中央隆起和南北凹陷形成于不同的地质时期。多数地质事实不支持前人比较公认的该盆地为前陆盆地的观点。将该区晚三叠世盆地的盆地性质确定为准克拉通盆地。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北羌塘地区晚三叠世地层展布和沉积型式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北羌塘盆地地处拉竹龙-金沙江缝合带和双湖构造混杂岩带之间,自北向南可划分出5个沉积相带/岩石地层单位:以砂泥质复理石-洋岛、岛弧型火山岩-大理岩岩石组合沉积为特征的若拉岗日群,以深水复理石盆地相沉积为特征的藏夏河组,以深水暗色细碎屑岩盆地相沉积为特征的结扎群,以开阔台地相/缓坡相碳酸盐岩沉积为特征的菊花山组,以三角洲相含煤碎屑岩系沉积为特征的土门格拉群。晚三叠世北羌塘盆地显示为南缓北陡的箕状沉积格局,盆地内充填物为南薄北厚的楔形沉积体,且双物源、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不一致,表明其具有前陆盆地的一系列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9.
贵州扬子地层区晚三叠世双壳类生物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亭 《贵州地质》1997,14(3):204-210
根据贞丰龙场,毕节青场等上三叠统剖面上双壳类的垂直分布:结合区域资料,对贵州扬子地区晚三叠世双壳类划分为8个生物地层。自上而上为:1.Halobi kui“Danella”bifurcata组合带2.Halobia rugosoides延限带;3,Halobiarugosoides-Costatoria kweichawensis间隔带;4,Costatoria kweichowensis延限带。  相似文献   

10.
朱国信 《吉林地质》1991,10(1):13-21,T002
本文记述了在吉林省抚松县小营子组首次发现的炭蚌、珠蚌、篮蚬超科中的共6个属,8个种,4个新种,并对它们的分类位置、组合特征以及该层的对比、地质时代、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羌塘盆地中部隆起的演化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方立敏  鲁兵等 《地质论评》2002,48(3):279-283
本文从沉积演化的角度分析了羌塘盆地中西部“冈玛错-西雅尔岗”隆起的演化过程,隆起在晚二叠世处于雏型发育阶段,晚三叠世肖茶卡-中株罗世雀昏时期为定型阶段,白垩纪-新生代为变形改造阶段。每一阶段隆起都控制着不同形式的生储盖组合的发育。隆起周缘具半地堑结构的凹陷是良好的油气聚集带之一。近隆起带北侧的构造层变形强度不大,对油气的后期保存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12.
西藏羌塘盆地上侏罗统索瓦组油藏发现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易卓  赵珍  吴珍汉  唐友军 《地质论评》2020,66(5):1230-1240
在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发现规模较大的上侏罗统索瓦组油藏带,主要分布在双湖南、鸭湖、才多茶卡及阿木错一带。利用抽提、分离、GC—MS等地球化学分析手段详细分析了油苗的族组分、有机质来源,沉积环境以及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分析表明油藏中有机质沉积环境为具有一定盐度的还原性较强的环境,其中,才多茶卡油藏有机质的来源主要为低等水生生物;而双湖南、鸭湖油藏有机质来源则具有低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共同输入;阿木错油藏中有机质以陆源有机质的贡献为主。成熟度参数分析显示油藏样品有机质热演化已达到低成熟—成熟阶段,说明烃源岩的成熟度均已达到生油门限,暗示这些烃源岩曾经有过一定规模的生烃。双湖地区古油藏普遍受自北向南的逆冲推覆构造影响,而位于逆冲推覆构造根带的北羌塘地块索瓦组地层出露较好且具有良好圈闭条件。因此,双湖地区索瓦组古油藏的发现及地球化学特征对于北羌塘盆地上侏罗统油气资源的勘探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沉积岩中的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可以指示其物源、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等.康托组地层沉积时代为古近纪,是青藏高原早期隆升后首先沉积的陆相碎屑岩,对该地层的物源信息及构造背景分析对于研究羌塘盆地新生代演化和高原隆升过程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羌塘盆地半岛湖地区康托组地层进行了地层学、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和黏土含量分析,研究了其...  相似文献   

14.
西藏羌塘盆地古近纪康托组沉积物源及构造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嘉峰  王剑  付修根  沈利军  郑波  韦恒叶  张豪薇  唐为 《地质论评》2021,67(6):67120020-67120020
沉积岩中的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可以指示其物源、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等。康托组地层沉积时代为古近纪,是青藏高原早期隆升后首先沉积的陆相碎屑岩,对该地层的物源信息及构造背景分析对于研究羌塘盆地新生代演化和高原隆升过程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羌塘盆地半岛湖地区康托组地层进行了地层学、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和黏土含量分析,研究了其物源特征及构造背景。研究区康托组主要为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分选性和磨圆度较差,发育平行层理。对17件样品进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结果显示中等的化学蚀变指数CIA值(69.57~80.81),较高的化学风化指数CIW值(81.07~95.02)和斜长石风化指数PIA值(77.32~93.96),表明物源区整体经历了较强的化学风化作用。Th/U、Sc/Th、Rb/Sr等微量元素比值接近大陆上地壳值,结合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表明近源快速堆积的特点。根据TiO2/Zr、Co/Th、La/Sc、Th/Sc、Cr/Zr值和δEu、δCe的负异常,结合相关判别图解说明康托组物源主要来自于长英质岩石。La—Th—Sc、Th—Sc—Zr/10、TiO2—Fe2O3T+MgO、Al2O3/SiO2—Fe2O3T+MgO和主量元素双因素构造判别图解表明物源区主要为被动大陆边缘。结合构造演化分析,指示了半岛湖地区康托组形成于陆内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5.
16.
羌塘基底质疑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李才 《地质论评》2003,49(1):4-9
部分学者根据西藏1:100万改则幅区调查资料和戈木日,果干加年山浅变质岩中获得的14个锆石Pb-Pb年龄(3204~509Ma),建立了太古宙一元古宙岩石地层系统,提出了“结晶基底”与“软基底”的双层结构模式。资料证实样品取自沉积层,锆石为碎屑锆石,无法确切反映成岩或变质年龄。作者等在原划为下元古界都古尔片麻岩中获得了384Ma的锆石年龄,日湾茶卡东山下石炭统之下火山岩(原划AnD)获得346Ma的Rb-Sr年龄,玛依岗日组玄武岩夹层中获得318Ma的Rb-Sr年龄,野外工作中将“基底岩系”与上覆石英二叠系角度不整合关系厘定为整合关系,基于野外地质立状和同位素年龄资料分析,对羌塘地区基底和双层结构模式提出质疑,认为羌塘中部的浅变质岩系主体时代为晚石炭世。太古宙一元古宙岩石地层,变质期次,双层基底结构及其演化的认识显然是不正确使用同位素年代数据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地区三叠纪生物地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珠穆朗玛峰地区三叠系地层中的生物地层层序、古生物化石的产出状态、组合面貌和发育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自下而上将区内三叠系划分出19个生物化石组合(带)。这些生物化石组合(带)分别是:①Oceras latilobatum-Anchignathodotus parvus组合;②Ophiceras sakuntala-lsarcicella isarcica组合;③Gyronites psilogyrus-Claraia aurita-Neospathodus cristagalli组合;④Owenites-Neospathodus waageni组合;⑤Procarnites xizangensis-Neogondolella milleri组合;⑥Neospathodus timorensis带;⑦Japonites mangus-Neogondolella regale组合;⑧Anacrochordiceras nodosus-Tulongospirifers tracheyi组合;⑨Paracertites trinodosus-Neogondolella constricata组合;⑩Protrachyceras ladinum-Daonella indica-Neogondolella excelsa组合;⑾Indonesites dieneri-Lilaggina nobilis组合;⑿Haplotropites-Epigondolella diebeli组合;⒀Parahauerites acutus-Halobia-Neogondolella polygnathiformis组合;⒁Nodotibetites nodosus-Epigondolella abneptis组合;⒂Griesbachites-Guembilites组合;⒃Indojiuwavites angulatus-Epigondolella multidentata-Himalayasaurs tibetensis组合⒄Cyrtopleurites bicrenatus带;⒅Pinacoceras metternichi-Himavatites columbianus组合;⒆Tulongocardium pluriraditum-Palaeocardita mansuyi组合。据此厘定了该区三叠系下统、中统和上统的界线。珠穆朗玛峰地区三叠系生物化石组合带的重新建立,提高了该区三叠系生物地层的研究程度,为开展青藏高原地区及其与全球的三叠系地层划分对比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The Qomolongm a area was paleogeographically situatedo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Indian plate and was part of theGondwana continent in the Mesozoic.In the latest MiddlePermian(late Capitanian)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Pangeasupercontinent,the area was uplifted significantly,resultingin an overall regression and an eminentdisconformity atca2 5 8Ma.During mosttim e of the L ate Perm ian,the Qomolongm aarea was subject to erosion and free of deposit (Shi et al.,1996 ;L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