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性炭从硫脲浸出液中回收金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云  杨建元 《矿物岩石》1999,19(2):98-100
本文研究了在酸性硫脲浸出液中活性炭回收金的工艺过程,实验表明,在该浸出液中活性炭对金具有较高的吸附速度、吸附率和吸附容量并易于解吸,为工业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各国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趋强烈,硫脲法提金的工艺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1987年,我国广西龙水金矿也通过了硫脲铁浸法的部级技术鉴定,说明硫脲法提金工艺已处于工业实用阶段。目前,华南理工大学程飞等提出年利用石油亚砜(PSO)从硫脲浸金液中萃取金,并进行小型试验。  相似文献   

3.
金湿法富集分离中硫脲洗脱液的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锡康 《岩矿测试》1991,10(4):325-325290
近年来Au的分离富集多采用聚氨酯泡塑及反相色层法,洗脱液多为硫脲或Na_2SO_3溶液。Au的洗脱液仅适用于原子吸收法测定,用结晶紫、孔雀绿、硫代米蚩酮等分光光度法测Au时必须破坏硫脲才能显色。文献报道蒸发溶液至SO_3冒烟可破坏硫脲,但方法费时、费电。本文采用TRPO-GDX-301反相色层柱富集痕量Au,洗脱液在KCl存在下加入H_2O_2沸水浴加热10—15min破坏硫脲,然后结晶紫萃取光度法测Au。方法简单、快速、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4.
D001树脂在酸性硫脲溶液中吸附,分离金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6.
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金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活性炭因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吸附能力有限。本文采用氟化氢铵和不同浓度硝酸(0~80%硝酸)对活性炭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BET氮吸附法、Boehm滴定法对改性前后活性炭进行了表征分析,并比较了改性前后的活性炭对Au(Ⅲ)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硝酸浓度的增加,改性活性炭的灰分、平均比表面积、孔隙容量、吸附孔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发达的微孔结构受到影响,表面性能降低不利于增加其吸附容量;但表面含氧官能团羟基、羧基数量均明显增加,活性炭的极性、亲水性、催化性能、表面电荷和骨架电子密度发生改变,对金属离子的吸附选择性和吸附能力有所提高。20%硝酸改性活性炭的平均比表面积、孔径容量、吸附孔径减小程度较低,酚羟基含量和含氧官能团总量分别却增加了168.3%、109.1%;用于吸附Au(Ⅲ)的回收率可达99.1%,较未改性的活性炭提高最大,金测定值的精密度好(相对标准偏差为0.6%~1.4%),准确度高。表征分析表明,改性活性炭对金的吸附是表面物理吸附和官能团化学吸附并存的过程,而且官能团化学吸附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微量金化学光谱法标准系列配制及活性炭处理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茂荣 《岩矿测试》2000,19(3):209-212
对微量金化学光谱法中活性炭自理及标准系列配制的方法进行了探索,改进了微量金化学光谱法活性炭处理及标准系列配制。将该法配制的标准系列应用于微量金化光谱测定,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用标准试样分析及原子吸收(AAS)法验证,结果与标准值及AAS法相符。  相似文献   

8.
晋南选铁尾矿的综合回收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贺轶才 《黄金地质》1998,4(1):78-80
山西省南部有比较丰富的夕卡岩型铁矿资源,经过大量开采选铁后,形成的尾矿总量达数千万吨。金含量一般在0.3×10^(-6)~0.7×10^(-6),并且大部分为中粗粒金,单体解离度可达71.5%,可以用重选方法予以回收。为此,开发制造了集金盘重选设备,经生产验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达到了在搅拌的同时富集金的目的,与摇床配套使用,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选矿流程,最终可获得18.17×10^(-6)的金精矿产  相似文献   

9.
黄奕翔 《地下水》2023,(4):104-107
酸性矿井废水(AMD)由于其高酸度、有毒金属含量和硫酸盐含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虽然AMD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环境污染物,但事实上,最近关于AMD治疗技术的研究表明,大多数AMD成分可被视为宝贵的资源。从AMD废料中回收有价值产品的可能性是一个潜在的选择,因为不仅可以减少环境影响,而且可以实现经济优势。总的来说,本文提供了对以往、当前和未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开发的AMD资源回收和利用的整体方法的见解,为未来AMD废料中资源回收及在再利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金标样定值中全金量的湿法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含金试样经王水溶解,溶液经活性炭吸附-碘量法测定溶液中的金;残渣经氢氟酸和王水再溶解,活性炭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残渣中的金;两项结果相加作为样品中金的总量。方法用于金的地质标样定值分析,结果与标准值吻合(E<3s)。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和确定了碱性红13显色、乙酸异戊酯萃取光度法,直接测定氰化物浸出液中金(I)的条件和方法。Au(CN)_2离子与显色剂形成1:1的离子缔合型配合物被乙酸异戊酯萃取,在有机相中至少稳定22h,配合物在5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40)=4.4×10~4L·mol~(-1)·cm~(-1)。金含量在0~20ug/5ml乙酸异戊酯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具有简便、快速、重现性好、毒性较小、成本低、实用性较强等优点,用于金矿浸出液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201×7阴离子交换树脂从铀矿石酸性浸出液中吸附铀、钼的吸附酸度,选择出最佳淋洗铀、钼的淋洗剂;采用不同的淋洗剂分步解吸的方法,使铀和钼分离,用沉淀法以氯化钙为沉淀剂,使淋洗合格液中钼生成钼酸钙沉淀;对沉淀酸度和沉淀剂用量进行优选,在选择的最佳条件下生成钼酸钙沉淀率为99%,钼酸钙产品中的钼质量分数≥30%为合格的产品。  相似文献   

13.
14.
杨传红 《广西地质》1995,8(2):65-70
石膏矿开采过程中抛弃的大量膏泥,尚含有部分石膏。本文从试验结果出发,论述通过简单的“擦洗-脱泥”工艺流程,可回收供水泥工业用的石膏,变废为宝,缓解石膏供应紧张矛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辉  郑存江 《岩矿测试》2000,19(4):307-310
难浸金精矿生物预氧化菌液中含金的主要原因是金以极微细的颗粒悬浮于细菌浸出液中,其沉降速度极慢,通过选择合理的磨矿细度;对单层浓度机实施高效改造,缩短细菌预氧化时间,控制末级氧化的pH值在1.2~1.5,添加絮凝剂加快固体颗粒的沉降速度等几项控制措施,将菌液中金的含量降低到0.01mg/L以下,基本上解决了细菌浸出液含金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德荫 《地质与资源》1993,2(3):242-247
近年来,不可见金的研究,运用高分辩透射镜和离子探针等综合测试方法取得了很大突破。不可见金,指的是硫化物中以超显微包裹体或固熔体形式存在的超显微金、次显微金。金质点上限近来Cook等定为0.1μm。由加拿大、希腊、美国等一些金矿床研究表明,硫化物中不可见金主要见于卡林金矿床以及热液、块状硫化物及矽卡岩型矿床中,其形成多与载体矿物黄铁矿、毒砂相关,并往往优先富集于毒砂中,如卡林金矿床黄铁矿金含金量为数十至数n×10-n×100×10-6,而毒砂中则高达近一倍。不可见金的研究,在当前无论对其矿石加工工艺研究,还是对找矿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河北宽城—青龙一带中酸性侵入体金的丰度与矿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我国黄金生产的回收率,一般只有50%左右。在尾矿、低品位矿石或矿渣中仍留有一半黄金。随着技术的进步,过去认为无开采价值的低品位金矿、选矿尾矿、过采区中的金矿、金银和有色金属矿渣等,有的就变得有价值。南非、美国、澳大利亚、苏联、巴西、津巴布韦等国家,对含金的尾矿炉渣等都重新开发,经济效益很好。我国对这几方面的开发潜力也很大,可利用资源丰富,目前处于刚开发起步阶段。并己获得明显的收益。本文对这几方面的开发利用现状、提金工艺等,作简要介绍,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从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出发,为各方致富、搞活提供信息,启迪思路。  相似文献   

19.
黄松  丁俊华 《矿产与地质》1997,11(5):342-346
狮子山铜矿床中伴生金以矿物态为主,金矿物主要为银金矿和金银矿。根据金矿物的粒度、嵌布状态及载金矿物特征,结合金在选矿流程中的趋向分析,提出了应考虑采取在浮选前增加重选,并注意破碎同分级设备凹槽中滞留的单体金的回收来提高金回收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生物氧化技术和化学方法,利用堆浸工艺分步提取,对含Au 140~150 g/t、Ag 900~1 000 g/t、B i 9.0%~10.0%、Cu14%~17%的多金属浮选金精矿的综合回收工艺进行了研究。经小型搅拌试验,确定了生物氧化浸铜—氰化浸金、NaC l-FeC l3-HC l体系(氯盐法)浸出铋和银的技术方法。通过柱浸试验,研究了利用该方法分步浸取Au、Ag、Cu和B i在堆浸工艺中的可行性。在10 t精矿的扩大试验验中,验证了柱浸试验所取得的工艺指标和参数。试验中掺入骨架材料,解决了精矿在堆浸中的渗透问题;生物氧化过程中,菌种在含高浓度铜离子浸出液中反复驯化,对铜的耐受力提高到30 g/L;在NaC l-FeC l3-HC l体系浸出B i和Ag时,用H2O2将浸出液中的Fe2+氧化成Fe3+,使浸出液能循环使用,且B i和Ag同时浸出。Au、Ag、Cu和B i的最终浸出率分别为92.98%、65.09%、45.33%和53.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