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沙海区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
气候标准值改变对ENSO事件划分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分析了华南、长江流域和华北夏季风三雨带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气系统的关系。结果表明,三雨带的开始日、结束日都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自1990年代至今,三雨带开始日推迟,华北雨带终止日明显提前。夏季风的进程与两极涛动密切相关,也与局地海陆热力差异有关:长江流域降水对应于欧亚大陆的位势高度正异常,而华南和华北降水都对应于欧亚大陆的位势高度负异常。华南、华北降水与北太平洋中纬度SST年代际变率密切相关,而长江流域降水与北大西洋中高纬度和西太平洋暖池SST的年代际变率有关。这说明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夏季风进程的不同阶段对应着显著的环流和海温差别,中高纬的环流和海温对夏季风降水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南沙海域大气湍流通量输送特征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利用1994年9月在南沙群岛的渚碧礁(10°52′N,114°04′E)观测的湍流资料,采用涡旋相关法计算,给出了南沙海域的曳力系数,动量通量,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并与其它海气相互作用实验及HEIFE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海域的曳力系数CD=(1.54±0.24)×10^-3。大气向海洋输送动量通量与水平风速挟方成正比,该海区无论白在还是晚上都是将其贮存的热量以潜热或感热的形式输送到大气中。  相似文献   

4.
基于贺州市4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960—2021年降水和气温等气候观测资料以及同期的ENSO事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ENSO事件对贺州市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El Ni?o事件对贺州市年降水量、汛期降水量和暴雨日数有增多的作用,La Ni?a事件则对上述三个气候要素有减少的作用,但El Ni?o事件的增幅较La Ni?a事件的减幅稍偏大。El Ni?o事件强度与年降水量距平呈正相关关系。同样,El Ni?o年贺州市春季、冬季降水量增多,而La Ni?a年春季降水量基本持平而冬季降水量明显偏少;El Ni?o年贺州市春季、冬季和年平均气温均较多年平均偏高,且El Ni?o事件强度越强,年平均、春季平均气温和冬季平均气温偏高幅度越大;La Ni?a年贺州市年平均气温则偏低,尤其春季、冬季的平均气温偏低更明显;ENSO事件对贺州市高温天气日数存在一定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以南沙站为代表对冬季风期间南沙附近海域降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过强冷空气不易在南沙附近海域产生扰动对流,冬季风期间当鄂西站气压值在1020.0hPa-1029.0hPa,桂林站气压值在1015.0hPa-1027.0hPa,西沙站3小时变压大于1.7hPa,72小时后易在南沙附近产生降水天气.冬季风期间南沙降水量强的年份,月平均气压场高压中心强度明显偏弱,500hPa纬向环流明显,副高发展偏强.  相似文献   

6.
影响海南的热带气旋气候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吴慧 《气象》2005,31(12):61-64
利用1949~2003年资料,统计了影响和登陆海南热带气旋频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初、终期分布,并探讨了ENSO事件对海南省热带气旋的影响和2004年无热带气旋影响海南的原因.指出ENSO事件与海南省热带气旋活动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暖事件年有利于影响和登陆热带气旋偏少、初旋偏晚,冷事件年则相反.但ENSO事件与终旋日期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姚玉壁 《干旱气象》2000,18(4):35-36
引 言陇中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过渡带,包括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地区、临夏州、甘南州等两市两州一地。除一部分高寒阴湿外,大部分地方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雨热同季,降水分布不均,干旱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分析研究干湿变化特征、周期规律、建立预测模型,对当地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意义重大。本文应用1867~1998年近132年干湿与ENSO事件资料[1],分析陇中干湿的频率、特征及其强度、转移概率、周期变化;分析干湿与ENSO事件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干湿气候预测模型。1 资料来源及干湿等级划分应用《甘肃省147…  相似文献   

8.
ENSO循环对西北地区夏季气候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李耀辉  李栋梁 《高原气象》2004,23(6):930-935
利用陕、甘、宁、青、新五省(区)分布均匀的89个测站近40年的夏季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了ENSO循环在不同位相时西北地区夏季降水和气温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夏季气候在ENSO循环不同位相的异常特征各不相同。El Ni~↑no发展年,我国青藏高原东侧地区的降雨稀少,气温偏高,容易发生干旱,而新疆则以低温多雨为主;El Ni~↑no次年,青藏高原东侧及北疆地区降水偏多,气温偏低。La Ni~↑na年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类似于El Ni~↑no次年,但异常的范围更大,异常程度更加明显。西北地区夏季降水在El Ni~↑no发展年的异常强度较次年和La Ni~↑na年明显,而气温则相反,即在El Ni~↑no次年和La Ni~↑na年的异常要强于El Ni~↑no当年。无论是降水还是气温,青海东部、甘肃中部、宁夏和陕北是夏季我国西北地区对ENSO影响反映最强烈的区域,新疆地区则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9.
关于ENSO事件及其对中国气候影响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33,自引:15,他引:33  
许武成  马劲松  王文 《气象科学》2005,25(2):212-220
Nino指数和SOI是表征ENSO事件的两个主要特征值。根据Nino 3.4区指数变化,1950年以来共发生15次El Nino事件和11次LaNina事件。El Nino年,热带中、东太平洋上的岛屿及沿岸国家多暴雨洪涝,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发生持续干旱,中国东北地区夏、秋季降水及年降水都偏少,江南地区降水偏多;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发生的热带风暴以及登陆中国的台风数都比常年偏少;加拿大西南部和美国北部暖冬,东亚夏季低温,中国常出现暖冬凉夏。La Nina年则基本上相反,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地区干旱少雨,西太平洋上的台风和大西洋飓风及登陆中国的台风明显增多,中国汛期主要雨带偏北,易出现热夏寒冬。  相似文献   

10.
对1960至2011年影响化州的TC气候特征及ENSO事件对其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化州TC活动的基本气候特征、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得到一些有相关性的结论,加深对全球气候变化区域响应的认识,并为今后本地中长期气候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ENSO对江西省春季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江西省83个站1970—2010年春季(3—5月)降水资料和NOAA的Ni觡o 3.4区海表温度资料,分析了ENSO事件对江西省春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ENSO在衰亡年对江西省春季降水有显著的影响,ElNi觡o衰亡年春季江西地区降水偏多,易发生暴雨天气过程,江西北部和南部降水偏多最为显著;La Ni觡a衰亡年春季江西地区降水偏少,不易发生暴雨天气过程,江西东南部降水偏少最为显著。结合对应天气形势分析发现,El Ni觡o(La Ni觡a)衰亡年春季低层(850 hPa)南海的水汽输送偏强(偏弱)、上升运动偏强(偏弱)以及高层(200 hPa)辐散抽吸偏强(偏弱),是造成江西地区降水偏多(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ENSO事件对冬季北半球太平洋风暴轴维持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每日客观分析资料及美国大气研究中心(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ENSO事件对简报北半球太平洋风暴轴维持的影响,结果表明,El、Nino(La Nina)年,风暴轴区域斜压性强(弱),风暴轴位置向东(西)扩展(收缩)且强度强(弱),与风暴轴发展有关的涡动热量通量和运量通量也同时增强(减弱),由此揭示出ENSO事件对太平洋风暴轴的维持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与我国秋季气候异常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谌芸  施能 《热带气象学报》2003,19(2):137-146
利用1951—1999年我国秋季(9—11月)降水、温度和南方涛动指数(SOI)1935—2000年资料研究ENS0与我国秋季气候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秋季降水与ENS0的关系远比夏季降水与ENS0的关系好。E1Nino年我国秋季降水出现南多北少的分布型(S型)的频率增加近20%,而La Nina年出现S型的频率减少20%。反之,当我国秋季降水距平出现大尺度南北降水异常时,往往表示当时有ENS0现象发生。E1 Nino和La Nina年我国秋季降水距平的分布有显著差异,且这种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长江南北、西北和河套地区。不同时段SOI对秋季气候异常的影响不同,当年4—10月SOI值与秋季降水EOF分解第二时间系数(反映大尺度南北旱涝异常特征的权重系数)之间为较明显的正相关,其中8月最显著。上一年7—9月和同年1—3月的SOI值同秋季气温EOF分解的第二时间系数的正相关较明显。可根据前期5—8月的月平均SOI值,预报秋季大尺度降水异常,当年5—8月的SOI平均值偏高时,长江以南(北)地区的降水将有减少(增加)的可能,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4.
文中利用一个高分辨率全球海-气耦合环流模式设计两组长期积分试验,揭示了在不同气候背景态下热带太平洋年际变化特征及模式ENSO循环控制机理的差异。通过分析海表温度、上层海洋热容量和低层风场异常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和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的关系,揭示了基于不同气候背景场的ENSO循环的不同演变过程。结果表明:ENSO年际变率特征(包括振幅、频率等)对气候背景态相当敏感,在不同的背景场下ENSO循环的控制模态可以明显不同。试验表明,当热带太平洋东冷西暖的背景热力梯度接近多年气候平均时,模式ENSO循环表现为所谓的“时滞振子”模态控制,而随着东西向背景热力梯度显著减小,ENSO循环则可以表现为驻波模态控制。研究结果为认识年代际背景变化影响年际ENSO循环的机理提供了一种启示。  相似文献   

15.
ENSO及其年代际异常对中国东部气候异常影响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在不同的SST年代际背景下,东亚季风和ENSO事件的关系是不同的。中国东部降水异常在冷态和暖态下,不是简单的线性反相关关系。在冷态时,最大的正距平中心发生在第二年早夏的长江以南地区;在暖态时,发生在第二年冬春季的华南地区。气温变化与降水变化并不对应,高温高湿的相关性不明显。不同的年代际海温背景使海气交换发生变换,改变了海陆热力对比,从而改变了海陆气压差,也就改变了季风的强度,使ENSO和东亚季风的  相似文献   

16.
MJO与ENSO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JO是热带大气的强信号,ENSO是热带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的最强信号,两者的时间空间尺度不同,但都对全球范围的大气活动有显著的影响,且两者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总结了近年来MJO和ENSO相互关系方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ENSO对中国夏季降水可预测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高辉  王永光 《气象学报》2007,65(1):131-137
众多研究表明,ENSO对东亚夏季风尤其是中国夏季降水存在很大影响,已成为中国夏季降水首要的预测因子.传统的预测模型认为,当前期ENSO为暖位相状态时,夏季中国主要雨带位置偏南,长江流域降水偏多;反之,当前期ENSO为冷位相状态时,夏季中国主要雨带位置偏北,长江流域降水偏少.基于1951-2003年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和同时段的NOAA ERSST海表温度资料,讨论了中国夏季降水和前冬Nino3区海温关系的年代际变化.分析结果显示,近20年来二者相关性已大大衰减.作为中国夏季降水的主要预测指标,ENSO的指示意义也相应减弱.在1951-1974年,依据前冬Nino3区SSTA预测夏季降水符号准确率在67%以上的站数有43站,但在1980-2003年,同样准确率的站数只有15站.在前一个研究时段,这43站呈区域性分布于东北地区、黄河和长江流域,但后一个研究时段内的15站分布分散,不利于区域性预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当前冬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高时,华北和江南南部的多数测站夏季降水偏多,淮河流域降水偏少,同时梅雨开始偏晚.反之,当前冬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低时,华北和江南南部夏季降水易偏少,淮河流域降水则偏多,同时梅雨开始偏早.但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上述对应关系较难成立.因此,在汛期预测业务中参考ENSO的作用时必须充分考虑年代际背景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在准两年尺度上ENS0与亚洲季风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对ENSO过程中的准两年振荡进行了诊断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ENSO与亚洲季风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准两年尺度上亚洲季风对ENSO循环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亚洲季风爆发南下到热带西太平洋,激发出那里的强对流,进而影响到ENSO循环,这种现象不仅仅反映在准两年模态中,在实际亚洲冬季风的年限变化中也较突出。  相似文献   

19.
ENSO事件与北半球中高纬低频振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诊断方法研究了E1 Nino和La Nina事件与北半球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用1950—2003年北半球中高纬逐日500hPa高度场资料进行功率谱分析得出:(1)ENSO事件对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有调频作用,即夏季低频振荡较弱,冬季低频振荡较强。(2)E1 Nino(La Nina)事件有使低频振荡周期缩短(延长)的趋势。(3)ENSO事件对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的调频作用比中低纬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