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利用2003、2005年夏季欧亚范围内高空探测资料,采用天气学、动力诊断等方法对夏半年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侧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持续强降水分析认为:欧亚中高纬度与中低纬度500hPa槽脊的反位相分布是该地区产生持续强降水的一种有利机制,其中乌拉尔山阻塞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配置及稳定少动为这一地区强降水的维持奠定了大尺度的环流背景条件。贝加尔湖低压底部分裂小槽引导冷空气与副高西北侧暖湿气流在高原东北侧一带反复交绥是强降水的主要成因。这种持续强降水的发生为降水相对稀少的高原东北侧地区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水资源条件,也易诱发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利用高原四周10年平均的高空资料,计算了高原地区平均气柱三维流场、加热场及其年变化。指出夏季高原四周200mb以下,空气向高原辐合上升,到100mb变为向外辐散,冬季相反。春秋是过渡季节,3月在300mb以上出现上升气流,500mb以下还保存冬季的辐散下沉气流,到5月才转为辐合上升气流。9月到10月又由夏季情况向冬季转化,10月气柱底部又开始出现下沉气流,以后它的厚度增加而转变为冬季的三维流场。 整层气柱3—9月是热源,其它各月是冷源,但气柱底部3月还保留冷源,9月冷源又开始出现。水汽的蒸发及凝结对加热场影响明显,冬季(11—12月及1—2月)水汽在高层起冷源作用,夏季(4—10月)起热源作用,300—400mb释放凝结潜热最强。但在近地面的600mb,2—7月有水汽蒸发冷却,其它各月有水汽凝结加热。从2月到5月气柱迅速增暖而变为热源,主要是感热的贡献,而对6—9月热源的维持潜热的贡献却大于感热。 相似文献
6.
夏季青藏高原流场三维结构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二室模拟组 《大气科学》1977,1(4):247-255
本文用流体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夏季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环流的三维结构和成因,主要结果为: 无转动因素时,高原加热作用能引起流体在低层径向地朝高原辐合,在高原上层放射状向周围辐散.高层辐散流体的一部分在高原内部开始下沉,形成高原上空的对流环,在有转动的实验中也观察到.辐散流体中还出现波动. 高原内部经常出现两个对流上升中心,中心附近的温度有较大脉动,两个对流上升区之间有时为下沉运动,构成高原内部独特的对流环. 通过高原中部的南北垂直剖面上,可观察到方向相反的两个对流环,流体在高原中部上升,在南北高原范围内下沉.在高原外部为高原加热引起的下沉运动. 实验表明,包括基本东西风和高原以外热源的环境背景条件,对高原流场有重要作用. 实验结果为解决夏季青藏高原环流的三维结构提供了依据,文中列举了一些说明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一次青藏高原东侧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利用常规的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以及中尺度模式所提供的高时空分辨率资料,对2002年6月8~9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侧陕西省的一次罕见大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及位涡场特征进行了诊断和分析。结果表明,湿位涡的时空演变对中尺度气旋及暴雨的发生发展有指示意义,强降水发生在对流层低层较大的正负湿位涡区域交界处,中尺度气旋的迅速发展与对流层高层位涡扰动的下传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冬夏平均流场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用1959、1960年1月和7月青藏高原上及其附近100个站的高空资料作出了距地300米、900米、海拔1500米、3000米、4000米及5000米等六层平均风场图。研究指出: 1.1月自高原中部至云贵一带存在一条辐合带,其厚度约距地1000米。近地层的反气旋性环流中心不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而在高原东侧的大陆上。天山和祁连山分别对西风都有明显的分支作用。 2.7月在高原上的风向辐合更为明显,但和印度北部的内热带辐合带是截然分开的,它北部的反气旋性环流轴线在3000米以下,位于42°—43°N一带,到5000米南退到35°N附近,这与日常天气图上小高压活动的情况相符。 3.不论1月和7月风向的日变化都清楚,20时普遍有吹向高原的分风向,且在高原的边缘附近表现最为明显,不少站的风向日变化达到180°。 相似文献
9.
10.
降水化学特性的一种分类分析方法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在分析比较不同地区降水化学特性时,如果列出各种离子的具体数值,既显得繁琐又不容易得出结论。现提出一种简便方法,即先概括出几种最重要的降水化学特性,分别以字母代表,再把这些特性分成几个等级以数字表示,就能很直观方便地比较这些地区的降水化学特性。还利用权威观测资料,以上述方法具体比较了世界主要酸雨地区的降水化学特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D.Shepard曲面拟合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客观分析方法。它不同于其他方法之处在于将人工分析分成若干步骤,逐段进行模拟,即在数学上用一个连续的分段复合函数来描述一个物理量场。由于采用分段设计,该方法能集中现有客观分析各方法的一些主要优点,如:(1)不需要预备场;(2)分析结果不改变测站记录;(3)对一般位于高(低)值中心的格点能分析出比周围测站更高(低)且合理的值来等。另外,本方法还可以方便地使用非常规资料,对缺测记录也能进行灵活处理,故可供实际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设计了一个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具有混合p-σ坐标性质的修正σ坐标模式(称绕流模式),通过地形的刚体内边界条件实现青藏高原附近下层气流的绕流。并对绕流模式和相应的通用修正σ坐标模式(本文设计的参照模式)的24小时预报结果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绕流模式改善了对流层中下层高原附近及其下游地区的预报。 相似文献
15.
夏季青藏高原对它附近流场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利用简单的两层模式和椭园体地形,以纬向气流及常定热源为初始场,进行了青藏高原对它附近环流系统的热力和动力影响的各种数值试验,得到以下一些初步的定性结论: 1.夏季高原上500mb切变线的形成发展主要决定于它的动力影响,但它的热力影响也起到了加强作用。西南低涡的生成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决定于高原的动力影响,而高原的热力影响是不利于它生成的。孟加拉湾低压的存在也可能与高原的动力作用有关。 2.在青藏高原上空的西风风速较弱时,高原的加热作用对100mb青藏高压的形成与维持影响很大,此时高原南边的热源即使比高原的强很多倍,对这个高压形成的影响也不大。高原的动力作用对100mb青藏高压的生成维持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及其临近地区包括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海拔高差阶梯特征明显,地形差别大.其气候特征差异也较大.但是由于地域彼此相邻.同处我国西南.气候变化特征有相似也有差异,根据青藏高原及其临近地区1960到2000年132个站年平均气温资料,用EOF经验自然正交分解方法.分析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年平均气温及其变化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7.
18.
青藏高原及其临近地区包括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海拔高差阶梯特征明显,地形差别大,其气候特征差异也较大,但是由于地域彼此相邻,同处我国西南,气候变化特征有相似也有差异,根据青藏高原及其临近地区1960到2000年132个站年平均气温资料,用EOF经验自然正交分解方法,分析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年平均气温及其变化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96—100°E、35—38°N),拔海高度在2000—4500米之间,山峦起伏,河湖纵横,地形十分复杂。加之太阳辐射强,热对流旺盛,形成了该地独特的环流和天气气候特征。它不仅是当地暴雨、冰雹等天气的源地之一,也是外来天气系统有效的改造场所。多年来的雷达观测资料表明,春、夏季高原东北部地区的云 相似文献